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 · 悉尼

叶志刚

我们本次澳大利亚之行,首站为悉尼,而到达悉尼后的第一个景点便是悉尼歌剧院。悉尼歌剧院的名声太响了,它不仅是悉尼艺术文化的殿堂,更是悉尼的灵魂,它是悉尼乃至整个澳大利亚知名度最高的建筑,理所当然地,也是造访悉尼的每一个游客的必访之地。<br>  悉尼歌剧院平均每年举办各类演出1500场,观众达120万人次,每年到此游览参观的人数达800多万。<div><br></div> 悉尼歌剧院的外型犹如即将乘风出海的白色风帆,又像一座陈放巨型贝壳的大展台,充满着海的趣味。它那优美舒展的弧线,在港湾的天光水色间显得婀娜多姿。<br><div><br></div> 从空中俯瞰,这座造型别致的歌剧院,三面临海,由三组巨大的“海贝”组成,耸立在一块南北长186米、东西最宽处为97米的钢筋混凝土基座上。(这张为网络图片)<br>  第一组“海贝”壳片在基座西侧,四对壳片成串排列,三对朝北,一对朝南,内部是音乐厅。第二组在基座东侧,与第一组大致平行,形式相同但规模略小,内部是歌剧厅。第三组在基座西南方,规模最小,由两对壳片组成,里面是餐厅。其他房间则巧妙地布置在基座内。<div><br></div> 以前我曾多次在图片上见过悉尼歌剧院,对其独特的外型并不陌生,如今来到悉尼,第一次亲眼面对真实的悉尼歌剧院时,还是令我感到十分震撼和兴奋。<div><br></div> 悉尼歌剧院整个建筑群的入口在南端,以72级宽97米的台阶同路面相连。车辆入口和停车场设在大台阶下面。<div><br></div> <p class="ql-block">  悉尼歌剧院的造型,最夺人眼球的,无疑是那巨大的“贝壳”屋顶。然而,这却是建造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设计师约恩·乌松最初的设计方案,采用的是椭圆形抛物线屋顶,但这种造型严重超越了当时的施工水平,从1957年到1963年,乌松和他的团队反复修改、反复尝试,最终才将屋顶的设计方案转化为半球形。所有的壳体都是半径75米球体的一个部分,不同长度的圆拱可以在一个共同的模具中浇注,然后将若干有着相似长度的圆拱段形成一个球形的剖面。这使得全部壳体曲率统一,计算简单化,施工标准化。我们今天看到的10片巨大的“贝壳”,实际上是由2194块、每块重15.3吨的曲形混凝土预制件拼接而成。(上图为网络图片)</p><p class="ql-block"><br></p> 这张为悉尼歌剧院施工建造中拍摄的老照片,工人们正在给“贝壳”屋顶贴瓷砖。这些从瑞士定制的瓷砖有8种不同规格、总计105万多块(准确地说是1,056,006块瓷砖),分为白色和米黄两种颜色,上面带有细细的颗粒,在阳光照射下能有效地防止光污染。并且,这些瓷砖经过特殊处理,能抵御温差和海风的侵袭。此外,瓷砖表面还带有“人字”型排水沟,可利用雨水清洗屋顶。<div><br></div> 悉尼歌剧院真是一座世界标志性建筑和伟大城市雕塑,从陆地、海上和空中看,变换不同的角度,都能感受其不同的魅力。而当登上海港大桥,俯瞰悉尼歌剧院,视野更开阔,眼前的美景更有层次感,更令人惊叹。<div><br></div> 2007年,悉尼歌剧院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入选依据为:悉尼歌剧院是二十世纪重要的建筑作品,它代表了建筑形式和结构设计的多重创造力。<div><br></div> 悉尼海港大桥,位于悉尼歌剧院的西边,连接着悉尼CBD中心和北岸。它像一道横贯海湾的长虹,巍峨俊秀,气势磅礴,它与悉尼歌剧院隔海相望,也是悉尼的地标性建筑。<br><div><br></div> 悉尼海港大桥是早期悉尼的代表建筑,从“怀胎”到“出世”,前后花费了100多年。