鹳雀楼,位于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蒲州镇,与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只是其他三座楼都在长江边,而唯独鹳雀楼在黄河边上。 慕名前往鹳雀楼游览,先要乘车过黄河风凌渡大桥,于是在桥边暂停,一睹渡口的风采。<div> 风陵渡,相传是黄帝贤相风后战败蚩尤的地方。风后殁后,黄帝把他葬在他战斗过的地方,其陵墓谓之“风陵堆”。由此,渡口亦称风陵渡。</div> 风陵渡位于黄河从北到南,继而从西折向东的转折处。这又是一处“鸡鸣一声听三省”的渡口,连接晋、陕、豫。黄河奔流到潼关附近,受华山所阻,折向东流,风陵渡正处于黄河东转的拐角,是三省的交通要冲,也是黄河上最大的渡口,历史上一直以船摆渡过河,出现过“挽输今正急,忙煞渡头船”的现象。 而今一座1500米长的黄河大桥飞架南北,连接三省,几分钟便可过河,天堑变通途。古老的风陵渡已增添了现代化的风韵。 渡口屹立着的建桥纪念碑,碑上的“风凌渡黄河大桥”几个大字为国家前领导人江泽民所题。 上车继续前行,进入山西永济地界。永济市古称蒲州,又称蒲坂,传说中舜帝在此建立都城,因地处黄河东畔,城外遍生蒲苇而得名。而著名的蒲津渡遗址便位于永济市西约18公里处,为唐至明朝的黄河渡口遗址。 蒲津渡遗址,东临戏曲名著《西厢记》故事发生地普救寺,西近文化名楼鹳雀楼,总面积2268平方米,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朝时便在此建造过浮桥,现存遗址发现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 考古发掘的蒲津渡遗址是唐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修建的“铁索连舟固定式曲浮桥”的遗迹。遗址附近还发现有明代石碑一通和石堤50米。 发掘出来的遗迹有铁牛四尊,各长3.3米,高1.5米,重约50—70吨。铁牛旁各有一铁人,高约1.9米,重约3吨。南侧铁牛下还发现有铁板、铁柱,铁牛尾部立有铁制的七星铁柱7根,呈北斗七星排列。 四大铁牛被誉为“世界之最”,在考古学、桥梁建筑、冶炼铸造、水文地质等学科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2001年,蒲津渡遗址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蒲津渡是历史上著名的黄河渡口,为“河东、河北陆道进入关中之第一锁钥”,以举世闻名的黄河大浮桥蜚声于世。蒲津渡自古以来便是秦晋交通要冲,而蒲津渡搭建浮桥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时期,至今已有2500余年历史。 唐开元时期,蒲州城升为全国六大雄城之一,蒲津渡的交通地位显得更加重要,蒲津渡的竹索连舟桥已经不能满足交通需求。<br> 为此,大唐倾其国力改建黄河浮桥,将竹索改为铁索,铸造八尊铁牛置于两岸作为地锚,并铸造铁人、铁山等配套设施,牢牢地拴住横亘在黄河上的浮桥。 重修后的蒲津渡浮桥气势无双,成为连接秦晋之间的通衢要道,往来人马络绎不绝。<br> 直到宋代,蒲律渡仍是黄河的重要渡口之一。而到了金元之际,浮桥毁于战火,只剩下两岸的铁牛。<div> 再后来,因三门峡水库蓄洪使河床淤积,黄河水西移,铁牛被埋入河滩。<br> 1988年3月至1989年8月,考古发掘出土了这群铁器。</div> 这些铁器群坐落在一块石板地上,最深处距地表6.5米。靠着当时河岸一道曲拱梯形石堤,堤基下有密密成排竖钉的柏木桩,垒砌石条间灌注有铁锭,又以米浆白灰泥粘合缝隙,十分牢固。可以明确地看出这道石堤系分两次砌筑的。 铁器群总计四尊铁牛、四个铁人、两座铁山、三个铁墩、一组七星柱。还发现一座四米见方的砖屋遗址,门坎向东,应是当年的渡口管理处了。 蒲津渡遗址的考古发现,对研究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桥梁建筑、冶炼铸造、工艺造型、黄河变迁、水文地质等学科领域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江泽民题字的“蒲津渡遗址”石碑。 离开蒲津渡不久,就来到了鹳雀楼。穿过一座仿唐建筑的鹳雀园检票口,进入园内。 鹳雀楼始建于北周时期,在金元光元年(1222年)遭大火焚毁。至1997年12月重建,2002年10月1日正式对游客开放。 鹳雀楼为高台式十字歇山顶楼阁,外观3层4檐,内部为9层,设置了电梯。整座楼阁分为台基和楼身两部分,总高度达73.9米,是四大名楼中最高的一座。 正门《文萃李唐》的匾额下,一副对联颇有气势——<div>凌空白日三千丈</div><div>拔地黄河第一楼</div> 五峰列嶂九曲抱关想它鹳雀栖身定是沉迷此景<div>三省闻鸡四围眺胜问尔黄河转首莫非留恋斯楼</div><div> 概括得无一遗漏!</div> 鹳雀楼的恢复,以再现唐代风貌为指导思想。 整个楼的油漆彩画,采用国内失传的唐代彩画艺术,经过国家文物局的专家多方考察抢救,重新创作设计,故鹳雀楼是国内唯一采用唐代彩画艺术恢复的仿唐建筑。 楼内有两幅画,这幅描绘的是:北周宇文护为将时,为了镇守蒲州,在蒲州西面的黄河东岸建造了一座戍楼,作军事瞭望之用,这便是后世所称的鹳雀楼。