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1949老照片中的不朽军魂

董四

<p class="ql-block">  轻轻拂去岁月那厚重如尘的覆盖,缓缓敞开内心世界,开启记忆深处的闸门。一幅幅、一帧帧难以忘怀的画面,如同无声的指引,引领我们悄然回溯那断波阑壮阔、气壮山河的历史,去探寻、去追寻1949年那张老照片中蕴藏的不朽军魂。</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定格历史的珍贵合影</b></p> <p class="ql-block">  1949年8月29日,在上海浦东高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军第78师第234团第二届党委委员,用一张合影,将那个瞬间永久定格。照片如今虽已泛黄斑驳,却扰如一座屹立不倒的历史丰碑,承载着厚重的往昔,默默诉说着那段烽火连天、热血沸腾的峥嵘岁月。它所蕴含的精神力量,穿透时光的壁垒,永不磨灭,成为激励后人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追寻——像片中记忆</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8px;"> 拂去岁月厚厚的封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8px;"> 敝开心的世界记忆的闸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8px;"> 一幅幅 一帧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8px;"> 不能忘却的画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引领着我 默默地前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追寻 我生命的那份纯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心中 抺不去的那一片云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追寻那永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属于我们的那份无悔的忠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忠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抚平冉冉逝去的光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又见过去岁月如歌的年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一页页 一篇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刻骨铭心的画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我心驰神往 不懈地追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追寻 我生命的那伤纯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心中 抺不去的那一片云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我苦苦追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那人间的大爱无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大道无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我执着地求索在漫漫路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那传颂和不朽的真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追寻 我生命的那份纯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心中 抺不去的那一片云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我苦苦追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那人世间的大爱无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大道无垠</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浴血战场的二营营长——杨国栋</b></p> <p class="ql-block">  前排左起第一位,是二营营长杨国栋。1918年7月,杨国栋出生于山东省沂水,原名治华。1939年3月,他怀着对革命事业的无限热忱,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3月正式投身八路军,自此踏上了漫长而又究滿传奇色彩的革命征程。</p><p class="ql-block"> 在他丰富的履厉中,从班长、鲁中军区排长,副连长、连长,再到鲁南八纵队二十四师参谋,以及第二十六军七十八师二三四团二营营长,直至后来担任第二十六军七十八师科长、副团长兼参谋长、团长,乃至长山要塞区蓬莱守备区副司令员等要职,每一步都印刻着他为革命事业不懈奋斗的足迹。</p><p class="ql-block"> 孟良崮战役的硝烟弥漫,淮海战役的激烈厮杀,渡江战役的英勇无畏,上海战役的果敢坚毅,抗美援朝第二、第四、第五次战役的浴血奋战,都有他冲铎在前、浴血杀敌的身影。他以钢铁般的意志和无畏的勇气,在枪林弹雨穿梭,为国家的解放和人民的安宁立下赫赫战功。1955年授予中校军衔,1964年普升为上校军衔,并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1969年4月,他光荣离休,然而,命运却在1979年7月无情地画上了句号,他永运地离开了我们,但他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身经百战的政委——徐尧田</b></p> <p class="ql-block">  紧挨着杨国栋的,是政委徐尧田。1921年6月,徐尧田在山东省莒南县呱呱坠地。1938年9月,年仅17岁的他响应时代的号召,毅然入伍,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漫长心革命生涯中,他历任宣传员、学员、副政治指导员、政治指导员、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副主任、师政治部主任、要塞区政治部主任、内长山要塞区副政委、工程兵政委、直至云南省军区政委。</p><p class="ql-block"> 他的战斗经历丰富而辉煌,沂蒙根据地反“扫荡”的艰苦卓绝,秋山东鲁中地区反顽战役的惊心动魄,周村战役的激烈交锋,莱芜战役的硝烟弥漫,孟良崮战役的生死较量,开封战役的运筹帷幄,淮海战役的决胜千里,渡江战役的势如破竹,上海战役的荡涤残敌,抗美援朝(第二次、第四次、第五次战役)的异国奋战,平康阻击战役坚守不屈,中越自卫反击战的保家卫国,每一场战役都见证了他的忠诚与担当。</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徐尧田不仅战功赫,还收获了诸多荣誉。1949年,他被援予淮海、渡江战役纪念章;1952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援予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55年被授予独立自由三级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6年授予功勋荣誉章;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纪念中国人民抗日胜利60周年纪念章。