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马克思诞辰

徐芳诚

1818年5月5日,一个平凡的日子,因为一个人——卡尔·马克思的诞生而永载史册。<br>  人们只要记住“一巴掌又一巴掌,打得资本家呜呜哭”这句话,就记住马克思的生日了。<br> 吃一碗长寿面。<br>  中国人庆生吃长寿面,面条里加上荷包蛋,寓意长久团圆。长寿面代表着长长久久,荷包蛋代表着团团圆圆,是对生辰之喜之人的美好祝愿。<br> 献一束向日葵。<br>  向日葵花语是太阳、爱慕和沉默的爱。向日葵始终围绕太阳转动,一路追随太阳的方向。代表着内心坚定的信念,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寓意着勇敢地去追求自己向往的生活。<br> 再献一束红掌花。<br> 红掌的花语是大展宏图、热情、热血。红掌形状十分特别,就像一只手掌,掌心上看上去就像一颗红心。红色象征美丽、明亮,红掌代表着活力、热情,鲜红的花朵能够让人改善心情,乐观开朗,充满热情和信心。红掌的寓意是热情与关怀、顺利正气。<br> 红掌原产于南美洲的热带雨林,全年都露出火焰般的红色,耀眼得如花烛,人们又称它为花烛。<br>  我们手捧鲜花,纪念马克思诞辰。<br> 卡尔·亨利希·马克思(德语:Karl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革命理论家、新闻从业员、历史学者以及革命社会主义者,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被称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br> 他是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是近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弄潮儿。支持他理论的人被视为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最广为人知的哲学理论是他对于人类历史进程中阶级斗争的分析。马克思在经济学上的工作解释了绝大多数工人和资本家间的关系,并且奠定后来诸多经济思想的基础。马克思亦是社会学与社会科学的鼻祖之一,在他的一生中出版了大量理论著作,其中最著名和最具影响力的两部作品分别是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和1867年至1894年出版的《资本论》。他认为人类的全部历史(从土地公有的原始氏族社会解体以来)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人类发展史上最大矛盾与问题就在于不同阶级的利益掠夺与斗争。依据历史唯物论,马克思大胆地假设,资本主义终将被共产主义取代。<br>  马克思曾经说过,“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而他自己就是那个时代所造就的伟大人物。两个世纪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马克思的名字依然在世界各地受到人们的尊敬,马克思的学说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br>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在德国莱茵省特利尔城(时属普鲁士王国)的一个律师家庭。<br> 特里尔是德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甚至曾经是东罗马帝国(康斯坦丁二世纪)的首都。公元前16年,罗马皇帝奥古斯都将这里建成后方重镇,这就是特里尔的开始。罗马帝国时期是特里尔的黄金时代,至今遗迹尚存,特里尔也因此是德国现存古罗马时代遗迹最多的城市。<br> 罗马时期的城门(特里尔人把它称为大黑门)依然在那里迎来送往,古朴的罗马式大教堂在德国堪称罕见(你在欧洲看见的多半是哥特式或巴洛克式教堂),可惜有一位公爵先生当初要表示自己的信仰坚定,把自己的巴洛克-洛可可式宫殿跟这个教堂盖在了一起,搞得不伦不类。古罗马康斯坦丁大帝被人说成荒淫场的浴宫虽然只剩下了断坦残壁,但仅地下迷宫般的当初奴隶们烧火烧浴汤的通道,就令人叹为观止。特里尔往西30公里左右,便是卢森堡。<br> 特里尔城外环绕着青山绿水,山坡上种满了葡萄,自然风景优美。城内教堂林立,还有历代罗马皇帝下令修建的豪华宫殿、大浴池、气势恢弘的竞技场和十几里长的城垣。<br> 在特里尔诸多的博物馆、纪念馆中,以马克思故居纪念馆最为人所熟知。<br>  图为19世纪30年代的特利尔。<br> 马克思故居位于德国古城特里尔市布吕肯街10号,是一座灰白色的3层楼房,典型的18世纪德国巴洛克式民居。淡黄的粉墙、棕色的门楣和窗沿、乳白色的窗扉,是当时德国莱茵地区的典型建筑,始建于1727年。1818年4月,马克思的父亲亨利希·马克思律师租用了这所房子。同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在这里。当年,楼上是马克思一家的住室,楼下是律师事务所。马克思一家在这里住了一年半时间。<br> 故居收藏了马克思著作的初版本、亲笔手稿、书信,以及外国政府赠送的艺术品。同时还详细介绍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位伟人之间深厚的友谊。纪念馆中的展品并非是原物,大多是从特利尔市民中购买来的。<br>  马克思故居的说明书有德、英、俄、法、西、中、日7种文字,中文有简繁两个版本。而在德国其他名胜,说明书上的亚洲文字大多只有日文。显然,中国人是马克思故居的常客。另外,在故居陈列的《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的众多版本中,包括德文原版,印刷最精美的也属中文版。1983年故居重新开放后,因东、西阵营对立,真正来过这里的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并不多,华国锋同志便是这为数不多中的一位。访问西德时他特意来此参观,并赠送了绘有马克思头像的瓷盘和《资本论》中文精装本。<br> 特里尔市所在的莱茵地区,因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反对封建专制的进步思想广为传播。马克思的父亲亨利希·马克思学识渊博,思想开明。马克思从小受到良好家庭教育。1830年10月,马克思进入特里尔中学学习。他学习勤勉,善于独立思考,不仅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知识,还受到了进步师长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熏陶。<br> 早在中学时代,马克思就树立了为人类幸福而工作的志向。