<div> 而画中的鹳雀楼周围围着一圈火则表示,该楼于金元光元年(1222年)蒙古人攻打蒲州时,为延缓敌兵攻城,金军守将侯小叔下令焚毁鹳雀楼及附近的蒲州浮桥等军事设施。</div> 这幅画画的是唐朝盛世歌舞升平中,诗人高适、王昌龄、王之涣三位好友在一起切磋诗文。 鹳雀楼初时因其视野开阔,登上楼顶则有凌空而小天下之感,故名云栖楼。又因黄河流域有一种嘴尖腿长,毛色灰白似“鹳雀”的鸟经常成群栖息于高楼上,后称鹳雀楼。 登楼俯瞰,视野开阔。鹳雀楼上部楼身明3层暗6层。第六层面阔5间28.8米,进深3间16.8米,作为鹳雀楼的最高一层,这里是游人聚集,极目远眺,“欲穷千里目”的地方。 明廊面向黄河和中条山方向的一面,王之涣正挥笔写下流传后世的《登鹳雀楼》——<div>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br>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br></div><div> 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的不凡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br></div> 而园方更是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給“种”在了大地上。<div><br></div> 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指出,唐人在鹳雀楼所留的诗中,“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div> 畅当的诗也是一首五绝,也题作《登鹳雀楼》——</div><div>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div><div>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div><div> 诗境也很壮阔,不失为名作,但有王之涣的诗在前,比较之下,终输一筹,不得不让王诗独步千古了。</div> 而李益的诗是一首七律——<div> 同崔邠登鹳雀楼</div>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br>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br>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br>风烟并起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br> 鹳雀楼内用蜡像再现了当年蒲津渡铸铁牛的场景 在那个还没有起重设备和大机器的年代,要将几十吨重的铁牛搬到黄河岸边,简直不可能,只有靠就地熔化铁水浇铸的办法来解决。 铸造铁牛,充分的体现了古人的智慧。 这一组场景展示了山西河东盐池制盐的过程。河东池盐是我国最著名、最古老的食盐产地。相传尧舜时期,人们已食用河东盐池的天然结晶盐,春秋战国时开始人工开采,隋唐以后采技日渐成熟,盐工引盐水入池,通过日光晾晒蒸腾,制成结晶盐。 河东池盐“西出秦陇,南过樊邓,北极燕代,东逾周宋”,供应华夏二十余洲。 鹳雀楼还展示介绍了尧舜禅让继位的故事。如今永济中条山上的“尧舜禅让台”遗址犹存,成为这一历史佳话的佐证。 鹳雀楼,让人思贤,让人敬仰,让人在陶冶情操中辽阔。 第二天,我们就见到了鹳雀楼里介绍过的盐池。 盐池又名盐湖、银湖,地处运城盆地之南,中条山北麓,自东北向西南延伸,长约30公里,宽3—5公里,面积130平方公里,最深处约6米。 夏季太阳直射时,气温最高可达到42℃,湖水蒸发,水位下降,湖里生长出大量藻类植物,使湖水泛红。春秋两季,湖水变回常态。<br><br> 由于盐湖湖水的盐度很大,已超过脊椎动物的耐盐度,鱼类无法存活,近岸无植被。而且由于盐水的比重很大,人在湖中能飘浮在水上。这现象与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约旦之间的的死海一样,因此被称为“中国死海”。 <div> 盐池岸上显著位置的这块巨石上镌刻着上古时期的《南风歌》——</div>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br> 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br> 全诗借舜帝口吻抒发对“南风”赞美而祈盼的感情。清凉而适时的南风对百姓是那样的重要而不可缺少。<br> 由此,当有诗外所指。先民借对“南风”的赞颂和祈盼,反映他们在自然力面前的无能为力,潜藏着忧郁无奈之情。<br> 而对“南风”的赞颂和祈盼是通过拟想中的舜帝口吻表达的。故经后世儒家诗评阐释,此“南风”逐渐具有比兴之意,成为帝王体恤百姓的象征意象。<br> 历代诗歌中常以“南风”来称颂帝王对百姓的体恤,赋予其最具赞美称颂色彩的意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