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古建筑探访之行

花红

<p class="ql-block">2024年4月29日下午出发,两人,动车🚄,威海到山西太原,当晚十点到宾馆,住下。</p><p class="ql-block">4月30日,打车,去第一个景点 窦大夫祠 参观。</p> <p class="ql-block">太原窦大夫祠|层层叠叠的元代藻井虽然古</p><p class="ql-block">朴但是超级耐看。</p><p class="ql-block">中国古建筑文化博大精深,一砖一瓦、一木一石、一雕一刻都彰显了中国人对美的追求,连"天花板"也不例外。</p><p class="ql-block">《营造法式》中,将天花的装修分为三类:平閣、平基和藻井,藻井是其中最精美的一种。</p><p class="ql-block">窦大夫祠献殿内的八卦天花藻井,层层叠叠的斗拱组成天上宫殿般的木阵,排列疏朗,造型精巧,可谓巧夺天工。一二层为四边形,二层各边在正中设神龛,三四五层为八边形,顶为圆井。由木块和木条交错层叠咬合构成,全木榫卯结构拼接而成。</p><p class="ql-block">窦大夫祠又称英济祠、烈石神祠,为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窦犨(chou)而建的祭祀建筑,也是民间百姓祈雨的场所。创建年代不详,现存的为重建后的元代建筑,局部还有着宋、金时代的建筑风格,历经近千年。</p><p class="ql-block">板门为元代立粉贴金降龙彩绘原物,是山西目前木质板门中保存最完整的。板门每天白天打开,晚上关闭历经700多年依然严丝合缝,没有丝毫的变形,也从没维修或保养过,这扇门的历史比比故宫的大门还要早150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感得天人献宝具之處</p><p class="ql-block">画面场景是一绿色背景的开阔地,画面上角露出宫殿建筑台基的一角,两颗缠绕的松树于左,一株垂柳植右,用以分割画面。画面左上方云雾缭绕,云端立有一仙人,仙人身着红色长袍,头戴金冠,躬身双手持宝具。摩耶夫人与太子立于画面中央,各有两名侍从。太子身着红衣,双手合十高举,示意天人。太子左侧两侍女皆横持仪扇,回首凝望太子。摩耶夫人面颊丰润,双目微抬,神情专注,头戴凤冠,侧身而立,双手合拢隐于袖中行礼。身后紧随两名双手握仪杖的仪卫。</p> <p class="ql-block">接着打车去双塔寺</p> <p class="ql-block">双塔寺,又叫永祚寺,寺内培育了很多牡丹,还有一些年代久远,🈶明代牡丹!</p> <p class="ql-block">太原双塔寺</p><p class="ql-block">凌霄双塔/三晋奇观</p><p class="ql-block">永祚寺,民间俗称双塔寺,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寺内不用一钉一木,是全国唯一一座完全由砖仿木无梁建筑组成的寺院。</p><p class="ql-block">宣文佛塔、文峰塔,位于双塔寺的最高之处,均为13层,高约54米,八边形结构,南北对峙。</p><p class="ql-block">其中文峰塔是为了弥补地形缺陷而建的风水塔,佛塔则是供奉舍利子,藏佛经的舍利塔。双塔被古人誉为“双塔凌霄”、“文笔双峰”,是太原的城市标志,更是中国砖塔成双组合实例中形制最完善、规模最大、塔身最高的一组。</p><p class="ql-block">大殿前有迄今为止国内仅存的明代牡丹,均已含苞待放,盛开大概要到四月下旬。</p><p class="ql-block">寺内“碑廊”内还有赤壁怀古刻石,据说这样的刻石全国仅有两处。</p><p class="ql-block">双塔公园绕永祚寺而建,风景宜人。</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双塔寺,正好十二点,打车回到宾馆,取上行李,再打车到太原站(吃午饭,面🍜),坐动车🚄到长治站,出站就有老公约好的网约车李师傅接站。</p> <p class="ql-block">途中参观九天圣母庙</p> <p class="ql-block">勾心斗角</p> <p class="ql-block">然后30号当晚宿平顺县如家酒店。