1835年9月24日毕业,在毕业考试时写了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从此以后,他以毕生精力践行着这一梦想,面对各种困难和险境,从未妥协和退却。马克思就像他所称赞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是哲学历书上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为人类盗取圣火,给人类带来光明。<br> 大学时代,马克思广泛钻研哲学、历史学、法学等知识,探寻人类社会发展的奥秘。1835年10月15日,他考入德国波恩大学法律系,学习希腊罗马神话和艺术史。1836年10月22日,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攻读法律和哲学。1837年4月至8月,专研黑格尔哲学,在藏龙卧虎的柏林大学也是一个公认的超级学霸,用几个月的时间就能读懂其他人要花十年时间才能读完的黑格尔的全部著作。1839年初到1841年3月,他研究古希腊哲学,撰写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这个时期,马克思是一个非正统的黑格尔主义者。1841年3月30日毕业于柏林大学。4月6日把博士论文寄给耶拿大学哲学系主任。4月15日,本人因故没有到场,但耶拿大学评委专家看完论文,一致决定:这是一篇出色的博士论文,应当破格授予哲学博士学位。这个时期,马克思接受了著名哲学家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br> 1842年1月,他开始为科隆地区持有激进观点的《莱茵报》撰稿。同时开始形成自己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思想。同年10月15日担任该报编辑,很快就凭借自己的才华荣升为《莱茵报》的主编,此时他只有24岁。其自身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思想萌芽,开始渐渐成形。<br> 他在《莱茵报》工作期间,犀利抨击普鲁士政府的专制统治,维护人民权利,受到普鲁士书报检查机关的迫害,1843年3月17日,被迫退出《莱茵报》编辑部。<br>  图为年轻时的马克思肖像。<br> 1843年6月19日,马克思和燕妮·冯·威斯特华伦在相爱7年之后,在温泉小镇克罗伊茨纳赫结婚。<br> 燕妮·马克思(1814年2月12日-1881年12月2日)原名约翰娜·“珍妮”·贝尔塔·朱丽叶·冯·威斯特华伦(Johanna “Jenny” Bertha Julie von Westphalen),是一位德国社会学家。从1842年到1849年,马克思曾先后4次被驱逐,燕妮一直陪伴在他身边。在马克思投身革命事业和理论研究的艰苦岁月中,是燕妮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抚养孩子。他们婚后曾生育6个孩子,但只有3个女儿长大成人。燕妮不仅做好母亲和妻子的角色,还担任马克思的秘书。<br> 对马克思来说,燕妮不仅是他一生挚爱的妻子,也是他精神上的伴侣和事业上的助手。每当马克思有了新的想法,他总是会和燕妮交流。马克思的字迹非常潦草,他的很多著述,都是经由燕妮的誊抄之后,才交付出版的。<br> 马克思和妻子燕妮患难与共,谱写了理想和爱情的命运交响曲。恩格斯曾经详细地论述了燕妮一生的经历和斗争,尤其是和马克思同甘苦、共患难的一生。恩格斯将燕妮作为一位独立的、终身致力于为人类的幸福而工作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来评价,高度评价了她的才能:“她的一生表现出了极其明确的批判智能,卓越的政治才干,充沛的精力,伟大的忘我精神;她这一生为革命运动所做的事情,是公众看不到的,在报刊上也没有记载。她所做的一切只有和她在一起生活过的人才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燕妮是除马克思、恩格斯之外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位杰出的无产阶级女革命家。<br>  图为马克思与妻子燕妮。(图片来源:新华网)<br> 1843年10月,马克思带着燕妮一起移居法国巴黎,创办《德法年鉴》。他研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和各国革命史,积极参与工人运动,在革命实践和理论探索的结合中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br>  图为文国璋作品《共赴巴黎》。<br> 在马克思的一生中,除了妻子燕妮的陪伴,忠诚度最高的置顶好友,就是恩格斯。<br> 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Friedrich Von Engels,1820年11月28日-1895年8月5日),是德国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是卡尔·马克思的挚友,被誉为“第二提琴手”。他为马克思从事学术研究提供了大量经济上的支持。在马克思逝世后,帮助马克思完成了其未完成的《资本论》等著作,并且领导国际工人运动。除同马克思合撰著作外,他还著有《自然辩证法》、《家庭、私有制、国家的起源》。<br> 恩格斯在柏林当兵时,加入过一个叫“自由人”的组织。他给《莱茵报》投稿,1842年11月,有一天路过报社,专门拜访主编马克思,但马克思有点瞧不上“自由人”组织,认为道不同不相为谋,对恩格斯也就没啥热情。其实,那个时候恩格斯已经跟那个组织断绝了关系,两个人误会了。<br> 1844年8月,恩格斯从英国回德国时,绕道巴黎会见马克思。这次会见为他们终生不渝的伟大合作奠定了基础。28日,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巴黎圣奥诺雷街161号雷让斯咖啡馆会面,二见如故,互相引为知己,开怀畅饮了十天之久。他们痛骂社会、政治、经济的不公,恩格斯更是将工业文明形容为“肮脏物质拼凑成的悲苦”,他们彼此发现在“一切理论领域当中意见都完全一致”,决定共同写一本书来清算自己之前的青年黑格尔派思想,捍卫他们已经共同承认的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观点。他们合写的第一部著作《神圣家族》于1845年2月在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出版。1845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了《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震动了世界。此时,马克思刚刚30岁,恩格斯只有28岁。后来,在马克思穷困潦倒之时,正是恩格斯一次次汇款帮他渡过难关,也是恩格斯花尽余生精力整理和出版了马克思的《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友谊长达40年。