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回韩村

张水荣

<p class="ql-block">河南省兰考县韩村生产队,是我五十多年前插队落户的地方。1968年我在上海复旦附中高中毕业,那一年毛泽东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我与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选择去河南兰考韩村插队落户。从1969年4月到1973年8月,我在那里生活了四年零五个月,与乡亲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p><p class="ql-block">1973年我上大学离开韩村,毕业后的四十多年里为了生计四处奔波,一直没有机会回去看看,直到2019年5月退休后我才第一次回到韩村。当时情景曾以 “回到韩村” 一文作了祥细记载。</p><p class="ql-block">转眼五年又过去了,当年已经启动“撤村建社区” 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吗?乡亲们过得还好吗?我答应过等乡亲们住上新房后再来看你们。韩村牵动我的心。</p><p class="ql-block">2024年4月17日我再一次回到了韩村。</p> <p class="ql-block">新建的兰考火车站前广场宽阔大气,“高标准建设中国最美县城”口号绝非虚言。五十年前简陋而熟悉的火车站消失得无影无踪。广场上一组反映兰考深厚历史的雕塑,我是第一次看到,细看之下心生感慨。</p> <p class="ql-block">刚到兰考在宾馆稍事休息,韩村前后两任村支书就陪着我去看望老书记杨素兰。刚进门,杨书记就拉着我的手,“ 张- -,我真耽心见不着你了呢!” 话语中流露伤感。</p><p class="ql-block">我赶紧安慰她:“哪里的话,您健得很,咱见面的机会多着呢!” </p><p class="ql-block"> “不中了,老啦!” 杨书记叹了口气。</p><p class="ql-block">“我都75岁啦,我们都老了!”。</p><p class="ql-block">杨书记告诉我,今年是焦裕禄逝世60周年,县里要隆重纪念;9月份 “中国农民丰收节” 也要在兰考举办,今年咱兰考大事不少,到时候你也来看看吧。她指了指自己的孙子说,你下次来我让孙儿来接你,咱俩一起去看看焦裕禄书记和张钦礼书记。“好啊!” 我立刻答应下来。说起兰考谈及韩村杨书记就来了精神,滔滔不绝喜形于色很有感染力,八十多岁的老人了,真不简单。人老了,特别念旧,满肚子的话儿说也说不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是五年前看望她时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我与老书记、前任书记李庆(后排左)和现任书记李光辉等人合影。</p> <p class="ql-block">我与杨书记、她孙儿三人合影。</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上午我回了韩村。韩村五年前已经撤销了村和生产队的建制,改为兰考县惠安社区,成为县城的一部分了。小车穿过县城中心行驶在宽敞整洁的马路上,和风吹拂,阳光透过树叶洒落在地上,街角一片楼房错落有致,这样的街景与任何一座城市相比也毫不逊色。兰考的变化真是太大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韩村距县城才两里路,现在惠安社区就是县城西边一座新开发的商品房小区。小区门口不远处样板房拐角墙上赫然写着:惠安街道办事处韩村综合社区。我问陪同的李庆,为什么不直接用韩村而要改名为惠安社区呢?韩村的名头全国都叫得响,多好啊!</p><p class="ql-block">小庆回答说:“我们也这样想,也提过,可开发商不愿意。” </p><p class="ql-block">“为啥呢?” </p><p class="ql-block">“他们说,一提韩村,人家马上联想到这是兰考最穷的村,是农村不是城市,这样的商品房还能卖给谁?” </p><p class="ql-block">“话不能这样说,石家庄还是河北省省会呢!” “说啥也不管用,俺说话没人听。”</p><p class="ql-block">市场经济资本力量比小小村支书大了去了。</p><p class="ql-block">一时无语。</p> <p class="ql-block">眼前的这一片高层住宅就是韩村村民(现称居民)的住房了。楼是盖好了,学校、燃气、通信(网络)等配套设施还在完善中,穿过两旁高楼通往村里的道路,坑坑洼洼还没有最后完工。村民是喜欢现在千篇一律的高层大楼呢还是中意往日独门独户的农家小院?我不得而知,因此没有问过他们。</p> <p class="ql-block">上图照片中高楼边上的废墟,就是五年前李孩儿家的房子,现在没有了。</p> <p class="ql-block">只有留下的照片还在诉说当年往事。</p> <p class="ql-block">我心心念念想看看五十多年前韩村的老模样。村口的这棵老楝树还在吗?五年前我回韩村在这棵大树下歇过脚。我还清楚地记得,五十五年前刚到韩村不久,也是这样的春夏时节,我们集体户门口那棵老楝树,高高大大枝繁叶茂,让人心生欢喜。晚饭后我们常常聚在树下歇息聊天,白天下地的疲劳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了。</p> <p class="ql-block">我坚持要找当年住过的房子。李庆带着我找到了一处还没有拆除老房,说这里就是你当年插队时住过的,只是后来重新翻造过了,住户都已搬走了。我在院里院院外转了一圈,找不到记忆中的模样了,失去的就让它过去吧。</p><p class="ql-block">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五十多年前住过的地方,留下永远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这是韩村老屋院子里的一把土。</p> <p class="ql-block">我在韩村老屋院子里取了一把土、找了一片瓦带回上海。让我重生的土地,曾经的青春岁月、生命不竭的动力,将永远陪伴着我。</p> <p class="ql-block">4月17日我和我太太在兰考酒店设宴款待韩村的父老乡亲。