1857年绘成第一张设计图,其后经过反复修改,到1923年才进行招标,1924年破土建造桥基,1932年3月19日大桥竣工通车。若与当今中国建造的跨海大桥相比,悉尼海港大桥也许算不了什么,但在上世纪30年代的条件下,能在大海上凌空架桥,实为罕见。悉尼大桥的最大特点是拱架,其拱架跨度为503米,而且是单孔拱形,据说是世界上主跨长度最大的公路铁路两用钢拱桥。<div><br></div> 大桥全长(包括引桥)1149米,桥面宽48.8米,有8条汽车道,2条铁轨,1条自行车道及1条人行道。大桥的桥面距离海平面有50多米,万吨轮可以从桥下通过。桥墩、桥塔全部用花岗石建造,塔高95米。<div><br></div> 从1998年开始,悉尼大桥对公众开放攀爬活动,这也是世界上唯一允许游客爬到拱桥顶端的大桥。游客可以在专业人员的带领下,爬到这座134米高的悉尼海港大桥顶俯瞰悉尼,从不同视角欣赏悉尼的美景。<div><br></div> 这是悉尼大桥上的人行步道,也是观赏、拍摄悉尼歌剧院的最佳视角之一。<br><div><br></div> 我们入内参观悉尼歌剧院,这是歌剧院的内部楼梯之一。(入内参观必须由歌剧院的向导带队,不能自己进入)。<div><br></div> 歌剧院内,还刻意保留着非常“赤裸”的水泥构件,都看得到摸得到。歌剧院用来支撑壳体的是拱肋结构支撑体系,来自屋面板的压力传递给梁,再传递给作为主体结构的拱肋,最后传至大石座基础。<div><br></div> 歌剧院立面配有大片玻璃墙面,由2000多块高4米、宽2.5米的法国制造的双层玻璃板镶成。这种夹层玻璃最大的优点是,玻璃受到撞击破碎后,由于其两片普通玻璃中间夹的PVB膜的粘接作用,不会像普通玻璃破碎后产生锋利的碎片伤人。当初1963年,悉尼歌剧院建造的时候,用于建筑的玻璃制造工艺还远没有现在发达,夹层玻璃是当时最适合的选择。<br><div><br></div> 歌剧院向导为我们重点介绍了悉尼歌剧院的建造历程。<br>  悉尼歌剧院是从50年代开始构思兴建,澳大利亚发起了悉尼歌剧院的全球设计竞赛,至1956年共有32个国家233件作品参选,最终,丹麦建筑师约恩·乌松的设计方案获胜。据说,在评选中,约恩·乌松的设计方案初选就遭淘汰,但后来又复活了。悉尼歌剧院的建造项目共耗时14年、斥资1200万澳大利亚元才完成。为了筹措经费,除了募集基金外,澳大利亚政府还曾于1959年发行悉尼歌剧院彩券。<br>  乌松的设计很有创意,也非常大胆,例如,屋顶设计采用预制混凝土板,并贴有瓷砖,但乌松并没有给出精确的形状,这给日后的建造带来了很多麻烦,只能边实践边解决。随着项目的进行,建造成本不断膨胀,而设计方案又几度修改也导致了成本超支。1965年,新总理上任,改组后的澳大利亚新政府与约恩·伍重失和,使得这位建筑师愤而于1966年宣布辞职,离开澳大利亚。之后的工作由澳大利亚本土建筑师群合力完成,由彼得·霍尔接任总设计师。此时,建筑的外部工程基本完工,但由于乌松离开,内部结构得重新设计。<br>  比原计划延期10年,预算超支1457%,开工14年之后,悉尼歌剧院这个项目才终于完工。1973年10月20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参加了开幕式。而当时,设计师乌松并没有接到邀请,他的名字也没有被提及。<div><br></div> 1978年,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授予乌松金质奖章,以表彰他的杰出创造,乌松这才感慨地说,是奖章治愈了他“悉尼悲剧”的创伤。<br>  澳大利亚政府在1990年代末开始与乌松联系。作为表彰,2004年以他的名字命名了悉尼歌剧院中一间房间。尽管如此,乌松自1966年辞职之后,再也没有回到过澳大利亚。