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近日,偶从微信群中看到我于1963年8月至1969年12月曾居住地方的照片,五十多年来,旧地不曾再回,突见照片,心中大喜,反复查看,回想连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63年8月,我跟随父母所在部队的迁移,举家从北京搬到了四川省灌县的大山脚下,那时的灌县既是现在的都江堰市。部队和家属来到大山脚下安营扎寨,那里已盖好了大批的房屋,铁丝网一圈便形成了一个大院,大院内又用围墙和铁丝网分出了工作区和生活区,生活区内有:住房、医院、学校、军人服务社、食堂、澡堂、理发室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小社会。工作区,我没进入过。当年部队的番号是总字770部队,目前当地还知道这个部队番号的人应该不多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院的正面(大门处),面对的是富饶的川西平原,沃野千里。大院内,平地少而坡地多,进入大院后是不断向上的水泥坡道,房屋依坡而建,坡地需用大块的鹅卵石垒起斜面的石墙,以防下雨将坡上的泥土冲下。大院的背面,紧邻的是不断隆起的群山,绵延不断的群山再向西北方向延伸下去就可以连接巍峨的青藏高原了。我们生活的大院地处成都平原西部的边缘,这个平原也被人们称之“天府之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院依山傍水,幸青山相伴,并溪水流过,景色秀美。这里是明显的山区气候,冬冷夏凉,冬季无取暖设施,较冷;夏季不感酷暑之困,清爽。听说部队迁走后,每年夏季常有城市居民来此地避暑度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五十多年来大院经历了1976年和2008年的两次地震,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都江堰地区很多房屋倒塌、人员多有伤亡,而大院内的大量房屋未塌一楼,人员未亡一人,这个现象震后在当地被传为了佳话。当得知这条消息时,我的心中立感欣慰,因为当年大院的基建正是由我父亲牵头率一班人马组织完成的。父亲退休后,曾听他说过,当年大院选址的原则是远离城市,必在山区。所以选址时在四川的山区四处奔波,有时就住宿在农村的破庙里。基建正值国家三年困难时期,建设过程困难重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年部队和家属搬至四川山区的大院后,工作人员按部就班开始上班,我们上学,觉得当时的生活比北京还好(主要是指食堂的饭菜),副食种类明显多于北京,而且物价便宜。到大院后过了一段时间突然发现不吃窝头了,甚为不解,怎么回事?在北京已经习惯了常吃窝头,有一年还运来很多大白薯,把家中的床底下都塞满了。为此我专门问了大院食堂的炊事员(四川籍的战士或职工),他告我,我们四川的玉米都喂猪了。多年后知道当时在北京总吃窝头和白薯的年代正是国家三年困难时期,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对那时的生活很知足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大院里生活,所有的生活用品都需外部运来。尤其是副食方面,运来什么就买什么,有时运来一车水果,由于不得消息,别人排队买完,那这车水果就没我家的事了。记得搬来几年之后大院里安装了制做冰棍的设备,当吃上了冰棍才想起已经几年没吃冰棍了(美食这种东西看不见不想,也挺好,吃不上更健康)。现在回想,那时、那地的生活还真是省钱。</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以下图片(照片),上文下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看着这些照片就如同回到了旧地,五十多年过去,有的景物还能辨认,少时的记忆太深刻了,能又见旧地,幸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下面的二层楼房是当年的幼儿园,独特的建筑一眼就能辨认,楼前的草地变成了水泥路面,楼旁的大树枝繁叶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下面是从远处拍下的幼儿园,照片中停车处就是我曾居住楼房的地点。照片中路边有一块标示牌,上写“营区限速”,幼儿园后面就是大院的边界,听说后来在幼儿园后面的坡地上又扩建一些房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换一角度拍下上图的停车处,这里是我曾居住的地方,原有的两层楼房因地震受损拆除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下面是站在我曾居住的地方(现在的停车场),背靠停车场向前拍下的照片,照片中呈现了一个网球场。当年这里没有网球场,在这快地皮上大部分是单位的菜地,少部分是各家的菜地。那时不是缺菜,在空地上劳动种菜是那个时代的生活方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时过境迁,生活理念也改变了,菜地变成了网球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网球场的那边是一座三层的住宅楼,因在一个坡下,只能看见两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院里的住宅楼基本都是三层的楼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下面是我曾居住的楼房,楼房二层,两个门栋,能住八户人家,住了七户,一户住房作为接待用房使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照片中的人物:是几位局领导与两位部领导的合影,左一是我的父亲,照片背景的窗户就是接待用房的窗户,两位部领导来此指导工作暂住这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根据照片中他们所佩戴像章的样式,估计拍照的时间是在1967年前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远处看幼儿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下面是背靠我原住楼位置,向左前方拍下的照片,红色的尖顶房屋是第三食堂,以前食堂的墙面是露着红砖的。