正如列宁所说:“古老传说中有各种非常动人的友谊故事”,但马克思、恩格斯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br>  图为马克思与恩格斯。(图片来源:新华网)<br> 1845年2月3日,巴黎警察闯进马克思的居所,宣布对他的驱逐令,勒令其在24小时之内离开巴黎。此时的燕妮正在病中,而他们的小女儿刚满八个月。就这样,马克思一家被迫迁居到比利时的布鲁塞尔,住了三年。<br> 法国之所以突然驱逐马克思,是受到普鲁士政府的压力。然而,反动政府的压制并没有让马克思和他的战友们屈服。<br> 同年4月,恩格斯也来到布鲁塞尔与马克思会合。7月、8月,马克思、恩格斯为期六周实地考察了英国的曼彻斯特和伦敦的经济发展和工人运动情况。伦敦之行,让马克思和恩格斯萌生了将各国工人组织联合起来的想法。<br> 12月,马克思宣布脱离普鲁士国籍,从此成了无国籍人士,和恩格斯一起专心研究社会主义。<br> 从1845年秋至1846年5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做了两件事:第一,他们合著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系统阐述他们关于社会历史的基本思考,在科学上和政治上,与当时的各种思潮区分开来;第二,他们建立了一个国际无产阶级的联系组织“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这就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进行了准备。<br>  图为罗尔纯作品《马克思被驱逐出巴黎》。<br> 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社会主义在空想的原野上艰难跋涉了300多年。19世纪中叶,伴随着工业革命的滚滚车轮,无产阶级带着自己的政治要求大踏步走上历史舞台。随着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发展,空想社会主义的缺陷越来越明显,新的革命运动热切呼唤新的科学理论。<br> 1847年1月,流亡革命者组织“正义者同盟”专程从伦敦派出特使,到布鲁塞尔邀请马克思加入同盟。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确信同盟的领导人愿意改组同盟并接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之后,同意加入同盟。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举行代表大会,正式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在这个同盟的刊物上,第一次出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口号:“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br> 8月5日,在马克思领导下,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支部和区部在布鲁塞尔成立。马克思当选为支部主席和区部委员会委员。<br> 11月29日至12月8日,马克思和恩格斯出席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大会委托马克思、恩格斯起草一份准备公布的理论和实践的同盟纲领。马克思意识到,这不仅是一个政治组织的行动纲领,更应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奋斗的旗帜和宣言。12月9日至1848年1月底,马克思和恩格斯撰写《共产党宣言》,在2月24日的法国革命前几星期送到伦敦付印,并立即分发到各国的同盟组织当中,成为指导工人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思想武器。<br> 共产主义者同盟是第一个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际无产阶级政党。作为同盟纲领而产生的《共产党宣言》,既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份纲领性文献,也是马克思主义正式问世的重要标志。《共产党宣言》犹如普罗米修斯盗来的天火,率先在一片荒原上点燃了熊熊的真理火焰,开辟出一条全新的道路,擎起了全人类解放的光辉旗帜。可是谁又能想到,这篇《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在极度嘈杂的生活环境下写出来的——当时马克思和燕妮有一儿两女,马克思伏案写作的时候,三个孩子爬在马克思的肩头“骑大马”,或是在身后拽着马克思“赶马车”。<br> 尽管《共产党宣言》是二人共同写成的,但恩格斯坚持构成《宣言》核心的基本思想是属于马克思的,应当用马克思的名字来命名这种新的思想。这个思想就是“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因此人类的全部历史(从土地公有的原始氏族社会解体以来)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统治阶级和被压迫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这个阶级斗争的历史包括有一系列发展阶段,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一劳永逸地摆脱一切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差别和阶级斗争,就不能使自己从进行剥削和统治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的奴役下解放出来。”<br>  图为马克思于1847年撰写的《共产党宣言》初稿。<br> 恩格斯说,《共产党宣言》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的千百万工人公认的共同纲领”。《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年来,这本一万多字的书被翻译成200多种文字,售出近5亿册。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传播,感染了无数后来的人们。许多有志青年是通过这篇《宣言》走上了追求共产主义理想的道路。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br>  图为1920年8月出版的由陈望道翻译的中文首译全本《共产党宣言》,封面印有水红色马克思微侧半身肖像,是马克思1875年在伦敦拍摄的肖像。