2003年,他获得了普利兹克建筑学奖,这是建筑业内的最高奖项。<br>  2008年11月29日,接连做过几次手术的约恩·乌松,在丹麦因心脏病发去世。几天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议会就通过了特别动议,举办悼念活动来缅怀这位给悉尼带来了无数荣耀的建筑大师。<div><br></div> 色彩斑斓。<div><br></div> 在悉尼歌剧院中文向导的带领下,我们进入音乐厅。根据规定,参观者只可站在离门口很近的一小块区域观赏、拍照,不可拍视频,且音乐厅内一旦出现一名工作人员,就必须立即停止拍照。果不其然,我们进门后没几分钟,前方乐池里出现一人,向导立马要求大家不再拍照。当天因视角有限,时间很短,我仅匆匆拍了几张照。<div><br></div> 音乐厅,是悉尼歌剧院最大的厅堂,拥有2679个观众席。长久以来是悉尼交响乐团、悉尼室内交响乐团以及悉尼爱乐合唱团的常驻演出地。对于知名度不太高的歌唱家、演奏家而言,曾经能在悉尼大剧院举办一次演出,是多么荣耀的事情。如今,悉尼大剧院走向平民化,经常上演歌剧、交响乐、室内乐、歌剧、舞蹈、合唱、流行乐、爵士乐等,更近距离地被大众所接受。<div><br></div> 音乐厅南端唱诗班席的上方,有一座巨型管风琴,号称是全世界最大的机械木连杆风琴,据说有10244根音管,重达37.5吨,高15米,宽13米,深8米。<br>  这台管风琴于1960年代末设计,花了10年时间才完工(管风琴于1979年制成,而悉尼歌剧院在六年前就正式开放了)。虽然管风琴是音乐厅中最具特色的元素,但每年只演奏6次。(上图为网络图片)<div><br></div> 长期以来,悉尼歌剧院因音响差,一直遭人诟病。2011年澳大利亚音乐杂志《舞台之光》发起过一份调查,由音乐家、评论家、观众进行评比,结果悉尼歌剧院的音乐厅音响效果得分很低,排名第18位,歌剧厅的音响效果则在全球20家知名演出场所中垫底。<br>  1973年和2009年,音乐厅曾进行过一些升级改造,但是收效不大。从2020年2月起,音乐厅开启了为期两年多的全面改造计划,2022年7月20日,悉尼歌剧院音乐厅正式重新面向公众开放。为解决长久以来饱受争议的音乐厅音响效果问题,舞台上方安装了为该音乐厅专门定制的18个洋红色声音反射器,并在包厢和观众席四周增设声音扩散器。新音乐厅的舞台高度比原来降低了40厘米,并由全自动化升降机完成控制,使台下不同座次的观众都能享受到最优化的欣赏视野,同时也能够令台上的演奏者更清晰地感知彼此的音量与音质。(上图为网络图片)<br>  我很想在悉尼歌剧院看一场演出,感受一下世界顶级音乐会的视听盛宴,但参观当天向导告诉我们,要后天晚上才有演出,而后天下午我们就要离开悉尼,时间赶不上了。<div><br></div> 拥有1507个座位的歌剧厅被叫做“琼•萨瑟兰剧院”,主要用于歌剧、芭蕾舞和舞蹈表演。为了避免演出时墙壁反光,大厅内部墙壁一律用暗光夹板镶成,地板和天花板选择了本地出产的黄杨木和桦木,以保证演出时能有圆润的音响效果。舞台面积440平方米,有转台和升降台。舞台配有两幅法国织造的毛料幕布,一幅图案用红、黄、粉红3色构成,犹如道道霞光普照大地,叫“日幕”;另一幅用深蓝色、绿色、棕色组成,好像一弯新月隐挂云端,称“月幕”。<br>  当天向导没有带我们参观歌剧厅。上图为网络图片。<div><br></div> 透过歌剧院的立墙玻璃,绚丽的悉尼湾风光一览无遗。<div><br></div> 有人说,不看悉尼歌剧院等于没来澳大利亚,不欣赏歌剧院的夜景等于没看过完整的悉尼歌剧院。夜幕里的悉尼歌剧院就像一组会发光的贝壳,在深沉的夜空映衬下越发晶莹剔透、如梦如幻,让人激起无限遐想。<div><br></div> 这是当晚我见到的悉尼海港大桥夜景,与白天相比,也给人带来不同的意境。