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毛志英</p> <p class="ql-block">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p><p class="ql-block"> 北京师范大学启功教授在比较中国诗歌的时代特征是说:“唐以前的诗歌是长出来的,唐人诗是嚷出来的,宋人诗是想出来的,宋以后的诗是仿出来的”。清华大学钱钟书教授在《谈艺录》中说:“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宋人诗是哲理诗,解读宋人的诗须从理性和哲学思想入手,但不能像网红意公子和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系何楚涵博士对上面苏东坡这首诗的曲解误读。</p><p class="ql-block"> 一、类比不当</p><p class="ql-block"> 两位美女在短视频中都说,苏东坡这首诗化用了一位老僧的话:“30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然后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这位老僧的禅语,就是哲学上讲的事物变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的三个阶段,即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的规律。这个事物变化发展的三个阶段不断循环规律,最早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逻辑学》中首先提出来的,后来被马克思继承性的发展到了他的唯物辩证法中。而苏东坡这首诗讲的只是想象中的事物景象和看到的事物景象两个阶段,与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又是山的三个阶段,不存在类比对象的同一律,因此说类比不当。</p><p class="ql-block"> 二、解读的风马牛不相及</p><p class="ql-block"> 显而易见,苏东坡这首诗讲的人生哲理很深刻,但语言很明确清晰,通俗易懂。用一句俗语来说就是:想象中的事物永远比现存的更美好。引申之意就是说:很多事物在想象中都会有无限的可能性,而现实中却往往只能是一种可能性。2000多年前,古希腊有两位哲学家也都讲过这样的道理。苏格拉底说:“暗恋才是人类最美好的爱情”。他的学生柏拉图也说:“真正意义上的圆圈不在现实中存在,只在理念中存在”。网红法学家罗翔的《圆圈正义》,正是对柏拉图这样思想的深刻精彩理解。柏拉图哲学强调的“理念爱情”也是如此。而意公子和何楚涵博士两位美女对苏东坡这首诗所解释出的“分别心”“山和水的本质”“庐山不会因为我的到来而改变什么,我也不会因为看到了庐山而使我的人生有所不同”等等,是为风马牛不相及。</p><p class="ql-block">三、我的解读</p><p class="ql-block"> 苏东坡用他的一生在告诉我们,如果不能从幽默、达观、超然、从容等人生智慧来解读他的诗,那同样也是一种误读。</p><p class="ql-block"> “想象中的庐山烟雨浙江潮,其实在现实中也不过如此”。这两句话应该是解读苏东坡这首诗的前言,而不是结束语。</p><p class="ql-block">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我觉得法国思想家、作家罗曼罗兰在《米开朗基罗传》中说的这句话,就是对苏东坡这首诗的很好解释。也像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也说的那样:“就算人生是一场梦,也要有滋有味儿的把它做完,就算人生是一场悲剧,也要有声有色的把它演完”。他还在《查特图斯特拉如是说》中说:“每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p><p class="ql-block"> 哲学意义上的悲观主义不是悲悲切切、凄凄惨惨、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是能够十分客观理性的认识到苦难与生俱来的现实,并且把苦难看成是人生的一种底线来清醒认识,奋力反抗,战胜苦难,走向幸福。这正是我们创造自我和世界的英雄气概!</p><p class="ql-block"> 即使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没有达到想象中的那样美好,但我还是能以人生独有的智慧来找到它的价值和我的意义,把自己生活过成美景、美食、美女、美文,“此心安处是吾乡”!</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对苏东坡这首诗的解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