酒店在一个高坡上,并列的还有一家叫通天峡大酒店。晚饭就在酒店对面吃,凉拌荞麦面和炖山鸡。</p> <p class="ql-block">五月一号全天游玩通天峡景区,本来不好找车,结果一天下来又顺利又省钱。在老公的全面撒网下,先从宾馆打车15元到平顺高速路口,坐长治到景区的公交🚌车,每人才12元。回程老公又找了辆顺风车50元,把我们又带到平顺高速路口,再联系了早晨的司机拉回宾馆。午觉醒来关注消息,发现景区游客到七点多还没有走完,堵。</p> <p class="ql-block">这天的晚饭还是在宾馆对面吃,一家主题餐厅。</p> <p class="ql-block">2号一早退房,约好的李师傅从长治开车过来,包车,开始了一天六个古建筑的探访。</p> <p class="ql-block">5月2日古建筑探寻之一——天台庵;位于山西北耽车乡王曲村中。坐北朝南,创建年代不详,现仅存正殿,为唐代遗构。正殿建于高0.68米的石砌台基上,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歇山顶,琉璃脊饰,殿内梁架彻上露明造,四椽袱通达前后檐,殿身用檐柱一周,柱头卷杀和缓,柱间施阑额而无普拍枋,阑额不出头,栌斗直接安放于柱头之上,柱头上斗拱斗口跳,跳头上施横木承檐榑,为宋《营造法式》中记载的“斗口跳”实例。该庵是平顺县保存时代最早的一座庵,也是我国仅存的四坐唐代木结构建筑之一,为研究我国寺庙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套兽和天神</p> <p class="ql-block">五脊六兽</p> <p class="ql-block">五月二日山西古建筑探访之二——原起寺。</p><p class="ql-block">在滔滔漳河水由西向东流经至潞城 、黎城、平顺三县交汇处的辛安村东。有一座神奇的凤凰山 ,山巅有一座保存基本完好的千年古寺,名叫原起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p><p class="ql-block">原起寺始建于唐天宝六年(747年),后经历代维修扩建,成为唐宋混合结构。寺院坐北朝南,周围砖砌花栏围墙 ,院中主殿大雄宝殿及佛殿三间,琉璃九脊屋盖,飞檐斗拱,雅致古朴,十分壮观。殿内横柱、荆梁尤为珍贵。殿前有四根方形石柱撑起一座正方形香亭,每根亭柱上刻有诗文一句,共成七言绝句一首:“雾迷塔影烟迷寺,暮听钟声夜听潮;飞阁流丹临极地,层峦叠翠出重霄”。前后两句分别又构成了两副工整的对联。亭前竖有八角青石经幢一座,刻陀罗尼经及建幢寺的铭记。幢座八面雕刻侍女乐人,风姿动人。香亭东有关公殿,西有阎王殿。</p><p class="ql-block">大堆宝殿西侧耸立着北宋元祐二年(1087)建造的大圣宝塔(俗称青龙宝塔)。塔身八角七级,高17米,层层飞檐斗拱,节节精雕细刻,累累叠叠,巍峨凌云。塔顶安装有八个铁人,个个威风凛凛,闪闪发光。每个挑角各挂有一只铁铃,总共56只,风吹铃响,丁零不止,令人心旷神恰。</p><p class="ql-block">原起寺占地仅有1200平方米,规模虽小,但安排得参差有致,主次分明,既有古代建筑的雄伟气魄,又有天下名寺的幽雅意境。</p><p class="ql-block">立于横跨津河的辛安双孔石桥上仰观寺院,只见青石黄土起崖,崖上起台,台上建寺,寺内举塔,塔高参天,松柏掩映,塔寺沉遗于烟欖之中。夏日登寺远眺 ,群山环抱,苍翠欲滴,山光水色,风景迷人。北接漳河滚滚来,原起寺犹如凸起河面上的巨大礁石,任凭风打浪推,千年岿然不动;东望漳水东流去,“秋波”频频情依依,卷桥飞虹,波光粼粼,塔寺倒影,寺水相融;西连辛安点点村舍,炊烟缕缕,形似风凰展翅欲飞,而原起寺恰是这风头之冠;南看群山连绵,岭起沟伏犹若舞,静听似有乐声来,真可谓“山中美景醉死人。”</p><p class="ql-block">潞城市文物旅游发展中心二○O六年五月二十六日</p> <p class="ql-block">原起寺临近的辛安村龙王庙,开始我们把这里当成原起寺参观,看完了才知道原起寺在左后方,有个漂亮的塔。</p> <p class="ql-block">离开前再回望一眼原起寺。