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清晨,窗外燕子悦耳的呢喃声打破了晨的宁静,习惯了在它们如闹钟般的呼唤中睁开惺忪的睡眼,开启一天的生活节奏。若是节假日,便可放肆地赖一下床,静静地聆听它们欢快地歌唱!便也想着:可爱的鸟儿们每天都在快乐的唱些什么呢?甚至在心里庆幸,城里住高楼大厦的人们怕是很难听到大自然馈赠的这般天籁之音吧……</p> <p class="ql-block"> 每年清明前后,南飞的燕儿们便陆陆续续地飞回北方。我自小便对燕子情有独钟,看着她们自由翩飞的倩影,常会滋生无限的艳羡和遐思!尤其喜爱它们那婉转悦耳的叫声,印象中认为燕子理所应该是春天的使者象征,觉得倘若春天缺了燕子便不成为春天了!小学时候的课文《燕子》,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几句: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在民间有着“燕子不进愁房,进了愁房盖楼房”的谚语,人们对燕子也是喜爱有加,每年春天燕子飞临的季节,大人们便屡屡告诫孩子们万万不可伤害燕子们,甚至有家长发出:“捉燕子会瞎眼睛”的警告。孩子们也都是言听计从,希冀燕子将巢筑在自己家,即便是燕子的家安在出入门口的上方,繁殖的季节,幼燕的粪便不时地从空落下,虽偶尔埋怨一句也会按时打扫,却少有鲁莽驱赶的行为。反倒是那些馋嘴的麻雀们因经常偷嘴而惹得农人们生厌,幼时记得那个时代的年轻小伙子们会天黑时拿着手电筒去掏麻雀的窝,将捉到的麻雀幼鸟拿着给弟弟妹妹们玩,大雀甚至成为了孩子们口里的美食,却从未见孩子们有伤害燕子的举动。</p> <p class="ql-block"> 那时村子里给女孩子取名“燕子”的很多,父母也是希望女儿们一如聪明伶俐的小燕子能展翅高飞吧。不知流传了多久的民俗至今仍然在传承,各家各户在孩子“百岁”(孩子出生一百天)那天,都要举行隆重的庆祝仪式,亲朋好友欢聚一堂,生男孩的会用面粉和各色陪衬做成栩栩如生的面老虎,寓意男孩子长得虎头虎脑,身强力壮,虎虎生威;生女孩的则会做成一对对生动漂亮的燕子,寓意女孩子恰如活泼聪明、可爱伶俐的小燕子!我们北方地区每逢清明节,家里巧手的长辈,会亲自动手给年幼的孙子孙女或外孙做几个形象生动的面食燕子,期许孩子们健康成长。用可见人们对燕子的推崇与喜爱!</p> <p class="ql-block"> 记得结婚那年,婆家的新房屋檐下,东西分别垒了两个燕子窝,东面的窝是平常多见的那种近乎半圆形的,出口很大,方便进出的;西面窗户下的那个则是垒的很长很深的那种,只留一个小小的出口,很是费工费时!住的燕子也不同!东面住的燕子叫声清脆响亮,真正的莺歌燕语,身型细而流畅;西面住的燕子叫声沙沙地低沉沙哑,比较含蓄,身型微胖微大一些,腹部的羽毛掺杂着些许棕色……公公说,这是山燕,也叫“升燕”,低调干净,幼鸟的粪便都由成燕叼出,挺招人喜欢……</p> <p class="ql-block"> 二十多年来,每年的春天,总有燕子住到我们的家里来,从未间断过。有的是前一年曾经来住过的,来了以后就忙着叼新泥将小窝重新搭理修葺一番后入住,有的则是新客。新燕来做窝之前反反复复的飞来选址,有时不止两只燕子,会有三到四只燕子一起飞来,在选好的地点上飞旋盘桓,叽叽喳喳地叫着上下翻飞,也是在征求好友的意见吧。待明日,便见它们开始衔泥筑巢了。这时候,你不得不佩服这些可爱的小精灵,觉得它们是天生的建筑家,两只燕子就那么一口泥、一口草地不辞辛劳地飞进飞出,不消两日,待你闲暇了再抬头看时,小窝早已完美收工!一层层泥更迭着,俨然一件精美的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很多时候,燕子们的工程也不尽完美,有的窝垒到半途,会忽而全掉下来,泥巴跌落一地,会不由得替燕儿懊恼和惋惜,几日的辛苦全白费了!