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和刘尔宁是上山下乡时认识的,他和哥哥随表弟堂妹(西安市四中学生)一起来到千阳县上店公社老庄沟一队,我们这个知青小组。经过大家的推选,我担任了知青小组组长,与此同时我举荐了刘尔宁,王宏、包蕊,担任副组长,分别负责知青的学习,劳动和生活。我们四个人互相支持,默契配合,使这个22人的知青小组脱颖而出,成为省、市、县知青先进集体。</p><p class="ql-block">1969年10月1日,王宏又代表知青小组在天安门观礼台参加庆祝活动。</p><p class="ql-block"> 老庄沟一队知青合影</p><p class="ql-block"> (前排右二作者,二排右一尔宁)</p> <p class="ql-block"> 刘尔宁是四个知青组长中唯一的男生,他性格开朗,幽默风趣;为人诚恳善良,处事诚稳大气;谦和而有主见,精明却不招摇;处处以身作则,执着却注重方式。他尊重我,支持我,想我没有想到的问题,做我没有做到的事情。他不追求名利地位,不记较个人得失,默默的为我出主意,想办法,补漏洞,解疙瘩,为知青小组的建没奉献着自己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在他的建议下:知青和生产队合资购买了磨面机;在村里修建了男女分开的公共厕所;并自力更生,烧砖,伐木,打土坯给知青盖起了住房。他动员知青种西瓜,开办缝纫组,豆腐坊……并取得了很好的效益。赚了钱又给生产队添置了脱粒机(打麦机),粉碎机(铡草机),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给知青和村民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福利。</p><p class="ql-block">为了活跃村民的生活,我们组织排练了文艺节目,开办了识字读书班。69年初在尔宁的倡导下全体知青与村民共同度过了一个祥和愉快的春节:大家在一起演节目,猜谜语,玩游戏,下相棋,知青和村民的关系就像一家人。</p><p class="ql-block"> 2000年下旬知青返乡在老庄沟留影</p><p class="ql-block"> (左起六作者,右起六尔宁)</p> <p class="ql-block"> 我们知青小组是一个团结互助,积极上进;同甘共苦,相依为命;情深义重,快乐温馨的大家庭。它之所以能够健康存在,离不开大家的关爱和维护,更离不开刘尔宁那聪慧的头脑。可外出参加表彰大会,发言宣讲的总是我,内心很不平静,有一种贪天之功的感觉。可他却对我说:你是组长,代表的是咱们这个集体,荣誉是大家的,你就放心去开会吧!家(知青小组)里的事还有我们三个人呢!</p><p class="ql-block"> 他关心别人胜过关心自己,外出劳动,特别关照年龄小,身体弱的同学,不是帮这个磨镰刀,就是帮哪个扛农具,抬木头总是捡大头。一次,我要步行七十里山路到县城参加团代会,大雪封山,野兽出没。为了赶时间,清晨六点就要出发,我真的没有胆量一人前行。就在我踌躇不定时,尔宁派了男知青董清华伴我同行。这件事让我终身难忘。</p><p class="ql-block"> 2000年下旬知青返乡途径千阳县留影</p><p class="ql-block">(前排黑衣者是作者,二排右一是尔宁)</p> <p class="ql-block"> 刘尔宁个子矮小,身体瘦弱,可干起活来总是捡最苦最累的,播种、碾场、打夯、卖粮样样农活都难不倒他。</p><p class="ql-block">记得一天下午四点半,大家都收工回家,只有他还在那里犁地。夕阳西下,一抹晚霞映红了天边,黛色的千山起伏连绵,他一手扶犁把,一手摇鞭杆,赶着黄牛在半山坡上劳作的场面,有如一副精美的山水画,镌刻在我的心间。</p><p class="ql-block">知青招工时,我被留在了县委办公室,他和包蕊考取了千阳县中学教师的岗位。调回西安后夫妻俩仍从事教育工作。</p><p class="ql-block"> 在知青吕莲家中聚会</p> <p class="ql-block"> 为了筹建陕西第一座民办大学,尔宁使出了浑身解数,凭借他的人缘与执着,圆满的解决了规划、征地、融资和建设中的各种问题。他废寝忘食,呕心沥血在一片荒芜的土地上修建了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以人文和商科为主,文、经、管、工相互支持协调发展的,国际化应用型私立学校——西安欧亚学院。他担任了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同时也透支了自己的生命。</p><p class="ql-block"> 1999年12月8日陕西省委副书记</p><p class="ql-block"> 范肖梅(左二)视察院校(图片家属提供)</p> <p class="ql-block"> 西安欧亚学院 “终身教育成就奖” 解说词,概括了刘尔宁对欧亚学院的贡献:</p><p class="ql-block">刘尔宁他是一位厚重无华的师者,在教育界耕耘了四十年,他的生命穿越了欧亚发展的历程。他从创业者执着的担当,共襄了辉煌的欧亚基业;他用人生中真诚的行走,扣响了无数心灵的门扉。贯穿于他生命和教育实践中的激情,诚恳睿智在欧亚史册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芒。</p><p class="ql-block">事业成了,名气大了,职务高了,可尔宁那颗纯朴、善良、随和的心,没有改变。知青小组的活动,只要通知他,从不缺席。知青返乡,外出参观,他和大家同乘一辆面包车谈天说地,趣事连连,他讲的笑话乐的人直掉眼泪,仿佛又回到了从前。</p><p class="ql-block"> 2000年6月陕西省委常委粟战书(左二) 为欧亚学院党委(临时)成立大会揭牌。</p><p class="ql-block"> (图片家属提供)</p> <p class="ql-block"> 2005年9月7日清晨8时10分,我接到一个电话:刘尔宁走了。</p><p class="ql-block"> 什么?你再说一遍。</p><p class="ql-block"> 尔宁因肝脏衰竭,不幸去逝了。</p><p class="ql-block"> 怎么可能?他患的是早期胃癌, 手术成功。</p><p class="ql-block"> 是过度化疗,造成肝功能衰竭,抢救无效,不幸……</p><p class="ql-block">这个消息让我震惊,更让我追悔莫及。</p><p class="ql-block"> 尔宁住院期间,我曾两次前去探望。因为手术成功,病情稳定,外加包蕊(尔宁的妻子)无微不至的照顾,我相信他会战胜病魔早日康复。</p><p class="ql-block"> 半月前我曾打电话给他,询问病情。他声音微弱,气喘吁吁,我很是担心,他却安慰道:“这是化疗的反应,虽然很痛苦,但我会配合医生,坚持治疗。” 我答应过几天去看望他,他高兴的说:“你工作忙,就不要来了。” 可我明白,他还是希望我能陪他聊聊知青年代那点事。</p><p class="ql-block">可事与愿违,8月下旬我便赶上赴西藏拉萨出差,紧接着就是人事安置工作的落实。天哪!我怎么也想不到,那次与尔宁的通话竟成为我们的永诀,而对他的承诺也成为我心中永远的痛。</p><p class="ql-block"> 刘尔宁走了。他实践了 “我只想干一件大事,让我的生命更有价值。” 的诺言。他累死了,但不后悔。</p><p class="ql-block">尔宁,我的好友,我不会忘记你,永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