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古驿道一一王家店老街

宏济茶社王选青信阳毛尖创于1910年

<p class="ql-block">浉河区东双河镇王家店村,东西皆山峰连绵,相夹形成峡谷地,蜷缩在一个狭长的谷底中,西接107国道、京广铁路,东临沙河流水把不宽地幅分为东西两块。山水环绕,阡陌纵横。历史上作为一个市集重地,商贾云集,清代古驿道驿站,经济繁华之地;已衰落名不经传,当地老人知一二,外人茫然之所。</p><p class="ql-block">王家店老街依河而建成集,山水竹林之间,环境清幽。属淮河水系东双河支流,溪水也是潺潺不息,孕育众山,也为山增添了许多灵气。山水大都处于原生态,景色风光天然无雕饰,或粗犷或细腻。水系非常发达,老街沿河西岸建设。老村落,居家近水,洗衣濯菜极为方便。</p><p class="ql-block">河为沙河,为浉南最大之河,发源县南大茶沟之光头山,东北行经李家寨,中茶沟,小茶沟之水会合,再北行经柳林,而来自龙爬山以东道爷庙之水与柳林务义桥之水入焉。再经王家店南头而来自毛家山大岭以西雷坡之水,至赵家桥入焉。</p><p class="ql-block">赵家桥,在王家店街南,今改为兆吉桥。</p><p class="ql-block">兆吉桥系旧名,中曾改王家店,</p><p class="ql-block">历史老街,几百米老街除街中、街北有二处民初建筑门楼外,已面目全非。楼房、瓦房、各种现代建筑,已完全把一个历史上重要的古驿站 一一王家店同化代入现代社会。街道挤压到三米左右通道,青砖黑瓦的民清建筑荡然无存。</p><p class="ql-block">人事堙灭,物似人非。门前车马稀,路上行人少,只有驿道旁修竹乔松,苍翠交阴,幽静安谧,大片竹林、河边屋后树木葱郁而落寞。</p><p class="ql-block">历史上信阳南驿道由十三里桥、小庙、……四里桥、西双河、谭家河、平靖关入湖北境。其支路:一由十三里桥东南分支,经七里冲、莲花堂、青石桥、洗脸盆、冯罗店而至谭家河,此古驿路。</p><p class="ql-block">二由西双河西南分支,经董峰寺、土门、大庙畈、黄土关入湖北境。</p><p class="ql-block">三由潭家河东南分支,由台子畈而达武胜关入湖北境。</p><p class="ql-block">因虎患,清驿站改由大石门,东双河,王家店、柳林、李家寨、南新店出武胜关。传言系南汝光道曹绳柱所改。(程思明老师考证)。</p><p class="ql-block">驿站市集店铺一般设在人口密集,交通便利地带,是一切商品交易中心。</p><p class="ql-block">信阳城关及四乡店铺有市,交易之地,城关则每日皆有市,四乡店铺则市以农历单双日开集,或奇日,或偶日,各有一定,遇月小建则停一日。</p><p class="ql-block">清乾隆志中店铺,南路下梁店,鸡公店,八家畈,马家畈,谭家店,山塘畈,冯家庄,续增王家岗,东双河店,彭家湾,柳林店,李家寨,双河口店即两河口,王家店。</p><p class="ql-block">自清中后期以来,由于山区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驿道的增辟,信阳的集市贸易也趋于繁荣。信阳的鸡、鸭、鲜蛋、猪鬃,罗山的稻米,息县的黄豆、芝麻和黄牛,商城的粉条等农副产品开始大量销往外地。</p><p class="ql-block">县有市,各乡有集。街道两旁店铺鳞次栉比,出现了人群比肩接踵的盛况。</p><p class="ql-block">清光绪二十六年设立信阳邮政局,为二等局。邮站四处,两河口,马蹄店,王家店,大王冲。</p><p class="ql-block">今邮政局恢复旧名兆吉桥,以避湖北王家店之重复。王家店改为兆吉桥。</p><p class="ql-block">民国二十年(1931年)将信阳县境划为九区。兆吉桥为第四区修睦乡五十一至五十二保,属卫南村及夏凉村。</p><p class="ql-block">第四区店铺24处,柳林镇、当谷新集、李家寨新镇、李家寨旧镇、鸡公新店、武胜关、台子畈、李家店、谭家河、大庙畈、西双河、四里桥、青石桥、八甲畈、小庙、兆吉桥、东双河、两河口、左家店,杜家畈,界河店(在界河北岸,逾河即鄂境)、土门店(在三省乡)、明家棚子店、(亦属三省乡)、高庙店。</p><p class="ql-block">1840 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大门,他们纷纷开始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并把商业触角伸向中国内陆地区。