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淮左箫声似剪刀</p><p class="ql-block">——祝贺淮左箫社成立</p><p class="ql-block">韦明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传说箫声能够引凤呼凰。当年秦穆公的女儿弄玉,最爱吹箫,结果嫁给了擅长吹箫的萧史,能用箫吹出鸾凤之音。数年之后,有彩凤、赤龙闻箫飞来,弄玉和萧史各乘龙凤成仙而去。</p><p class="ql-block">扬州也有一支箫,引来了凤鸣羽裳一般的美誉。这就是唐人杜牧笔下的《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自此之后,箫声与扬州就结下了秦晋之缘。</p><p class="ql-block">中国箫的鼻祖,是河南舞阳出土的八千年前的那支骨笛。扬州的箫史,则不知始于何时。和杜牧同时代的诗人贾岛,曾经写过一首有名的《寻人不遇》诗:“闻说到扬州,吹箫有旧游。人来多不见,莫非上迷楼。”从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到贾岛的“闻说到扬州,吹箫有旧游”,悬想唐代的扬州一定到处可闻箫声,才使得诗人们不约而同地写下这些千古绝唱。</p><p class="ql-block">自从风流的杜郎之后,在扬州吹箫或听箫,就成了历代文人向往的最美的意境。例如宋人苏东坡,有《金山梦中作》云:“夜半潮来风又烈,卧吹箫管到扬州。”他一想到扬州,便想到了卧吹箫管。又如清人费执御,有《扬州梦香词》云:“杨柳绿齐三尺雨,樱桃红破一声箫。”他本要歌咏扬州,笔下流淌的却是一声洞箫。</p><p class="ql-block">当年郁达夫先生游扬州时,曾赋诗道:“乱掷黄金买阿娇,穷来吴市再吹箫。箫声远渡江淮去,吹到扬州廿四桥。”后来他在《扬州旧梦寄语堂》里说,他的这首诗是根据姜白石的“小红唱曲我吹箫”旧韵所作,而灵感则来自车窗外扬州郊野的斜阳衰草、残柳芦苇。不管怎么说,“箫声远渡江淮去,吹到扬州廿四桥”再次表明:扬州的二十四桥总是联系着箫声。</p><p class="ql-block">前几年,台湾的乡愁诗人余光中先生来扬州,他说他喜欢扬州这座充满诗意的城市。但他有一个未圆的心愿,那就是:“希望能在月圆之夜,在二十四桥旁,静听箫声,印证杜牧的诗意。”</p><p class="ql-block">我写过一篇考证扬州与箫的文章,收在《扬州戏曲史话》书中。我提到,扬州二十四桥最早的名字,叫做“二十四美人吹箫桥”。此后,扬州城里有过听箫园、箫声馆,还有过一艘听箫船。据《扬州画舫录》记载,乾隆时代瘦西湖上的画舫,有一艘名叫“听箫”。</p><p class="ql-block">所以,箫声是扬州永恒的旋律。古代扬州最著名的对联是:“座客为谁,听二分明月箫声,依稀杜牧;主人休问,有一管春风词笔,点缀扬州。”箫声几乎成了扬州风月的象征,扬州湖山之胜必须靠箫声来点缀。</p><p class="ql-block">箫是一种孤独的乐器。黄昏和月夜,是吹箫的最好时分。箫的最好伴侣是琴。箫声是流淌的水,琴声便是水流抨击礁石激起的涟漪。有时,箫也会参加到乐器大合奏中来。扬州有一种流行的器乐合奏,名叫十番鼓。《扬州画舫录》说:“用笛、管、箫、弦、提琴、云锣、汤锣、木鱼、檀板、大鼓十种,故名十番鼓。”有一位郑玉本,扬州仪征人,住在邗江黄珏桥,“善大小诸曲,尝以两象箸敲瓦碟作声,能与琴、筝、箫、笛相和”。这些和声好像络纬声、夜雨声、落叶声,满耳萧瑟,令人惘然。</p><p class="ql-block">当笙和箫并奏的时候,在某种意义上就成了歌舞升平的象征。“到处笙箫,尽唱魏三之句”——这是清人对康乾盛世扬州歌坛的形容。句子里的魏三是四川名伶,以擅场秦腔饮誉京华。魏三在北京获得殊荣之后,带着他的秦腔戏班来到扬州,立即被扬州盐商重金聘请,每演一剧赠以千金,以至扬州人争传“到处笙箫,尽唱魏三之句”。</p><p class="ql-block">清代有一位扬州侠女翁悟情,性好武艺,状如男子,常常来往于扬州、镇江之间。据《履园丛话》记载:“悟情女士,姓翁氏,扬州人……意气豪放,善吹箫,能填词。尤娴骑射,上马如飞。一时名公卿,皆敬其为人,真奇女子也!”当然,扬州男子擅箫者更多。有一位潘五道士,吹的箫竟然无底。时人称他:“潘五道士能吹无底洞箫,以和小曲,称名工。”关于潘五道士,我曾略有考证。</p><p class="ql-block">扬州历来多奇人。近代江石溪先生善于吹“铜箫”,韦学芳先生擅长吹“壮箫”。关于扬州的箫,还有一些美丽的传说。</p><p class="ql-block">但是,历来只听说有“琴社”,没有听说有“箫社”。2021年7月盛夏之际,扬州成立了淮左箫社,这在扬州音乐史乃至中国音乐史上都是值得大书一笔的盛事。当我们从扬州古城幽深的剪刀巷,听到那纯净、深沉而又具有穿透力的箫声时,仿佛有一把无形的剪刀,剪断了溽暑,送来了清风。</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