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徐霞客去旅行(177)零陵柳子庙

晚霞客

这篇是徐霞客在湖南零陵的访古之旅。零陵是湖南著名的潇湘古城。当年,零陵与永州府同城,如今永州市政府北迁,与冷水滩区同城。下面是徐霞客在永州府的行程:<div>三月十一日,徐霞客乘坐客船在湘江上行驶了二十五里,经过黄阳铺,那地方明代置有黄阳堡巡检司,故今称黄阳司。明清时,各州县均设巡检司,以武人担任,多设于距县城较远的关隘或交通要道,以查民情。</div> 这是祁阳市黄阳司镇人民政府办公大楼。 《徐霞客游记》载:“又四十里,泊于七里滩(今七里坪)。是日共行六十五里。自入舟来,连日半雨半晴,曾未见皓月当空,与余病体同也。” <p class="ql-block">《徐霞客游记》载:“十二日,平明发舟。二十里,过冷水滩(今永州市冷水滩区),聚落在江西岸,舟循东崖行。是日天清日丽,前所未有。一舟人俱泊舟于东岸,以渡舟过江之西岸,市(买)鱼肉诸物。余是时体亦稍苏(病情缓解),起坐船尾,望隔江聚落俱在石崖之上。盖濒江石骨嶙峋,真插水底,阛阓(街道)之址,以石不以土,人从崖隙拾级以登,真山水中窟宅也。涯上人言二月间为流贼杀掠之惨(乱世多难,徐霞客远途旅游则难上加难),闻之骨竦。久之,市物者渡江还,舟人泊而待饭,已上午矣。忽南风大作,竟不能前,泊至下午,余病复作。薄暮风稍杀(风小一点),舟乃行,五里而暮。又乘月五里,泊于区河(地名,未找到)。是晚再得大汗,寒热忽去,而心腹间终不快然。夜半忽转北风,吼震弥甚(风声如吼),已而挟雨益骄(一会,狂风夹着暴雨而来)。</p> 这是永州白石山公园,那段湘江的江面较狭,两岸多山石,当是徐霞客坐在船尾看到的“石骨嶙峋”的江岸。 这是在白石山顶俯瞰的湘江景色,江水澄澈如带,迤逦南去。 这是冷水滩区至零陵区地图截屏,如今永州市政府设在冷水滩区,中间有快速道连接。湘江则自北而南经过这两个区。 《徐霞客游记》载:”十三日,平明风稍杀,乃行。四十里,为湘口关(今称萍岛)。人家在江东岸,湘江自西南,潇江自东南,合于其前而共北。余舟自潇入,又十里为永之西门浮桥,适午耳,雨犹未全止。”上图是湘江、潇水在萍岛汇合北去之地图截屏。 永州八景之一“潇湘夜雨”即在萍岛,自古以来,萍岛就是风景名胜之地。清光绪十年(1884年),抗法名将王德榜与乡绅席宝田捐巨资在萍岛建“萍洲书院”,培养了一大批湖湘名人。我们驱车来到萍岛码头,要乘渡船才能上岛。 到了萍岛,我们先参观“萍洲书院”,然后步行至岛的北端,站在高处看,右潇水,左湘江,在岛北合于一处,浩浩荡荡向北流去,恰也非常壮观。 游览过萍岛,即驱车来到零陵古城,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柳子庙就在古城的愚溪之畔。 古城内有座“零陵楼”,有点像零陵古城的城门。自古以来,零陵是潇湘山水名城,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写过一首《咏零陵》的诗:<div> 画图曾识零陵郡,今日方知画不如。</div><div> 城廓恰临潇水上,山川犹是柳侯余。</div><div> 驿亭幽绝堪垂钓,岩石虚明可读书。</div><div> 欲买愚溪三亩地,手拈茅栋竟移居。</div> 柳子庙,永州人为纪念柳宗元而建。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山西永济人。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和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并称“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因永贞革新失败而被贬永州谪居十年,写下《永州八记》《江雪》《捕蛇者说》等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文,又因心系民众而广受百姓爱戴。<div>柳子庙洞开三门,正大门居中,门楣有石刻竖式“柳子庙”三字,工笔楷书,浑厚遒劲。石门框上刻有楹联“山水来归,黄蕉丹荔;春秋报事,富我寿民。”是集韩愈“荔子碑”佳句成联,为清同治年间永州知府杨翰所书。楹联歌颂柳宗元千古功绩,又画龙点睛道破庙祀主题。</div> <div>柳子庙最早建于北宋仁宗至和三年(1056年),初名为“柳子厚祠堂”;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维修时改名“柳先生祠堂”;明正德八年(1513年),永州知府曹来旬重修时改为“柳司马祠”;清同治年间杨翰任永州知府,重修庙宇时更名“柳子庙”。柳子庙经宋、元、明、清历代修葺或重建,得以完整保存至今,其历史和文化价值极高。2001年,柳子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div><div> <br><br></div> 柳子庙大门内侧建有一座古戏楼,重檐歇山,飞檐翘角,非常壮观。 这是柳子庙正殿,门楣高悬“八愚千古”匾额,门旁楹联:政纪荔子碑,多地湖山留胜迹;文传柳州集,千秋风范壮愚溪。 殿上立柳宗元汉白玉坐像,貌清目秀,潇洒英俊。背景墙上高悬“利民”二字,这是柳宗元的人生宗旨。