<br> 1848年,席卷欧洲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马克思积极投入并指导这场革命斗争。2月22日,巴黎爆发革命。23日,革命者同前来镇压革命的政府军进行了激烈的街垒战,工人、市民和学生唱着《马赛曲》,高呼“革命万岁”“共和国万岁”,冲进波旁宫,取得胜利。这场革命是1789年法国大革命之后,更深刻、更广泛的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工人阶级参加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金融贵族的统治,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是工人阶级不是资产阶级的追随者,而是作为一支独立的阶级力量登上政治舞台,并且在这场革命中,创造了街垒战的武装斗争的新形势。27日前后,由于法国爆发革命,在伦敦的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把职权移交给马克思领导的布鲁塞尔区部委员会。<br> 3月1日,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邀请马克思重返巴黎。3月3日,比利时当局下令驱逐马克思。3月5日马克思一家人到达巴黎。3月11日,共产主义者同盟新的中央委员会在巴黎成立。马克思当选中央委员会主席,在布鲁塞尔的恩格斯缺席当选中央委员会委员。3月下半月至4月初,德国爆发三月革命,马克思和恩格斯拟订了共产主义者同盟在这次革命中的行动纲领《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同盟中央委员会组织了三四百名德国工人(大多数是同盟盟员)分散回国参加革命。<br> 4月6日前后,马克思和恩格斯离开巴黎,回德国参加革命。4月11日,马克思和恩格斯到达科隆,筹办《新莱茵报》。<br> 6月1日,马克思主编的《新莱茵报》创刊号在科隆出版。<br> 6月25日至7月1日,马克思和恩格斯撰写有关巴黎六月起义的一系列文章。<br> 7月6日,马克思因《新莱茵报》7月5日发表揭露司法当局行径的《逮捕》一文受到法院传讯。此后,普鲁士司法当局经常以各种借口传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新莱茵报》编辑部的其他人员。<br> 8月13至14日,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莱茵省第一届民主主义者代表大会。<br> 9月13日,《新莱茵报》编辑部、科隆工人联合会和民主协会在科隆弗兰肯广场召开民众大会。马克思和恩格斯被选入由30人组成的安全委员会。9月26日,科隆戒严。警备司令部命令《新莱茵报》和其他一些民主派报纸停止出版。<br> 10月12日,经过马克思不懈斗争,《新莱茵报》复刊。<br> 1849年2月7日,科隆陪审法庭开庭审理《新莱茵报》因发表《逮捕》一文被控侮辱检察官和诽谤宪兵一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法庭上当众揭露普鲁士反动当局的诬陷和迫害。陪审法庭宣告马克思、恩格斯无罪。<br> 5月16日,马克思接到普鲁士当局把他驱逐出境的命令。5月19日,《新莱茵报》被迫停刊,用红色油墨印出终刊号第301号。<br> 6月3日前后,马克思到达巴黎。<br> 1849年7月匈牙利革命失败,标志着欧洲1848年革命的失败。1848年革命是近代欧洲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虽然失败了,却沉重地打击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为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不同程度地推动了欧洲各国革命的发展,这场革命还使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的无产阶级受到锻炼,进一步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br> 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深刻总结革命教训,力求通过系统研究政治经济学,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和规律。在《1848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和《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等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将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和民族解放运动的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他们揭露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本质,第一次使用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概念。<br>  图为1848年法国爆发二月革命,巴黎市民包围市政厅,推翻七月王朝,重建共和国。<br> 1849年8月24日,马克思因受到法国当局迫害,便与妻儿一起离开巴黎,前往英国伦敦。8月26日前后,马克思来到伦敦,一直居住到逝世。<br> 在伦敦,马克思度过了一生中最艰难的日子。马克思在思想上是富有者,在经济上却是严贫户,这位对资本主义经济有着透彻研究的伟大经济学家,本身一贫如洗。在伦敦,买不起房的马克思只好住在贫民窟,不但要面对高额的房租、催钱的房东,还要想办法养家户口。在恶劣的生活环境中,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相继夭折,不得不借钱安葬死去的女儿。但是,马克思满腔热情,坚韧不拔,百折不挠,依然继续以极大的热情坚持研究和学习,开始构建关于社会经济活动的理论,着手筹办《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从事写作工作,积极参与社会主义运动。<br> 伦敦大英博物馆的一个圆形大厅,几乎成了马克思第二个家。一百多年过去,大英博物馆也曾改建过,但在中央阅览室第H排3号座位上,一直放置着一张纪念马克思的小卡片,据说这是马克思当年最喜欢的位置。马克思白天在大英博物馆研究,天黑才离开,披星戴月地回家后还常常通宵达旦地写作被誉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巅峰之作的《资本论》。<br> 他的身体每况愈下,时常病痛难忍,有时只能向妻子燕妮口述文章。