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4月16日下午18:38,我们从徐州坐高铁到达武夷山北站。乘公交前往武夷山溪涧茶舍(九曲溪竹筏码头店)。</p> <p class="ql-block">2024年4月17日一大早雨停了,拉开窗帘,我站在山前,立刻融入到山里才会有‘通仙灵’的感觉,云雾缭绕,美景如画,心情好极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赶紧漫步于居住的星星村,被称作“星星的村庄”的星村,是一个千年古镇。早在宋朝,星村茶业就已兴盛。九曲溪是武夷山的灵魂。坐竹筏享九曲诗意美景,是领略武夷山世界自然与文化“双世遗”的精华所在,将给我留下许多美好的记忆。竹筏的起点处就在星村的九曲码头。</p> <p class="ql-block">九曲码头入口处有一座古色古香的“永乐天阁”,是一处绝佳的品茶之地。</p> <p class="ql-block">九曲溪竹筏票务中心是唯一的官网票务中心,它位于武夷山景区星村镇内,相邻就是九曲溪竹筏码头,我们在这里看到竹筏因大雨停航而退票通知,如五雷轰顶,我们的运气太差了吧!</p> <p class="ql-block">我们立刻乘景交车前往天游峰景区,下了车,又下起了雨,我们随人流前行,绕石洞、穿崖门一路走马观花,马不停蹄,冒着大雨,登上隐屏峰下的“水月亭”。据说月明星稀夜晚在亭中把酒赏月,可看到四个月亮,天上一个,水中一个,杯中一个,还有心中一个。</p> <p class="ql-block">凭阑水月亭而望远,九曲溪澄澈如镜倒映着两岸黛山,眼前一幅山光水色的淡雅画卷。</p> <p class="ql-block">武夷山的秀美在于奇峰。奇峰怪石千姿百态,有的破云戳天,有的蜿蜒逶迤,有的如画屏挂天,有的雄踞如男,有的玉立若女。</p> <p class="ql-block">“水云寮”的遗址,始建于北宋元符二年(1009年),初为北宋著名理学家游酢著书、讲学之地。后来到了清朝,有游酢的后人在水云寮旧址上建云寮书院。现存遗址,有遗址碑。</p> <p class="ql-block">沿着清初刻有“峥嵘深锁”门额的石坊,进入“茶洞”小盆地。茶洞为武夷山著名的七十二洞之一,位于接笋峰下、六曲的东岸。茶洞又名玉华洞,升仙洞,为三面环山的谷地,面积约三千多平方米,仅西侧岩罅可通,人在洞中如隐井底。洞内环境清幽,为胜景荟萃之地。</p> <p class="ql-block">在茶洞北面岩洞中有个潭,被称为“仙浴潭”。从天游峰高高的崖石上跌落下来的雪花泉,就汇集在岩下的潭中。相传该潭曾有仙女在此沐浴,故此得名“仙浴潭”。</p> <p class="ql-block">未见其面,先闻其声。还未到跟前,便听到了一种巨大的水响。抬头望去,有一涧从峰顶沿着崖壁奔泄而下,落差有170多米,这就是著名的雪花泉大瀑布了。</p> <p class="ql-block">有天游峰登山指示牌温馨提示:游览道窄台阶陡,请年老、体弱或患基础疾病的游客注意……这无疑是一道警钟,使不少人到此望而却步。对此我没有退却,因为爬这样的高度,对我算不了什么。不利的因素是天上下着雨,需要特别的小心。上山的路,始自天游峰的左侧,是一条古人从山体上凿出来的石阶小道,道窄而阶陡,蜿蜒而上,近达千级石阶,犹如一条飘带悬浮于陡峭的岩石之上,云雾飘渺,台阶上的人流若隐若现……。山高路陡,耳边只听到唰唰的降雨声,有的地方简直就是直上直下,前面行人的脚后跟好像就在我的头顶上。随着人流一路上行,我没有敢看周边的环境,直到山半腰的这个小亭子,才驻足歇息了一下。</p> <p class="ql-block">半山亭建明代嘉靖年间,原名”仙掌亭“,濒临悬崖,高踞万仞之巅。这里既是游客小憩之所,更是观赏山光水色的理想去处。 从一览亭中凭栏远望,群峰悬浮,九曲蜿蜒,竹筏轻荡,武夷山水尽收眼底,令人心胸豁然开阔。 从一览亭中凭栏远望,群峰悬浮,九曲蜿蜒,武夷山水尽收眼底,令人心胸豁然开阔。</p> <p class="ql-block">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到此时,曾感叹“其不临溪而能尽九曲之胜,此峰固应第一也。”</p> <p class="ql-block">我们终于爬上了848级台阶,登上了天游峰顶。</p> <p class="ql-block">一眼看到了“天游”两个石刻大红字。</p> <p class="ql-block">一览台位于峰顶中心,是一处绝好的武夷山水观赏台。