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湾广岩河盐场遗址记忆

印象

<p class="ql-block">郭家湾风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郭家湾广岩河盐场遗址记忆</span></p><p class="ql-block"> 文/郭辉</p><p class="ql-block"> 在四川东北部有一个被称为“小盐都槐树”的古镇,离古镇不足一公里处一个叫“郭家湾”的地方,是明未清初“湖广填四川”来的一支唐汾阳王郭子仪后裔的群居地,那里环山傍水,风景秀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一条槐溪涓涓细流缓缓经过郭家湾傍汇入滔滔碧蓝的宝马河,俨然将郭氏家族如玉带般依偎索抱在怀里,让这片山水土地的郭氏族人孕育其中,更彰显的生机盎然,人丁兴旺、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p><p class="ql-block"> 明未清初,战乱纷争,待到康熙定鼎后,郭氏迁川始祖郭夲源公举家由湖北麻城孝感故里“辞湖入川”来到“蜀顺庆府西邑槐溪里”落户居住,开始插田耕种。其子孙后代始终尊循“忠厚传家,耕读为夲”的祖训;在此河畔青山生息繁衍。始至到清康熙初年,我郭家湾开基祖郭元山、郭元稳公兄弟俩历经沧桑,经营盐业、丝绸、茶叶,带领族人辛勤耕耘,把我郭家湾等处荒墟废垒之地,开辟成了田连阡陌的丰腴之湾。用了3年零六个月时间修建了气势雄伟,四水归堂,风水绝佳的郭家大院;庄严肃穆、人文厚重的郭氏宗祠;雕刻精美、高大势宏的郭氏祖墓群;还有用巨大石条修筑的数百阶通山大石梯;特别是在郭家湾开办了盐场,勘钻出了第一口“广岩河盐井”开启了郭氏家族在槐树古镇开办小盐都汇集地“盐工坊“(后称盐业工园”)以及井盐钻探生产工艺的先河,给子孙后代留下了一份宝贵的家族文化历史遗存及精神信仰。</p><p class="ql-block"> 每当逢年过节回到老家郭家湾和八九十岁垂暮健在的长辈们在一起摆龙门阵时,老人们都都会津津乐道地讲述着郭氏先辈们的建家史和立业功德。其中讲述最多的还是郭家湾开基祖郭元山、郭元稳二公当年带领族人们同心协力建设家园的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郭元山、郭元稳二公身强体壮,腹有诗书,聪慧胆识皆过人,除了领导族人开辟良田耕种养家糊口之外,二公不畏艰险还走南闯北做盐巴、丝绸、茶叶生意积攒银两。由于当时槐树古镇没有井盐,早期人们的食用盐都是郭氏二公从产盐地自贡、大英两地用骡马驮和人力背挑运回来供给,尽管如此还是管不上人们日常生活自由使用。二公看到这种缺盐的境况,长期靠骡马和人力长途跋涉运盐回来供给人们使成夲升高而且人也很累,万一遇到天灾兵祸等其它原因还有可能运不回来而断盐,这可是人们生活的大事。于是二公商量决定分别留下来在自贡和大英两地把生产盐业的手艺学回去,他们把平时经商积攒下来的银两一次性交给当地盐场场主,历尽艰辛、吃尽苦头用了两年时间学会了勘测盐址法,探钻盐井法、竹茼天车汲囟盐水法、通天灶熬盐法、盐池晒盐法、交易卖买盐法等手艺。</p><p class="ql-block"> 二公开办盐场手艺学成回到郭家湾的第一件事是盐场选址,夲着就近勘测盐井的原则,第一时间就在郭家湾进口与槐溪河边的一块斜平地上勘探发现有地下盐囟水,经过二公和族人们近半年时间的取土探钻,放楠竹筒、转动人工天车,终于从地下百丈幽深的地层搬运出第一竹筒盐卤水哗哗地流向盐池,当族人们蜂湧至盐池用手捧起盐囟水送到口里不住地说“好广的盐水、好咸哦”!这时的二公用手抹了抹额头涔着的汗珠幸福地笑了,随后急步走到盐井口用手抚摸着抽盐竹筒大声地说道:这口井岩层又硬又深、盐卤水又广而且挨到槐溪河,干脆取名叫他“郭家湾广岩河盐井”吧!顿时族人们群情激奋、雀跃高呼:二公取的这个盐井名字“硬是巴适”。 </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几年“郭家湾广岩河盐井”由于出盐卤水多,郭氏族人们日夜不停地都在盐场上做工。他们分工很明确,头脑精明的人管理制盐的全程技术,年青体壮的就上天车架子用人力搬运盐卤水出井倒入盐卤池,年稍长的就负责烧通天灶熬盐,中年妇女心灵手巧在盐场坝上晒盐,老年妇女就四处拾柴禾和收购外面运来卖的柴禾和煤炭以供熬盐所用,盐场主的管事人员要负责整个盐场从生产到销售和安全等等事宜。可以想象的到当时“郭家湾广岩河盐井”日夜不停的人间烟火之气,以及族人们辛劳之后所得的喜悦之情。