燕妮是马克思不可缺少的秘书,马克思的几乎所有手稿——其中大部分是很难辨认的——在送到印刷厂或出版社去以前,总得由她誊写清楚。燕妮坐在马克思的书桌旁替他誊抄《资本论》的手稿,她说这是她一生最幸福的时刻。马克思3个女儿埃莉诺、珍妮和劳拉也都做过马克思的秘书。<br> 为了支持马克思专心写作,恩格斯回到曼彻斯特的家族企业,从办事员做起,做到了公司股东。20年间,恩格斯寄给马克思的生活费共3000英镑。这在当时是个天文数字。<br> 我2017年4月27日下午到英国旅游,向导游提出去海格特公墓瞻仰马克思墓,因为时间紧张没有去成。29日参观大英博物馆,知道中央阅览室就在博物馆里,我特别期待,暗暗高兴。中午12:05,我快步离开队伍欲去瞻仰马克思的座位,但是又迎面遭受一盆“不开放”的冷水。<br>  图为2017年4月29日拍摄的大英博物馆内中央阅览室外景。<br> 1849年9月初,马克思参加伦敦德意志工人教育协会,在协会中讲授政治经济学和《共产党宣言》的基本观点。<br> 1849年底至1850年11月,马克思为《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撰写一组总结法国革命经验的文章《1848年至1849年》。<br> 1850年9月15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会议上尖锐地批判了维利希和沙佩尔的宗派冒险主义策略。会议决定把中央委员会迁往科隆,委托科隆区部组建新的中央委员会。<br> 1851年8月8日,马克思写信告诉恩格斯,他已接受《纽约每日论坛报》约稿。由于马克思忙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一作,恩格斯大力协助马克思为该报撰稿,持续10年以上。<br> 1852年3月5日,马克思在给约·魏德迈的信中阐述他对阶级、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问题的新结论。<br> 10至11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密切关注科隆共产党人案件的审讯进程,想方设法把揭露普鲁士警察当局阴谋的文件和材料寄往科降,帮助被告辩护人在法庭上证明起诉的虚假性。<br> 11月17日,鉴于欢洲反动势力日益猖獗,共产上义者同盟实际上已经无法进行正常活动等情况,马克思在同盟伦敦区部会议上提议解散同盟。马克思的提议获得通过。<br> 1853年5月31日前后,马克思撰写《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br> 1855年6月24日和7月1日,马克思参加在伦敦海德公园举行的群众示威,反对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禁止星期日交易法案。<br> 1856年4月4日,马克思应宪章派机关报《人民报》编辑部的邀请,参加该报创刊四周年纪念会,发表关于无产阶级的世界历史使命的演说。<br> 9月至11月,马克思就国际市场危机撰写一系列文章,并深入研究政治经济学问题。<br> 1857年3月,马克思撰写《俄国的对华贸易》和《英国在华的残暴行动》。<br> 7月至1860年11月,马克思和恩格斯为《美国新百科全书》撰写条目,许多条目是两人合作的成果。<br>  图为黄骏创作中国画《在伦敦德意志工人教育协会作报告》。<br> 1857年,马克思所预言的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了。他决定借此时机总结一下自己的研究成果。于是,马克思开始写作一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著作。<br> 1857年8月底,贫病交加的马克思为计划中的经济学巨作《政治经济学批判》撰写《导言》。<br> 10月至1858年2月底,马克思详细研究世界经济危机的发展,搜集了大量有关危机进程的材料,力求通过系统研究政治经济学,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和规律。<br> 1857年底至1858年5月,马克思撰写《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这是《资本论》的第一个稿本。<br> 1858年8月31日至9月28日,马克思撰写《鸦片贸易史》(两篇)、《英中条约》、《中国和英国的条约》。<br> 1859年6月11日,马克思的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在柏林出版。马克思在该书序言中对唯物史观基本原理作了经典表述。<br> 约7月3日至8月20日,马克思担任伦敦德意志工人教育协会等组织的机关报《人民报》的实际领导和编辑工作。该报不久因经费困难而停刊。<br> 9月和11月,马克思撰写《新的对华战争》和《对华贸易》。<br> 1860年1月11日至26日,马克思和恩格斯密切关注美国争取消灭奴隶制的运动和俄国争取废除农奴制的运动。<br> 11月底至12月19日,马克思研究自然科学,阅读达尔文的《物种起源》。<br> 1861年8月至1863年7月,马克思撰写《政治经济学批判(1861-1863年手稿)》,这是《资本论》的第二个稿本。<br> 1862年12月28日,马克思写信告诉路·库格曼,他打算以《资本论》为标题、《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副标题出版他的经济学著作。<br> 1863年1月,马克思结束了关于剩余价值理论的主要篇章的写作。他后来打算把这一部分作为《资本论》的第四部分即理论史部分出版。同时他编写了《资本论》第一和第三部分的写作计划,这两部分成为后来《资本论》第一卷和第三卷的基础。<br> 7月初,马克思研究数学,特别是微分学和积分学。<br> 1863年8月至1867年,马克思用更加系统的形式来表述他的经济学著作的理论部分,完成了《资本论》理论部分三册的新稿,并将《资本论》第一册整理付印。<br> 1864年9月28日,马克思出席在伦敦圣马丁堂举行的国际工人会议。这次会议通过了成立国际工人协会(后通称第一国际)的决议。马克思当选为协会临时委员会委员。10月22日,马克思起草国际工人协会的纲领性文作——成立宣言和临时章程,11月1日,在协会临时委员会会议上获得一致通过。临时委员会按章程被确定为协会的领导机构,后改称总委员会,1866年以前通称中央委员会。马克思作为德国通讯书记参加总委员会。<br> 1865年3月19日至4月8日,马克思因病去荷兰扎尔特博默尔,在姨父莱·菲力浦斯家休养。<br> 6月20日和27日,马克思在国际工人协会中央委员会会议上作了关于工资、价格和利润的报告,用通俗的形式阐述了剩余价值理论的其本观点。<br> 9月25日至29日,马克思参加国际工人协会伦敦代表会议。<br>  图为马克思1857-58年经济学手稿。<br> 1866年1月底,马克思由于紧张写作《资本论》而患病,按照恩格斯建议决定首先发表《资本论》第一卷。<br> 9月3日至8日,国际工人协会日内瓦代表大会按照马克思起草的《给临时中央委员会代表的关于若干问题的指示》通过了各项主要决议,批准了以马克思起草的临时章程为基础的协会章程和条例。