在信阳,他们廉价收买竹木、牛羊皮、鸡蛋、草帽辫等原料和资源。外国洋行也分别侵入了信阳市场,设立经销处。1906 年京汉铁路</p><p class="ql-block">全线通车,为本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信阳区域地位得到进一步凸显,商贸活动日渐繁盛起来。</p><p class="ql-block">信阳县输出货物大米、小麦,行销县境交界等处,线麻行销江西,草纸、鸡、鸭、鲜蛋行销汉口,粗布、铁锅行销确山遂平以北。</p><p class="ql-block">王家店是南北商贾出入要道。加之 1906 年京汉铁路的修建,而邻近柳林设车站,商品经济得到发展,贸易兴盛,店铺林立,出现了农副产品与京货、洋货并存的盛况; 交易方式多样,街道井然,店铺林立,人口剧增,市场繁荣。</p><p class="ql-block">人口的繁荣,体现在教育上。</p><p class="ql-block">信阳县第四区县立第二小学校分校设兆吉桥北首,校舍四十六间。</p><p class="ql-block">民国二年迁兆吉桥,民国八年改区立小学,二十年改县立第二小学校迁柳林。</p><p class="ql-block">民国二十三年以前区制,一区归县直辖,以县长兼区长。至二十四年奉令改并区域,二三两区并为东区,四五两区并为南区,六七两区并为西区,八九两区并为北区。区长改为异籍人充之。</p><p class="ql-block">兆吉桥改王家店名。</p><p class="ql-block">商品市场流通开放,引来各国传教士到信阳传教,医疗和办学。</p><p class="ql-block">王店福音堂位于王家店老街中段,建于民国时期。坐西朝东,临街,硬山式建筑,门成半圆形,有北厢房。小青砖,布瓦,有插手。曾经当过村部,现仅剩门楼,保存状况较差。此楼对研究基督教的信仰的发展提供的实物。</p><p class="ql-block">现村委会为民国王家店学校。其门楼看式样和福音堂格式风格相似,原应为教会学校。(无详细资料,仅揣测,抛砖引玉供学者研究)。</p><p class="ql-block">同时也是革命文物:1920年冬,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恽代英同志来此工作,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高潮中,恽代英同志将进步团体-互助社的“大本营”由武昌迁到该校,开辟和指导我区和武汉等地的地下工作。1925年,中国共产党柳林特委支部和中共信阳地方委员会在此校成立。办公机关也在此校。有数10名进步师生走出校门,投身我国壮丽的革命事业。王家店学校于1983年经县政府批准为信阳县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南边紧挨着村部王家店小学校,因撒并校,已废弃。</p><p class="ql-block">时代发展,有兴起,有衰落,陵谷沧桑,留下记忆,展望美好!</p><p class="ql-block">参考文献:</p><p class="ql-block">[1]信阳地区商业局编志室。 信阳地区商业志 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p><p class="ql-block">[2]方廷汉,陈善同。 (民国) 重修信阳县志 民国二十五年铅印。</p><p class="ql-block">[3]信阳文化史跡。信阳市政协学习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中州古籍出版社。</p> <p class="ql-block">福音堂门楼</p> <p class="ql-block">老建筑墙体</p> <p class="ql-block">福音堂屋顶</p> <p class="ql-block">做千张豆腐石模具</p> <p class="ql-block">老街街道</p> <p class="ql-block">村委会</p> <p class="ql-block">纪念标牌</p> <p class="ql-block">村委会院内</p> <p class="ql-block">村委会门前广场</p> <p class="ql-block">村委会远景</p> <p class="ql-block">沙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