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摄影/文编:神采飞扬、年华飘逸</p> <p class="ql-block">很久以前,听说过玉龙雪山的最佳观景点在丽江黑龙潭公园,也曾在挂历、明信片中见过其美景。2008年8月我们到访丽江时专程到该公园拍照,只因当时是雨季没看见雪山,去年11月我们再次到丽江旅游度假时遇上了好天气,蓝天白云,秋高气爽,在黑龙潭公园里玉龙雪山清晰可见,但雪很少,据当地人说要到12月才有白雪皑皑的景观,即使这样,我们也用相机和手机把这情景记录下来。是否“最佳”,每个人的看法不一样,但风景确实是美,诗情画意的山水园林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拍摄于2008年8月27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拍摄于2023年11月5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龙潭映雪”景观以得月楼、五孔桥、雪山及黑龙潭中的雪山倒影组成,有关影像早已成为丽江的经典风光明信片,也成为游人在丽江拍照最多的取景地之一。乍一看照片,没到过丽江的人可能还会以为远处的玉龙雪山是黑龙潭的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黑龙潭又名玉泉公园,始建于乾隆二年(1737),乾隆赐题“玉泉龙神”,旧名玉泉龙神庙,因获清嘉庆、光绪两朝皇帝敕封“龙神”而得名,后改称黑龙潭。黑龙潭明清古建筑群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龙神祠、得月楼、锁翠桥、玉皇阁,以及后来迁建于此的原明代芝山福国寺、解脱林门楼、五凤楼、原知府衙署的明代光碧楼、清代的听鹂榭、一文亭、文明坊等,新建了象山游道和得月楼、戏台、万寿亭、五孔桥等园林建筑。1981年,东巴文化研究所在黑龙潭成立,使黑龙潭集中国风景园林之大成,又兼有深厚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黑龙潭位于丽江城北象山脚下,海拔2500米,两股泉水从象山山脚的古栗树下涌出,汇成面积近4万平方米的水潭。泉水清澈如玉,水底游鱼如梭,潭畔山青水秀、柳暗花明,亭台楼阁点缀其间。远处玉龙雪山倒映在翠绿的潭水中,形成一幅山水交融的如诗美卷,有人称之为南方颐和园。黑龙潭是丽江古城水系的源头,作为丽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明坊是黑龙潭公园的大门,始建于清朝光绪十六年,前身为文庙的牌坊,1966年移建于此,坊前的四尊明代石狮为原木府忠义坊遗物,坊上“黑龙潭”三个字是云南省书法家协会原会长、纳西族书法家李群杰所题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得月楼为三重檐钻尖顶楼阁式建筑,基座呈八角形,阔深皆三间。二、三层施作如意斗拱,一层四角有擎檐柱支撑角梁,翘角翼然。彩绘缤纷,缕雕传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相思桥又称五孔桥、玉带桥,横卧黑龙潭上,将潭水一分为二,石栏上雕刻有石象、石狮,“象狮”谐音“相思”,因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文亭建于清朝中叶,原建在丽江古城木府光碧楼前,1964年搬迁到黑龙潭公园湖中。相传是一位纳西族老太太募化铜钱,只取一文,积少成多建成此亭,故名一文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锁翠桥始建于清光绪三年(1887),廊屋式风雨桥,桥面铺盖五花石板,上部为人字型通廊瓦顶,飞檐翘角,造型轻盈优美,桥下有三个瀑布,翠液飞进,故名锁翠桥。桥头有“漾青”、“锁翠”古匾,桥上有清代丽江知府许其翔的对联“惊涛撼树飞睛雪,未雨垂虹卧曲波。”生动地描绘了桥边景致。锁翠桥是丽江境内保存最完好的风雨桥,这里是黑龙潭的溢水口,泉水从桥下流向古城。锁翠桥就是拍摄“龙潭映雪”景观的最佳位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万寿亭寓意万寿无疆,是泰国M集团总裁为纪念老母亲80大寿而修建,亭中藏有二十四孝图。万寿亭濒临湖水,掩映在苍树翠竹之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解脱林门楼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原为明朝皇帝朱由校御赐“福国寺”的山门,20世纪七十年代搬迁复原在黑龙潭公园,建筑古朴典雅,恢弘大气。</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雨楼位于解脱林门楼后山上,现为纳西东巴古籍文献馆,东巴古籍文献是纳西先民的智慧结晶。为弘扬民族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丽江纳西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受丽江市东巴文化研究院委托,在众多关心民族文化事业的领导和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下,历时两余载策划、设计、实施了世界记忆遗产——纳西东巴古籍文献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牡丹园是赏花和举办文娱活动的休闲小岛。丽江人很喜欢牡丹,公园、单位、小区、农家小院都有种植。纳西族人家也有赏牡丹的传统习俗,牡丹花盛开的季节,纷纷前往赏花,品茶煮酒,诗歌酬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黑龙潭经不断扩建后,现已成为丽江乃至云南旅游景点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外游客络绎不绝。公园免费对外开放,但需要出示古城维护费收据。公园距离丽江古城约一公里,步行15分钟可到达。如果你在丽江旅游度假,建议花上一至两个小时到此一游,或者你会有意外的惊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感谢您的阅览🍃——</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3年11月5日拍摄</p><p class="ql-block">部分文字参考景区简介编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