<br>  大桥钢架、栏杆上的的千万盏灯光,远远望去,犹如弓背和弓弦上镶嵌的无数钻石,又如夜空下的繁星,璀璨夺目。再衬上波平如镜的海湾中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倒影,平添几分神秘。<div><br></div> 当然,若有幸遇上悉尼灯光秀,悉尼歌剧院和悉尼海港大桥的夜景将会更加美轮美奂!每年的5月下旬至6月,为期三周左右的Vivid Sydney(悉尼灯光节)是当地的一大盛事,届时整个悉尼市区的夜晚会被点亮,配合高新科技的声光效果,展现一场极富动感的灯光秀,而悉尼歌剧院的帆船外观则一直是悉尼灯光节的“点睛之笔”。今年2024年的灯光秀,已定于将从5 月 24 日至 6 月 15 日,连续举办23晚。可惜,我们这次是4月下旬到达悉尼的,若再晚一个月,就能赶上悉尼灯光秀了。<br>  附上几张往年灯光秀时的悉尼歌剧院夜景照片吧。<br>  (这张为网络图片)<div><br></div> (这张为网络图片)<div><br></div> (这张为网络图片)<div><br></div> (这张为网络图片)<div><br></div> 悉尼的皇家植物园坐落在市中心,位于悉尼歌剧院的南部,于1816年在当时的总督主持下建立。由于当地适宜的气候条件非常有利于植物园的植物收集,故园内收集展示了大量热带和亚热带植物7000多种。这里环境幽静,空气清新,适合休闲散步,放松心情。然而,我们作为游客来到这里,却主要是为了观看“麦考利夫人的椅子”,并隔海眺望到悉尼歌剧院与悉尼大桥。<div><br></div> 进入皇家植物园,沿着伊丽莎白女王通道没走多远,便来到麦考利夫人之角。著名的“麦考利夫人的椅子”,其实是一处巨大的石制座椅,像宽宽大大的沙发座落在海港边的大桉树下。这是为了纪念第四任澳大利亚总督麦考利的夫人而建的。麦考利总督在任期间,悉尼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他被人们称为“现代悉尼的缔造者”。根据当时英国的规定,麦考利总督每五年要乘船回一次英国进行述职,往返时间很长。在麦考利返回英国述职期间,麦考利夫人就经常坐在这里画画、看书,盼望着丈夫早日归来。后人为了表达对麦考利总督和夫人的敬意,就在这里修建了一座石制的座椅。如今这里也成了游客在悉尼必去游玩的一个景点。<br><div><br></div> “麦考利夫人的椅子”旁的观景台,是远眺悉尼歌剧院与悉尼大桥的最佳取景点。但我们到达的当天,天气阴沉,所拍的照片显得灰蒙蒙的,我选出这张照片,对天空色彩进行了更换调整。<div><br></div> 圣玛丽大教堂,是悉尼天主教社区的精神家园,也是澳大利亚最大最古老的宗教建筑,被称为“澳大利亚天主教堂之母”。<br>   圣玛丽大教堂始建于1821年,两次遭大火洗劫,于1868年开始的重建工程耗时长达60年,直到1928年才终于完成。1998年至2000年,教堂又加修了尖塔。大教堂长107米,中殿24.3米宽,天花板高22.5米,前塔和尖塔的高度分别为46.3米和74.6米。<div><br></div> 教堂外观气势宏伟,哥特式建筑风格,继承了欧洲中世纪大教堂的建筑遗风,采用当地的砂岩建成,对称、高耸的尖塔充满了威严的感觉。<div><br></div> 教堂外的圣玛丽雕像。<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进入教堂,我默默地在教堂内走了一圈,再在长椅上静坐一会。教堂内高大的穹顶建筑显得恢弘大气、庄严肃穆,静谧祥和的氛围让人的内心感到宁静和舒适。 阳光透过彩绘玻璃,五彩缤纷,眩目灿烂,让人们把目光再次聚焦于那些宗教故事。<div><br></div> <div><br></div> 又见管风琴。