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起的清风,吹皱了一湖秋水;洁白的云絮,飘荡在蓝天之中。下午16时许,我们离开了人气旺盛的五爷庙,辞别了巍然屹立的大白塔,沿着不宽的道路,徒步前往位于台怀镇西南1公里处,五台山五大禅林之一,因供奉文殊菩萨而得名的殊像寺。 大约走了十几分钟,就来到了风林谷口。穿过山门木牌楼,行不远,一条上坡台阶呈现眼前。登上10余米高的台阶,迎面大理石敷壁的墙上,镌刻着清康熙大帝巡游五台山殊像寺时,留下的御笔“瑞相天然”。这四个金黄色的大字,在秋阳的照耀下,熠熠生辉。<br><br> 攀登上坡顶,但见一座气势恢弘,红墙灰瓦的庙宇展现在我的眼帘之中。我和老伴跟随着众多的游人,跨入了由当代佛学大家赵补初题写“殊像寺”匾额的前殿,即天王殿。拜过风、调、雨、顺四大金刚神像后,便继续向寺院内的主要大殿文殊殿走去。<br><br> 相传,殊像寺创建于元代,明弘治和万历年间重修,占地约2.7万平米。明清时期,是当朝皇帝和太后经常临幸的地方。我初观了一下,其建筑布局比较有特点:殿堂高低错落有致,内部摆设考究精美,环境清静幽雅,尤以叠石更为驰名。<br><br> 沿叠石蹬道上去,就到了全寺主殿:文殊殿。走进殿内,仰目可见高达9.8米的文殊菩萨雕塑。其磅礴的气势,精美的造像,不愧列为五台山各寺之首。环视三面墙壁,是一组形象生动,工艺精湛,比例适中,让我叹为观止的悬塑彩绘五百罗汉图。 殊像寺的规模很大,再加之有不少的殿堂正在维修当中,并没有向善男信女及游人开放,我们夫妻俩人只能在文殊殿向文殊菩萨礼佛后匆匆离开。下午17:10分,导游领着大家,再南行数百米,来到了坐落在清水河东侧山脚下的普化寺。 五台山建造最早的寺院,是不久前我见到过的清凉山显通寺;而较晚的寺庙,则是普化寺。该寺坐东向西,原称玉皇庙、帝释宫,创建年代已无法考证,现存寺庙是民国年间重建的。其建筑群以中院为主,南北各有两层院落护持,形成了五院并排的格局。 普化寺前,立着一个高大的影壁。我和老伴从影壁左侧的砖券洞走入院内,正面就是三门并开的天王殿。中间门头上,有一石制匾额,上刻“普化寺”三字;前檐的墙上,则镌有“法轮常转”四字。大殿的柱础,槛墙以及门券上都是石雕,显得十分精美。 穿过天王殿,便来到了寺庙的主殿:大雄宝殿。我站在大殿的月台下,大体扫了一眼:该殿面阔三间,系单檐歇山顶,殿的四周绕着出廊,在屋檐的上端挂着“大雄宝殿”木匾。总的看来,大雄宝殿的装修精细而又华丽,别于该寺其它一般建筑。<br><br> 轻移殿内,但见主位释迦牟尼佛,旁有文殊、普贤二菩萨,两则供有十八罗汉。山墙两内壁上部,有大型壁画,描绘了释迦牟尼由太子到出家成佛的过程。殿后壁右角,还供有一尊老文殊,下颔有须,面如罗汉,在五台山塑像中别具一格。<br><br> 出了大雄宝殿,站在高高的月台上,俯看台下寺院建筑,灰瓦覆顶,节枇鳞次,层层出廊,排排廊柱,楼廊中段墀头之间以券洞相通,下廊与上廊有木梯相接,很是便捷。沿楼廊绕转。凭栏而眺,两座山头如覆斗,坡上秋草开始泛黄,满目的秋色扑面而来。<br><br> 在夕阳的余辉中,普化寺前的游人渐渐稀少,寺院慢慢恢复了应有的平静,只有隐隐约约的梵音入耳,有点缥缈,有些神秘。 下午18时,在旅游团全体成员的等待中,大巴车来到了普化寺旁的公路边,接上了我们,向当晚下榻的台怀镇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