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史赖精神

法泉酒仙

<p class="ql-block">5月5日上午,《蒋滩史话》系列丛书发布会在平堡镇蒋滩村隆重举行。出席会议的有白银市、靖远县、平川区作协、书协、美协、评协的特邀嘉宾、蒋滩寓外贤达、《蒋滩史话》编委会成员以及蒋滩村村民代表,共计200多人参加了此次活动。</p> <p class="ql-block">《蒋滩史话》之教育篇</p> <p class="ql-block">《蒋滩史话》之水利篇</p> <p class="ql-block">《蒋滩史话》之人文篇</p> <p class="ql-block">《蒋滩史话》之文旅篇</p> <p class="ql-block">《蒋滩史话》之戏曲篇</p> <p class="ql-block">蒋滩村书记王国才主持活动</p><p class="ql-block">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乡亲们:大家上午好!</p><p class="ql-block">立夏时节万物生,花红叶绿草青青。在这个万象更新,生机无限的日子里,我们满怀着喜悦的心情,欢聚一堂,隆重举行《蒋滩史话》系列丛书发布会。这是我村历史发展中的一件盛事、喜事,也是我村文化建设上取得的一项丰硕成果。在这个庄严而喜庆的时刻,我代表蒋滩村“两委”,向出席今天活动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蒋滩各项事业发展的各位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蒋滩史话》是一套承载着我们村历史文化、社会经济、人文水利、民间艺术、文物建筑、自然地理、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珍贵文献,记录着我们村几百年来的发展历程、文化传承和人民群众建设家园的精神风貌,是我们学习历史、了解传统、弘扬优秀文化的重要依据。蒋滩村作为“第六批全国传统村落”名录中靖远县唯一在列的村落,从此有了文字记载,有了自己的“根”和“魂”。在这里,我要感谢所有为完成这套丛书付出心血的人们,特别是雒胜先生,他心怀故土,弘文助教,牵头成立编委会,扛起振兴家乡文化这杆大旗。主编雒朝炜先生,几十年如一日,挖掘、搜集、抢救、整理蒋滩村的历史资料,忠实书写蒋滩村的发展与变迁。还有雒其洲、甘永平、白祖彦、白祖寿等同志,感谢他们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让我们拥有了这样一套珍贵的文化书籍。《蒋滩史话》的发布,帮助我们了解蒋滩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感受蒋滩古老淳朴的民风民俗,领略蒋滩优越厚重的人文环境。培养我们家乡的文化自信,激发爱乡爱国情怀;让我们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蒋滩村优秀文化,以文化振兴助推乡村振兴;凝聚起全村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守正创新,踔厉奋发,为建设美丽富饶的蒋滩做出更大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蒋滩史话》编委会主任雒胜致辞</p> <p class="ql-block">《蒋滩史话》编委会副主任雒其洲发言</p><p class="ql-block">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父老乡亲们:大家早上好!热烈欢迎大家的到来!</p><p class="ql-block">首先我在这里热烈祝贺《蒋滩史话》系列丛书付梓面世。《蒋滩史话》系列丛书的面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此我们地方有史可载,有史可传,有史可阅,她填补了历史的空白,是一次文化的飞跃,思想的进步。盛世修志,泽惠千秋。修一部蒋难史话,不仅是家乡历代人的愿望也是文化界的夙愿。习近平总书记说:“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是思想的灵魂,以文化人,以文兴国。文化是软实力,也是乡村振兴之魂。让丰富多彩的本土文化得以传承与弘扬,是家乡人民的愿望和责任。风吹云过了无痕,千年的文字会说话。