<div><br></div> 大教堂本身有种圣洁的气氛,就算无宗教信仰,走进其中也会不自觉地受到感染。<div><br></div> 圣玛丽大教堂的对面就是悉尼海德公园。海德公园初建于1810年,这片绿地还曾被用作军队的操练场,后来又作过赛马场和板球场。至今,海德公园已有超过200年的历史,是澳大利亚这个年轻国度里最古老的公园。<br>  漫步在公园平坦的小路上,两边是参天蔽日的百年大树,树下是碧绿柔软的草地,花坛里开放着五颜六色的小花。这是一处都市里闹中取静的好地方,人们常常喜欢到这里小憩或约会。<br>  而海德公园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是公园中心的那座喷泉,以捐助者的名字命名的“阿奇博尔德喷泉(Archibald Fountain)”。它建于1932年,是为了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澳联盟而建。设计独特的喷水池由一组四座青铜雕塑组成,选用希腊神话中人物,借以表达澳大利亚人征服自然的场景。<div><br></div> 喷水池中央高高站立的雕像是太阳神阿波罗,他是艺术、美与光的代表,左手持七弦的里拉琴,右手指向日出的东方,象征渴望光明。<div><br></div> 太阳神左边执弓的是狩猎女神狄安娜,猎犬及牡鹿陪伴在她身旁。<div><br></div> 太阳神右边是管理大自然和农作物的年轻神祗潘,他身边围绕着公羊、母羊和小羊。<div><br></div> 太阳神身后是正在与异兽搏斗的希望神提修斯。<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海德公园的这组喷泉雕塑如同“点睛之笔”,神奇的希腊神话将公园装点得古典而优雅。<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悉尼塔位于悉尼市中心最繁华的商业区内,是观赏悉尼市内美景的最佳地点。这座塔高305米,是南半球第二高的观景平台。有人将它与悉尼歌剧院、悉尼海港大桥一起被称为悉尼三大地标性建筑。<br>  悉尼塔的外观极具特色,整体呈金黄色,管型的塔身是是由46根长5米、重32吨的管子一个个堆叠而成的,外部通过56根钢缆与地面相连接。塔顶的塔楼是一个9层的圆锥体建筑,内设有旋转餐厅和观景台,游客在这里可以一边品尝美味,一边360度观赏窗外美景。甚至还可以挑战一下Skywalk——在距地面260米的塔外行走!<div><br></div> 悉尼市政厅位于悉尼市中心,建于1869年,采用维多利亚建筑风格,外墙由砂岩砌成,正立面有一个高耸的钟楼和奇特的屋顶,整座建筑气势恢弘。是悉尼最重要的政治中心,也是悉尼最古老的建筑之一。<br>  市政厅内设有会议厅、会客室、音乐厅以及市长和议员的办公室。音乐厅内有一座巨大的管风琴,是1890年在伦敦打造好后通过轮船运来的,共有8000多根风管,演奏起来悠扬动听,效果令人震撼。在悉尼歌剧院建成之前,重要的音乐演出都是在此举办。<div><br></div> 市政厅门口的台阶是悉尼人约会的热门地点,经常可以看到台阶上或台阶前有人在等待同伴。<div><br></div> 悉尼街景。<div><br></div> 悉尼环形码头是澳大利亚原住民的发源地,是重要的航运中心,后来渐渐发展成一个集交通、休闲与康乐于一身的综合社区。<div><br></div> 来到悉尼大学,映入眼帘的犹如一幅英伦古堡的画像,一条道路笔直延伸至城堡的主门,两旁几盏高大的富含英式浪漫的煤气灯像皇家卫兵一般在路边站岗。<br>  悉尼大学是一所公立综合性大学,创立于1850年,是澳大利亚历史最悠久和最负盛名的大学。在2023年QS世界大学综合排名中,悉尼大学位列第19名。<div><br></div> 悉尼大学的校训是拉丁文箴言“sidere mens eadem mutato”,意为“繁星纵变,智慧永恒”。