从这里可以体味到绝美的武夷山,“始于山又不止于山”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站在一览台凭栏远眺,可见千峰竞秀,万壑争幽,九曲环碧,迂回如带,牵引着一座座丹霞峻峰,形成了动人心魄的九曲十八弯。</p> <p class="ql-block">天游峰顶原有天游观。1983年,在原址重修仿古建筑一座“天游阁”,构体古朴、庄严,飞檐翘角,题匾为“遨游霄汉”。天游阁,正门对联为“坐山观景迎千里云雾外客,登峰造极作一生丘壑中人”;“世间有石皆奴仆倦掌独秀,天下无山可弟兄武夷称雄。”是说天游峰石头之大,全山为一块整石。天游阁供奉的是五夷山开山祖师彭祖及其两个儿子彭武、彭夷的塑像。</p> <p class="ql-block">天游峰顶胡麻涧旁的石壁上,有历代摩崖石刻近百处。</p> <p class="ql-block">其中最大一幅为“第一山”,系清道光壬辰冬武显将军岭南徐庆超题写。意思是说天游即是“武夷第一胜地”,理应号称第一山。也有人解释说,武夷山是道教名山,列三十六洞天中的第十六升真元化洞天。道教的创始人是老子,老子天下第一。因此,他所占居的名山,就应该是天下"第一山"。</p> <p class="ql-block">众多石刻中有一幅石刻刻着书法遒劲的大字“寿”,寓意阳寿绵长。字形酷肖一位屏气练功的长寿老僧,双手抱拳、金鸡独立,独具特色。石刻注明是“大清光绪廿八年(1902年)天游观主持柯朴妙勒”。</p> <p class="ql-block">另一个有特色的石刻是民国廿九年(1940年)国民政府军管区政治部刻的“汉奸汪精卫”,其中“精”少了一点,其喻意是在骂汪精卫少了点民族精神,没有骨气,投降当汉奸。</p> <p class="ql-block">下山时看到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欣赏完摩崖石刻,登上崎岖丘,看到一座题名“中正公园”的牌坊,端正的字体,四柱三开间,笔直的柱子属于冲天式,水磨石光面,柱下长方形莲花座,整个风格有些洋气。</p> <p class="ql-block">所立碑文中说,是1936年驻闽绥靖公署主任蒋鼎文所建。据说是1935年为迎接蒋介石和宋美龄到来修建的,最后他们并没有来武夷山,一生都未到过武夷山。</p> <p class="ql-block">天游峰下处处皆是画,哪个角度都让你爱不释手。</p> <p class="ql-block">大雨过后,九曲溪水暴涨,怪不得竹筏漂流停航呢。</p> <p class="ql-block">下到山下,过了这片石壁,便是“云窝”景点。</p> <p class="ql-block">“云窝”是武夷山最美的地方之一。它位于九曲溪的五曲和六曲的北岸,接笋峰和仙掌峰之间,依山临水,云窝临溪傍岩,有大小崩积洞穴十余处。每当冬春二季的早晚,洞穴中常会飘出一缕缕云雾,在峰石之间轻风游荡,时而聚集一团,时而又飘散开来,舒卷自如,变幻莫测,故名“云窝”。</p> <p class="ql-block">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钦差苏德舆受命礼聘崇安籍乡贤江贽(字叔圭)入朝为官。江贽三辞不赴,钦差遂命县令陈难为之建造精舍于云窝,匾额"叔圭精舍",并赐号"少微先生" (少微星也称文曲星,预兆鸿儒出现),藉以旌表贤儒。</p> <p class="ql-block">其中,最为醒目的当属仙掌峰岩壁上的“壁立万仞”。“壁立万仞”四个字为明代万历年间的兵部侍郎陈省所题,笔力雄健,气势非凡。武夷山是世界文化和自然双保护遗产,它不仅有雄奇俊秀的丹山碧水,还有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可谓山水交融,人文和自然和谐统一。</p> <p class="ql-block">到儒家集大成者、南宋理学家朱熹园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武夷精舍原为朱熹创办的武夷精舍遗址。在隐屏峰山脚下,两山相抱其中。</p> <p class="ql-block">武夷精舍门前,背山面水端坐着的正是朱老夫子塑像。他左手扶额头,右手放膝盖,目光慈祥,静静地在沉思人生。</p> <p class="ql-block"> 武夷精舍门额上,悬挂有康熙亲赐的匾额“学达性天”。