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字:安孝文</p><p class="ql-block">图片:康晓英</p> <p class="ql-block"> "河",往年间这个字与"活",在怀仁地方的口语中是发同一个音,其韵母都是"窝",而不是"鹅";就因这个缘故,村庄的名字附会生成了两句寓意相同,都是比喻人生没有希望,而说法有别的地方性歇后语。一句是"水刮(瓜音)东寺庄﹣一没活(河)头",另一句是"水刮浑源﹣﹣没活(河)头 "。何缘人生没希望、没活头而用了河头村的村庄名,而衍生出两句这样的歇后语来?</p> <p class="ql-block">原来,东寺庄在河头村北里许之处,北高南低,如果大水刮了东寺庄,那河头村无疑是会被刮掉的;浑源虽然距河头村几十里,又在其东南 ,但浑源与怀仁毗邻之处地形也高过河头村,浑河水就是从那里流向怀仁, 归入桑干河,那里如果遭水刮,想是会殃及到河头村。两句歇后语纯是由当年口语发音而生出一种意境,渐而进一步衍生出一种地方语言。这是河头村为怀仁语言文化做出的一种无形的贡献,其实人们的记忆中东寺庄村从来没有水刮过。浑源在民国年间虽然有一次被水刮,但也并没有把河头村全"没" 了,大水把上游村庄房屋的椽模冲下许多,但只把河头村外的北水口冲出几十米宽,然后水顺着浑河归入邻近的桑干河去,村庄无殃。河头村民的先祖是有智慧的,选择村址是不会不予想到这一基本的风水。虽然古代择水而居是人们定居首选的条件,但河流就在眼前,不会不想到趋利避害,想到安全。</p> <p class="ql-block">也许与这两句地方性歇后中"河"与"活"的音韵相同之故,恰恰相反 ,先辈们认为这里土地广袤,有河水好种田,衣食无忧,而有"活头",生成了如今的村庄名;如今有的文字材料中把村名来由归结到两河在此相交会生出了村庄名,理由稍欠不足,浑河与桑干河相交会的地方不在此处,而是在新桥的村西边。这种村名的由来解释当然是一种臆想,是一种戏说,不必按文史资料去看,去认真。河头是哪个年代建村?从地理环境去思考,河头村当也在"两河"流域之内,桑干河、浑河历史 上水量充沛,且附近又有西汉古城,其人文活动历史不会太晚。若要从村庄 成规模的年代去考量,与周边的李家小村、小昌城、东昌城、新桥当不是同一个时代。</p> <p class="ql-block">改革开放之前,村庄面貌仍非常老旧,"土气"很重,村民居住的多是一种土窑洞,极少极少砖瓦房,巷道无规则,无布局,土窑洞民居在19 70年代仍很盛行。村里一本《赵氏家谱》所记的年代也许较为可靠,家谱中的序言里有:“……相传乾隆年间,赵福、赵启兄弟五人奉朝廷旨意",在洪洞大槐树集合领得'龙票',分赴五地。赵启落户定居大同府河头村,垦荒事农,娶妻生子,世代相传,至今已历13世240年。赵氏家族遵循祖训,以耕读治家,在河头村繁衍生息,逐步发展壮大,人口占河头村一半以上。”《赵氏家谱》里这段文字中的大槐树下持龙票移民来不必当真,是作者之语,但乾隆年代是可信的。这有村中唯一的一处瓦房院可作佐证。</p> <p class="ql-block">院主人赵姓,现今赵洲是继承人。院子原是两进格局,现今只留下里院的北上房, 五开间,三间堂屋相连居中,东西两边各一间耳房,单坡(一出水)瓦顶,有脊花,砖木结构。"三大眼"的窗户那已是改造品,但脊花图案与未改造的堂 屋夹扇花纹,及两边耳房的门窗、特别是堂屋里桐油油漆过的木隔断,都可 佐证院主人所说,这座院子是清代嘉庆年间所造是可信的。赵洲说原来还有 一张老约,上边写着年月日。他又说,祖辈以农为业,传说养着一头大草(母 )驴 ,每年配种都给下一头骡驹子。那年代骡子是最好的脚力,故而很值钱 ,祖上就是靠这种收入盖起了瓦房院。当然,这座院落的建造也可折射出村庄的面貌,这时候已然开始兴盛繁荣起来。村子里有了广亮大门,这种大门一是可以进大车;二是与院落规模相匹配,有气派。年近古稀的张凡说,记得张姓人家一个赵姓人家三个这种广亮大门。</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赵家的房子)</p> <p class="ql-block">这时候村子里也与别的地方一样,建起了寺庙,人们口语中称"大庙"。 大庙正殿五开间,周边的墙壁上还有壁画,正面供着民俗神,有关老爷、龙 王爷、奶奶等神灵。张凡说这些神都是木雕的,做工好,令人生畏。一到天高无雨时人们便把木雕的龙王爷抬出,众人用水来浇神像,当作求雨一般。 大殿对面还有一座非常精美,有八字小影壁的乐楼,是酬神献戏的场所,乐 楼外还有座三开间的菩萨殿。