编撰这部《蒋滩史话》系列丛书,不仅抢救性的整理记载家乡的历史资料,并且以文字图片的形式将他们保留传承下来,这在家乡的发展史上,是一个创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崇文尚德是文化人的良知,为挖掘传承地方文化,为乡村文化振兴尽一份绵薄之力,我们自觉十分荣幸。在编撰过程中,我们闲事办全体人员,在我九叔雒胜将军的领导和策划下,分工协作不断完善。主编维朝炜同志,用他几十年收集的材料,为史书的出版打下了厚实的基础。还有雒成乾副书记、雒应科副主任、焦兴旺博士、蒋炳仁局长、蒋炳义主任、雒明旺秘书长、达守全、雒连旺、雒守平等同志齐心协力,不辞辛苦,出钱出力,默默奉献。蒋滩村委会在王国才书记的带领下,村两委班子分工负责,带领各生产队队长入户摸排登记、收集材料。特别是在政府部门工作的三位同志,他们是:白祖彦(原靖远县作家协会主席;甘永平(靖远县作家协会副主席);白祖寿(靖远县县志办副主任),他们在百忙之中,对所有的材料进行多次修改、整理、编辑,不厌其烦、不计报酬。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还有很多关心《蒋滩史话》并捐资出版史话的同志们。在这里一并对他们的辛勤付出和慷慨捐助表示衷心的感谢!一起走过编撰《蒋难史话》系列丛书的四百多个日子,是执子之约,人间值得。我们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蒋滩史话》系列丛书已成为历史的丰碑,时代的号角,将万古流传。最后祝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大家!</p> <p class="ql-block">蒋滩寓外代表焦新望博士发言</p> <p class="ql-block">非常有意义的现象级事件</p><p class="ql-block">焦新望 </p><p class="ql-block">我讲三个意思,故乡对于个人的意义、文化对于故乡的意义、蒋滩史话丛书对于蒋滩的意义。</p><p class="ql-block">一、故乡对于个人的意义</p><p class="ql-block">出门在外的人,经常会被问到的两个问题你是哪里人 哪毕业的故乡对一个人来说是无法选择的据说人的胃有记忆,七岁以前,人的口味就定型了所以,“舌尖上的中国”,那么多好吃的,但很难普及得开。一口家乡饭,两行思乡泪我曾亲眼见到过这样的情形。中国古代诗人说“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现代诗人又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中国人对故乡有一种奇妙的感情奇妙到不可言说。西方人有所谓的“故乡中心主义”认为“故乡就是大地的中央”地理大发现之后,人类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全球化进程但“故乡”这个词却显得越来越有价值、越来越重要中国的科举制度以来 秀才们一次一次的考试,到头来却发现考试就是为了离开故乡。而且,考的越好,走的越远人在旅途啊,既追求远方,又怀念故乡,越追求远方,越怀念故乡。故乡就是这样。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一生的张力。</p><p class="ql-block">二、文化对于故乡的意义</p><p class="ql-block">国家之间有竞争,地区之间有竞争村落之间也有竞争决定村落竞争优势的要素包括区位价值、人口规模、经济总量等等,但有一个最为持久的因素,是文化看你的文化底蕴深不深,文化成就高不高、文化人才多不多、文化辐射广不广这叫“软实力”。中央号召我们讲好中国故事既要有官方的故事,也要有民间的故事而且民间的、平凡的故事更能引起大众共鸣,更能提升文化自信,更能展现中国社会的普遍意义和深层文化,也更容易被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中央领导对新型城镇化的要求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我们抬头就是峰台山,回头就是黄河水但我们的乡愁在哪里?今天这五本书就是我们乡愁的寄托、乡愁的载体。</p><p class="ql-block">三、蒋滩史话丛书对于蒋滩的意义蒋滩史话丛书的编撰是我们村的一件大事。以前怎么记得住我们蒋滩?我们说,山后面的塬上人叫“山棒”,青捺根底哈住的是“捺娃娃”,我们蒋滩是“滩瓜子”,“瓜娃子”这就是我们蒋滩曾经的对外形象。当然,我们可以说的文气一点,蒋滩是“有先民居住的黄河岸边的一块湿地”但从今往后,怎么对外介绍我们蒋滩?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请看蒋滩史话丛书吧!