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5月4日,笔者于洞头某岙“龟山”发现一处清朝嘉庆年间墓碑,上刻“福建同邑恩荣乡饮大宾显考叶公妣卢氏佳城”,碑刻本身无载碑主名讳,但笔者凭着研究洞头历史十几年的经验和判断,很快便确认这是中仑叶氏祖敬公后裔——一个对洞头有着卓越贡献的家族。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个家族的历史吧。</p><p class="ql-block">据《佛岭派叶氏宗谱》记载,洞头区叶氏大二房祖敬公,生于康熙年间(1690年),卒于乾隆年间(1763年),为这支派的始迁之祖。祖敬公生子三,长子叶世义,次子叶世烈,三子叶世英。清朝初期洞头尚属荒芜之地,早期到洞头谋生的人们,过着耕海牧渔的生活,他们的孩子到了学龄也无法正常地学习知识。所以这一现象,也成为一直困扰着洞头人民的一个大问题。</p> <p class="ql-block">无奈祖敬公只能将长子世义送回原籍完成学业,成为了国学生(国子监生)。再次来到洞头的世义公,看到了洞头百姓的困扰,于是回到祖籍聘请了一位年高而博学的读书人到洞头开办私塾,也正是他的这一个行为使洞头有了第一个私塾。此后,世义公的两个儿子——次子叶德铨,四子叶德绰、侄叶德吉、孙叶高坡、侄孙叶高达、曾孙叶厚年、叶厚礼及叶厚礼之孙都成为了当地的庠生(秀才)、恩贡生,为当地的教育事业贡献了第一份力量。祖敬公次子叶世烈,也就是本文墓葬的主人公,虽无长兄的博学,但也成为当地有名的乡绅,因其德行卓越,被列为“乡饮大宾”。叶世烈生子五,长子叶德吉即墓碑中记载的必昌,次子叶德红,三子叶德水,四子叶德合即墓碑中记载的必合。</p> <p class="ql-block">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由于连年战乱频繁导致百姓民不聊生,迫于生计,有些人自甘堕落沦为了海盗,于是嘉庆年间盗贼肆起。从嘉庆元年至咸丰年间浙南地区最少有22股海盗在侵扰沿海渔民,甚至攻劫渔村,其中侵犯洞头列岛的有蔡牵帮、水澳帮、补网帮、卖油帮、鸭蛋帮、广艇帮等,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同安的蔡牵帮。</p> <p class="ql-block">蔡牵(1761年—1809年),福建同安人。是清中叶以后最著名的海盗,他的船帮驰骋于闽、浙、粤的洋面,劫船越货,封锁航道,坐收“出洋税”,没有他的令旗,商船休想平安通行。据光绪版《玉环厅志》记载:嘉庆三年,蔡牵寇三盘,势甚猖獗,义民叶吉,治团练、乡兵,驾勇船与温标舟师协力攻击,长子武生朝阳筹办军粮,次子逢阳管驾义艘,节次获盗,沿海藉以稍安。</p> <p class="ql-block">该文所记载的义民叶吉、武生叶朝阳及叶逢阳指的正是祖敬公之孙叶德吉及曾孙叶高达、叶高记。据洞头《佛岭派叶氏宗谱》记载,叶德吉(1755~1822),字必昌;叶高达(1777~1836)名造,字朝阳;叶高记(1788~1812)号逢阳。当蔡牵帮来犯时,叶德吉毅然“独输巨资,募勇设船,匪虽潜踪,而家产荡然,不知惜焉”,叶德吉的两个儿子,长子叶朝阳为武生(即武秀才)筹办军粮,次子叶逢阳则驾驶勇船,带着乡兵协同温标舟师全力攻击海盗蔡牵,在数次的作战中剿灭了不少的海盗,让洞头的父老乡亲过上了一段相对较安稳的日子,为此被特授为“武信郎,但好景不长,叶逢阳在一次出洋巡哨时遭到海盗的袭击,而英勇牺牲,时年25岁。</p><p class="ql-block">据《瀛洲笔谈》记载:嘉庆六年(1801)五月十九日,蔡牵帮盗船七十余只,由北麂外洋停泊三盘,旋即超驶窜闽。八月十六日,定海、黄岩二镇兵船会剿蔡牵于三盘洋,攻获盗船二只,生擒盗匪沈秋等十五人。七年三月二十九日,蔡牵帮盗船三十余只由闽窜浙,分为二帮,一帮十九只,由大瞿外洋抵三盘;一帮十一只,由竹屿洋过北;七月初六日,温州镇兵船由南洋驶至大鹿、鸡冠山一带搜捕……蔡牵盗船四十余只窜至潭头外洋。八年闰二月初二日,蔡牵盗船三十只从北洋至南排洋寄碇,经黄岩镇兵船攻击,四散逃逸;九年九月初六日,蔡牵盗船五十二只,由北驶至三盘。</p><p class="ql-block">叶逢阳牺牲后,蔡牵帮继续横行于浙南一带,但此时的他已经成为过街的老鼠,走到哪里在哪里挨打,此时定海、黄岩、温州的兵船也极力攻打蔡牵。嘉庆己巳年(1809)八月,蔡牵与清军闽浙水师连续交战于浙江渔山外洋,遭清军围击,寡不敌众,发炮自裂座船,与部众沉海而死,蔡牵帮海盗自此剿灭。</p> <p class="ql-block">释义: 水澳帮:据《玉环厅志》之《寇警》记载:《瀛洲笔谈》:嘉庆五年九月十四日,黄岩镇岳玺、温州郑胡振声会剿水岙帮盗船五十余之于东臼外洋至北麂洋,炮沉大盗船一只,盗首轿夫头、林阿孙等淹毙,贼众大溃,钩获盗船二只,生擒盗匪蔡粦等三十二人,余船散逃回岸,水澳帮自此剿灭。</p><p class="ql-block"> 补网帮:据《玉环厅志》之《寇警》记载:《瀛洲笔谈》:嘉庆六年六月十四日,温州镇胡振声追捕补网帮盗船于东臼洋,擒获盗船三之,生擒盗匪丁阿歪等四十八人,炮械九十余件,补网帮自此剿灭。</p><p class="ql-block"> 卖油帮:据《玉环厅志》之《寇警》记载:《瀛洲笔谈》:嘉庆七年五月二十五日,署乐清县知县叶万锴,在东臼洋拿获卖油帮盗船一直,生擒盗匪邱江纯等十三人。八月二十八日,卖油帮土盗杨颗带同伙盗一百十五人,赴玉环投诚,缴出铁炮六十二门,枪刀等械一百六十余件,卖油帮自此剿灭。</p><p class="ql-block"> 鸭蛋帮:据《玉环厅志》之《寇警》记载:道光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定海总兵陈步云巡披山外洋,会战劈开鸭蛋大帮盗船五只,获犯一百十八名,斩首三十八级。道光十五年,鸭蛋帮盗船蔡登等寇三盘……后被浙闽提督窦米桶船剿灭。</p><p class="ql-block"> 广艇帮:据《玉环厅志》之《寇警》记载:“三年十月十九日,广艇帮盗船五只连䑸,五桨小盗船三十余艘,登灵昆山掳掠,烧毁民房五十余间。义民陈厚贵领乡团攻击,毙贼十余人,斩取首级一颗,寻为贼所害。”六月广艇帮攻劫东沙,见本文详陈。</p><p class="ql-block"> 武信郎:官阶名。清初是武职正六品官阶的名称。乾隆五十一年(1786)改称为“武略骑尉”,相当于现代营级干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