河头村不称通用的"菩萨庙"名字,而是称为" 殿",而且这个"殿"字还要发一种儿化韵的"典"的音,非常有特色,是怀仁地方语的唯一。菩萨殿与大庙形成了一种寺庙组合性的文化建筑,大庙外的空地形成了村子里的文化活动中心,正月里踢秧歌是一种常规性的文化活动。</p> <p class="ql-block">河头的踢鼓秧歌活动由来已久,现在能数出来的以落毛角色为代表的有张宏、乔日云、马传喜、张润等共四代,是18人组合的表演队伍。很重要的一点是,河头村踢鼓秧歌表演中的鼓子角色与东寺庄的一样,也是手中持一小型鼓状之 物,这为怀仁民间舞蹈"踢鼓秧歌"的命名增加了一种佐证,那个"鼓"字不是空穴来风。还有一种让村民记忆犹深的传闻是踢秧歌表演可以引回媳妇 的。原来,踢秧歌表演中有一女性的角色,叫"拉花的",过去的年代里这种 角色都是男扮女妆,由男性担纲表演的。67岁的赵有忠的爷爷赵守礼,男扮女妆拉花,去张家堡对秧歌,因扭的活跃、扮相俊,竟然一下子勾住了张家堡的姑娘齐大女的魂,成了赵守礼的新娘子。赵有忠对此表示肯定,是真事。一段佳话留传到如今。</p> <p class="ql-block">此时节,村中除了赵、张、郝几大姓氏之外又有了马、刘、温、安、陈 、乔等姓氏,原来的王姓人家只留下了一座名叫"王家坟"的地名,已无后人 。这些后来的姓氏中多有浑源县迁来的。改革开放之前户籍限制非常的严,邻近浑源山区的社员怎能来河头村?原来是当年赵万任村书记时赵括当会计 ,赵括娶了浑源籍的媳妇,因婚姻而迁户,各个关节都网开一面,亲戚套亲戚来了一大串。这当然也折射出河头村的生活环境较优越,才会吸引外地人 。</p> <p class="ql-block">河头村的变化其实从上世纪六十年代悄然开始的。轰轰烈烈的人民公社化运动的1959年6月,大同市郊区的12个人民公社重新划分,变成了25个公社,原来的桑干河人民公社分成了河头、峰峪、吉 家庄三个人民公社,河头人民公社共辖20个管理区(村),河头村的行政地 位一下子显赫起来。但是它与辖下周边的村庄相比,一没有中柳会神秘的传 说,二无李家小村的富裕,也无东昌城千年古城的文化,更无王皓瞳雄伟的明代古堡巍峨矗立,和百谷寨新石器时代的秦城坡遗址的史前文化相比更是不及。当年的河头村规模太小,村容太破旧了。但它却是这些村庄的中心区 ,地理位置的优越改变了河头村的文化历史。随着小区域的政治中心确定, 村庄的经济、文化渐渐发生着变化。河头人民公社136平方公里66000余亩 良田,桑干河、浑河从境内流过是当年有名的产梁区,1970年划归怀仁县之 后,助力了当年农业生产"跨黄河、过长江"的硬指标的实现,成为怀仁农业战线的一面旗。据1985年的统计,全公社粮食产量2073万斤,比原来的粮食大户新家园公社多30万斤。1980年代初,郭忠厚任河头人民公社党委书记时,建起了当年全县各公社唯一最大的露天舞台,又成了河头的文化靓点,弥补了1975年文化大革命 中村里寺庙乐楼被全部拆掉的缺憾。这座气势壮观大舞台吸引了王爱爱、李万林,大同北路绑子剧团等,许多名伶来此登台献艺、活跃了河头村的文化 。也许此时村庄的风水才释放了出来,这里先后有武桂珍、宁军霞、郎慧婷 、夏寒冰四位女性任主要领导,这是怀仁各乡镇之唯一。</p> <p class="ql-block">2012年,宁军霞任河头乡党委书记时建起了乡政府办公楼,并把原来公社大院改造成园林式,让办公地成为河头村一个怡人的小景区。更值得一提的是保留下了人民公社年代里的建筑,主楼两边原始办公排房粉刷整洁、干干净净,记下了河头乡的发展历史,留下了乡村文化。这些都为河头村的整 体风貌增光增色。如今河头村东边的乡政府区内已自然形成一种街区性质的 大道,道路两边小商铺、卫生院、农业银行分行、乡镇文化站、邮电系统等公共性质的建筑应有尽有,光洁的柏油路,行道树、节能路灯、卫生设施等 ,大有一种城市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新世纪之初,村里杜胜办起的"永胜农副产品购销专业合作社",与赵勇的"中河农业专业合作社"又为河头村增了风采。杜胜是河头村的新型农民,很有商业头脑,也有眼光,有胆量,十年前 ,他就在全乡的中心之地河头村建起了蔬菜批发市场,积累下了运作经验与人脉关系,也赚得了人生第一桶金。2018年,他利用村集体留下的空闲场地 ,扩大规模建成大市场,当年经销高粱一千余吨,玉米七千余吨,各类蔬菜五千余吨,营业总额约有二十余万元。大市场方便了村里及周边村庄农民农产品的销售,极大地活跃了河头村的人文环境,逐渐向中心集镇的方向发展 。