可燕儿们却不恼,围着窝叽叽喳喳地叫上一阵,却又抖起翅膀嗖的一声飞走了,重新一口口地衔来泥和草,又专心致志地垒起来……可能是有了经验,也可能是换了个地方取泥,待下班回家再看,没有大面积的掉落,虽然偶尔还是会有一些泥掉下,但窝的主体结构是牢固的。不经意间会发现一只燕子扒在未成形的窝外一口口的整理,发现你在偷看她时,便唧地一声飞走了……更为神奇的是我妈家的燕子,竟然将窝垒成了恰似人类楼房的“一梯两户”,同一屋檐下,一个窝居然两个出口!便在心里由衷地赞叹这些可爱的精灵!感慨我们自己有时尚不如这些燕子的勇敢和执着!</p><p class="ql-block">小家——就是这样垒起来的!</p><p class="ql-block">幸福——就是这样筑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 一直到秋末燕儿们南迁,每天清晨,我们还未起,她们已栖在窗外的天线、晾衣绳、亦或窗户上开唱,那悦耳的呢喃声似是喊我们起床的铃声!记忆犹新的是女儿们小时候,早晨听到燕子的叫声,便会兴奋地一咕噜爬起来,扒着窗户和她们聊上几句,那百唱不厌的“小燕子,穿花衣”或许是每个孩子幼年的必修课吧,那场景和谐又温馨!傍晚,燕子们忙了一天归来,也会在晾衣绳上小憩一会儿,梳理一下羽毛,时而婉转的唱上几句,坐在小板凳上端着小碗吃饭的女儿,便会又来了兴致,时而和燕子说上几句童言稚语!喂养幼燕的时节是燕爸燕妈最辛苦的季节,每天不辞辛劳地奔波捕虫,这时候,二三岁的女儿会长时间安静地坐在板凳上仰头看着幼燕在燕爸燕妈叼着虫儿回来时都伸长了脖子,卖力地叫着的场景,有时会发出“妈妈,燕子爸爸和燕子妈妈怎么知道哪只燕宝宝吃饱了?小燕子也有名字吗?”的疑问……待女儿稍大些,我便会把《燕子学艺》《百鸟朝凤》的故事讲给她们听……</p> <p class="ql-block"> 前年家里住进来的新房客是山燕,在先前燕子留下窝的基础上,又加盖成了那个深深的类似以前农家人称量粮食的“升”。可能是泥的质量问题吧,亦或是雨水太大,浸润了窝的根基,四只幼燕还未羽翼丰满领出窝,燕子窝居然塌了半边,有两只小燕子跌落在地面上,早我放学回家的小女儿,用布片包着将它们放在一个纸盒里,外出捕食归来的燕爸和燕妈,着急地一边叫着,一边不停地在院子里上下翻飞,纸盒里的小燕子也低声地回应着,我将纸盒放在一个高高的凳子上,招呼家人都进到房间,别打扰它们,让燕爸和燕妈放心的喂食……那两只幸存在半个窝内的幼燕,也由父母每晚在窝外陪伴,每晚临睡前关门,抬头看到这一幕,便感慨不已:这就是为人父母者的最美情怀吧!忙于工作,每日早出晚归,几日后再见时,它们已由燕爸燕妈成功领飞!傍晚时分,一家人依旧齐整整地飞回来聚集在房顶上,欢快地此起彼伏的欢吟着,便也由衷地替他们感叹家人欢聚一堂的幸福与美好!</p> <p class="ql-block"> 巧得很,时隔多年,去年又有两种燕子光临我家,将家分别安在院门口内侧和西面女儿房间的窗户下,便又能聆听到两种不同的燕叫声,和燕儿们和睦相处的每一天都颇觉温暖,俨然是自己的家人,分享着它们新家落成的喜悦,成功育燕的幸福!目睹她们辛苦筑巢、喂养幼雏、成功领飞的一路辛苦和成就,犹如看到了我们自己一路的风雨兼程,一程的锐意向前,一世的打拼收获!</p> <p class="ql-block"> 今年清明前两日,窗下的山燕如约而至,重新叼了新泥将小窝又加长了几分,燕儿们的归来又为我们增添了热闹气氛!颇觉快乐!今日周末,在院子里洗衣服,又有燕子清亮的叫声响起,抬头看时,东面屋檐下,两只燕子已选好房址,又开始筑巢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欢迎你们!可爱的燕子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