康熙这样称颂朱熹:“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p> <p class="ql-block">从现存遗址来看,武夷精舍面溪背山,占地约三亩。</p> <p class="ql-block">武夷山历史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形成“三教同山”的文化奇观,儒释道互融共存,儒家的书院,道家的宫观,佛家的寺庙,遍布山中。其中最著名的儒家书院,就是朱熹创建的武夷精舍。</p> <p class="ql-block">其原始格局大致为:隐屏峰下,两麓相拥之中,有居屋三间,名为“仁智堂”,堂左有“隐求室”,为朱熹居室,右有“止宿寮”,奉迎亲友之用。</p> <p class="ql-block">淳熙十一年(1184年)仲春,朱熹与门人游九曲溪,写下了著名的《武夷棹歌》,其通俗而典雅的风格,回环往复的旋律,已经融入浓郁的武夷民歌特色,在九曲艄公中代代相传,以至家喻户晓,文人墨客与之唱和之诗亦不下十数首,形成“武夷精舍诗派”。</p> <p class="ql-block">朱熹讲学铜像,四弟子为蔡元定,真德秀,张淳,黄勉齐。</p> <p class="ql-block">朱熹与武夷山的因缘际会,为武夷山的人文历史留下了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这里,朱熹度过了人生的大半时光,著书立说、讲学授课,构建了新儒学的理论体系,让武夷山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武夷山真的是“人杰地灵”啊,故中国著名历史学家蔡尚思教授有诗赞誉:"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p> <p class="ql-block">下山途中身后露出天柱峰。</p> <p class="ql-block">雨后的九曲溪水暴涨,一改往日的清澈见底,滔滔溪水浑黄,行走溪边格外谨慎。</p> <p class="ql-block">来到位于九曲溪上的五曲大桥,在九曲溪五曲的北岸,有三块岩石的崖麓紧凑相连,岩势前后三叠,形似没有帽翅的乌纱帽,俗称纱帽岩。其正名为三教峰,意指儒、道、佛三教鼎立,荟萃于山中。</p> <p class="ql-block">过五曲大桥,路边有一片翠竹林,一根根修长的竹子笔直挺拔,宛如守卫着这片绿色的士兵。竹叶在风中摇曳,伴随着清新的气息,让人心旷神怡。这就是五夷山方竹。</p> <p class="ql-block">路旁的“茶魂”石刻摄人心魂。</p> <p class="ql-block">出天游景区,乘景交车直奔一线天。</p> <p class="ql-block">一线天是灵岩受地质运动形成的裂缝,高178米。</p> <p class="ql-block">攻略说右侧的一线天更值得走,其中有一段最窄的仅30厘米宽,所以身材宽广的要考虑一下,我肯定没问题。</p> <p class="ql-block">走进一线天是伏羲洞</p> <p class="ql-block">从伏羲洞入岩内,到深处抬头仰望,见岩顶裂开一罅,像利斧劈开,相距不满一尺,长100多米,从中漏进天光一线,宛如跨空碧虹,这就是令人叹为观止的一线天。</p> <p class="ql-block">这里伸手不见五指,我感觉没有了空气 ,很闷很闷快要喘不过气了,我抬头仰望,看见岩顶裂开一缝隙,这岩石就像是被利斧劈开一样,相去不满一尺,长约一百多米,从中漏进天光一线,宛如跨空碧虹一般!</p> <p class="ql-block">这是武夷山的最奇岩洞,真是“鬼斧神工”之作。</p> <p class="ql-block">在武夷山九曲溪二曲溪南、灵岩南侧,隔着约50余米宽的峡谷有一岩与灵岩相对而立,形如屏障,高约30余米,岩壁上布满大小不等的砾石脱落岩洞,相传有一百零八处之多,自然错落,俨然有度。山民传为仙人所居的洞天,亦即神仙的宅居,故称楼阁岩。</p> <p class="ql-block">武夷山出产的茶叶叫岩茶,因为它生长在当地人称之为“坑”的岩石山谷之间。坑中气候湿润,适合茶树生长,树枝上生满绿苔。山岩风化形成的土壤中富含矿物质,吸附力超强的茶树吸收了土壤中的精华,茶叶中也有了浓郁的香味。所以岩茶被形容为岩骨花香。</p> <p class="ql-block">沿途还是茶园,从检票口步行至大红袍母树也需大约20分钟。