这些农副产品最远销往上海、广州,也使得河头村与外界的联系更加畅通。</p> <p class="ql-block">2018年,他利用村集体留下的空闲场地 ,扩大规模建成大市场,当年经销高粱一千余吨,玉米七千余吨,各类蔬菜五千余吨,营业总额约有二十余万元。大市场方便了村里及周边村庄农民农产品的销售,极大地活跃了河头村的人文环境,逐渐向中心集镇的方向发展 。这些农副产品最远销往上海、广州,也使得河头村与外界的联系更加畅通。</p> <p class="ql-block">赵勇,1972年生,一无雄厚的家资,二无天资基因,有的却是从小顽皮 不爱学习的天性。连小学都没怎用功念,还未到成年人的法定年龄早早步入 社会,一段人生的弯路波折之后,社会的淬火使他终于悟得人生正道的真谛 ,懂得了一个男人在社会上应有的担当,他要当一个好儿子,做一个好丈夫。成家之后,重新走入社会。他虽然没有念多少书,但勇于闯荡,有魄力多 是与顽皮二字相伴;他与"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一样,不满足父亲面朝黄 土背朝天的生活去度过一生的岁月,虽然没有一丝一毫做买卖的经验,但大着胆进怀仁城开始经商,竟然挣下了钱。</p> <p class="ql-block">公元2009年,这是他人生轨迹发生改变的一个时间节点。春节,赵勇与妻子薛翠珍从城里回村与母亲共度佳节,他的三叔赵有忠闲聊中说到种地之事,最大的困难是水的问题。以前能浇地的桑干河、浑河如今没水了,村中曾经依赖的东干渠下的一支渠、二支渠也失去了作用,引不来镇子梁水库的 水。没水,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打不下粮食怎过?! 三叔不在意的几句诉苦话谁知竟引发赵勇脑电波的闪光﹣一打井!这一创业的火花一经迸发,再没犹豫,他随即付之于行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年春天,赵勇拿出家中的积蓄回村凿出了第一眼深井,虽然凿了50米 深,有些浪费,30米深就可以了,但为以后的事业积累下经验。他投资5万元配套,第一眼井当年即发挥效益,让赵勇看到了前景。2010年注册了"永昕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经营打井、水利事业。这一年他筹集资金又凿了15眼深井。购置了变压器、深井泵,架设了3里长的输电线,修了5里长的防 渗渠,总投资60余万元。赵勇已全身心的投入进去,这时节他已全然没有用 心去计算投入与回报的比例,只是看到村农民满意的笑容发自于心灵深处 ,他心里就满足了。他贷了款,家里已没有一分钱,连抽烟都是赊着村里小 卖部的,但为了解决村西虽有大片的耕地,但地下没水打不出井的困境,他 又筹集资金在村东修筑了三米见方两米深基址高两米的蓄水池,把村东机井的水送到5里外的村西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赵勇的井群让河头村约有800余亩土地变成几近吨 粮田的稳产田,给村民们带来福祉。2016年,赵勇又成立了中河农业专业合作社。2017年他自己流转承包70 0余亩闲散土地当年见收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8年,随着全国农业水利科技工程的发展,赵勇又投资87万元建起了 滴灌工程所需的塑料管生产线,2018年生产滴灌管620万米,可供9000余亩 土地使用,产品销往怀仁及大同县一带。2019年赵勇计划回收废料220余吨 生产一万卷(每卷2000米)滴灌管。他的回收与售出都要让利于河头村,而且他的专业合作社的生产与管理也是用着河头村的村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8年两个 合作的运营除去贷款利息与用工支出外,他盈利微薄,只相当于自己的劳 务收入。但他认为这是一种事业,而且是能服务于家乡父老的事业,他有信 心坚持下去。与河头村父老乡亲一同富起来。</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河头村已今非昔比,全村3700余亩耕地、250余户,1000余人, 2018年人均收入达15000余元。村里的赵卫东说"五村联创"更扮靓了河头 村,河头村人们光景越来越兴盛,河头村的人们真的有"活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