这套丛书不仅仅是我们村的一件喜事、一件大事这其实是一个现象级的事件拿到全国任何村落都具有标本意义,这是一个新时期乡村建设的样板工程而且是一个有高难度、有质量的样板工程。我们知道,物质文明建设相对容易,精神文明建设层次更高,难度更大。有句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再加一句,越是乡村的,越是全球的所以,这套丛书不仅在我们靖远县拿得出手,在我们甘肃省拿得出手,也完全可以拿到全国、甚至全世界。当然,目前这套丛书还要再修订、再规范、再完善等条件成熟之后,完全可以正式出版,甚至可以出英文版。</p><p class="ql-block">我的发言结束,再次感谢村里邀请我参加今天的活动!</p> <p class="ql-block">《蒋滩史话》主编雒朝炜先生介绍成书过程</p><p class="ql-block">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父老乡亲:大家上午好!</p><p class="ql-block">今天,《蒋滩史话》系列丛书发布会召开,浅谈一下我多年来考察记述蒋滩人文地理、文物古迹的感受。我主要是热爱蒋滩的文化事业,考察历史资料纯属个人爱好,既不图名,又不为利,更不指这生活,还要不断付出一定的代价和心血。自从学写蒋滩历史,遭人妒忌,哂笑,为了学习进步,忍辱负重,遂将我九叔雒胜鼓励我的一幅国画《奋进》装裱成框挂在东壁,作为座右铭,刻苦自励,奋发图强,二十年如一日,根据少时的深刻印象,地方耄老讲述,美好传说,钟磬铭文记载,结合现状习作了几处场所的简介,绘制了当时的平面草图和占地面积,建筑面积。一方水土养育着一方人,我熟悉蒋滩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走遍了蒋滩的每一个角落,亲切地呼唤过每一个小地方的名字,我对这方水土很有感情。 经过多次跋山涉水,实地考察平堡镇境内的烽火台遗迹,地理位置、相互连线,墩台高度和戎所的规格。2000年我欲探访乌金峡,询问了当地的几位老人,关于乌金峡内两岸的一些小地名,施工期间乘坐运石船到右岸看姜窝崖,看到了奇观。后又两次独闯乌金峡,虽然看到了峡谷内大概地貌,但不详细。多次采访了乌金峡下峡口人,两次去青城古镇,一次上西峡口,利用20年的时间才写成《话说乌金峡》。我历来关心水利,一直参与蒋滩水利建设。青年时,开春背渠,冬闲背拜(堤)、架子车拉拜,吃的干炒面,干的苦力活。1964年7月,黄河暴涨。新筑成的一湾河堤危在旦夕,连续五天五夜与村民们奋战在抗洪抢险第一线的情景历历在目。1967年元月,蒋滩、金园两大队和复兴渠水管所组织第二次黄河支汊截流,26日清晨,寒风凛冽,在这关键时刻,两大队300多强壮劳力不怕苦、不畏严寒,风餐冷憩,战天斗地,以惊心动魄、英勇无比的大无畏精神和气概,连续奋战13个小时的场面,可谓是轰轰烈烈,情景感人,这是蒋滩水利史最光辉的一页。2000—2002年,“靖远县复兴渠渠首延伸改造工程”实施期间,亲历现场,以施工日志的形式,详实记述了工地每天所发生的事情:工程质量把关,强调施工安全,各社分段包干,排除各种困难,说服开导群众,搞好邻村社群关系。记录领导指导工作精神,新闻专题报到,平堡学区、中学贺信,通水剪彩的盛况。尤其是一期工程54天大干期间,男女老少齐上阵,在工程围堰抢险时,蒋滩各学校组织学生捐送的一万多条编织袋,发挥了重要作用。4月4日,工程投工期高峰期上工人数高达600多人。农用四轮车、推土机、装载机轰鸣声、运石船马达声、炸石的炮声和群众劳动的号子声连成一片,一派波澜壮阔的情景非常感人,这是二十年以来前所未有的一项牵动千家万户地“民心”工程。2002年3月1日“复兴渠渠首延伸改造工程”第三期工程开始。3月21日下午,一艘满载着峡石的船只因机械发生故障,飞驶到渠首触礁,船破浆折,在这惊心动魄地一霎间,船工们临危不惧,沉着应战,保持重船平衡,与急流搏斗,用路板划船靠岸。正在左岸耕作的几位妇女惊叹:“哎哟,你们担惊受怕的干这活做啥呢!”船工们齐声回答:“我们为了浇水多打粮食”,虽然不是豪言壮语,但体现出了蒋滩人民不怕苦,不怕死兴修水利的战天斗地精神。在这三年的施工期间,人多车多,采石,船运工作艰巨,多次有惊无险,实属罕闻。工程全面竣工后,我绘制了2000—2002年“靖远县复兴渠渠首延伸改造工程”平面示意图。蒋滩黄河古道遗址,即今南河一线,北、南大路为“正兴堤”遗址。复兴堤即今滨河路,全长5342米。2002年绘制了“复兴堤”工程平面示意图,“蒋滩复兴堤码头分布登记表”,为了准确记录复兴堤的总长度,码头与码头之间的距离,每座码头的长度。我用土法丈量仪测定,自郭家道口子至苦水沟口大桥(南河尾子)复兴旧、新堤编成桩号,k0+000~k5+342段,并将32座码头(两座水毁)的桩号标注清楚和两次黄河支汊截流(时称关河口)的具体位置。