此外,他还将自已的亲身经历化为文字,撰写了多篇回忆文章,如1986年的《艰难的岁月,英勇的战斗》与1941年《反“扫荡”》回忆;2O00年为青岛礼贸中学撰写的《走上革命道路的预习班》;2002年的《亲临战斗回忆》;以及为莒南县党委党史撰写的《我的战斗历程》,这些文字成为后人了解那段历史的珍贵资料。</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戎马一生的团长——董毓湘</b></p> <p class="ql-block">  前排左起第三位,是团长董毓湘 。1918年,董毓湘出生于山东省新泰县(现为市)。1938年8月,他投身革命,次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启了他波澜壮阔的戎马生涯。</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笫一团第一营连长、第四旅第十团第一营营长、新蒙县独立营营长、鲁中二分区第十一团第一营营长、鲁中军区警二旅第六团参谋主任等职,在石家峪、木营、张店、大崮山等战役和战斗中,他身先士卒,与日寇展开殊死搏斗,为保卫祖国山河立下汗马功劳。</p><p class="ql-block"> 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鲁中军区第九师第二十七团参谋长,华东野战军第八纵队第二十四师第七十一团副团长兼参谋长、华东野战军第八纵队特务团团长,第三野战军第二十六军第七十八师第二三四团团长,第七十七师参谋长等职,在各个战场上纵横驰骋,为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贡献了自已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1950年11月,朝鲜战争爆发,他奉命赴朝鲜参战,担任第二十六军第七十七师副师长,参加了第二、四、五次战役和汉江、长律湖、金化北等战斗。在异国他乡的战场上,他不畏强敌,英勇奋战,展现了中国军人的顽强意志和崇高气节。回国后,他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基本系代主任、主任,合成军队指挥系主任,因其卓越的教学和领导能力,先后3次被军事学院记二等功。1955年,他被授予上校军衔,1960年晋升为大校军衔。1963年7月至1982年8月,他历任第二十军第五八师师长、副军长,浙江省军区参谋长,安徽省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兼参谋长,江苏省军区顾问(正军职)等职,1989年11月,他在南京病逝,结束了他光辉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九死一生的副团长——鹿正明</b></p> <p class="ql-block">  前排左起第四位,是副团长鹿正明。鹿正明。原名鹿秀兰,曾用名鹿明玉、鹿向东、鹿秀菊、鹿秀岩。1914年12月,他出生于山东省莱芜市牛泉镇东朱泉村,1932年8月14日,年仅18岁的他就加入中国共产党,早早投身于革命事业。</p><p class="ql-block">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八路军山东纵队战士、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华东野战军第八纵队22师营长、团参谋长、第26军78师234团副团长、团|长等职。他参加了山东纵队的第一场战斗——寺岭战斗,以及马家庙战斗、菏泽战斗、三次讨吴、鲁南会战、莱芜、孟良崮、洛阳、开封、淮海、渡江、上海等一系列战役战斗,先后九次身负重伤,却始终坚守在战斗一线,以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为革命胜利贡献着自已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1950年10月,他奔赴抗美援朝战场,参加了二、四、五次战役,在战场上表现英勇,荣立了二等功,被朝鲜最高人民会议授予了国旗勋章,还受到了彭德怀高度赞扬。1954年10月,他担任第31军93师副师长,1958年11月调任福建省福安军分区副司令员,1966年3月任南平军分区副司令员,1968年任龙岩军分区司令员,1978年12月任三明军分区司令员,1970年,周总理亲自点名,此后,总参、外交部任命为军事顾问团团长,运赴非州履行军事外交任务,为增进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友谊和合作做出了积极贡献。</p><p class="ql-block"> 他先后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两次授予战斗英雄称号,四次荣立二等功,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为副军职离休老红军,2001年元月11日,他在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病逝,他的英雄事迹和崇高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敬仰。</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功勋卓著的参谋长——李中元</b></p> <p class="ql-block">  后排左起第一位,是参谋长李中元。1919年12月,李中元出生于山东省招远县,1938年1月,他参加革命工作,193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踏上了为人民解放事业奋斗的征程。</p><p class="ql-block"> 他历任班长、排长、副指导员、指导员、副连长、连长、副营长、营长、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师参谋长、副师长、师长、长山要塞大钦司令、内长山要塞区副司令员、青岛警备区副司令员等职,在不同的岗位上,他都兢兢业业,为部队建设和发展贡献着自已的智慧和力量。</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时期,他参加过蓬莱大新店、掖县、胶东“反扫荡”、大泽山等战役战斗,在与日寇的战斗中,他英勇无畏,展现了中国军人的爱国情怀和顽强斗志。解放战争时期,他参加过范家庄、夜袭龙骨山、皮虎岭、外线出击、土山集、开封、洛阳、孟良崮、渡江、上海等战役战斗,为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立下了赫赫战功。此外,他还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中第二、四、五次战役,在异国他乡的战场上,他不畏艰难,奋勇杀敌,为保卫祖国和人民的安全做出了贡献。</p><p class="ql-block"> 李中元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对子女要求严格,对部属关心爰护,团结同志,谦虚谨慎。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多次受到上级表扬和表彰奖励。1940年、1951年荣立三等功各1次。1956年,他荣获三级独立勋章和三级解放勉章,1988年7月,荣获独立功勋荣誉章。他的一生,是为国家和人民无私奉献的一生,他的精神,激励着后人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英雄不朽的一营教导员——刘克钧</b></p> <p class="ql-block">  后排左起第二位,是一营教导员刘克钧。