</p> <p class="ql-block">五月二日山西古建筑探访之三——</p><p class="ql-block">大云院 弥陀殿|仅存的五处五代木构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大云院,亦称大云寺,坐落于山西平顺县城西北23公里的龙耳山中。始建于五代后晋天福三年(938年),初名仙岩院。天福五年建大佛殿,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建寺外七宝塔,至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已有殿堂一百余间。现弥陀殿为我国仅存的五处五代木构建筑之一!殿内壁画更是全国仅存唯一的五代壁画!也是建造中最早使用普拍枋的实例。就冲这三点,有什么理由不去一次呢!</p><p class="ql-block">清康熙三十一年夏(1692年)暴发山洪,大云院殿宇僧舍均漂流无存,唯弥陀殿和七宝塔(图17)安然无恙。</p><p class="ql-block">弥陀殿坐落在1.3米高的青石台基上,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p><p class="ql-block">由于后晋只有短短12年的时间,五代也不过50多年,所以没有时间形成本朝的建筑风格,弥陀殿的一切都还带着唐朝的开明气象,气势磅礴,古朴庄重,大方而不呆板。殿顶举折平缓,出檐深远,斗拱硕大,极具唐风。</p> <p class="ql-block">路过一个破旧的观音庙</p> <p class="ql-block">一个龙王庙</p> <p class="ql-block">五月二日山西古建筑探访之四——</p><p class="ql-block">佛头寺,位于阳高乡车当村村北。坐北朝南,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宋代遗构。现仅存过殿,佛头寺地处偏僻,历代修缮改动不大,较为完整的保留了宋代建筑特征和地方建筑手法,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研究价值。2006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五月二日山西古建筑探访之五—-淳华寺。最简单的一个了,就在阳高一个村子里,连围墙也没有,门也不开,里面什么也没有,只能看看外观。[呲牙]</p><p class="ql-block">淳化寺</p><p class="ql-block">金代佳构--淳化寺位于平顺县阳高乡阳高村。坐北朝南,东西9.23米、南北8.47米,占地面积79平方米。现仅存佛殿1座,为金代遗构。佛殿前保存宋建隆元年(960)、开宝三年(970)石经幢2座,刻有陀罗尼经文。200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五月二日山西古建筑探访之六,六朝古建一一龙门寺 位于平顺县石城镇源头村,原名法华寺。坐北朝南,东西95.7米、南北92.5米,占地面积5070平方米。创建于北齐武定二年(550),五代后唐、北宋时期均有扩建,北宋太平兴国八年赐额更名为龙门寺。是我国唯一一个保存六个朝代的古建筑群,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博物馆”。1996年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斗拱</p> <p class="ql-block">悬鱼</p> <p class="ql-block">垂花门</p> <p class="ql-block">山门,左右对称,书 光绪 七年</p> <p class="ql-block">2号晚上住宿龙寺附近的龙门客栈,再源头村。晚饭后逛了整个村子,看一群小学生围着篝火做游戏,第二天早上拍了村里的花花草草,</p> <p class="ql-block">三号半天赶路,半天游览邯郸市。三号一早打车离开源头村龙门客栈,到涉县站坐绿皮火车到邯郸,住邯郸回车巷附近的如家酒店。午觉后步行🚶至回车巷和武灵丛台公园游览。</p> <p class="ql-block">四号回家,邯郸到威海,动车🚄六个小时。本次出游完满结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