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读完《了凡四训》立命篇,感受颇深,“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这句经典名言令我醍醐灌顶,又犹疑万分。</p><p class="ql-block"> 《了凡四训》是一部国学经典书籍,其作者袁了凡原是想用自身经历来教育后代子孙如何修身养性,行善积德来立命改命,后因为书中所授的为人处世哲学,深受世人喜爱,故而广为流传,被奉为国学经典。</p><p class="ql-block"> 《了凡四训》记载,一位姓孔的老先生算定了袁了凡一生无子,官途不顺遂,年终五十三,袁了凡的前半生确如孔所言,没有分毫差错。他以为这位孔先生给他算的这个“命”,就是他不得不接受的“命”,便开始逆来顺受,消极对待人生,“留京一年,终日静坐,不阅文字”。后来,他到南京栖霞山拜访云谷禅师,云谷禅师说“人未能无心,终为阴阳所缚,安得无数?但惟凡人有数;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极恶之人,数亦拘他不定”。这段话的意思是:“普通人未能进入‘无心’境界,一定要被命数控制,怎能说没有命数呢?但是只有普通人,才会被命数所束缚,大善人或者大恶人,命数是控制不住他的”。了凡急切的问云谷禅师,“然则数可逃乎?”那么我的命数是可以规避的吗?云谷禅师回答道:“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于是,袁了凡将自己的困惑逐一向云谷禅师汇报,云谷禅师耐心的一一解释,并要求道:“务要积德,务要包荒,务要和爱,务要惜精神。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此义理再生之身也。”意思是:“一定要行善积德,一定要大度包容,一定要和气待人,一定要爱惜精神。从前有害身体健康,折损福报的行为习惯都要彻底改掉,从今天开始要脱胎换骨,做一个明白事理,懂得用正确方式追求幸福的人。”了凡听了云谷禅师的释道之后,“余信其言,拜而受教”。于是他“因将往日之罪,佛前尽情发露,为疏一通,先求登科;誓行善事三千条,以报天地祖宗之德。”了凡说:“我相信云谷禅师的话,拜谢他的教诲,同时把以前所做的错事所造的罪业,到佛前检讨忏悔,还写了一篇疏文,祈求能考得功名,并发誓要做三千件善事,来报答天地祖先的恩德。”了凡认认真真的践行了誓言,完成一千件好事之后,又许下做一万件好事的诺言,也兑现了。他最终凭借自己的努力做到了改命立命,后来不单有了子嗣,官运亨通,还活到了74岁。袁了凡用自身的经历讲述了一个道理: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虽人有命数,但变数才是定数,一切由己定。</p> <p class="ql-block"> 袁了凡,圣人也,岂是凡夫俗子能达到其境界的?云谷禅师也说了,普通人,是会被命数所束缚的,只有大善人或者大恶人,命数才是控制不住。但事实上大善之人未必都能延年益寿,大恶之人也不都穷途短命。正如吕蒙正的《破窑赋》所言:“颜渊命短,殊非凶恶之徒;盗跖年长,岂是善良之辈。尧帝明圣,却生不肖之儿;瞽叟愚顽,反生大孝之子。”他认为:“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生;水不得时,风浪不平;人不得时,利运不通。注福注禄,命里已安排定,富贵谁不欲?人若不依根基八字,岂能为卿为相? ”最后他感慨道:“嗟呼!人生在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听由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焉。” 袁了凡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但不是人人都能改变。而吕蒙正的观点是人的成功是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的。袁了凡若不遇云谷禅师,可能也会由命运摆布,浑浑噩噩度过余生。</p> <p class="ql-block"> 记得我小时,少不更事,跟着表哥玩,他们去金沙清池区找一位盲人老先生摸骨算命,他们算结束后,表哥就请老先生帮我算一下,老先生随意在我头上脸上摸了一下说:这个娃儿有功名的,是个老师。就一句话,其他都不说了,我当时还不懂什么是功名,只晓得今后可以当老师,甚是喜悦,与哥哥们谈笑一通之后就再也未提及此事。多年后高考,分数不高,但还是可以勉强上贵州民院的,却阴差阳错的读了毕节师专,毕业后分配在纳雍龙场中学任教,成了一名地地道道的老师,不禁想起之前那位老先生的话,真是一语成真啊!感觉到人生命运真的是注定的了,既然这样,就安安心心的把书教好,做一名传道、授业、解惑的好老师。