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珠穆朗玛(五)

山猫🐱

<p class="ql-block">  4月22日凌晨三点,起早去爬卡拉·帕塔。</p> <p class="ql-block">  已有两组人先前出发了。</p> <p class="ql-block">  爬一段歇一会,隔一段就有高大的长椅在路边供人休息。</p> <p class="ql-block">  天渐渐亮了,我们超过前面两组人,山下络绎不绝又有很多人往上爬。</p> <p class="ql-block">  快到山顶时,全是黑色的大石块,没有路了,据说“卡拉·帕塔”尼泊尔语就是黑色石头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  五点多一点,到达海拔5643米的顶峰,这个乱石顶上也就四个人上去,挺危险的。</p> <p class="ql-block">  这个印度小伙上的容易,下来费了老大劲了。</p> <p class="ql-block">  从这里看,珠峰是最高的,朝霞映𥘑着雪山,像一幅画儿一样。</p> <p class="ql-block">  山下有一大一小两个湖泊,昨天怎么没有看到?</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观看珠峰绝佳位置,不愧被称为观景台。上方仍然连着雪山,非专业攀登者不能再爬了。</p> <p class="ql-block">  这里海拔五千六百多米,比我爬的大多数雪山都高,居然没有雪,或许是纬度低的缘故吧。</p> <p class="ql-block">  据说在这里能看到四座八千米级的雪山,可我对不起上号,我能近距离看到珠峰就满足了。</p> <p class="ql-block">  再环视四周,恋恋不舍地准备下撤,穿着厚羽绒服也感觉到冷。</p> <p class="ql-block">  仍有不少人在往上攀登。</p> <p class="ql-block">  下山一路小跑,一个小时就下来了。仔细看,沙滩上有人用石头摆出“中国”两字。</p> <p class="ql-block">  村民们排队用塑料桶在山脚下的洞穴中打水,供人畜使用。</p> <p class="ql-block">  吃过早饭,八点多钟开始返程。</p> <p class="ql-block">  基本上都是来时走过的路,没有新鲜感就略显枯燥,不过三天要到卢卡拉,每天近二十公里,够累的。</p> <p class="ql-block">  没事聊聊一些关联话题。在徒步中像我们这种中规中矩报团来占大多数,也有不少在网上临时组合自助徒步的,佩服他们的潇洒;也有重装徒步三垭口+ebc的,佩服他们体力;也有单人独骑漫游几条线路的,佩服他们的勇气与智慧;更有来攀登珠峰等雪山的大神们,对他们我只有膜拜!</p> <p class="ql-block">  再说说消费:山上吃的喝的都很贵,尼泊尔是个山地居多的内陆国家,食物匮乏,靠背夫运输,越往上越贵。一个鸡蛋十多元人民币,一碗素面也要二三十元人民币。我们兑换了十几万尼币,一开始不敢乱花,也不敢乱吃。只点rice和 noddles,早上汤面,中午蔬菜炒饭,晚上蔬菜炒面。尼餐清淡无味无油,只好加一点自带的“老干妈”、豆腐乳拌拌下咽。贵一点点的混合炒饭里面有几粒干巴巴的牛肉,硬是嚼不动。一份鸡蛋炒饭上面只有几片薄薄的蛋皮,有四分之一个鸡蛋就不错了。有一次点了一份披萨,上面的沙拉味道难以入口。后来海拔高了需要体力,点鸡肉米饭还可以,饭还可以加的,一份需要近八十元人民币。几天下来瘦了几斤,免费减肥了。</p> <p class="ql-block">  山上一杯热水一二十块钱,连Wi-Fi要钱,手机充电要钱。也难怪,山上全靠太阳能发电。</p> <p class="ql-block">  最辛苦的是背夫,他们每天背着几十公斤的东西随行,有时一天只吃简单的两顿饭。不过大多数都带有音质不错的低音炮,放着印度、巴基斯坦的歌曲,走路带风,估计他们对这份挣钱的工作很满意。</p> <p class="ql-block">  只不过几天,来时盛开的花儿都凋谢了,有了山中才几日世上已经年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美景不常在,青春难回头。多在山野里走走转转,暂时忘却那人世间俗事杂事,与大自然对话,给自己心灵放个假。</p> <p class="ql-block">  又回到嘈杂的闹市,总不能天天呆在寂静的雪山下。每次徒步都是眼在天堂身在地狱,并不是旅游那么简单。</p> <p class="ql-block">  犒赏一下自己,一千尼币一罐啤酒。又多了一张证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