马克思被选入中央委员会。<br> 1867年约6月17日至27日,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的附录《价值形式》。<br> 8月16日,马克思连夜写信给思格斯,衷心感谢恩格斯在他写作这部著作期间所给予的无私帮助。<br> 1867年8月下半月至1883年初,马克思继续在政治经济学和其他许多领域进行广泛研究,写作和修改《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但因忙于领导国际工人运动、修订出版《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二版和法文版、研究其他领域的问题以及经常患病等原因,马克思生前未能出版《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br> 9月6日,马克思被国际工人协会洛桑代表大会选入总委员会。<br>  图为马克思1866年肖像。<br> 1867年9月14日,在燕妮和3个女儿的大力支持下,在恩格斯的无私帮助之下,马克思努力了十多年的巨著《资本论》第一卷在德国汉堡出版了。<br> 《资本论》(全称《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创作的政治经济学著作。全书共三卷,以剩余价值为中心,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经济运动规律,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第一卷研究了资本的生产过程,分析了剩余价值的生产问题。第二卷在资本生产过程的基础上研究了资本的流通过程,分析了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第三卷讲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分别研究了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这一卷讲述的内容达到了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的高度统一,分析了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br>  图为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br> 马克思的《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最厚重、最丰富的著作,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br>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资本论》(第一卷)列入《世界记忆名录》,这部著作属于“人类的记忆”。<br>  图为吴宪生创作中国画《〈资本论〉在工人阶级中传播》。<br> 1868年1月至3月,马克思在给恩格斯和路·库格曼的书信中对欧·杜林写的《资本论》第一卷书评和杜林的其他著作作了评论。马克思指出了《资本论》第一卷在经济理论和研究方法方面不同于以往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三个崭新因素,以及他的阐述方法与黑格尔的不同之处。<br> 1868年春至1870年中,马克思撰写《资本论》第二册的第II稿。<br> 1868年4月底,马克思为撰写《资本论》第三册研究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之间的关系。<br> 9月6日至13日,国际工人协会布鲁塞尔代表大会根据马克思提出并由总委员会批准的草案,通过了关于缩短工作日的决议。马克思被代表大会选入总委员会。大会还通过一项决议案,倡议名国工人学习马克思的《资本论》。<br> 1869年9月7日和11日,马克思起草的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的报会在国际工人协会巴塞尔代表大会上宣读。马克思再度当选为总委员会委员。<br> 11月30日,马克思参加在伦敦成立的土地和劳动同盟。<br>  图为1870年代马克思原版蛋白照片,为马克思最小的女儿埃莉诺·马克思)旧藏。<br> 1871年3月18日,法国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19日,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完全掌握了巴黎的政权。国民自卫军发表宣言,宣布即将由工人通过选举成立公社,并在公社选出后,把政权移交给公社。26日,巴黎公社举行选举,共选出86名公社委员,其中大多数是工人,或是公认的工人阶级的代表。28日,公社委员就职。巴黎公社这个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的革命政权庄严地宣告成立时,广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欢呼声和“公社万岁!”的口号声。29日,公社颁布法令,宣布“巴黎公社为唯一政权”。巴黎公社虽然仅仅存在了72天,但却是工人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br> 3月19日至5月,马克思和恩格斯仔细研究巴黎爆发革命后的局势和3月28日宣布成立的巴黎公社的材料,同公社社员建立联系,并在有关内外政策的各种问题上向公社提供建议。马克思高度赞扬巴黎工人的伟大创举。马克思和恩格斯动员各国工人声援巴黎公社,致信国际工人协会各支部,呼吁对公社给予支持。<br> 4月12日和17日,马克思在给路·库格曼的信中,援引自己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书中作出的无产阶级必须打碎资产阶级的军事官僚国家机器的结论,强调巴黎公社的世界历史意义。<br> 5月23日,马克思在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会议上作关于巴黎公社的发言,指出即使公社遭到失败,公社的原则也是永存的,是消灭不了的。<br> 马克思无私资助革命事业,即使在自己生活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尽最大努力帮助革命战友。6月至1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组织对巴黎公社流亡者的救济和援助,领导了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成立的流亡者委员会的工作,设法为流亡的公社社员寻找工作。