那时我家的一日三餐都来自这里,家里不做饭。习惯了吃食堂,所以我们养成了有啥吃啥不挑食的习惯,同时全家也不善做饭。文革前第三食堂属于中灶,文革开始就变成大灶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照片中三层的楼房是住宅楼,可以明显看到楼外已加筑了防震圈梁,楼前以前是各家凌乱的菜地,现也变成了平整的草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黑色的尖顶平房以前没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三食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三食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下面是第三食堂的另一头,路旁茂盛的草木挡住了鹅卵石垒起的斜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下图,顺着照片的方向向前看,左前方就是我的原住楼,放大照片,水泥路上的补丁清晰可见,我们搬来时这段水泥路还未筑成,我们搬来后工人晚上加班筑路,记得那时父母晚上也要上班(晚7点至9点),晚上我一人在家,楼的四周寂静漆黑,由于那时我胆小又很寂寞,便到路边看工人们挑灯筑路,以消磨时间。看着这当年筑成的水泥路面,虽然落上了补丁,经过六十年时间的检验,这路的质量还真是相当不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对比一下,我目前所在的小区,政府投资改造,将十年的水泥路拆除后换成了有污染的沥青路,写到此处想起了彭德怀说过的那句话:仔卖爷田心不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现在大院大部分房屋的墙面都刷成了白色,一栋栋白墙红瓦的建筑屹立在青绿茂密的树木丛中,光彩瑰丽。当年建设时可没有考虑过这样色彩的装饰,房屋没加上保护色已是省下一到工序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上图三层住宅楼旁有个白色的小房子,以前没有。看下图,点击照片放大看,路标上写“由此登尚源山”,路标旁是水泥铺筑的登山小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在此居住时没听说过这里有个什么“尚源山“,登山就是窄窄的小土路,再看照片中的树木,现已大树参天,同森林一般,我在的那时这里只有灌木荒草及稀疏的小树,铁丝网刚把这片土地圈起来,周边的树木都被当地的农民当作柴木砍下运回家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下面这个坡地上原有一栋二层的工字形楼房,是大院的门珍部,2008年在汶川地震中受损拆除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面对上图门诊部的遗址,右前方是一栋单身工作人员的宿舍楼(见下图),走过宿舍楼就是二层楼房的小学校。照片拍摄人曾在这里上过学,到了小学校没有拍张小学校的照片,看来小学校也是地震中受损拆除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宿舍楼房今犹在,小学校楼何处寻?没看见小学校还是比较遗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对于上述地震中受损的楼房,为何不修而拆除了,我想可能的原因是:那时大院里的部队早已迁走,已不需要那么多的房屋,所以拆除后的原址上也没再盖房屋,同时还节省了经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对比一下,1976年唐山大地震,当时我上班所在的四层大楼受损,大楼的一角出现几处明显的裂缝。听说震后来津援助的山东工程队见楼房受损严重,说不好修,建议楼房拆掉。我们也觉得不好修,后来竟修好了,完全看不出曾有的裂缝,而且大楼现在仍正常地使用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下面是大门口处的行政楼(三层),当年楼前是露天电影场,一栋很普通的楼房,现在已改造成了宾馆,外观看来优雅美观,若没人告我,我无论如何也看不出这是以前的行政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看不明白的地方:楼前应该是平地,现在怎么是坡地了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下图可见桥的水泥护栏,山间的溪水从下方流过,我们曾在水中抓过小螃蟹,螃蟹虽小,但抓起来很有兴致,山沟中的溪水有深有浅,清澈见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顺着道路延伸下去就是上面提到的行政楼,道路左边的楼房我离开大院时还没有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下面是过了上图水泥桥后回拍的照片,那座华丽建筑的地点以前是一个大食堂,不知以前的大食堂是拆除了,还是在原来大食堂的基础上又加上了装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墙面上的口号应该是文革以后写上的,这座建筑与其他楼房的面貌迥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不是有意留下的一处历史原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以下几张照片中的景物已不能辨认,可能是我离开以后盖的房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看到了大院的现状,六十多年的楼房和道路,修旧如新,宛如一个宽敞秀美的庄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院的管理者非常能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最后感谢照片的拍摄人和照片的转发人。</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完————</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