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党号召去援朝(副本)

刘凤贞

<p class="ql-block">好友张玉兰女士是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笔耕不缀,作品在各大杂志上发表,深得读者的喜爱。近日为我写了一首长诗,深感受之有愧。但为了不负其美意,加点文字和图片注解写成美篇,以供收藏和亲朋分享。</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和张玉兰女士,参加2005年在青岛举行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战友聚会期间,于五四广场合影。右为张玉兰女士。</p> <p class="ql-block">靓女万里去援朝</p><p class="ql-block">牡丹江上进航校</p><p class="ql-block">身着戎装上讲堂</p><p class="ql-block">培育高才除美狼 </p> <p class="ql-block">1950年我正在内蒙呼和浩特市奋中(如今的二中)读高二。十月份美帝捍然犮动侵朝战争,战火烧到我国的鸭绿江畔。在这唇亡齿寒之际,国家发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青春的热血在我胸中沸腾。我吸取1949年想报名参加西南军政大学被拒的教训,背着父母偷偷地报了名。直到临走前夕才告诉父母。双亲出于对我前途和安全的考虑自然是反对了。但是生米已经煮成熟饭,也无法可施。三十日上午我胸戴大红花,走在夹道欢送人群的路上,转头看见人行道上的父亲也在欢送的人群中。后来在父亲的信中得知自我走后,母亲在坑上整整躺了一个月。有时我也想是不是我太绝情了。但是自古就有忠孝不能两全之言,也只能如此了。</p> <p class="ql-block">奋中有二十多名同学参军,女同学就是这五名。</p> <p class="ql-block">十二月三十日我们乘火车到了吉林长春空军预科总队,分在第一大队一中队一班。开始了紧张的军队生活。这是我参军后第一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部队的生活紧张而有序,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起床,整理内务、出操、吃饭等都有规定。每天早晨的制式教练,使我们逐渐从自由散漫的学生,变成了组织纪律严明的战士。在制式教练中,我们班荣获全校冠军奖旗。这是获奖后全班合影,中排左一为刘凤贞。</p> <p class="ql-block">1951年7月,我从预总毕业分配到牡丹江907部隊,校部又分我到卫生处任文化教员。由于处里人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文化低的人较少,无法集中上课,我只能协助指导员做些工作。</p><p class="ql-block">1952年7月我被调到校部工作,负责对警卫等勤杂人员教学。在教学中我採取形象的教学方法,深得学员的欢迎,此外我还和学员打成一片,关心他们的生活,给他们補衣服,看望生病的战士。年底评功时,班长季成功同志带领战士去宣传科为我请功。后被校部批准荣立三等功一次。并加入了共青团。还给我家里寄去{立功喜报]</p> <p class="ql-block">披星戴月不计时</p><p class="ql-block">讲台三尺书阅章</p><p class="ql-block">教棒一根上下挥</p><p class="ql-block">废寢忘食育栋樑</p><p class="ql-block">文史哲理融军政</p><p class="ql-block">盛世歌咏家国强</p> <p class="ql-block">1953年初校部为了提高幹部的文化水平,成立了文化幹校。将营以下初中以下幹部,组织脱产学习。我任三班语文老师。和他们朝夕相处近两年。</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和学员合影,前左三为刘凤贞。</p> <p class="ql-block">这是全体教职员工合影。前左二为作者。 </p> <p class="ql-block">美帝为园霸权梦</p><p class="ql-block">众志成城进战场</p><p class="ql-block">战火熔炉顶柱梁</p><p class="ql-block">誓倾热血挽危亡</p><p class="ql-block">幸福不忘造福人</p><p class="ql-block">爱我中华爱我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54年,全国人民组成慰问解放军代表团,到各部队慰问并赠送纪念章-枚,搪瓷杯一个。这是我戴上纪念章后留影。</p> <p class="ql-block">1954年,军队实行军銜制,大部分女同志转业地方。