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岩寺

开心

<p class="ql-block">栖岩位于山西永济市,北周建德年间建寺,初名灵居寺,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改今名。同年,隋文帝奉送佛舍利于三十州,诏令十月十五日同时起塔,此寺即其中之一。</p> <p class="ql-block">鼎盛时期的栖岩寺分为上寺、中寺和下寺三部分,现在的栖岩寺塔林下面依然还有村庄被叫上寺村、下寺村。不知后来发生了什么变故,致使栖岩寺的繁华不再。那些香烟缭绕、钟磬声声,慢慢地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只留下了现在的由17座砖制舍利塔构成的塔林。</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山门口登记后便开车沿着平整但不够宽阔的水泥路上山。车大约行驶了七八分钟,在水泥路的尽头,我们停车徒步登山。</p> <p class="ql-block">山路沿途草木葱郁,绿茵如盖。由于前一天刚下过雨,潮湿的空气中透岀一阵阵草木的清香,沁人心脾。</p> <p class="ql-block">在半山腰,我们竟然看到了两大排蜂箱,无数蜜蜂在辛勤奔忙,让人不由想起罗隐的诗《蜂》: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p> <p class="ql-block">山泉清冽,汩汩而下,在山脚下我们就碰到了用水桶盛山泉水饮用的村民。这里的村民饮用水完全可以不用净水设备,只要做“大自然的搬运工”就可以了!</p> <p class="ql-block">经过多方询问,我们才找到了去塔群的正确道路。</p> <p class="ql-block">站在半山腰远望,群山连绵,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中条山的灵山秀水,也赐予了中条山苍苍茫茫可以滋养生命的绿色。</p> <p class="ql-block">由于山路都是依山势而凿,所以这一段山路坡度达到了七十度以上,需要“一慢二看三上坡”。</p> <p class="ql-block">暮春时节,山上这些知名不知名的野花都竞相开放,点缀着中条山,讨好着寻塔人。</p> <p class="ql-block">这辆有些破旧的摩托车引起了我们的讨论:是哪位勇士骑着它飞跃上山顶的?是不是上山容易下山难才使它在这安家?若干年后它是否也会成为文物?</p> <p class="ql-block">徒步登山大约一个半小时,我们终于看到了塔林。</p> <p class="ql-block">分布在杂草丛中的17座砖塔大多为密檐式六角五层或六角双层不等,建筑风格也不完全一致。估计这和所处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及圆寂的高僧身份有关。</p> <p class="ql-block">塔林正中央有一座颇为独特的圆鼓形的砖塔,这应该就是昙延禅师的舍利宝塔。这座宝塔呈多层圆形,高五六米,看这塔的造型雍容华美、端庄大气,应该属于盛唐时期的佛教建筑风格,虽历经一千多年的风雨侵蚀,但塔体散发的大唐气息依然浓厚清晰。我能想见当年栖岩寺的上中下寺院钟磬齐鸣、香烟缭绕,寺院僧众和外地慕名而来的佛学高士,民间善男信女在此端坐,屏息聆听昙延禅师宣讲佛经的盛大场面。</p> <p class="ql-block">绝大部分塔上的石刻历经岁月侵蚀已不复存在。</p> <p class="ql-block">仅有这两座塔身上的石刻依稀可见。</p> <p class="ql-block">栖岩寺遗址和那些砖塔,昙延禅师及历代高僧安宁地在那里栖息,无声地守望着蒲坂大地上的众生万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