</p> <p class="ql-block">沿途各种名茶比比皆是</p> <p class="ql-block">走了500多米,就是为了一睹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高岩峭壁上、已有340多年历史的六株大红袍,要知道这六株茶树每年保险费要一个亿,风调雨顺的年份,六棵茶树共年产大红袍仅八两,遇不好的天气则年产四两,所以不是一般人能品尝的哦。</p> <p class="ql-block">武夷山是世界红茶的故乡,也是大红袍的家乡,它的故事被赋予很多传奇色彩。</p> <p class="ql-block">举世闻名的武夷岩茶大红袍是武夷山最负盛名的茶,被誉为“茶中之王”,让我们一起走起来去看大红袍吧!</p> <p class="ql-block">母树大红袍的传说:相传古代有一书生进京赶考,路过武夷山病倒,被附近天心寺和尚用茶叶做药治愈。书生进京赶考高中状元,为表感恩,书生回到武夷山将御赐的状元红袍披在茶树上,因此得名“大红袍”。因“大红袍”有“感恩”“祈福”之意,形成了武夷山喊茶、祭茶,敬茶、奉茶的习惯。</p> <p class="ql-block">沿着峡谷深处的茶园小道,我们来到生长母树大红袍的绝壁下。</p> <p class="ql-block">大红袍有“茶中之王”的美誉,是武夷岩茶四大名枞之首,兼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乌龙茶中的极品,其制作工序非常复杂,除了在国内拥有大批"粉丝“,在东南亚等海外国家也很受欢迎。</p> <p class="ql-block">目前市面上基本看不到用母树大红袍制作的茶叶,因为这6棵古茶树从2006年开始就禁止采摘了。</p> <p class="ql-block">久负盛名的武夷岩茶,不仅源于大自然的无私馈赠,更离不开武夷茶人的悉心培育和溪谷山峦的地理优势。若说武夷岩茶哪个山场最具文化底蕴,无非不过茶王大红袍的原生地九龙窠。</p> <p class="ql-block">出峡平旷之处的岩壁上凿满包括“晚甘侯”以及历代名人题咏名诗以及唐代茶圣陆羽的后裔、清代崇安县令陆延灿的诗作。</p> <p class="ql-block">石径两侧的茶田栽满了各种品种的武夷岩茶,岩韵幽香扑鼻而来,令人赏心悦目,久负盛名的茶中之王“大红袍”就根植在峡谷的最深底部的悬崖峭壁上。</p> <p class="ql-block">在大红袍九龙巢“岩韵”摩崖石刻对面岩壁上,可望见一片岩石,俏似一群微风凛凛的狮子矗立镇守九龙巢方向,故称“狮卫陇”。</p> <p class="ql-block">游完大红袍景区,我们乘坐景交车来到武夷宫景区,武夷宫又名会仙观、冲佑观、万年宫,在福建省崇安县南约十五公里处的武夷山大王峰南麓,前临九曲溪口,是历代帝王祭祀武夷君的地方,也是宋代全国六大名观之一。</p> <p class="ql-block">据《武夷山志》记载:武夷宫始建唐天宝年间(742-755年),是武夷山最古老的一座宫殿,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武夷春秋馆是武夷山风景区武夷宫内的一个景点,地处九曲溪畔大王峰下。春秋馆是当年朱熹创建的书院,虽然是原址重建的,但好在保留了原滋原味的宋代风格。</p> <p class="ql-block">馆内有两棵宋朝留下的又高又大的桂花树,传说也是朱熹老祖宗自己亲手种下的。</p> <p class="ql-block">九曲棹歌,朱熹所作,生动形象地唱出了九曲弯弯,曲曲不同的景貌。棹歌,撑船人撑船时抒情的歌曲。</p> <p class="ql-block">馆内珍藏有大量实物与资料,囊括了武夷宫历史和发展脉络,以及各个时期的实物,是武夷山道教文化的一个缩影。彭祖开山</p> <p class="ql-block">慢亭招宴</p> <p class="ql-block">理学大成</p> <p class="ql-block">古圣先贤</p> <p class="ql-block">到达山脚石牌坊:为纪念徐霞客攀登大王峰,1987年由香港商界庄启程等人捐资,于其诞生400周年之际,在大王峰麓建此石牌坊。我攀登了一段石阶,迎面下来一对夫妻,问多久能到大王峰顶,回复说快到顶看到太陡放弃了,因是下午4点,我也放弃了。</p> <p class="ql-block">一旁有徐霞客雕塑:徐霞客曾五度入闽,首在武夷。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二月二十一至二十三日游武夷山,于二十二日登大王峰。