这是转业前部份女同志合影。</p><p class="ql-block">后排左一是我。</p> <p class="ql-block">转业后我去了牡丹江桦林第一国营橡胶厂。先后在工资科、幹部科、党委宣传部工作。.195 7年7月为照顾夫妻关系来到如皋县(现改为市),</p><p class="ql-block">这是临行前和部分朋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为照顾夫妻关系,1957年7月,我告别了牡丹江,来到如皋县(现改为县级市)先后在百货公司、县供销社、综合公司、针织内衣厂、纺织工业公司工作。</p><p class="ql-block">这是1958年元旦与爱人曹国斌同志于百货公司办公室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1964年冬季的一天,天空飘飘洒洒忽降大雪,白雪皑皑,一片冰清玉洁的世界。也记不得是谁为我照的这张照片,当时要照像可不简单,有相机的人极少。不像现在只要会玩微信就是摄影师。</p> <p class="ql-block">1980年我调到纺织工业公司企管科任科长。在工作中,我积极深入工厂抓企业整顿,每年都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86年被如皋县人民政府批准给予记功一次。同年10月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p> <p class="ql-block">2003年9月,我们与战友周挺、王叔贤夫妇结伴重返航校,受到领导和战友们的热情接待。我第一次登上教练机留影。</p> <p class="ql-block">2015年5月12日,爱人曹国斌同志不幸逝世,在蔡昌𨫎等同志的大力协助下,编辑印刷了{东皋赤孑]一书。</p> <p class="ql-block">2018年5月1 2日,为纪念曹国斌同志逝世三周年,在六建和蔡昌鑫、卢益民等同志的大力协助下,在六建会议室召开了有一百多人参加的曹国斌同志追思会。</p> <p class="ql-block">2019年6 月1日,是我八十九岁生日,在如皋大儒家酒店,举办了我的生日宴会,参加的亲朋好友一百多人。同时犮布了我的回忆录(从尧山到雉水)。</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在向来宾介绍书写回忆录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我的子女向我敬酒,龙起曹苏、凤贞、江航、潘亚成、潘益新、陈希、江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的女婿江航开玩笑说老妈会折磨呢。不错,八九十岁的人了,能在晚年折腾出两本书、两个会,为爱人和自己留下一点人生印迹,也不枉来人间-趟。没有一丝激情和毅力,也难以完成。</p> <p class="ql-block">我的回忆录{从尧山到雉水]书中除了我对自己-生回顾外,还穿插了三百多幅照片。</p> <p class="ql-block">如今耄耋怀知己</p><p class="ql-block">情投意合尽人意</p><p class="ql-block">网络开通民方便</p><p class="ql-block">互用微信送信念</p><p class="ql-block">发贴吟诗互交流</p><p class="ql-block">叙叙往事共欣赏</p> <p class="ql-block">2021年某日我正在看平板电脑。</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的微信好友截图。</p> <p class="ql-block">以前没有手机,只靠座机和外界联系,20 13年外孙江江给我买了部老年手机,才将多年来使用的座机束之高阁。接着女儿蒙蒙给我买了平板电脑才开濶了眼界,接触到了网络世界。慢慢地也学会了添加微信朋友。现在我有家人.朋友、同学、战友、同事等一百多人。早上美丽的图片或文字,带来问候和祝愿,心里充满了被朋友惦记关怀的温暖。然后各种各样的信息,国际的国内的五花八门,有的让你笑,有的也让你哭。真的是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过去喜欢看的報纸、杂志,夜晚离不开的电视,都靠边站了。视频更是解决了我和国外两个女儿交流的问题。远隔重洋,猶如在眼前一般。我们每周一次,一聊就是个把小时,免除了母女的思念之苦。</p> <p class="ql-block">我每天的主要任务就是看平板电脑,朋友们发的,自己找的,真的是目不暇接。女婿怕我用眼太多影响视力,常提醒我少看些,那有九十多岁的老太太像你一样,整天捧着个平板电脑。的确我-坐下来就是拿平板,我做什么呢?.-不串门,二不打牌,又不做家务,呆坐着也无聊。