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国考古博物馆是中国历史研究院下设的大型历史考古类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家以考古命名的博物馆。博物馆内展品以考古发掘出土品为主,并包括珍贵古籍、档案文献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国考古博物馆地处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核心区,离我家不到2公里。五一假期期间我带孙子参观了中国考古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国考古博物馆以考古出土文物和珍贵古籍文献为依托,致力于展示与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和中华文化辉煌灿烂的中国故事,打造北京城市中轴线上的历史文化客厅和展示中华文明的国家窗口。</p> <p class="ql-block">跨越8000年历史长河</p><p class="ql-block">从新石器时代“满天星斗”</p><p class="ql-block">各地原始文化中以图腾的形式孕育发生</p><p class="ql-block">随着多元一体“重瓣花朵”式史前社会发展而融汇创新,至夏商周广域王权国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最终形成了中国龙的形象。</p><p class="ql-block">自秦汉一统,龙的形象及其精神实质,直延续至今。</p><p class="ql-block">从一件件精美龙文物中探寻博大精深,延绵至今的中国龙文化。</p> <p class="ql-block">位于博物馆门前的西周铜牺尊的石质仿制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基本陈列“历史中国 鼎铸文明——中国历史研究院文物文献精品展”,以“仓储式陈列、沉浸式体验”为特点,包括“文明起源”、“宅兹中国”、“大国一统”、“和融万方”、“民族觉醒”五个专题,集中展示五千多年中华文明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一层:序厅和文创店</p><p class="ql-block">殷商时期的马车以及两侧文物墙。</p><p class="ql-block">二层:专题“文明起源”(石器时代)分为远古寻宗和文明曙光两个板块。陶人面像、彩绘龙纹陶盘、立鸟异形陶器。</p><p class="ql-block">三层:专题“宅兹中国”(夏商周)分为建中立极、青铜时代和礼乐大成三个板块。二里头、殷墟妇好墓主题展在这层。司母辛铜方鼎、铜牺尊、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绿松石龙、妇好象牙杯。</p><p class="ql-block">四层:专题“大国一统”、“和融万方”和“民族觉醒”(秦汉至近代)白釉黑花龙凤纹罐、鎏金錾花九曲银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序厅的正中央,是一个铜板制作的“中国历史大道”,上面刻着中国历史时间轴历史事件的时间节点。中国历史始于大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起,经历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三皇五帝、炎黄时期、尧舜禹时期的原始社会,夏商周春秋时期的奴隶社会,战国时期进入封建社会。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从此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时间轴的最后节点是2022年中国共产党20大召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沿着一个个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间点和历史事件向前,每一步都走过了历史沧桑。时间轴还预留空位,用于补充今后的重大历史事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中国历史时间轴</p> <p class="ql-block">一层序厅,殷商时期的马车以及两侧文物墙。</p> <p class="ql-block">设置在一层东侧的殷商时期车马,2004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遗址。</p> <p class="ql-block">设置在一层西侧的殷商时期车马,2007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遗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层,“文明起源”(石器时代)分为远古寻宗和文明曙光两个板块。陶人面像、彩绘龙纹陶盘、立鸟异形陶器。中国是人类起源地之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自距今170多万年的元谋人开始,历经漫长演进,在距今2万至1万年左右,我们的先民走出了寒冷的冰河时代,沐浴在全新世温暖的阳光之下,在劳动中逐渐学会制作石器、烧制陶器、驯化动物、栽培植物和定居生活,开辟了人类从攫取性采集狩猎经济到生产性种植养殖经济转变的新纪元。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开始分化,私有制随之形成,社会的复杂化肇始文明曙光。本专题分为“远古寻宗”“文明曙光”两个板块。</p> <p class="ql-block">出土于河南郏县的石磨盘石磨棒</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步入“文明起源”展厅,一件出土于安徽蒙城新石器时代尉迟寺遗址的大口陶尊,器身上刻有刻画符号。约4800年前,古人在制作这件陶器时,在上面绘制了太阳、月亮和山的图案。结合全国其他遗址的考古发现,类似的符号共出现了20余个,分布地域范围很广。</p> <p class="ql-block">大口陶尊</p> <p class="ql-block">陶人面像-呆萌的上古显眼包</p> <p class="ql-block">立鸟异形陶器是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的文物。</p> <p class="ql-block">玉壁,新石器时代,出土于甘肃天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蛙纹彩陶钵,中国新石器时代彩陶器。1981年出土于甘肃天水师赵村遗址。钵为泥质红陶,口微敛,弧壁,平底。高5厘米,口径16.4厘米,底径6厘米。器表平素无纹,器内壁口沿部位绘黑彩弧线纹一周,腹壁和底部黑彩绘全蛙一只。底部绘浑圆的蛙身,腹壁布均匀而协调的蛙首和四肢。形象生动逼真,堪称彩陶中的艺术珍品。文化性质属西北地区的马家窑文化。</p> <p class="ql-block">套鼓</p> <p class="ql-block">三层:专题“宅兹中国”(夏商周)分为建中立极、青铜时代和礼乐大成三个板块。二里头、殷墟妇好墓主题展在这层。司母辛铜方鼎、铜牺尊、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绿松石龙、妇好象牙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奴隶社会形成、发展并走向鼎盛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华民族风格、价值取向和文化格局的形成时期。距今3800年前后,中原地区形成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文化影响辐射四方。商朝以甲骨文著称于世,“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殷墟甲骨文的重大发现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周人于公元前1046年挥师东进,灭商后建立西周王朝,以丰镐为都,实行以宗法制和分封制为核心的一系列社会、政治和文化制度,中国古代礼乐制度于此时最终形成。这一时期在政治上以家族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王权、族权、神权三位一体,开创了王朝政治的先河。当我们走进夏商周的世界,对“中国”有了更加深切的感知。本专题分为“建中立极”“青铜时代”“礼乐大成”三个板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位于河南洛阳的二里头遗址,文化遗存主要为二里头文化,其年代距今约为3800~3500年,相当于古代文献中的夏、商王朝时期。</p> <p class="ql-block">松绿石龙形器,这件是实物原件,洛阳二里头博物馆陈列的是复制品。</p> <p class="ql-block">松绿石龙形器</p> <p class="ql-block">象牙杯,出土于河南安阳妇好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司母辛鼎-司母戊鼎的弟弟。司母戊鼎陈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司母辛鼎,通高80.1厘米,口长64厘米,宽48厘米,长方形口,短沿方唇,立耳,直腹平底,柱状空心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西周铜牺尊,1984年出土于陕西长安张家坡西周墓地。似马长角的神兽身上“挂”四只动物,尾是龙,盖上是凤鸟,头是虎,胸前的似虎又似龙,更像龙。这件铜牺尊内有铭文“邓仲作宝尊彝”,故它也被称为邓仲牺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上是二层、三层展厅,我拍摄的感觉比较好部分展品,由于光线较暗,有些标注文字有些模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层:专题“大国一统”、“和融万方”和“民族觉醒”,秦汉至近代的展品将在(下)集展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参观的当天正好有一个讲座,我和孙子聆听了中国社科院的朱延平研究员的讲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重磅的文物,鲜活的展览,所展文物几乎各个为国之瑰宝,文创也是精美至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