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翁独访绍兴四大“文豪”

潘国峰

两年前的4月29日绍兴连接杭州的地铁开通,我就有乘地铁游绍兴的想法。今年的5月3日凌晨,夫人及闺蜜怕地铁太闷、老同学新同事又不能同去,64岁的我下决心独自乘地铁,拜访绍兴四大“文豪”。 赴绍兴游览已多次了。第一次,是1983年的夏天,我参加杭州铁路分局团委通讯员培训,分别游览东湖、兰亭、鲁迅纪念馆、沈园等,记住了“壁仞千尺、无欲则刚”、“曲水流觞”。第二次,是约1997年,带3岁女儿去柯岩景区,将绍兴公交车优质服务写了《绍兴的李素丽》,被《上海铁道》报刊登;第三次,2015年5月,在绍兴火车站2楼组织完乒乓球赛,下午与6名运动员一起游沈园,记住了“红酥手、黄滕酒”,每人40元的门票,我回单位报销。 2024年5月3日5时许就起床了。7时不到离开家,分别乘杭州1号线、5号线到萧山姑娘桥站,转乘绍兴地铁1号线。绍兴地铁车厢门上方的地名表字特别大、上下排两排、中间有一小桥。 <p class="ql-block">  9时许到达鲁迅故里站。出站后,经过“咸亨酒店”,想进入鲁迅(1881-1936)故居游览。被告知这里是出口。向前200米右转、再向前500米右转,才到熙熙攘攘的“鲁迅祖居”。人挤人,好不容易参观了这3千多平方米的大户房子。</p> 随着人流第2站到两层楼的鲁迅纪念馆。纪念馆内容很丰富,我一一细“读”。累了,在藏书室寻找了我国第一部白话文小说集《狂人日记》,也是游客翻看最多的一本书,我认真地读完《自序》。在黑黑的许广平题词墙,我一遍又一遍读她写的字:“鲁迅夫子,悲哀的氛围笼罩了一切,我们对你的死,有什么话说!”“你曾经对我说:‘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血’”,“你不晓得,什么是休息、什么是娱乐。工作,工作,死的前一日还在执笔。”“希望我们大家,锲而不舍,跟着你的足迹。” 第3站挤到占地面积也有4千平方米的鲁迅故居,很多面积都被“文创”商用了。百草园原面积有2千平方米,现大约一百多个平方,刚刚翻种了南瓜、豆荚等。很多人围着“百草园”的石碑,拍照留念。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的两地距离近半里路,约200多米。我一看三味书屋门口人太多,还是先去沈园。 这是我第3次到沈园,还记得40多前看到的准备重建被围起来的一块草地和一间茅屋。现在范围不小、有57亩地。我仔细读了陆游和前妻唐婉的《钗头凤》:“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陆游);“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唐婉)。为她们相爱却被迫离异而愤愤不平。在陆游纪念馆细致读了陆游生平事迹的展览,为陆游(1125—1210年)一生奔走、呼吁复兴大宋的精神而钦佩。 我折回,边看手机小说边排长队约半小时。之形队伍间只隔能拆卸的布带,游客井然有序,即使有旅客卸掉布带插队,马上有游客高呼:“脸皮不要了”,秩序及时恢复。我第5站总算进了的三味书屋。 “三味”最早解读: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xī hǎi)(醢系肉或鱼剁的酱)。书屋在偏房、35平方米,有一八仙桌和有近10张椅子、小课桌。鲁迅12至17岁在此求学。据说,东北角一张有两只抽屉的硬木书桌是鲁迅用过的,桌面右上角那个一寸见方的撛鐢字,是他刻下的。有一次鲁迅因故迟到,受到先生批评,就在书桌右上角刻“早”字以自勉。 相隔700多年的绍兴两大文豪鲁迅、陆游简单地拜访过了。我疾步如飞,半小时到达与鲁迅故里有2.5公里、相隔1570多年的另两大文豪“书圣”王羲之和“学界泰斗”蔡元培的故里。 这是我独游绍兴之旅的第6、7站。王羲之(303-361),东晋大书法家,原籍山东临沂,12岁随家族南迁至绍兴,在绍兴曾出任会稽内史和右军将军。他弃宅为寺,现名为戒珠讲寺,为城中八大名寺之一。寺前有一墨池,他的《兰亭序》是散文史的千古绝唱。很遗憾,我匆匆而过,没看到陈列馆、书法作品等。 蔡元培(1868-1940)为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曾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他40岁那年还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留学,并将德国的教育教学制度引进国内,坚持美育思想,先后创办上海音乐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在蔡元培纪念馆,我记住近代绍兴籍与蔡老关系密切的仁人志士周作人、邵力子、陶成章、徐锡麟、秋瑾、竺可桢、许寿裳------。 巧了。公众号“国学文化”今年5月4日发表《致敬10大五四人物,重温100句经典言论》,其中两大人物是蔡元培、鲁迅。最近,我们的同行----绍兴市老年人体育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王柏根的《哑铃操》,作为省老体协测评老年人体能的教材和项目。笔者效仿,每天除打一二小时乒乓球外,一二次两手各举2公斤哑铃,连续上、下、侧、前举300多次。 <p class="ql-block">  一天的所游所思,更深理解毛泽东主席1917年写的“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许广平先生“锲而不舍、跟着你的足迹”的重要含义。今后我还会独自再访。(潘国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