<div><br></div> 悉尼大学的环境非常优美,走进校园,一片片开阔的绿地映入眼帘,在绿树掩映中是一座座精美典雅的建筑物,几乎每一座建筑都有不同时代的建筑风格,而最突出的是那些维多利亚式建筑。<div><br></div> 悉尼大学历史上共培养过7位澳大利亚总理、5位诺贝尔奖得主、2位克拉福德奖得主,以及最高法院法官、联合国大会首任主席、国际法院院长、世界银行总裁等知名人士。悉尼大学也是澳洲拥有最多亿万富翁毕业生的大学。<div><br></div> 这就是悉尼大学的主教学楼,有人将它称作“哈利波特楼”,因它与《哈利波特》中的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相似,但其实电影并未到这里取景,实际电影中原型是英国的达勒姆大教堂。<div><br></div> 主教学楼前,一群学生在草地上聊得正欢。<br>  主教学楼的外墙主要采用砂岩,并辅以其它种类的石材,使得教学楼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出一种稳重的沙黄色,而楼房中心的上方,矗立着一座巨大的方形时钟,时钟两侧圆锥形的小高塔守卫着悬挂在时钟背后的旗帜。<div><br></div> 在清净安宁的氛围下,看着这些典雅的校内建筑,能感受到历史文化的积淀。<div><br></div> 据说,悉尼大学拥有数百座阶梯教室、数百间实验室,而当天时间匆忙,我只偶尔见到这一间普通教室。<div><br></div>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悉尼大学有多个校内博物馆,其中,最有名的要数尼可逊博物馆(Nicholson Museum),就位于主教学楼内,且全年免费对公众开放。可惜,当天参观悉尼大学时,我并不知道这一博物馆,错失了机会。<br>  尼可逊博物馆创建于1860年,是南半球收藏古文物最多的博物馆,馆内约有30000件文物,主要出土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地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古埃及时期的木乃伊和棺椁、古海豚的头骨、地中海地区的古雕塑。(这张为网络图片)<br><div><br></div> 我们这次悉尼行程中,有一项为“杰维斯湾出海观海豚”。<br>  杰维斯湾,地处悉尼南部的海岸地区,距悉尼约150公里,是一个南北16公里长、东西10公里宽的天然港。据说,杰维斯湾是南海岸最漂亮的海湾,有着澄蓝的海水和细柔的沙滩,从空中俯瞰非常漂亮。<div><br></div> 杰维斯湾拥有延绵漫长的海岸线,蔚蓝宽阔的大海一望无际,由于常有野生海豚出没,也称海豚湾。<div><br></div> 乘坐在甲板上,江天一色,海风拂面,海浪跳跃,游船颠簸,却令人心旷神怡。<div><br></div> 船舱内张贴着中文宣传广告,看来平日里中国游客真不少。<div><br></div> 据说杰维斯海湾常年有80多头海豚聚集,果然,我们出海约20分钟后,便见到了海豚。它们在船边欢快地追逐嬉戏,很是可爱!(这张为网络图片)<div><br></div> 当天我虽抓拍到了海豚,但因站立位置角度不好,海水反光太强,拍到的海豚不清晰,这里借用一张同团旅友的照片。不过,哈哈!这俯视看到的海豚,还像海豚吗?<div><br></div> 这段视频由同团旅友拍摄的几段小视频拼接而成。<div><br></div> 下面两张为网上的杰维斯湾观海豚宣传图片。 <div><br></div><div><br></div> 维斯海湾出海归来,返回悉尼途中,我们在杰维斯湾白沙滩停留了20分钟。