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人类文明的长河奔流不息,文化交流、文明互鉴是永恒的主题,不同文明之间进行交流、融合、碰撞,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存。中国西北大漠孤烟里的丝绸之路就是这条长河中一颗不朽的明珠。</p> <p class="ql-block">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打通这条连接中西的大通道,从此开启了几百年的文明互动和文化交往,对古代中国和西方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考古工作的开展,丝路沿线丰富多彩的文化遗存,为我们打开了重识丝路的时空大门。</p> <p class="ql-block">今天,让我们怀着一颗初心,通过一件件文物,去探寻其承载的丝路精神与内核。</p> <p class="ql-block">鎏金银瓶,北周,1983年出土于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南郊乡深沟村李贤夫妇合葬墓中。现藏宁夏固原博物馆,是通过丝绸之路流传到中国的具有萨珊风格的金银器,精美绝伦,独一无二,号称固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银瓶上的人物故事虽然源于希腊,实际上表现了中世纪西方古典艺术对东方地区的渗透传播。</p><p class="ql-block">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堪称艺术精品,通过驰名的丝绸之路流入中国境内。</p> <p class="ql-block">唐兽首玛瑙杯1970年在陕西省西安市何家村出土,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p><p class="ql-block">从玛瑙的材质、造型等方面,还能找到中西文化交流的痕迹。缠丝玛瑙多产自西域,类似这样造型的器皿,在中亚、西亚、特别是波斯(今伊朗)较为常见。</p> <p class="ql-block">此杯琢工精细,通体呈玻璃光泽,晶莹瑰丽。这件国之瑰宝象征着财富和权力,是一件高贵的艺术品,同时它也很可能是中西亚某国进奉唐朝的国礼,意义非同一般,是在东西方文明碰撞的火花中诞生的一件重要文物。</p> <p class="ql-block">两汉时期,中央政府是如何管辖西域的?在阿克苏地区文博院(博物馆),一枚名为驼钮“常宜之印”的铜印章,就见证了中央政府管辖西域的那段历史。</p><p class="ql-block">这枚印章于1996年在新和县羊达克协尔古城遗址出土,</p> <p class="ql-block">尼雅遗址中,有件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的国家一级文物——“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锦护臂。</p><p class="ql-block">锦护臂戴在木棺中男性的右臂上,长18.5厘米,宽12.5厘米、系带长21厘米,面锦织造用白、青、黑、赤、黄五色丝,它的五重平纹织法代表了汉代织锦的最高水平,经线密度达到220根/厘米,纬线密度达到24根/厘米。</p> <p class="ql-block">在锦上缭绕的云气骨架中,可以辨认出用汉代隶书织出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字样,它是中国传统天文星占的占辞,是古人观察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运行变化后总结的占辞术语,体现了汉代阴阳五行思想。</p><p class="ql-block">织锦的图案上有凤凰、鸾鸟、麒麟、白虎等祥禽瑞兽,还有云纹、象征太阳的圆形纹,织锦护臂成为随葬品,鲜明地折射出西域各地对中华文化的推崇与认同。</p> <p class="ql-block">古往今来,借由丝绸之路展开的商贸往来、思想交流、文化传播共同构成了东西方世界物质文化交流的辉煌画卷。数千年过去,画卷上所描绘过的色彩并未褪色,无论是思想的承继,还是文化的交融;无论是技术的传播,还是物种的移植;无论是风俗的影响,还是习惯的渗透,无不在追忆着往昔的繁荣与沧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