4号码头(张家码头)、5号码头(大码头)、10号码头(曾家码头)3座挑水码头被截的时间和长度,2000年堤外滩涂的状况。自从1999年我被聘为《平堡乡志》编辑,提供了一些蒋滩事记之后,在我三位老师的耐心指导下,陆续学写了《蒋滩大事记》《传统眉户剧本》《蒋滩文物古迹》《蒋滩水利》《自然地理》《人口氏族》《历史上的官属》《蒋滩医疗卫生》《蒋滩群众文艺》《体育运动》《文学艺术》《蒋滩书画》《黄河奇石收藏》等,打印成册封存。2023年,又迎来一个文化的春天,在平堡镇蒋滩村书画活动室主任、我九叔的引领下,成立了“闲事办”, 把这些即将废弃的资料列入《蒋滩史话》系列丛书之中。《蒋滩史话》系列丛书,在编委会全体人员的搜集整理过程中,不仅记述了水利先贤,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烈,二等功臣,博士生导师、国画大师,省十大杰出青年,市,县劳动模范、“鲁班奖”问鼎者、“铜城杯”获得者,特级教师,十佳校长,体育健将,抗击“非典”的白衣天使。还有默默无闻教书育人的园丁,净化环境的保洁员,赤脚医生,和谐家庭,教育世家,建筑世家,工艺美术,雕刻刺绣,剪纸巧手,艺坛新秀以及各行各业的优秀代表!乡亲们,嘉宾们!《蒋滩史话》系列丛书基本完成,编委会全体成员仍有信心、有担当编写续篇,为推动蒋滩的文化事业再立新功!</p> <p class="ql-block">《蒋滩史话》之教育篇副主编白祖寿发言</p><p class="ql-block">我把编写《蒋滩史话》教育篇的心得体会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三个词,6个字。第一个词,祝贺。首先,套用一句范振绪的诗词“再过千年更何世,人民常念修志人”,意思是,不管再过去多少年,咱们为《蒋滩史话》系列丛书出过力的人,你们的名字已经写进了书里,人民永远会记得的,在此,向你们表示祝贺。就像平堡镇原党委书记苏国锦同志,20年前组织编写了《平堡乡志》,平堡人民永远记得他的功绩,每一次盛事、喜事,都会邀请他参加,今天,我们也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他。教育篇从去年四月份开始收集资料编辑,到今年四月份编印出书,整整一年,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共收集人物2000多人。士农工商,百业千行,人才济济,各领风骚。从清朝咸丰十年中3甲第32名进士的雒宗易,到民国十七年考入兰州中山大学的雒其舜,从1960年考入甘肃农业大学的雒焕炘,1961年考入甘肃师范大学的雒成亮、杨志材,到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相继考入西安交通大学的刘家荣,甘肃农业大学的雒润明,兰州大学的焦新望,南开大学的丁守敏,蒋滩人民崇文重教,人才辈出;从在兰州大学当副教授的雒艳萍、北京大学当副教授的李小满,到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生毕业,在美国微软公司就职的丁嘉伟,北京师范大学博士毕业,在美国纽约市房产局任工程师的雒应琴,蒋滩人才已经走进省城、走进北京、走出国门,在国内外的舞台上大显身手。一年来,为教育篇收集资料、忙前忙后的人就有近百人,正是由于你们的辛勤付出,才能把这么多人的资料收集上来,整理出来,才能全面真实的反映蒋滩教育取得的丰硕成果。为《蒋滩史话》出版捐款捐物的人有近50人,正是由于你们的鼎力相助,大力支持,才能让《蒋滩史话》系列丛书如期编印。你们的功绩将载入史册,你们的芳名将流芳后世,再一次向你们表示祝贺!第二个词,感谢。首先说个成语,上下同心,其利断金。说的是团结的力量。蒋滩村历来就是一个团结一致,万众一心的大家庭,千百年来,四十几个姓氏的人民在这里和睦相处,开荒屯田,建设家园。蒋滩村历来能够发挥全村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从明朝万历年间创修中和渠开始,600多年间,历经五代水利人,励精图治,众志成城,夺河造田,引水上山,平田整地,使千亩荒滩变成千亩良田。人心齐,泰山移,这是团结的力量。从民国时期的雒秉瑢、蒋炳章、丁宗善、雒铛等有志之士创办学堂,重教兴学,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以雒守荣、丁守明为代表的建筑企业家慷慨解囊,捐资助学,蒋滩人民崇文尚学,英才辈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全村群众,社会各界,投工投劳,捐资献料,修建蒋滩小学、蒋滩中学教学楼,到焦新望设立助学基金会,兴教望学,雒胜、雒其洲成立书画活动室,弘文助教,蒋滩教育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也是团结的力量。