</p><p class="ql-block"> “郭家湾广岩河盐井”生产出来的盐已经能够解决槐树古镇人日常生活的需求了,这时二公并不满足于此而止步不前,思索对未来郭氏家族盐业发展向前又有了长远的目光和更新的打算。二公合计还要对外开拓盐业市场,争取再在周边多勘钻盐井把这些生产制盐技术传到周边,让这些盐井能够生产出更多的盐。然后在槐树古镇临江桥头修建了郭氏盐铺商号“盐工坊”(后改称”盐业工园”即原老兽防站处共有房八间)将自已所产的井盐和收购来自四面八方相邻的散井盐存放在仓库里,后由骡马驮运和部分人工运往当时非常缺盐的通、南、巴(通江、南江、巴中),同时还为当时川陕红军免费提供一部分盐巴,为红色政权的建立也尽到了郭氏家族的一点微薄之力。在通、南、巴把盐销售完在返回沿途路上的同时,还收购当地的生丝、茶叶、烟叶等土特产,用骡马和人力运回来以满足槐树古镇人日常生活所需。经过多年的盐业经营二公也积攒了足够的银两,用了三年零6个月时间修建了郭家大院、郭氏宗祠、郭氏古墓群、郭家湾上山大梯子等等建筑,改变了郭家湾郭氏家族曾经滞后的冏困面貌,让族人们都有饭吃、有衣穿、有工做,从此郭家湾里顿生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人间气象。</p><p class="ql-block"> 二公去逝多年后,以郭氏家族为代表的盐场郭氏后人们如:郭维斯、郭维春、郭维全、郭维义等等郭氏族人们前赴后继、艰苦奋斗把祖先留下来的井盐事业经营的风声水起,让槐树古镇被外地人誉名为“小盐都槐树”,可谓盛极一时,繁荣一方,这个名字至今仍响亮于耳。</p><p class="ql-block"> 解放后由于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原因,槐树古镇郭氏盐业商号“盐工坊”和“郭家湾广岩河盐场”被收购为国有资产,但盐井仍然采用最古老、最传统的老式竹筒提取卤盐水制盐工艺,一直制盐生产到6o年代未期,由国家推行新的盐业制作标准出台后,“郭家湾广岩河盐井场”才退出其一百多年的制盐历史舞台。由于当时没有保护意识,所有的制盐设备几乎被全部毁于一旦,甚是遗憾。</p><p class="ql-block"> 九十年代初,我们回到郭家湾在现在的“广岩河盐井”盐场遗址还看到留有当年盛盐卤水的盐池,全用瓦砾、石灰、糯米加鸡蛋清人工夯筑而成,全长约2o米,宽约I0米,高约5米,中间用石条横隔着大约高2米,儿时我们还常到盛有天然雨水的盐池里洗澡游玩,也是其乐无穷。后因工作离家,多年后回到广岩河盐址时原唯一留下的盐卤水盐池也已荡然无存。原来的晒盐场郭氏后人己经在原址上修建了漂亮的小洋楼,四周种上了花草,他们将用这种方式去守候祖先曾经的艰辛与辉煌。</p><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当年“郭家湾广岩河盐场”的所有建筑物已经不复存在,盐井遗址上全是长满了绿油油的庄稼,下面覆盖的尽是当年用柴禾、煤炭烧通天灶熬盐时留在土层里的厚厚灰尽;曾经深约百丈的盐井眼被时间老人永远地封存在郭家湾这片神圣的土地里。几代郭氏族人为制盐事业留下了繁忙的脚步声和吆喝声也永远回响荡漾在郭家湾里,用勤劳的制盐双手描绘着美丽的家园,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着郭氏子孙后代们美好的未来。作为郭氏子孙我们将会永远铭记住郭氏先辈们的丰功伟绩,将这种不畏艰辛、发愤图强的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p><p class="ql-block"> 郭家湾与槐溪河如同一幅古老的画卷,在描绘着时间的长河。而“广岩河盐井”,则是这画卷中最璀璨的一笔。近三百年的岁月,没有磨灭其活力,反而让它成为郭氏家族盐井记忆的骄傲和精神支柱,一个可以用文字和语言的温度去触摸这段永不消逝的家族精神历史遗址。