<br> 9月17日至23日,马克思和恩格斯领导国际工人协会伦敦代表会议的工作,在会上作了关于工人阶级的政治行动的发言。9月24日,马克思在伦敦举行的国际工人协会成立七周年庆祝会上发表讲话,论述国际的任务和目的,阐明巴黎公社的性质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意义。<br>  图为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宣告成立。<br> 晚年马克思依然密切关注世界发展新趋势和工人运动新情况,努力从更宏大的视野思考人类社会发展问题。<br> 1872年9月2日至7日,马克思和恩格斯领导国际工人协会海牙代表大会的工作,挫败了巴枯宁派的分裂阴谋。<br> 1876年秋至1881年中,马克思撰写《资本论》第二册的第Ⅴ、Ⅵ、Ⅶ、Ⅷ稿以及一些片断稿和准备稿。<br> 1878年至1882年,马克思钻研代数学,写了大量札记,还写了微分学简史。<br> 1879年9月17日至18日,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起草给奥·倍倍尔、威·李卜克内西、威·白拉克等人的通告信,批评在反社会党人法实施以后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内出现的机会主义倾向。<br> 1881年7月26日至8月16日,马克思和夫人在巴黎附近阿让特伊的女儿燕妮·龙格家小住。<br> 马克思晚年与燕妮的黄昏之恋更加强烈。1880年,燕妮可能患了肝癌,她以惊人的克制能力,忍受着极大的疼痛。在这胆战心惊的岁月,马克思照料妻子不离左右。为了要让她快活些,马克思于1881年7、8月间,陪着她到法国去看了大女儿和几个外孙。1881年秋天,由于焦急和失眠,体力消耗过度,马克思也病了。他患的是肺炎,有生命危险,但他仍然忘不了燕妮。<br> 1881年12月12日,马克思夫人燕妮·马克思在伦敦逝世。燕妮逝世是马克思从未经受过的最大打击。为了表达对燕妮的思念,马克思悄无声息地将她的一张镶有镜框的相片随身携带,直到他逝世后,女儿爱琳娜才在他的衣袋中发现了这一秘密。当然,马克思并没有陷入消沉之中,而是继续将自己的余生奉献于人世间最壮丽的事业——为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以此来表达对燕妮的深切怀念。在1881年12月13日致丹尼尔逊的信中,马克思写道:我想尽快地完成《资本论》第二卷,以献给我的妻子。这也是马克思将忘我的工作和对燕妮深深的怀念结合起来的最好的一种表达方式。<br> 1982年2月9日至10月初,马克思由于健康状况恶化前往阿尔及尔、法国南部、瑞士等地疗养,并看望女儿燕妮、劳拉以及约·菲·贝克尔,会见费默、茹 盖得、保·拉法格等人。<br> 1883年1月11日,马克思的大女儿燕妮·龙格在巴黎逝世,仅仅38岁。当时由于妻子逝世而一病不起的马克思在听到大女儿死讯时病情再度加重。<br> 19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伦敦寓所逝世。13月17日,马克思的遗体在伦敦海格特公墓下葬,同他的妻子燕妮埋在一起。恩格斯在墓前致悼词说:马克思是一位天才的革命家,他的英名和他的事业,人类将永远不会忘记。<br>  图为1875年马克思肖像。<br> 马克思和燕妮共生了四女二子,只有三个女儿(即长女珍妮·马克思,次女劳拉·马克思,三女儿艾琳娜·马克思)长大成人,都积极参与工人运动,也为马克思主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br>  图为马克思一家和恩格斯的合影。<br> 在旧中国,旧式的农民战争走到尽头,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屡屡碰壁,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纷纷破产的情况下,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早在清末民初,一些来华的外国传教士、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中国无政府主义者就开始对马克思、恩格斯及其理论作过零星的介绍,但他们对这一科学理论的了解和认识是非常肤浅和片面的,并没有引起特别关注和大的影响。<br> 1899年《万国公报》第121期刊载了署名“英士李提摩太译,华士蔡尔康属文”的《大同学》一文,其中提及了马克思以及《共产党宣言》的部分内容。连载在《万国公报》第121至124期的此文受到刊物大力推介,同期还出版了《大同学》的单行本,这是最早出现马克思译名的著作。<br> 俄国十月革命、中国五四运动后,中国早期的共产主义者李大钊、陈独秀、李达、李汉俊、瞿秋白、蔡和森等,为了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开始研究与翻译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并有意识地将之与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联系起来。由此,马克思主义的文章较多地见诸报纸杂志。1919年底,陈望道返回故乡义乌分水塘村,着手翻译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1920年4月下旬,《共产党宣言》一书译稿完成,经过陈独秀、李汉俊校阅后,于同年8月正式出版。<br>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而广泛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准备了思想条件。<br>  图为外国传教士第一次提及“马克思”的《万国公报》第121期和《大同学》单行本。<br> 1940年3月24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发出《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指示》,规定每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日为干部的“学习节”,号召党员和干部加强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br> “干部学习节”,又被称为“五五学习节”。第一届“五五学习节”活动在陕甘宁边区及各抗日根据地迅速展开。<br>  延安时期的全党大学习是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第一次大范围的、深入地、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运动。