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五一节放假,我回到了家乡,走进了后畈。面对这个曾经一望无际的田畈,多么熟悉但又陌生。这里,曾经是我儿时年代的乐园,当年在田间地头和池塘等地方的游玩和劳动场景似乎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这么多年过去了,尽管因为后来出去读书,分配到机关工作,又转型到银行创业,我跑边了不少地方,但后畈的一切,始终令我心心念念,让我难分难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但见,现在的后畈区域,早已变了模样,映入眼帘的是:有田有地,有山有峰,有菜有草,有树有林……,这就是儿时常来常往、百来不厌的后畈。当年,这田畈归属我们桥下大队的,主要是第四队、十一生产队的,我们九队只有三五丘田,我们的田粮田主要还是在东山畈,少量在山塘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我的记忆之中,那时的田野,四季分明,变化是蛮有规律的,那就是春天的绿,麦子、油菜、草子连成一片;夏天的热,当年气温太高,因为雨水少,水库太远,常有旱情发生,但村民们都是集中精力投入夏收夏种,确保田间作物正常生长,保证了满畈的旺势。</p> <p class="ql-block">秋天的黄,那是收获的季节,稻谷黄熟了,金黄色的一片,我们有序地参加“三秋”劳动;冬天的冷,当年的冬天气温低,结冰厚,常下雪,作物容易受冻,我们常在田间玩冰玩冰,这是这样周而复始地循环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田野之中,除了水田,就是小塘,一眼望去,以周家塘为中心,周边是芋艿塘、角方塘、竹山塘、黄泥塘、官斗塘等大小的池塘,远处还有白蓝塘、井湾塘等,水塘是用来浇水护苗的,旱情严重的时候,我们抽水灌田,但就我们孩子们而言,更是游泳之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那时的夏夜,我们时常带上器具,打着火把去田间夹黄鳝、泥鳅,每次的收获颇丰;那时的田里,长着挨挨挤挤的作物,生机无限,因为村民的精耕细作工作更到位;那时的山上,也就是粮田的边际,见到的是屈指可数的树木,植被稀疏,没有现在那样满眼的绿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那时的农忙,更是欢歌笑语的场面,村民们共进共出,分工协作,嘻嘻哈哈,热热闹闹;那时的自留地里,晃动着与家人掘地拔草的身影,季季都有时鲜的蔬菜;那时的田间小路,留下了我与爷爷一起挑着粪桶,带上锄头去垦荒耕作的足迹,我也因此长了见识,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时下的田野,面貌已经全新改变: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多种经营种植的面积大了,粮田少了,山地多了;稻麦少了,蔬菜多了;务农人少了,办厂人多了,总体就是村民收入增了,家庭富了。</p><p class="ql-block">田边的山岗,绿色不再是寥寥无几,更无癞头山可言,而是满眼苍松翠柏,连片连山,因年这么多年来的绿化造林,终于久久为功,换来了满目绿色。</p> <p class="ql-block"> 有诗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一切都在变化,一切都在摸索中提高与完善,但总体趋势是清晰的:后畈的兴旺的必然的,家乡的繁荣是必然的,祖国的强盛是必然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是必然的。</p> <p class="ql-block">(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