庆幸我能生活在祖国科技化网络化时代,为我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让我这垂暮之人赶上了时代发展的快车,享受到科技进步的成果,太幸运了!,</p> <p class="ql-block">几十年来我坚持炒股,不为赚钱多少,只为消磨时间,老有所为,心有所系。</p><p class="ql-block">我正在看股市行情。</p> <p class="ql-block">大概是2020年左右,女婿江航凡是外出旅游回来,总要写成图文並茂,并配有音乐的文章发给我看,使我知道什么是美篇。在他的指导帮助下,我开始嘗试着写,第一篇就是夸女婿。</p><p class="ql-block">近十年来年老体弱,宅在家里闭目寨听,没有多少素材,好在我的照片多,就在照片上做文章。时至今日我已写了九十篇美篇。被阅读7.9万次,被关注4633次,被点赞2143次</p><p class="ql-block">此外我还利用小年糕这个平台,将照片分别做成影集,再配上优美的音乐和歌曲,没事的时候,打开看看,自有一番情趣。</p> <p class="ql-block">共祝祖国宏图展</p><p class="ql-block">民生国际普新篇</p><p class="ql-block">江山代有人才出</p><p class="ql-block">迎来玉影舞花仙</p> <p class="ql-block">我有三个女儿都上了大学。老二蒙蒙、老三维维于1990年先后赴美留学,定居美国。老大曹苏毕业于南通大学医学院,后就职于附屬医院麻醉科任主任兼医学院教授,现被聘为首席专家,仍在为患者服务。蒙蒙在休斯顿经营一家物流公司。维维在摩根大通银行为计算机工程师。</p><p class="ql-block">自2012年以来,由于老伴生病即来南通大女儿家治疗休养。老伴走后更是和他们在一起生活,免得一个人孤独,寂寞。多年来女儿曹苏、女婿江航对我孝敬有加,照顾得无微不至,体贴入微。蒙蒙和维维 也经常和我嘘寒问暖,还不时的寄些保健品和食品。我过得心满意足,幸福感满满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2018年春节与女儿曹苏、女婿江航合影。</p> <p class="ql-block">更令人高兴的是2018年11月8日,我有了第四代,她叫江莱,是外孙江江和陈希的女儿。她聰明伶俐,非常可爱。每个周末他们一家会来看我,一声清脆悦耳的太太,叫得我心花怒放,喜不自胜。</p> <p class="ql-block">2022年春节,我与曹苏一家合影。</p><p class="ql-block">左起:外孙江江抱着女儿江莱。江航、凤贞、曹苏、陈希。</p> <p class="ql-block">2023年8月,我和江莱合影。</p> <p class="ql-block">2007年于休斯顿某湖畔我们与二女儿蒙蒙(右)、小女儿维维(左)合影。</p> <p class="ql-block">2016年春节,与两个外孙合影。左为Eric,蒙蒙的儿子。右为成成,英文名Andrew,是维维的儿子。</p><p class="ql-block">他们小时候我都带过,所以很有感情。时不时的也和我视频,成成中文不好,每次都会说奶奶好,奶奶我爱你。</p> <p class="ql-block">由于两个女儿在美国,我先后十次去探亲,有机会𣸯览了美国的著名公园和大多数城市。这是在夏威夷恐龙湾畔所摄。</p> <p class="ql-block">流光云影舒华彩</p><p class="ql-block">原汁原味保年轻</p><p class="ql-block">一生艰觅知心友</p><p class="ql-block">兴趣爱好同心头</p><p class="ql-block">永远保留青春驻</p><p class="ql-block">翰墨诗词物华度</p> <p class="ql-block">2019年6月3日,于南通大饭店大厅留影。</p> <p class="ql-block">2019年7月,应侄孙女曹志敏邀请,去张家港逗留数日。这是在某饭店所摄。</p> <p class="ql-block">2020年春节于家中留影。</p> <p class="ql-block">2023年8月于门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我今年九十三岁了,身体尚好,生活能自理,头脑清醒,每天玩手机了解国内外大事,关心祖国的发展,浏览各种新闻颐事,还不时的写写美篇,看看影集,生活充实而有趣。我庆幸能生活在科技快速犮展,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享受前人无法享受的科技盛宴,也心满意足了。感谢伟大的祖国,感谢伟大的中国共产党!</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这位是鞠亚玲女士,是好友张玉兰同志的女儿'</p> <p class="ql-block">刘凤贞于2023年10月15日写于南通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