特别在这次教育篇人物资料收集中,村社之间,各社之间,各姓之间,各户之间,密切配合,群策群力,在全蒋滩形成了一股凝聚力、向心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圆满完成了这项浩大的工程。20年前,《平堡乡志》的编纂,开创了全省编纂乡镇志的先河,如今,《蒋滩史话》系列丛书的编印,又走在了全省的前列。这是蒋滩村领导远见卓识,集思广益,蒋滩人民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的结果。再一次向你们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第三个词,期待。首先说个歇后语“狮子滚绣球,好的在后头”。蒋滩村“闲事办”是一个民间公益组织,民间意味着没有工资,没有报酬;公益意味着只有付出,只有奉献。就是一群有家乡情怀,愿意为家乡文化事业出谋划策、鼓劲加油的团队。乡村文化是中华文明史的主体,如何留得住乡愁,记得住乡音,忘不了乡思,只有以文字的形式,把蒋滩悠久的历史文化记录下来,保存下来,并不断地传承下去,才能留住文化的“根”,文化的“魂”,才能让蒋滩这个千年古村焕发出新的生机,才能让悠久的乡村文化在新时代展现出无穷魅力和风采,才能让我们树立乡村文化自信,从中汲取智慧和前行力量,激发蒋滩人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和干劲。这是我们编纂这套系列丛书的初衷和目的。但是,由于我们才疏学浅,能力有限,经验不足,加上时间紧,任务重,资料缺失,做的还不够尽善尽美,可能与人们的期望有差距。好在我们的付出引起了平堡镇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吸引到了更多关心家乡文化事业的有志之士,加入到保护、传承、发展家乡文化的队伍中来,继续挖掘、搜集、整理更多的地方风俗、民间礼仪、乡土人情、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资料,编写更多更好的书籍,为乡村振兴赋能,为“五治融合”助力,让咱们的文化之村,实至名归。让我们以蒋滩村列入全国第六批传统村落为契机,再接再厉,再续辉煌,再创佳绩,谱写新时代新征程的辉煌篇章,未来可期,让我们拭目以待。最后,祝愿蒋滩村的各项事业都能够蒸蒸日上,繁荣昌盛!</p> <p class="ql-block">散文诗朗诵:黄河之畔飞溅的浪花</p><p class="ql-block">——《蒋滩史话》首发礼赞</p><p class="ql-block">(作者:陈志礼 朗诵:雒遵国 雒彩红)</p> <p class="ql-block">《蒋滩史话》之人文篇副主编白祖彦发言</p> <p class="ql-block">我读《蒋滩史话》</p><p class="ql-block">白祖彦</p><p class="ql-block">与其说我是《蒋滩史话》的编者之一,还不如说我是《蒋滩史话》的一位忠实读者。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蒋滩人,至今没有走出靖远,如今即将回村定居,站在这里发言,有些诚惶诚恐,忐忑不安。因为在坐的好多都是长辈、是老师。一年来我是含着热泪,逐字逐句通读了好几遍《蒋滩史话》,我为雒朝炜老前辈几十年的熬眼打瞌睡奋笔疾书而感动,我为蒋滩数辈先民打坝(bai)造田战天斗地苦干精神而感动,我为同治回乱,为蒋滩人民的生死存亡挺身而出、战死沙场的先烈而感动,我为蒋滩人民耕读传家的光荣传统而感动。我们编委会主任雒胜先生说得好,蒋滩史就是一部水利史,一部教育史……通读全书,感同身受。作为较早通读全书的人,今天借这个隆重而喜庆的场合,我愿意分享读后体会,我想应该这样读或者是认识《蒋滩史话》:</p><p class="ql-block">一、读《蒋滩史话》,我们要学会感恩先贤。感恩我们的先祖,冒着生命危险,护坝(bai)造田,才有了我们今天赖以生存的这方热土,祖功宗德流芳远,子孝孙贤世泽长,正所谓根深才能叶茂;感恩我们的先祖,但凡有一口余粮,都要想尽办法供子女念书的这种刻入骨髓的基因遗传,才得以我们成为文化之乡、入选传统村落名录,只有我们知道了从哪里来,才能更好把握我们将向哪里去。</p><p class="ql-block">二、读《蒋滩史话》,我们要学会见贤思齐。