这里的沙滩号称世界上最白的沙滩之一,且不仅沙白,还以粉质细腻著称,干净无杂质。<br>  这是我当天看到的最温馨的一幕:落日余晖,沙滩漫步,岁月静好。<div><br></div> 海面上有人在玩风帆冲浪,冲浪者借助风力,时而踏浪前行,时而乘风飞翔,这就是最真切的“乘风破浪”啊!<div><br></div> 风帆冲浪讲究风与浪的完美平衡,对稳定风力有着苛刻的要求,冲浪者得有过人的技术和体力。<br>  摔倒了,爬起再来!<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对于冲浪者来说,那一刻耳边海风呼啸,脚下海浪拥抱,让他感受到了真正的自由,“你就像风,想去哪里就去哪里”,这种亲近自然的感觉令人陶醉。<div><br></div> 蓝山国家公园位于悉尼以西约80公里处,是大蓝山区域内七个国家公园中最出名的一个。由于山上生长着各种桉树(当地称尤加利树),空气中经常悬浮着大量的由桉树散发出的挥发性气体,经过阳光折射后,不仅使得山坡上有一层隐隐的蓝色烟雾,就连天空中也蒸腾着淡蓝色的氤氲,蓝山因此得名。<div><br></div> 蓝山国家公园占地面积很大,坐落在海拔100米至1300米之间的高原丘陵上。大约16000年前,这里的地质因为火山爆发而变化活跃,后来又经过长年岁月的风雨侵蚀,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各种奇形怪状的岩石和山峰。<div>  2000年,蓝山国家公园所在的大蓝山区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div><br></div></div> 当天,我们游览蓝山国家公园,主要是环绕其中最著名的景点——景观世界(Scenic World)兜了一圈,总行程并不长,而最令我难忘的是乘坐缆车,先后体验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缆车。<div>  我们先是乘坐上图黄色圆圈所示的Skyway空中缆车,凌空横越离地270米高的山谷,全长720米;接着乘坐红色圆圈所示的Railway森林小火车,全长138米,距离虽短,却堪称全球坡度最陡的火车,倾斜角度超过45°;到达谷底后,来到绿色圆圈所示的Walkway 景观步道;沿着景观步道,走到蓝色圆圈所示的Cableway 索道缆车站,最后乘坐Cableway 索道缆车,将我们从谷底送至游人中心餐厅所处的悬崖上。<div><br></div></div> 这就是Skyway空中缆车,其不同于常见缆车之处,在于车厢底部有一大块玻璃,即图中装有围栏扶手的台阶部分。据说,这是全球第一条采用玻璃底车厢的缆车,当缆车启动运行时,车厢玻璃底马上变成全透明,游客可一览脚下深达200多米的山谷景色,这有点类似站在玻璃栈道上。<div><br></div> 乘坐Skyway空中缆车,在两座山峰间“摆渡”。(这张为网络图片)<div><br></div> Railway森林小火车,是景区内最吸引人的一条缆车线路。这条Railway最早并不是为游客特意设计的,早在100多年前,当地采矿业非常发达,为了方便矿工上下山工作,在山上铺设了一条310米长的轨道,并开始运行小火车。如今煤矿山早已废弃,改造后的这条缆车线路却出名了,充满好奇心的游客从四面八方涌来,都想体验一把刺激的乘坐感觉。<div><br></div> 抓牢扶手,列车即将俯冲而下。<div><br></div> Railway坡度最陡处达52°。<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乘坐Railway森林小火车下到谷底后,便置身热带雨林,踏上Walkway 景观木栈道,尽情呼吸林中清新的空气,放眼观赏栈道两旁丰富的绿色植物,远离城市的喧嚣,在这里可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安逸。