在这个信念的支撑下,勤勉敬业,努力工作,功夫不有心人,多次评为县级优秀教师。2000年,稀里糊涂的借到报社工作,一年半后又到县政府办公室工作。2003年6月,到维新镇任镇长助理,半年后选为副镇长,从此进入了公务员行列,开启了从政之路。</p> <p class="ql-block"> 从政之后,位卑未敢忘忧国,时时事事都想着百姓,扪心自问,自己从政二十余年,从没有做损害百姓利益的事,为了群众的利益向上积极争取,视百姓为亲人,绝非自诩,常以清朝一县令的“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对联自励,虽是县官所作,乡官也可用之。2012年,组织上安排到县直部门工作,无论在哪个岗位,都不敢马虎,尽职尽责。在交通局期间,全面完成了村村通水泥路的任务;在经开区一年引进十余家企业入驻;在教育局时,高质量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国检验收;在民政局履职时,为全县的脱贫攻坚兜底兜住兜牢困难群众的保障线。尽管工作没有什么创新亮点,但也没有拖全县后腿。当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工作中难免有些差错,也被屡次问责。坦率而言,均为无心之过,或为机制造成,或为人情所致,难言种种。最终,人生没有不散的宴席,船到码头车到站,政治生命也了无声息的终结。</p><p class="ql-block"> 虽然从教育到行政,但感觉到做的仍然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面对群众,要把党的方针政策这个“道”传达到位,要把各种新的农业科技教会群众,这就是“授业”,要解决群众的各种疑难困难,这就是“解惑”。在县直部门,当主要领导同样要做“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这也是“师道”。回想年少时算命老先生的预言,不禁思忖,莫非这就是命?</p> <p class="ql-block"> 我等凡夫俗子,且能与圣人比之,能立命改命?“命里一尺,难求一丈”。虽然做不到“命由我作”但可以“福自己求”。</p><p class="ql-block"> “福自己求”这句话的意思是,福报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通过我们自身的努力去获取的。在《了凡四训》中,福报被看作是人的善行的回报。也就是说,我们只有通过积善行、做好事,才能积累福报,享受幸福的生活。积善行不仅包括对他人的善举,也包括对自己的善待。我们应该关心他人、助人为乐,同时也应该关爱自己、珍惜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实现“福自己求”。</p><p class="ql-block"> 当然,对“福”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福即福祉,幸福、利益。幸福的感觉各有不同,幸福指数因人而异。幸福是自己感受的,不是别人看见的,幸福是源自内心的愉悦和满足,而不是外在的形式和体现。所以个“福”是自己通过努力可以求来的。有的人,你认为他命不好,其实他过得很幸福;有的人你认为他命不错,其实他内心的痛苦只有自己知道。</p> <p class="ql-block">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人生充满劳绩,仍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当我们在世事多艰中过着世俗的生活,当我们在岁月的风风雨雨里感受人生的太多艰辛,渐渐的,就会明白,做人,要懂得放下。人生在世,最难的,莫过于为难自己。不属于自己的就不必刻意去追求,去修炼,去拼命做好事来实现所谓的“福”,其实只要心地善良,便是心中有“佛”,那“福”就在身边。</p><p class="ql-block">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人生路上,有很多事情是不由我们自己控制的。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好好活在当下,珍惜每一天。照顾好自己独一无二的身体,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位家人、朋友。无论贵贱贫富, 都要用心生活,三千繁华,弹指刹那,结局一样。想通这个道理,就是幸福!</p><p class="ql-block"> 由此,我得出的结论是:命不由我,福可自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