</p> <p class="ql-block">看到对面的两块大石头吗?那就是大王峰山顶,大王峰身姿伟岸,是武夷山三十六峰之首,因形似古代的纱帽,又被称为纱帽岩,海拔526.8米,相对高差为350米,四周被赤壁丹崖所包围,雄伟壮丽</p> <p class="ql-block">继续向前,我们看到了一处被称为“悬棺谷”的神秘地方,是悬棺集中分布的地方。在这里近距离观赏这些悬挂在悬崖峭壁上的神秘古老棺椁,感受历史的沉淀和时光的交错。</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就到了玉女峰。玉女峰位于武夷山九曲溪二曲溪南,因其酷似亭亭玉立的少女而得名。峰壁有两条垂直节理将柱状体分成三部分,宛如身材曼妙的三位女子。</p> <p class="ql-block">“插花临水一奇峰,玉骨冰肌处女容。”这就是玉女峰风采神韵的真实写照。</p> <p class="ql-block">玉女峰和大王峰是传说中的一对恋人,人神恋触犯天条……懒得讲这样的故事,各位自己脑补吧。</p> <p class="ql-block">大王峰,与玉女峰遥遥相立不相望。大王峰又称纱帽岩、天柱峰,因为山体象是一顶沙帽,有着王者般的威仪而得名。 大王峰海拔530米,上丰下敛,气势磅礴,远远望去,宛如擎天巨柱,在武夷三十六峰中,向有“仙壑王”之称。</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就到了观鱼处,据说观鱼处的水清澈见底,可以看到成群各种各样的鱼儿游来游去。可惜刚下过大雨,我们没见到这种场景。</p> <p class="ql-block">这颗歪脖树构成一道亮丽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就到了止止庵,这里环境清幽清静,风景和风水都极佳,它背靠大王峰,左右两面有山。大门的正上方有三个朱红大字,“止止庵”,止止,蕴含“止其所止,止观止念”之义,是佛教修行“四大皆空”的一种境地和境界。大门两侧一付对联非常醒目,上联写,到此十六洞天方知天外有天当止则止。下联配,仰其百千仙道始悟道非可道应行便行。查了一下资料才知,中国道教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武夷山被列为第十六洞天,所以上联写到此十六洞天。对联的主要思想是当止则止和应行便行。人生的行止各有其时,当行则行,当止则止。既要有当行则行、应行便行的志向和勇气,也要有知足常乐,知止常止,当止则止的境界,方能以“止”为始,以“得”为终。</p> <p class="ql-block">止止庵的大门朝东朝向九曲溪,大门是纯石头雕刻而成,上面有三重飞檐,很是气派,很是壮观。大门北侧的墙上有四大字,“道法自然”,白底黑字,很有道家风范。</p> <p class="ql-block">据记载,止止庵已有1700多年历史,始于晋朝,盛于明清。南宋著名道士、道教金丹派南宗第五祖白玉蟾,曾在此担任住持。</p> <p class="ql-block">大门南侧种植几杆挺拔的修竹,更显清静无为之义。</p> <p class="ql-block">一入庵的古树中有一颗竹笋从树根中破土而出,笔直从朽空的树干中冲天而上,直插云霄。</p> <p class="ql-block">祖师殿的屋顶挺有意思,是南方民居,北方王府以及宫殿歇山顶的三者结合,从外观看非常奇妙。</p> <p class="ql-block">易经楼采用石木结构。楼高17.9米,低层采用石材,34根石柱中14根长6米,直径52公分,每根净重1.5万斤。楼的正立面一层还有一组石雕和两根金丝楠木的龙柱。上台阶处有九龙的雕像,而在楼阁石柱的一圈,有八八六十四幅浮雕,讲了一个完整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止止庵风光极美,这里背倚大王峰,面对虎啸岩。左侧有天柱峰,右侧则是铁板峰。</p> <p class="ql-block"> 万春园系宋时万春庵旧址,庵废后辟为茶园。武夷山管理局利用此地较清幽的环境,建成一处园林式的植物园,园内遍植热带、温带、中亚热带植物和各类珍稀花卉达2000余种。</p> <p class="ql-block">走出万春园,偶遇一群大爷、大妈在表演,让我的心情得以放松,在愉悦的氛围中结束了一天的行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