<div><br></div> 途经一处煤矿遗址,上面的木牌上写着“KATOOMBA COAL MINE 1878 (卡通巴煤矿 1878年)。“卡通巴”为地名,为距离蓝山公园最近的一个小镇。<div><br></div> 展示当年运送煤炭的车辆。<div><br></div> 木栈道两旁还树立着多块科普宣传牌,介绍有关蓝山植物以及环保方面的知识。而当天我们跟着导游赶路,根本没法驻足细看,我只随手拍了几张照片。<div>  比如,这张图片介绍“蕨树”。上面写道:蕨类植物有一种不寻常的结构,树干上覆盖着不定根系统,如果它们与土壤接触,就会变得活跃。看这棵树的树干倒下了,然后却转了个弯重新长出来了。<div><br></div></div> 在这张“蕨树”的图片旁,就是一棵蕨树倒伏后又重新向上长出了树干。<div><br></div> 比如,这张画面的标题为“生物多样性”,文中谈到,蓝山的古老砂岩正在受到攻击,而攻击者甚至是依赖砂岩生长的植物,如苔藓和蕨类植物。<div><br></div> 走完Walkway 景观木栈道,我们接着乘坐第三段缆车—— Cableway 索道缆车,封闭式车厢,站着看风景。这一段缆车倾斜角度达37度,约用5分钟时间走完545米的距离,把我们从山谷提升到山顶。<div><br></div> “景观世界(Scenic World)”游览结束,我们最后来到回声谷(Echo Point),这是一座面积巨大、十分开阔的观景台。<div><br></div> 极目远眺,蓝天白云下,层峦叠嶂,郁郁葱葱,景致悠远无穷。<div><br></div> <p class="ql-block">  在回声谷观景台,可近距离地观赏到蓝山公园中最著名的标志性景观——三姐妹峰。三块巨石拔地如笋,俊秀挺拔,如少女并肩玉立,故名三姐妹峰。</p><p class="ql-block"> 这是大观景台下层的一处观景台,名为“Queen Elizabeth Lookout(伊丽莎白女王观景台)”,前面立着一块标示牌,上面写着:“1954 年 2 月 12 日中午12点,伊丽莎白女王陛下从这个观景台俯瞰Jamison Valley(贾米森山谷)”。贾米森山谷即三姐妹峰的所在地。</p><p class="ql-block"><br></p> 关于三姐妹峰,流传着几个不同版本的爱情故事。大致情节为,出生在当地部落的三个漂亮姐妹,违反部落族规,同时爱上了山下另一部族的三兄弟,从而引发了一场部落之间的战争。战前,部落巫师为了保护三姐妹免受伤害,将她们变成石头,打算战后再把她们变回原形。没有想到巫师在战争中被杀,因而咒语无法解除,导致这三姐妹只能永远耸立在悬崖上,为后人讲述着这凄美的传说。<div><br></div> 这是回声谷观景台出入口附近的一只红色邮筒,很像是英国古老的邮筒,也许是为了纪念当年那段殖民历史。<br>  告别蓝山国家公园,它给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那就是“壮观”。初到悉尼时,我对蓝山之行抱有很大期待,游览后却有些失落,这里的景色若对比我们国内的张家界、黄山等名山大川,相距甚远。可转念一想,悉尼蓝山之所以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主要遴选依据并非来自它的美景,而是因为这一地区充分展示了澳大利亚的生物多样性,有占世界数量百分之十的维管植物以及大量珍稀濒危物种,尤其是桉树品种就多达91种。从这一角度看,蓝山国家公园还是值得一游。<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