柳宗元出身豪门大族,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贞元九年(793年)中进士,贞元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 永贞元年(805年)九月,革新失败,贬为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司马,时间长达十年。在此期间,他写下著名的《永州八记》:即《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元和十年(815年)春回京师。不久,又出为柳州刺史。之后,在宰相裴度的帮助下,调柳入京。圣旨尚在途中,柳宗元却卒于柳州任所,终年48岁。 <div>第三进后墙立有几块古碑,其中四块即著名的“三绝碑”,该碑由韩愈撰文,苏轼所书,写的是柳宗元政事,故称“三绝”。该碑首句为“荔子丹<font color="#333333">兮</font>焦黄”,故又称“荔子碑”。该碑固然有名,其经历更是感人。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七月,柳宗元病逝于柳州。三年后,柳州民众于罗池建祠纪念。次年春,韩愈于长安闻讯,撰《柳州罗池庙碑》一文。两百多年后,苏东坡有感于韩柳事迹,以〈柳州罗池庙碑》为文本,泼墨而书。东坡书后又一百多年,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其书被刻石成碑,立于柳州罗池庙;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永州司理刘克勤据旧拓本摹刻,立于零陵柳子祠堂;到了明清之交,碑残祠毁。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永州知府魏绍芳重刻于石,复其旧观;同治年间,永州知府廷桂又以康熙碑残损严重,据“新得柳州拓本”,分刻于四块青石板上,深嵌柳子庙西墙,这就是今天看到了“荔子碑”。上图照片为两块半碑,因太阳光直射碑上,下半部分看不清。好在“荔子碑”拓本在网上流传极广,要欣赏并不困难。</div> 这块碑是柳子庙的希品,撰写碑文的是明代奸相严嵩。据说严嵩流传下来的碑刻至今仅有两块,此为其中之一。碑题为《寻愚溪谒柳子庙》,诗文如下:<div> 柳侯祠堂溪水上,溪树荒烟非昔时。</div><div> 世远居民无冉姓,迹奇泉石空愚诗。</div><div> 城春湘岸杂花木,洲晚渔歌清竹枝。</div><div> 才子古来多谪宦,长沙犹痛贾生辞。</div> 这是霞客渡与柳子街地图截屏。有介绍说,元代以前,潇水两岸靠渡口构通,后来也曾建过浮桥。元代建“济川”浮桥,后改为“平政”,取“君子平其政”之义。后废,乃设舟以渡。万历辛酉年五月,复架舟为桥,名曰“浮桥”。因徐霞客游历楚南,曾经过此渡,故更名为“霞客渡”。《徐霞客游记》载:“下午,舟过浮桥,泊于小西门。隔江望西江岸,石甚森幻,中有一溪自西来注,石梁跨其上,心异之。急索粥为餐,循城而北,乃西越浮桥,则浮桥西岸,异石嘘吸灵幻。执土人问愚溪桥,即浮桥南畔溪上跨石者是。” 零陵旅游部门为了复原柳子庙周围景色,在霞客渡停了几艘木船,用绳索绑在一起,仿照古代浮桥式样,让游客穿越数百年,体会古人过潇水的感觉。 这是柳子庙东边的愚溪,愚溪汇入潇水处,建有两座桥梁,其中一座是双曲拱石桥,如今并不走人。古石桥即愚溪桥,但不一定是徐霞客走过的那座桥。留着这座桥,为的让当代游客看到古代愚溪与潇水结合部的景色;另一座是公路桥,是零陵城内的交通要道,桥上车来人往非常繁忙。 顺着愚溪向西走,到了柳子庙前,溪上又有一座桥梁,名柳子桥。《徐霞客游记》载:“钴𬭁潭,则直西半里,路旁嵌溪者是。始知潭即愚溪之上流,潭路从西,桥路从南也。乃遵通衢(大路)直西去,路左人家隙中,时见山溪流石间。半里,过柳子祠,祠南向临溪。” 这是柳子庙前的愚溪,溪上水流湍急,溪边停有渔舟,有渔翁作垂钓状,亦是烘托柳宗元《江雪》诗意境。 《徐霞客游记》载:“再西将抵茶庵,则溪自南来,抵石东转,转处其石势尤森特(众多岩石耸立奇特),但亦溪湾一曲耳,无所谓潭也。石上刻‘钴𬭁潭’三大字,古甚,旁有诗,俱已泐不可读。从其上流求所谓小丘、小石潭,俱无能识者。按是水发源于永州南百里之鸦山,有‘冉’‘染’二名 [一以姓,一以色](愚溪原有名,按读音为‘冉’,那就是姓;也可能是‘染’,那就是颜色,上游有染坊,将溪水染成了颜色)。而柳子厚易之以愚(柳宗元到了那里,将溪流更名为愚溪)。按文求小丘,当即今之茶庵者是 [在钴𬭁潭西数十步丛丘之上,为僧会元所建,为此中鼎刹]。求西山亦无知者。后读《芝山碑》,谓芝山即西山,亦非也,芝山在北远矣,当即柳子祠后圆峰高顶,今之护珠庵者是。又闻护珠、茶庵之间,有柳子崖,旧刻诗篇甚多,则是山之为西山无疑。”徐霞客游愚溪、柳子祠,更多的是考证地名的由来,不失地理学家之本色。我们参观过柳子庙,沿着愚溪西行去找“钴𬭁潭”,路边看到一块碑刻,上面刻着:“钴𬭁潭为愚溪之水潭,因状如熨斗钴𬭁而名之,为柳宗元《永州八记》所描绘的山水名胜。唐元和四年(809年)十月六日,柳宗元沿愚溪行游钴𬭁潭,写下流传千古的《钴𬭁潭记》。之后,此地则成为人们怀念柳宗元的玩赏之所,现为永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我站在愚溪岸边仔细观看,感觉与徐霞客相同,即“溪湾一曲耳,无所谓潭也”。上图为愚溪钴𬭁潭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