</p><p class="ql-block"> 2024、5、4 深夜草笔</p> <p class="ql-block">盐井眼</p> <p class="ql-block">手制式搬盐车</p> <p class="ql-block">制盐石刻图</p> <p class="ql-block">天车</p> <p class="ql-block">手工式搬盐车</p> <p class="ql-block">勘钻盐井</p> <p class="ql-block">脚踏式搬盐车</p> <p class="ql-block">一、郭家湾郭氏家族共有7口大盐井,现分别列于下:</p><p class="ql-block">①广岩河盐井(郭维春、郭维和经营)</p><p class="ql-block">②广水井盐井(地主郭维斯经营,现仕伟房处)</p><p class="ql-block">③夜河滩盐井(郭光辉石科处)</p><p class="ql-block">④顺边地盐井(大先房侧)</p><p class="ql-block">⑤山平上盐井(河湾郭湾交界处)</p><p class="ql-block">⑥简槽沟盐井(郭维权经营)</p><p class="ql-block">⑦窝儿盐井(郭尚喜负责修井)</p><p class="ql-block">二、外槐树周边还有其它四口小盐井如下:</p><p class="ql-block">①仁和盐井(王家湾处)</p><p class="ql-block">②南街盐井(何南街地主乱石垭学校处)</p><p class="ql-block">③岩底下盐井(大文处、克政他父)</p><p class="ql-block">④寿星盐井(店子上克政他父)</p> <p class="ql-block">后附:</p> <p class="ql-block">传统楠竹筒井盐采取工艺</p><p class="ql-block"> 打井 </p><p class="ql-block"> 打井分为两个阶段:“打大眼”和“打小眼”,大眼必须打到出现盐懒子说的白石头,即岩盐为止。</p><p class="ql-block"> 上层是大眼,口径15-25公分,深约50至100多米不等。大眼的作用是下牝牡相衔的楠竹筒(即套管)。楠竹筒的作用是隔绝洞壁上渗透出来的淡水。大眼钻至假设50米深,竹筒相应下50米,若不能隔绝洞壁渗透的淡水,这叫漏井,不能再钻,只有报废。</p><p class="ql-block"> 大眼打成后即打(凿)小眼,将大杆(钻杆)顶端的大令牌头(圜刃形钻头)换成小令牌头,继续往下凿井,直钻至100米多深,如果每天能产500-3000斤浓度7-10度的卤水就成了活井。如是无卤水可汲,就是选址不准叫干窟窿。若懒子运气好,小眼恰好打在岩盐的最凹处,且凹处的面积大,则可使该井成为懒子说的广井,广井即盐卤取之不竭的盐井。</p><p class="ql-block"> 岩盐表面的地下卤水都源源不断地流向小眼,将小眼盛满,淹没了小井。若小眼打到较薄的岩盐层,可能打穿岩盐,这时,有两种情况产生:一是因地压而产生井喷, 如蓬机井,从五几年至今仍在自喷。二是压力一般,下筒后地压可使大楠竹筒内长期保持卤水过半,这样的井亦称之为广井。</p><p class="ql-block"> 大眼小眼打完后还必须用圆铲铲光井壁,再用锉棒打磨井壁,使井壁达到需要的光滑程度。这样,下筒才能够顺利进行。产卤的小眼经过岁月的流逝卤水腐蚀、地层变迁,有时洞壁也要垮塌,这叫“垮腔”。岩石填塞了产卤眼,就无法汲卤。有时,一些汲卤工具掉在井里或其他人为造成的障碍这叫“屙堆”,也无法汲卤。要汲卤必须排除故障。因此产生了修治井的工艺和工具。如果故障大、难度大,要修好一口井需时间一月或数月才能完成。要保持一口不出故障产卤的井很难。</p><p class="ql-block"> 散泥 </p><p class="ql-block"> 凿出的泥浆提出来的过程。刮筒,即在6到8米的竹筒竹节上方打了方形小眼便于泥浆进入的竹筒。</p><p class="ql-block"> 下筒 </p><p class="ql-block"> 将大楠竹牝牡相衔后,用青蔑和麻绳捆扎大楠竹,再用桐油和石灰浆裹青蔑和麻绳,直到干透光滑坚硬为止,以防楠竹被卤水涨爆裂。然后将大楠竹下到小眼顶部,罩住小眼,卤水便从小眼涌进大楠竹筒,如此,取卤就方便了。</p><p class="ql-block"> 修井</p><p class="ql-block"> 楠竹筒井井口仅仅15cm大小,修制井技术是卓筒井懒子的一项绝活。内容有补垮塌的井腔。打斜了的井眼。掏堵塞了的井眼。打捞掉入井里的一切掉物。</p><p class="ql-block"> 楠竹筒井煎盐叫“烧长火”,烧长火即是灶房煎盐的烟火长年不断,只有灶房烟火不竭,才说明这个灶房的盐懒子技术过硬,能保证卤水长年供应。要维护一个灶房的烟火,至少需要20余口井轮番作业。</p><p class="ql-block"> 何谓懒子?懒,相对井场修制井的工作量而言,懒子不懒,天天修井就直接影响到烧长火了,如断烟火,匠房就可能另找懒子。相反,懒子工作量越小,天天懒在那里玩耍,那么“长火”就有保障了。