通读全书,工农商学兵,东西南北中,各行各业,全国各地,甚至海外,政府官员,专家学者,行业翘楚,都不乏蒋滩人的身影,我们在引以为荣的同时,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向他们学习,正所谓向身边人学习,向左邻右舍学习,向乡里乡亲学习。</p><p class="ql-block">三、读《蒋滩史话》,我们要立志成为书中人。通读全书,蒋滩人物分为传记人物、简介人物、表录人物,特别还有先进事迹人物,有一家几代同时录入的,也有整个家族整体录入的,这些入选人物,我们要引以为荣,引以为豪,以此为契机,谦虚谨慎,再接再厉,做好自己,教育子女,传承良好家风,再上新的台阶。当然也有家庭、甚至整个家族没有上榜人物,有人私下告诉我,眼热得很。我说这就对了,这也是我们编写这部丛书的初衷之一,我劝你们也不能气馁。通读《蒋滩史话》,你就会发现,通篇就是励志篇、就是奋斗篇,整部书清晰地告诉我们,成长成才,留名青史,刻苦读书是正道,是首选,是捷径,但绝不是唯一,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当不了官员、指挥不了千军万马;当不了专家教授、取不了国家专利;办不了企业、解决不了村民的就业……我们就做能工巧匠;没有能工巧匠的天份,我们就精耕细作,耕耘脚下这片肥沃的土地,孝敬父母、和睦邻里、关心集体、热心公益,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同样也是蒋滩好儿女,君不见《蒋滩史话》里面这样的人物大有人在。</p><p class="ql-block">四、读《蒋滩史话》,我们要珍惜她充分利用她。我们知道,广东福建人下南洋、山东人闯关东、山西人走西口、包括我们甘肃人下四川,临行前,老人都要给远行的儿女捧一把家乡的泥土带在身上,一方面是为了缓解思乡之情,一方面是为了防止水土不服。当然现在的年轻人思乡之情手机视频可以化解,防止水土不服没有科学依据。那么就让远行的蒋滩儿女,不论是北上广打拼,还是出国留学,不论是大城市定居,还是移民海外,包括随子女带孙子远游的爷爷奶奶,带一部《蒋滩史话》,没有时差之虞,没有交谈之累,时常翻阅,《回娘家》小曲的旋律就会回响在你的耳畔,复兴渠首延伸工程的大干场面就会浮现在你的面前……也许你就在和蒋滩的先贤对话,就和蒋滩的成功人士聊天,也许你就看到了儿时发小、老师学长、至交故友的先进事迹、成长故事、读书心得、诗词文章,或是百年来发生在家乡的大事要事……权当她是一部蒋滩百科全书吧,我之所以有底气把丛书称为《蒋滩百科全书》,是因为我们编委会将持续编写《蒋滩史话》系列之——《民俗篇》《礼仪篇》等等,随身携带一套丛书,不时翻阅,绝对是缓解思乡之情、消解水土不服的一味良药;是缅怀先贤,检视自己的一面镜子。就分享这些,谢谢大家!</p> <p class="ql-block">修史捐款代表甘肃金桥劳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丁成栋作了题为《绵延文化根脉 共筑精神家园》的发言</p> <p class="ql-block">《平堡乡志》编委会主任平堡镇原党委书记苏国锦发言</p> <p class="ql-block">平堡镇原人大主席梁希忠发言</p> <p class="ql-block">文联主席苏其智发言</p> <p class="ql-block">这就叫人文的根正苗红</p><p class="ql-block">苏其智</p><p class="ql-block">尊敬的各位同仁 、父老乡亲们:我致辞的标题是《这就叫人文的根正苗红》。我是靖远县文联主席苏其智,每到平堡,我的自我介绍又会增加一项:我是竭力树立和宣传平堡精神的志愿者!毕竟,我的故乡若笠塬与平堡镇自古以来一衣带水,血浓于水!遵照“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万方人”之古训,我走过祖国的很多地方,有过很多关于地方文明的慨叹,对于平堡镇深厚的文化底蕴,尤其令我念念不忘,感佩有加。“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平堡是一方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的土地,大河环绕,一水如带,黄河文化、教育文化、水利文化、交通文化、建筑文化交相辉映,有着绮丽的滨河风景、雅致的风土人情,更有着浓郁的翰墨书韵、素淡的果蔬清香。众所周知,靖远的黄河文化,从平堡镇的乌金峡口扬帆起航,说平堡是“文化之乡”“礼仪之方”可谓名不虚传、名至实归。早在2004年9月平堡镇就编纂了全省第一部乡志《平堡乡志》;时光荏苒,20年后的今天,平堡镇蒋滩村又编成了5卷本的《蒋滩史话》,在编纂村史上,蒋滩村又走在了全县的前列。“说诗迁史功日新,江山怪见无精神。”