<p class="ql-block"> 为了进一步深化课改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教学效益,学校于4月起开展以“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课堂变革”为主题的同课异构数学教学研讨活动。本次同课异构活动以学段为界点,以“高效课堂”为主导。在为期两周的活动中,教师根据学段、学情开展教学,展示不同的教学风采和精妙的设计,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和同课异构的价值,再现了学校几年来教改创新成果。</p> <p class="ql-block"> 孙凌琪老师执教的《填数游戏》,根据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征,以绘本故事贯穿整节课,链接故事与课堂,强烈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层层递进的设计,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提升自信,在游戏中培养数感,在游戏中进阶思维。</p> <p class="ql-block"> 张小静老师的《填数游戏》让学生积累推理的经验,提高推理能力。既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在学生表达的时候,她一直注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说清楚填的位置,以及为什么填这个数,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在3×3的方格中,学生知道了“从只有一个空格的横行或者竖行开始填数”;在5×5的方格中学生先根据上一个游戏的经验填出只有一个空格的三个横行,剩下的4个空格学生通过推理填出来,总结出了“横行竖行都要看”来推理出应该填什么,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p> <p class="ql-block"> 熊俏老师的《分一分》打破传统常规数学课堂模式,大胆创新,通过阅读数学绘本故事,跟着故事情境探索新知,孩子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一边阅读一边动脑思考想办法帮助保罗大叔解决遇到的分数问题,孩子们在数学活动中和老师分享遇到的各种问题,在课堂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奇的分数,引导孩子善于用用数学的语言表述,结合涂色部分说一说自己创造出来的这个分数。最后融合思政学科,观看红军故事半条被子的温暖感动中国把课堂推向高潮。</p> <p class="ql-block"> 张旎老师的《分一分》通过分饼和拆盲盒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初步体会分一分,引导学生思考一半该怎么分,从而引出“平均分”,通过“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一系列的活动交流初步了解分数的意义,逐步懂得分数的读法,写法以及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与动手操作能力。</p> <p class="ql-block"> 张勇老师《生日》充分抓住孩子的心理特点,通过趣味谜语的形式导入,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收集-整理-统计-分析,激发了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手、动口的探究性学习中逐步建立、理解、掌握概念。</p> <p class="ql-block"> 冯微老师《生日》在课堂上设疑激趣,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成功的收集到数据,并运用已有学习经验将其整理、描述和表达,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了更加优越的表达方法,将其完善就成了条形统计图。学生们在活动中经历知识从无到有的过程,并学以致用,解决了实际问题。课堂互动活跃,孩子们在积极探索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拓宽了教师的视野,看到了对同一教材不同处理、不同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使他们在比较反思和研讨交流中,切磋探讨,碰撞提升,促进了教师队伍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的相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