在中国革命最艰苦、最困难时期,坚持开展学习节活动,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全党学习马列主义、全党认真读书学习的重视程度,时至今日,仍对新时代如何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国家、学习型社会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br> 1986年5月5日,经过我国翻译出版界30年的辛勤努力,终于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50卷共3200万字左右全部出齐。收入两位革命导师的2000多篇著作和4000多封书信以及400多件文献资料。其中1至26卷是著作卷,27至39卷是书信卷,最后11卷是补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是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全集,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遗产,也是全人类思想精华的一所宝库。<br> 2018年5月4日,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讲话,总结道:<br> ——马克思的一生,是胸怀崇高理想、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1835年,17岁的马克思在他的高中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这样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一生饱尝颠沛流离的艰辛、贫病交加的煎熬,但他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为人类解放的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成就了伟大人生。<br> ——马克思的一生,是不畏艰难险阻、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的一生。马克思曾经写道:“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马克思为创立科学理论体系,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最终达到了光辉的顶点。他博览群书、广泛涉猎,不仅深入了解和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知识,而且深入了解和研究各种自然科学知识,努力从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中汲取养料。马克思毕生忘我工作,经常每天工作16个小时。马克思在给友人的信中谈到,为了《资本论》的写作,“我一直在坟墓的边缘徘徊。因此,我不得不利用我还能工作的每时每刻来完成我的著作”。即使在多病的晚年,马克思仍然不断迈向新的科学领域和目标,写下了数量庞大的历史学、人类学、数学等学科笔记。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br>  ——马克思的一生,是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战斗的一生。恩格斯说,“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马克思毕生的使命就是为人民解放而奋斗。为了改变人民受剥削、受压迫的命运,马克思义无反顾投身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始终站在革命斗争最前沿。他领导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领导了世界上第一个国际工人组织——国际工人协会,热情支持世界上第一次工人阶级夺取政权的革命——巴黎公社革命,满腔热情、百折不挠推动各国工人运动发展。<br>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br> “今天,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马克思至今依然被公认为‘千年第一思想家’”。<br> “今天,我们纪念马克思,是为了向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致敬,也是为了宣示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坚定信念。”<br>  “恩格斯说:‘只要进一步发挥我们的唯物主义论点,并且把它应用于现时代,一个强大的、一切时代中最强大的革命远景就会立即展现在我们面前。’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让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人类社会美好前景不断在中国大地上生动展现出来!”<br> 现在庆祝马克思的诞辰,那是因为马克思和列宁、毛泽东一样,都是劳苦功高、功盖天下、功德无量、功标青史的世界伟人,为了全人类的解放、发展和幸福奉献了自己的一切。但是他们在世时和逝世后都遭到了敌意、忌恨、仇恨、谩骂、诅咒、迫害、驱逐、追杀、造谣、诽谤、诬蔑。这并不奇怪,因为,自从奴隶社会以来,人类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在实现共产主义目标以前,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是客观存在不会熄灭的。在存在着阶级剥削压迫的社会里,每个人的阶级立场不同,思想观点不同,评价人和事物的方法不同,自然对待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等伟人的态度也就截然不同。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指出:“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今天我们纪念马克思诞辰,吃长寿面,加上荷包蛋,以表达我们的理想和信念,就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团团圆圆,长长久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道路,坚持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br><br>(注:大多数图文来源于新华网、360图片等网络)<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