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地” 寻 踪

寒带鱼

<p class="ql-block">美篇号:49356473</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广州,繁华的北京路附近,熙熙攘攘的高第街,有一条小巷叫“许地”,这里是“广州第一家族”许氏家族的故园。自晚清以来,许氏家族人才辈出,先后有21名举人、3名进士;近代以来,更是出了政治家许崇灏,粤军总司令、孙中山爱将许崇智,三任中山大学校长许崇清,鲁迅先生的爱人许广平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航拍许地(图片引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许氏先祖许拜庭13岁到盐号当学徒。凭着精明和忠诚,成长为广州四大盐商之一。发家之后的许拜庭选址广州高第街购买屋宇。随着家业逐渐兴旺,许拜庭长子许祥光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率族人在高第街修祠堂、建大宅,此后许氏子孙在此聚居,世称“许地”,终成广州近代第一大家族。资料显示,当初的“许地”总面积达9700多平方米,包括家庙、戏台、藏书室、花园等,住有22房子孙。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步入广州市越秀区高第街,只见人群熙熙攘攘。大南路66号旁的蓝色指示牌醒目地指示着“许地”入口,这就是昔日“广州第一家族”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如今的许地,仍保留着许地门楼、许氏宗祠、许广平故居等历史文化建筑。近两百年过去,许氏家族已到了十二代,可留在这里的许氏后人并不多了,大多已迁往京、沪、江浙、香港及海外定居。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许氏族人许卓走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他生于1902年,原名许崇耆,1924年在广州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去法国勤工俭学,结识了周恩来、邓小平等人,之后回国参加北伐战争以及百色起义,1934年不幸牺牲,是一位杰出的红军将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据介绍,“许地”有一座拜庭许大夫家庙,它始建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家庙硬山式屋顶、人字形山墙,屋面覆盖着古雅的碌筒瓦,墙外侧的卷草灰塑精致灵动。整座家庙完整的形制、精良的做工和讲究的用料无不彰显了许氏家族鼎盛时的繁华。遗憾的是年久失修而大门紧闭,无缘见真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走过窄巷子左拐,就看见了许广平故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巷子很窄,窄到你无法拍摄故居大门的正面全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门脸很小,小到你无法相信这是一位大清朝省部级官员的府邸。</p> <p class="ql-block">       许氏家族第三代的许应鑅、许应骙兄弟俩考中进士后,也先后成为大清帝国的封疆大吏。许应骙官至礼部尚书、闽浙总督。许应鑅则以“清官”为理想,历任广饶九南兵备道兼九江关监督、河南按察使、江苏按察使、江苏布政使、浙江巡抚等职。许应鑅在江西的时间最长,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尤以兴办学校、建善堂、免除民间溺女婴陋习为突出。许应鑅任江苏按察使后,察吏治、纠冤狱,不到半年时间,为民平反冤案百余件,被老百姓称为“许青天”。</p><p class="ql-block">       许家还有另一位文化名人,就是许广平。许广平是许应鑅的孙女,因与鲁迅的爱情故事而为人们熟知。许广平在许氏家族中是一位性格倔强的“反叛式人物”,她8岁时反抗缠脚,19岁冲破封建包办婚姻的枷锁北上求学,并参加“五四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者,最终成为无产阶级文化运动主将鲁迅的伴侣和助手。1925年10月12日,许广平以“平林”笔名,在鲁迅主编的《国民新报》副刊乙刊上发表了《同行者》一文,歌颂鲁迅“以热烈的爱、伟大的工作给人类以光和力”,使“将来的世界璀璨而辉煌”,并表示愿与鲁迅携手同行,“一心一意地向着爱的方向奔驰”。1927年1月,鲁迅到中山大学任教,许任助教和广州话翻译,感情进一步加深。1929年,生子周海婴。许广平后历任政务院副秘书长、全国妇联副主席、民主促进会副主席等职务。其后,许广平回许地的次数并不多。据许锡俊介绍,鲁迅也到过这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任凭风浪起,相与渡横流。许广平与鲁迅在一起生活10年,忧乐相通。她的人生价值在鲁迅的生命中得到了体现。她叩开了鲁迅的爱情之门,给予鲁迅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她既是鲁迅事业的得力助手,又是鲁迅精神忠诚的继承者和热忱的弘扬者。这一切源于许广平的才华智慧,源于她与鲁迅的志同道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故居内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故居内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故居内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广西布政使许祥光故宅</p> <p class="ql-block">       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是许氏家族崛起的重要转折时间。这一年,许拜庭之子许祥光在中举12年之后,成为许氏家族第一位进士,戴上了红顶官帽。后来,许祥光的十个儿子中,出现了七兄弟接连中举的盛况,“七子登科”为后世称颂,他们皆被委以重要官职。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3月间,英军闯入珠江港口,欲强行入城时,许祥光带头捐献白银6万两,集合市民出兵、出武器,聚合团勇10万,劝集捐银40万,购买枪械、粮饷,日夜守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许祥光故居内的楼梯,除了钢管扶手是后来安装上去的,还是百年前的老样子。</p> <p class="ql-block">       如此不起眼的建筑,是官至一品的许氏第四代子孙许应骙的故居。据资料介绍,许应骙8岁即能“命笔为文,斐然成章”,被录取为县学生。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中举人,三十年成进士。咸丰二年(1852年)朝考,名列前茅,授翰林院庶吉士,后又升为内阁学士。光绪六年(1880年)奉旨充“会试”副总裁,这是有科举考试以来广东人当“会试”总裁的第一人。许应骙官至一品,受到慈禧和李鸿章赏识。</p><p class="ql-block">      到了近代,许氏家族更是英才辈出。许应骙的侄孙许崇智,年少时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06年加入同盟会。许崇智在民国年间曾任粤军总司令,与堂兄弟许崇灏、许崇济三人追随孙中山参与二次革命、护法战争、北伐战争等。许崇灏是辛亥革命元老,孙中山的重要军事幕僚。许崇济是有“铁血将军”之称的东征名将。三人均在辛亥革命中立下显赫功劳,被称为孙中山麾下的“许氏三杰”。</p><p class="ql-block">      许家人重视教育。从定居高第街开始,许家就不惜重金聘请名师,严苛治理家学。许崇灏、许崇济的弟弟许崇清,是家族涌现出的近代著名教育家。他一生中曾三次出任中山大学校长,时间跨越新中国成立前后。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中山大学要任命一位新校长,提名许崇清做校长人选之后,毛泽东主席马上予以批准,由此,他第三次出任中山大学校长,一直到1969年去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