1921年12月21日,刘克钧出生于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北沟镇北王绪村。1938年9月,经赵一萍介绍,他参加胶东军政干校,同年10月派到政治部战地服务团,后到救亡军工作,1938年11月,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 1955年,他被授予中校军衔,1964年6月晋升为上校军衔,正师职离休。在他的军祓生涯中,历任文书、书记、指导员、政治处副特派员、保卫股副股长、股长、234团一营教导员、干部处副处长。大连海校练习舰大队副政委、海军快艇总队31大队政委、海军快艇第六支队政治部副主任、主任、东海舰队联合学校政治部主任、东海舰队后勤部政治部副主任。</p><p class="ql-block"> 他参加过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开封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抗美援朝(第二次、第四次、第五次战役),在这此战役中,他充发挥政治工作的优势,鼓舞着战士们的士气,为战役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获得的荣誉众多,1949年授予淮海、渡江战役纪念章;1952年授予朝鲜三级国旗勋章、抗美援朝和平万岁勋章;1955年被授予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6年授予功勋荣誉章。1992年10月12日,刘克钧因病在上海四一一医院逝世,但他的英魂永远活在人们心中。</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抗美援朝立功的政治处主任——张正德</b></p> <p class="ql-block">  后排左起第三位,是政治处主任张正德。1921年11月,张正德出生于山东省长山县(现博市张店区)南岭村,1937年12月,他参加了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正式投身抗日救亡运动。</p><p class="ql-block"> 抗月战争时期 ,他历任第三支队宣传员、第四中队警卫员、青年干事、连指导员、团政治处组织干事、独立营政治教导员、副政治委员等职。193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解放莱芜城战斗、蒙阴战役、沂临边反“扫荡”战斗、鲁南费县讨匪战役、泰莱边讨吴战役以及泰安县保卫麦收等百余次战斗中,他都表现出色,为抗击日寇、保卫家园做出了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 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鲁中军区第四师政治部组织科副科长、华东野战军第八纵队二十四师二三四团政治处主任、第三野战军第二十六军第七十八师二三三团政委等职。参加了张(店)周(村)战役、土山集战役、洛阳战役、开封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讧战役和解放上海战役等,为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他奉命参加了抗美援朝,担任二十六军二三三团政委。1951年上半年,志愿军发动第四、第五次战役,在西方山阻击战中,他带领部队英勇奋战,荣立二等功。1954年至1983年,他历任海军内长山要塞区政治部副主任、海军训练基地503部队政治委员、海军二炮学院副政治委员、海军锦西实验基地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曾先后荣“独立章”“解放章”“荣誉勋章”,1985年离职休养。正军职。2003年8月7日,张正德因病治无效在青岛逝世,他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将永远被人们铭记。</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矢志不渝的三营政治教导员——王东明</b></p> <p class="ql-block">  后排左起第四位,是三营政治教导员王东明。1919年1月,王东明出生于山东省荣城市萌子镇立驾山村人。1939年2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1月参加革命队伍,从此开启了他为革命事业奋斗的一生。</p><p class="ql-block"> 他历任战士、班长、排长、连政治指导员、26军78师234团三营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守备区副政委、内长山要塞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中共长岛县委书记、内长山要塞区副政委、副军职巡视员等职,还是中共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p><p class="ql-block"> 他曾参加孟良崮、淮海、渡江、上海、抗美援朝等战役,在战场上,他始终坚定信念,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一切。1955年,他被授予上校军衔,荣获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纪念章,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解放、自由勋章。1980年离职休养,1983年1月,他因病在济南军区总医院逝世,但他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努力拼搏。</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未被铭记的身影(后排左起(五)</b></p> <p class="ql-block">  后排左起第五位,是一位姓名已难以考证的英雄。虽然我们无法知晓他的名字,但他毫无疑问是这段历史的重要参与者,是这支英雄部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他同样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奉献出了自已的青春、热血乃至生命。他的身影虽已模糊,但他的功绩和精神,与其他英雄们一样,永垂不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七十五年后的今天,我们凝视着这张老照片,内心依然被深深触动。从这老照片中,我们追寻到的,是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千里奔袭、万壑归流般的磅礴伟力;是一部充满变革与桃战、可歌可泣的奋斗史诗;更是经历岁月磨炼、历史沉淀后,愈发熠熠生辉的不朽军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他们,就是我们最可爰的人!今天是上海解放75周年,为了共和国的诞生与繁荣,他们前赴后继,将一个又一个有关胜利和奇迹的故事书写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些故事被定格成永恒,交织成一段段光辉的记忆。硝烟虽己散尽,但对他们的思念绵绵不绝。这张照片,记录了1949年解放上海后的历史片段,它承载的杯念与敬意,将永远被我们珍藏。而他们的军魂,也将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芒,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董四于南京 2025年2月修改</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