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大家都知道,平堡精神之“敢为人先”精神,缘于平堡镇的六大首创:一是率先兴修复兴渠,二是自建天下农民第一黄河吊桥,三是乡镇企业之建筑企业异军突起,四是率先种植反季节瓜果蔬菜,五是编纂全省第一部乡志《平堡乡志》,六是成立第一家乡镇书画家协会平堡镇书画家协会。今天,平堡首创又增添了一项,即第一部村史,平堡的六大首创成为七大首创。这真是顶天立地、惊天动地、欢天喜地的文化盛事,怎不叫人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真学问自五伦起,大文章从六经来。”一个村子,出过进士,出过武魁,学子成群,人才济济,各项事业秀出班行、出类拔萃,实属难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面对祖先的功德,不敢或忘,不敢遗失,自当记录在案,激励后人,接续奋斗,持续精进。这是蒋滩父老乡亲的选择,为此编纂村史,传扬先人大功德,劝勉后人要超越,《蒋滩史话》正是蒋滩村的五伦和六经,这怎不叫人肃然起敬、击节称颂!“万卷藏书宜子弟,十年种木长风烟。”我一直关注、催促和力挺《蒋滩史话》的编纂,翻开煌煌5册史话,一股英雄气扑面而来。《蒋滩史话》注重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注重便于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从而让大家明晓大本大源、大情大义,明晓处世准则、进取方向,明晓家国情怀、故乡荣誉,为后辈提供丰沛的成人骨气、成才志气、成名底气,从而整体性、根本性、恒久性地增强蒋滩村人民的归属感、荣誉感、责任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承前启后向前进!“积德百年元气厚,读书三代雅人多。”我断言,蒋滩村因为《蒋滩史话》的玉成,这片土地从此将越发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头角峥嵘、甲於他邑。这是因为,蒋滩村的文化根基将更加牢靠!有了文化根基作基础,自然就会有人才苗子的蔚然兴起,合起来就叫人文的根正苗红。人文的根正苗红是最大生产力,蒋滩村世世代代的人民作人做事作文章,永远都会有自己的立场、原则、观点、主张和底线,蒋滩村世世代代的人民的初心使命将更加地旗帜鲜明,蒋滩村的家风村风将更加中正文明,蒋滩村的社会实践将更加地接近真理,蒋滩村的文化将更加自觉自信。所以啊,“文化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编纂《蒋滩史话》,谋的是百年大计,创的是万世基业,育的是代代人杰!“大块焕文章,白云在天,沧波无际;春风扇淑气,杂树生花,群莺乱飞。”这是新时代靖远文联工作的真实写照。这些年我一直呼吁,大家联起手来,共同涵养靖远的人文生态。所谓的涵养,就是大家都来首先种植人文的草,只要有了人文的草自然就会成长起人文的灌木林;有了人文的灌木林,自然就会有人文的参天大树拔地而起。难道不是吗,比如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有着7000年的文明史,才涵养出王阳明、余秋雨这样的圣贤和大师。凡事都可以类比,只要平堡镇一以贯之地接续涵养人文,“摇颺葳蕤,与时推移”,我们的蒋滩村、我们的平堡镇、我们的靖远县,必将聚合天地之灵气,蕴育出优秀人才,人人皆可成人成才、成家成名,直至出大家大师。念此,一股不可遏制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激荡在我们的心头。同志们,“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世界上的事情,都是相辅相成的,如果说一个人的工作力度很大,那他遇到的阻力肯定也很大;如果说蒋滩村出了《史话》好的很,那《蒋滩史话》的编纂一定苦的很,必定付出了巨大汗水和智慧,为《蒋滩史话》编纂付出过辛劳的人们,真是其情可感、其才可嘉、其心可佩,堪为善莫大焉、德莫大焉、功莫大焉。“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谨此,向《蒋滩史话》发起人、编纂人、资助人和蒋滩村父老乡亲,以及通过大家,向全县致力于文化强县神圣事业的同志们致以亲切问候、崇高敬礼、美好祝福!谢谢大家!</p> <p class="ql-block">为《蒋滩史话》特别贡献奖获得者甘永平(《蒋滩史话》责任编辑)颁奖(代领)</p> <p class="ql-block">酒仙解读贺诗</p> <p class="ql-block">载入《蒋滩史话》的蒋滩人才:</p><p class="ql-block">总体情况:教授、副教授19人,博士27人,硕士160人,大中专学历1870多人。