韩书记由孙儿陪护,老队长李双贵夫妇,老队长李孩儿夫妇、老房东春亮,前任书记李庆,现任书记李光辉,与我同行的三位朋友,都来了,都来参加这场期盼已久的感恩酒会。乡亲们们济济一堂,欢声笑语推杯换盏满堂生辉。此时此刻多么开心多少感慨,千言万语道不尽心中感激。我高举酒杯斟满美酒连敬三杯,感谢乡亲们给予我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感谢杨书记的知遇之恩。感恩兰考,感恩韩村,我的重生之地。干杯!</p><p class="ql-block">那晚,喝了好多酒,酒逢知己千杯少;</p><p class="ql-block">那晚,说了好多话,话不投机半句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从左往右:杨素兰书记、我、李双贵队长、李双贵老伴。</p> <p class="ql-block">为乡亲们加菜,多吃点。</p> <p class="ql-block">从左往右:李光辉、春亮、李孩儿、李孩儿老伴。</p> <p class="ql-block">刘建华(左,同行朋友)、李庆(右)。</p> <p class="ql-block">同行朋友王琴瑛(左)、薛孔诚(右)。</p> <p class="ql-block">老书记杨素兰讲述“韩村的精神” 这面旗帜诞生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向同行朋友介绍韩村领导和乡亲。</p> <p class="ql-block">今年2024年5月14日是焦裕禄逝世六十周年纪念日,4月18日我到焦裕禄烈士陵园祭拜,向这位亲民爱民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英烈表达由衷的敬意。我还清楚的记得第一次到焦裕禄陵园扫墓的情景。那是1969年4月刚到韩村的第二天,我们上海知青结队来到焦裕禄纪念碑前种下两棵青松,壮严宣誓:一定要继承焦裕禄遗志,发扬“韩村的精神”,下定“秦寨的决心”,鼓足“赵垛楼的干劲”,把“双杨树的道路“走到底!</p><p class="ql-block">焦裕禄是我青少年时期的偶像,现在我已是古希老者,焦裕禄形象在我心中依然鲜活屹立不倒。</p> <p class="ql-block">焦裕禄墓碑后面墙上有毛泽东的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p> <p class="ql-block">2019年5月7日,我第二次到焦裕禄陵园扫墓。</p> <p class="ql-block">2024年4月18日,我第三次到焦裕禄陵园扫墓。</p> <p class="ql-block">焦裕禄展览馆广场上的雕塑。</p><p class="ql-block">站在焦裕禄雕塑前,望着他神采飞扬的身姿,十分感慨:焦裕禄去世时才42岁,正值壮年,本可以大显身手却英年早逝,可惜啊!</p> <p class="ql-block">展览馆反映韩村精神的展板。</p> <p class="ql-block">参观焦裕禄事迹展览馆,感受焦裕禄精神熏陶,净化心灵,涤荡灵魂。</p> <p class="ql-block">焦桐简介</p><p class="ql-block">兰考"三害",风沙为最.焦裕禄同志汲取干部群众智慧,找到了广植泡桐治理风沙的良方.这是焦裕禄同志1963年春亲手栽植的一棵泡桐树.目前树高24.6米,胸围4.33米,冠幅东西20.8米,南北20.9米.这棵泡桐已成为焦裕禄精神的象征,兰考人民亲切称之为"焦桐"。</p> <p class="ql-block">兰考县城焦裕禄干部学院前的这片焦桐林,已成为弘扬焦裕禄精神的干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热门的旅游打卡点。</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兰考东坝头黄河湾风景区。</p><p class="ql-block">兰考是有名的黄泛区,黄河在兰考境内多次决口泛滥,据“兰考县志” 记载,从1171年到1949年这800年间,黄河在兰考段决口泛滥达143次之多,给兰考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于1952年10月30日和1958年8月7日两次来兰考视察工作,作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指示。经过几代人不懈努力,黄河兰考段得到了有效根治。</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手书“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纪念亭位于兰考县东坝头乡东坝头村南黄河渡口。纪念亭为正方形,高9米,边长10.18米,8个台阶,四周围以栏杆,栏杆长3.17米,宽4.27米。16根柱子,双重檐,宝盖顶。上嵌黄色琉璃瓦,亭上正中东西两面镶汉白玉“毛主席视察黄河纪念亭”10个字,亭中立青石碑,碑阳正对黄河大转弯。碑面上刻着毛泽东手书的九个大字:“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 。碑阴刻毛主席1952年10月30日和1958年8月7日两次来兰考视察工作的经过。</p> <p class="ql-block">韩村前后两任书记与我们一起游览黄河湾景区,在毛泽东视察黄河纪念亭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这是兰考东坝头黄河湾景区里的一座雕塑,看到它耳朵里立刻响起钢琴协奏曲 “黄河” 激越豪迈的旋律,精神为之一震。九曲黄河十八弯,兰考东坝头是最后一道弯,从此,三千里黄河一路向东,直奔大海!</p><p class="ql-block">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兰考韩村回来已经十天了,写完这些文字后觉得还意犹未尽。诗言志,就以一首小诗收尾吧。</p><p class="ql-block"> 又回韩村</p><p class="ql-block">甲辰三月回韩村,桑田沧海惠安城。</p><p class="ql-block">时光不负少年郎,向来回眸是重生。</p><p class="ql-block"> 甲辰年立夏日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