能干的懒子是极有可能被其他灶房利用小恩小惠偷走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传统井盐开采工艺</p><p class="ql-block"> ①盐井的开凿</p><p class="ql-block"> 这个仅有碗口大小的井可以抽出地下几百米深的卤水制盐。几百年前便已经有了这种汲卤制盐的传统,最深的井更是深达上千米,在生产力并不发达的古代,发明整套制盐流水线的人简直就是天才。首先第一个问题就是开凿盐井,古人采用的方法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冲击式顿钻凿井法,也被后人称之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其灵感来源于春米的杠杆原理,先建起一个支点,然后将坠板固定在上面,悬吊铁挫进井底,盐工们则不断踩踏坠板,铁挫在重力的作用下不断冲击地下岩层,不断反复便可以开凿出上千米的盐井。</p><p class="ql-block"> ② 汲卤筒的制作</p><p class="ql-block"> 下一步便是要将卤水抽到地面,这个工序的核心是汲卤筒,最初工人们用楠竹打通中间的隔层,接着在底部用熟牛皮做一个单向阀,然后打入井字型横向竹签封住牛皮。个汲卤筒便制作完成,将他放入盐井,卤水会冲开牛皮封口灌入汲卤筒,当提起时,牛皮又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将水口封住。然而想要将它提到地面也并非易事,灌满卤水的汲卤筒经常重达几十甚至上百斤,为了将它拉起来,更是体现了古人无与伦比的聪明才智。</p><p class="ql-block"> ③天车的应用</p><p class="ql-block">他们在盐井上搭起一个巨大的井架,随着盐井越来越深,并架也搭得越来越高,盐工们称之为天车,最高的天车高达100米,相当于20层楼高,。天车运用了滑轮组原理增加效率◇在最顶端有一个很大的定滑轮,滑轮组下面吊着个巨太的圆柱,拽着汲卤筒的绳索便缠在柱子上,靠近地面的地方则有另一个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在古代人们用牲畜甚至人力拖拽绳索拉起卤水而近现代这一工序早已由机械代替。</p><p class="ql-block"> ④输卤管的建设</p><p class="ql-block"> 卤水打上来以后,便要将它们通过输卤管输送到附近的灶房。输卤管也是由竹子制作,由于竹子不能转弯,盐工们便建造了很多览窝作为中转站,因此输卤管也被称之为览管。卤水抵达灶房经过日夜熬煮蒸发掉水分以后便会形成白花花的盐结晶。当然最为重要的是必须。</p><p class="ql-block"> ⑤煮卤的过程 </p><p class="ql-block"> 在煮卤的过程中加入豆浆,卤水中的氯化钠和氯化钙会和豆浆凝结,从而提取到更为纯净的食盐。如今随着现代制盐技术的发展,自贡传统的天车盐井只留下了为数不多的几座,生产大粒井盐已经越来越难找到工人来维护这些松木搭建的天车辊工是自贡盐井独有的工种,这些天车全都是由他们进行建造与维护。</p><p class="ql-block"> ⑥辊工的传承</p><p class="ql-block"> 随着时代的发展,辊工也随着天车盐井的落幕逐渐成为稀缺人才。以前的辊工都是在没有任何保护的状态下攀爬上百米高的松木天车。现在虽然有了安全带捆扎,松木也变成了更结实的钢丝,但这份工作依旧十分危险◇经常维护一次便要更换上百条钢丝以及无数个木楔子。通常更换钢丝的工人最少要两名工人相互配合,他们已经是这个组里最年轻的辊工,年龄都已超过40岁。当新的钢丝更换完成以后,第三名辊工则需要往缝隙中打入木楔子,这个步骤的作用是让钢丝绷紧受力。龙师傅组织着自贡地区为数不多的辊工队伍,他自己已经年过五十,这次仅仅上天车一个。</p><p class="ql-block">⑦多小时体力不支</p><p class="ql-block"> 多小时就已经体力不支。这爬天车最佳的黄金年龄就是在30到45岁之间,太年轻经验稍显不足,年纪大了体力又会跟不上。</p><p class="ql-block">⑧修天车的挑战</p><p class="ql-block"> 修天车对于现如今的辊工而言,已经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像是守护盐井的一种仪式。那些曾经林利于盐井的许多座天车背后有着无数精彩故事。</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