历史上,雒宗易清朝咸丰十年中3甲第32名进士,江西即用知县;雒经图大清恩贡生,任宁夏府儒学教谕,教授,勒授“文林郎”,荣授“广文”。从政的,雒学明任宁夏自治区常委;雒守智任甘肃省劳动厅副厅长;雒联奎任靖远县第八届、第九届政协主席。专家学者,雒焕炘,高级农艺师,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焦新望,经济学博士,研究员,荣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正高级工程师3位:雒焕常、蒋炳礼、达育清。从军的,雒胜,和田军分区政委,正师级大校军衔,多次立功受奖,受到中央首长接见;种廷栋在抗美援朝中荣获二等功;雒焕平为兰州军区飞行员,是平堡镇冲向蓝天的第一人,是驾驶战机巡航伟大祖国金门三岛的第一批人。从商的,总经理、董事长、企业家38人。丁守明当选甘肃省第十届人大代表,荣获“甘肃省优秀企业家”;雒守荣荣获“甘肃省优秀企业家”。从教的,有教授7位:丁成赟、雒向东、雒焕国、王美蓉、杨建毅、马晓虎、雒鸣峻,副教授12位:刘家荣、李小满、雒艳萍、温瑾、雒晓兵、王士娟、孙志敏、李军芳、宋涛、雒焕忠、雒鸿熙、刘文娟;正高级教师5位:白拴祥、雒维勇、雒春秀、雒永宏、魏瑛瑛。高级教师有70多位。雒成亮任皋兰一中校长,荣获甘肃省特级教师;李小满中国科学院博士,北京大学副教授。从医的,丁成赟任北京天坛医院癫痫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副军级待遇;雒生杰首都医科大学博士;雒维平荣获全国优秀乡村医生。文学艺术类,雒胜,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多次举办个人画展,数百幅作品获奖,并被海内外收藏。温彬,青年诗人、专栏作家、职业阅读推广人,《读者》(校园版)主编,出版诗集《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随笔集《我从未诅咒过生活》。丁守敏南开大学中文系毕业,任甘肃人民广播电台主任记者、副总编辑。雒焕素发表新闻稿件数万篇,荣获兰州市“十佳记者”。体育类,雒家驹4次荣获甘肃省职工羽毛球单打冠军,3次亚军,5次双打冠军;雒展文,中国武术协会会员,武术五段位,多次荣获省内外武术大奖。获奖的,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奖的有八位:杨志材、雒维平、丁成栋、雒家琪、雒维勇、丁福祥、雒永宏、任静。还有任甘肃金桥劳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的丁成栋、高级会计师的杨转秀、在京城当律师的雒鸿政、一级法官雒仲学、一级指挥员雒兴雯、一级建造师雒亚飞、高级警长雒成栋、军工专家丁成曦、电力专家温克欢、旅游专家雒剑波、双料博士姚玉辉、宋柳蒙、美国微软就业的丁嘉伟等等,都成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p> <p class="ql-block">靖远美协主席刘喜鹏挥毫助兴</p> <p class="ql-block">今天蒋滩书画院惠风和畅高朋满座,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举行《蒋滩史话》首发式,这是靖远乃至白银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喜事、盛事。俗话说得好:乱世藏金,盛世修志。地方志是传承中华文明、发掘历史智慧的重要载体,它在存史、育人、资政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004年《平堡乡志》问世,开靖远乃至白银地区乡级地方志的先河。20年后《蒋滩史话》问世,又开靖远乃至白银地区村级地方志的先河。这里我写了一首诗对《蒋滩史话》的出版发行表示衷心的祝贺!</p><p class="ql-block">贺《蒋滩史话》告竣兼赠主编雒朝炜先生</p><p class="ql-block">蒋滩多俊彦,德水鉴名村。</p><p class="ql-block">披阅卅年苦,增删百次真。</p><p class="ql-block">筑楼凭土木,修史赖精神。</p><p class="ql-block">巨著谁编纂,驰毫续广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