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4月13日一27日,一群热爱生活崇尚旅游的战友们及家属组团,15天遍游了浙江28个景区(点)。跨越了杭州、嘉兴、湖州、衢州、台州、舟山、宁波和绍兴等8个行政区划、行程3千多公里。</p> <p class="ql-block"> 浙江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适逢人间四月天,一路的碧水青山,时而被迷濛的雾霭涂抹上一层飘渺、神秘的色彩;时而日出雾露余,青松如膏沐,恍若人间仙境。</p><p class="ql-block"> 若问此行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哪里,我会不加思索地答道:是台州!那里有神仙居住的地方“仙居”,有隋代古刹“国清寺”,有江南八达岭之称的“临海长城”,有造化钟神秀的“长屿硐天〞,还有青山隐隐水迢迢的“东湖胜景”。</p><p class="ql-block"> 更有令我着迷的“大陈岛”。</p> <p class="ql-block">从温岭椒江区乘船前往大陈岛约二个半小时,行至外海时,船开始颠簸。回程时仅一个半小时,且平稳。</p> <p class="ql-block">我着迷大陈岛美丽的海岛风光,更着迷大陈岛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发生的那段令人唏嘘叹嗟的往事。</p> <p class="ql-block"> 大陈岛位于台州湾海面东南方向,由上、下大陈及周边29个岛屿组成,总面积14.6平方公里,我们去的下大陈岛面积有4.87平方公里,是大陈镇的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梅花湾海鲜排档一条街</p> <p class="ql-block">风从东方来,海岛的风吹拂着面颊。</p> <p class="ql-block">大黄狗似乎在问:客从何处来?</p> <p class="ql-block">大陈岛垦荒邮局。为何是“垦荒邮局”,岛上需要垦荒吗,刚上岛的我疑惑不己。</p> <p class="ql-block">沿着梅花湾向东走,街边有一石头台阶,拾阶而上便来到蒋经国的故居。</p> <p class="ql-block"> 在大陈岛解放之前,蒋经国曾多次到大陈岛视察,就住在这所房子里。</p> <p class="ql-block"> 旧居的附近有一个小小的三层展览馆,就是在这个简陋、逼仄、踩着嘎吱嘎吱作响的木地板的展览馆,我触摸到了大陈岛的历史往事,一个有故事的岛屿,拂去时间尘埃的往事徐徐展现。</p> <p class="ql-block"> 1953年7月朝鲜战争签订停战协定,1954年9月志愿军开始胜利班师回国,随着解放军海、空力量的加强,尚处在蒋介石控制的一江山岛和大陈岛便成了解放军剑指之处。</p><p class="ql-block"> 1955年1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张爱萍将军的指挥下,首次采用海陆空联合作战的方式,仅用半天的时间便攻克了被国民党称作“固若金汤”的一江山岛。一江山岛是蒋军固守大陈岛的屏障,屏障崩塌后,大陈岛便暴露在解放军的火力范围内,国民党失去了对大陈岛制海权和制空权。</p> <p class="ql-block">自知大势已去,蒋介石决定接受美国建议,下达了拔根撤台“金刚计划”。1955年2月8日至12日在美国第七舰队的支持配合下共撤退岛上军人1万8千人,撤离村民近1万5千人。</p> <p class="ql-block">在撤离过程中,美国通过苏联向我国转达信息:希望美国在协助撤离时,解放军不要采取行动。</p> <p class="ql-block"> 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村民们集体被活生生地“拔根”,他们被编入以村为单位的大队、中队、小队,每人胸前贴着布条,标明姓名等信息。撤离的那几天岛上风雨交加,码头上哭声喊声、雨声风声交织成一片,不管他们是否愿意走,后路已断,岛上已不能生存了。全岛仅留下一个病重奄奄一息的老人。</p><p class="ql-block"> 国民党撤退时不仅炸毁了军事设施,还将岛上的生活设施全部毁灭,13.6平方千米的岛上竟埋了1万枚地雷,昔日的村庄焚为灰烬不复存在,水井或被投毒或被掩埋,大陈岛变成一片废墟,一个不可再被改造利用的废岛死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1955年2月13日解放军进驻大陈岛,大陈岛解放了,大陈岛成了中国大陆最后解放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转眼间近七十年过去了,那个废墟疮痍的小岛变了,翻天复地的变了,它像一串明珠镶嵌在祖国的东海岸边。如今的大陈岛是国家一级渔港、省级地质公园、省级森林公园,被授于“国家级生态镇”“全国百家红色经典景区〞等荣誉称号。</p><p class="ql-block"> 有一群年青人必定载入光荣的史册,他们便是467名大陈岛垦荒队员。</p><p class="ql-block"> 1955年底,时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的胡耀邦来浙江考察工作,听闻大陈“人去岛空”的现状后非常关切,提议组织一支青年垦荒队,在大陈岛解放一周年之际登岛建设。当时大陈岛隶属温州管辖,当地青年积极响应,一支200多人的志愿垦荒队伍很快组建了起来。1956年至1960年共有467名年青人登岛垦荒。</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数百名年青人在满目疮痍中扛起建设大旗,用热血和汗水换来这片岛屿的新生。人们将大陈岛也称为“青春岛”“精神岛”,便是对他们青春奉献精神的最好的纪念。</p> <p class="ql-block">垦荒纪念碑前的缅怀与崇敬</p> <p class="ql-block">思归亭。1954年蒋介石携宋美龄在此处隔海眺望家乡,建亭名曰“中正亭”,1955年撤台时此亭被毁,2006年重修的亭子更名为“思归亭”,意为远在他乡的大陈同胞能思念故土,忽忘祖国母亲。</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后,当年被拔根的大陈人寻根来了,故乡变他乡的大陈岛原住民踏上祖辈居住的地方总是热泪盈眶,感慨万分,每年台州举办的“两岸大陈乡情文化节”吸引了越来越多思归的大陈人及其后代,他们讲述了许多令人动容的思乡故事。</p> <p class="ql-block">美丽的海岛风光,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飞虎崖,当海浪袭来,崖底波涛澎湃,海浪冲击岩石,犹如虎吼龙吟。</p> <p class="ql-block">灯塔,修于礁石上,塔高11米,现成为观景平台。</p> <p class="ql-block">甲午岩是岛上著名的景点,乍一听以为与甲午年有关系,其实不然。其主体由两块各高约15米、宽11米的岩礁构成,素有“东海第一盆景”因其形与木帆船上加固桅杆的基座相似,基座,曰“夹杵”,谐音“甲午”,故得名。</p><p class="ql-block">甲午岩有“四绝”——奇峰、海沟、海浪和日出。每天清晨,太阳恰好在这两座峰之间冉冉升起,故又称“旗峰映日”。</p> <p class="ql-block">浪通门,海浪通过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小小的大陈岛隐藏着沉重的悲欢离合的往事,背井离乡的酸楚至今仍是萦绕台海的一抹乡愁。读懂了大陈岛,也就参透了一个时代的风雨沧桑;读懂了大陈岛,也就明白了什么是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的垦荒精神。垦荒精神不老,时代仍呼唤着垦荒精神。</p><p class="ql-block"> 大陈岛一个有故事的岛屿,如烟的往事已成为历史长河中一个小小的片断,至今人们对此仍叹嗟不息。</p><p class="ql-block"> 多彩的东海明珠大陈岛,美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