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中老教师回家看看(下)

雁荡山人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参观张璁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周 青</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中兴首辅逸风扬,</p><p class="ql-block"> 馆舍新开珍宝藏。</p><p class="ql-block"> 春拂普门园满绿,</p><p class="ql-block"> 月昭贞义院生光。</p><p class="ql-block"> 先贤浩荡渊源远,</p><p class="ql-block"> 后裔澄明流脉长。</p><p class="ql-block"> 雨读晴耕尘外净,</p><p class="ql-block"> 孤忠罡气誉云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上午10时许,大家离开永强中学,驱车直达黄石山雕塑公园。</p><p class="ql-block"> 进入公园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国雕塑学会会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曾成钢的雕塑作品《大觉者》。这是由或立或坐6位中外名人构成的一座群雕。乍一看,4人比较熟识,左1立者和左2拱手立者是老子孔子、左4盘坐者是释迦摩尼和右2站立者是耶稣。右1坐者马克思,形象失真,难以辨识。还有一位是苏格拉底。作品意在塑造打破时空界限,凝聚人类精神智慧,融汇了人类历史上两次思想高峰的6位集大成者。这些大学者们弥纶天地之道,觉悟宇宙真理,其大智慧,跨越时空,引领世人走出困境,不断前行!</p> <p class="ql-block"> 大家围着铜塑《无人售票》尽情欣赏,大感兴趣。作品辛辣地展现了我国北方乡村“扒车”众生相:在半节车廂里,中间喊“不”的中年男子,一看就是个认真负责任的村长;顶端那个小屁孩,骑在爷爷脖子上悠哉悠哉地玩手机;爱美的小姑娘不管身处逆境,仍然照着镜子打扮自已;紧贴在媳妇身前的小伙子,感到既痛苦又幸福;大胖男子一副愁眉苦脸,懒得将大块头身子往里挤;下面那只雄狗在众目睽睽之下,竟然挺起了小弟弟;最惨不忍睹的是那个挤断了裤腰带的哥们,光天化日下露出白花花的屁股蛋,还是不能将穿着军工鞋的双脚塞进车里!还有,有用力伸手也始终抓不到支撑的地方,有脸鼻手背紧贴玻璃变了形,还有那个背着财神爷的黑人小伙子……</p><p class="ql-block"> 作者柳青对工人、农民、学生、上班族以及外国人等形形色色的挤公共汽车男女老少,进行了戏剧化处理,被紧紧地压在一起,象沙丁鱼罐头一样,形体抽象,场面夸张,色彩艳丽,入木三分。这时,不禁令人想起了印度众生挤列车的场景!当场,冯强生、朱维亮两位老先生忍不住也往车上挤,留下了忍俊不禁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 黄石山雕塑公园,位于龙湾区永中和瑶溪街道境内,是山地公园,滨水公园,温州市东片最大的城市公园,全国首个中国姿态雕塑公园。公园依黄石山南麓和塘河而建,呈狭长带状分布,全长约两公里,占地700公顷。公园集山地、滨水、雕塑于一身,聚登山、骑行、垂钓等生态、文化等多功能于一体,是一座开放性城市生态公园。2022年6月,温州人才公园在此基础上揭牌。12月,公园内辟儿童友好公园。</p> <p class="ql-block">  黄石山雕塑公园于2013年开园。2017年12月3日,“中国姿态·首届温州国际雕塑大展”在黄石山雕塑公园举行,在“中国姿态”历届投稿4000件作品和939件应征作品中,选定30件中外优秀雕塑作品参加展览。展后,展品全部永久露天落户在公园里,供游人参观。据悉,这项大展计划每两年举办一次,通过展览每次引入大型雕塑作品40件,通过20年长期建设,共引入精品雕塑400件。群友们分头欣赏雕塑,游览公园,尤其是冯强生、张立虎、朱国清、朱维亮等爱好艺术的老先生,逐一品赏精品雕塑,频频点评,久久不愿离开。</p> <p class="ql-block">  下午,张璁纪念馆馆长、永强中学原校长张纯辉陪同老教师们参观了张璁祖祠和张璁纪念馆,并亲自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龙湾区职教集团学校副校长徐国和陪同参观了永强中学老校园。</p><p class="ql-block"> 张璁祖祠,原名普门张氏大宗祠,俗称张阁老祠堂,坐落于温州市龙湾区永中街道普门村太师路53号。始建明嘉靖初年,由普门张氏六世张珊所建,祀始祖张憼和二三世祖,后以张璁显秩丰功,神主配享其中,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祠面宽五间两进,左右厢房各七间,土木结构,重檐悬山顶,天井中月台、甬道均用长条石横铺。南北长89米,东西宽37米,建筑面积1665米平方米。此外,还有照墙、石碑、石牌坊、东西仪门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张璁祖祠辟为永强中学食堂,廂房改为外地教工宿舍。1981年,列为市首批重点文保单位,全面进行了修复。</p> <p class="ql-block"> 张璁纪念馆与张璁祖祠毗邻,公建民助,于2022年10月3日开馆。五层中式建筑,占地15宙,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总投资1500万,是温州历史文化名人纪念馆中建设面积最大、功能最齐全、极具代表性的主题展馆。馆名由龙湾乡贤,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立文先生题写。馆内一层为形象序厅,中间是张璁坐像,两柱楹联:“幼学壮行极儒臣之懋宠,进礼退义继明哲之休风。”系嘉靖皇帝所赐、林剑丹先生篆书。厅里还展出两方“忠良贞一”和“绳愆弼违”朱红印蜕以及两张勒石、两道圣旨,格外令人瞩目。二层为一代名臣厅(少年笃志,刚健精进),三层为风范长存厅(鼎新革故,匡时济世)。纪念馆通过艺术展墙、艺术造影、场景还原、互动投影等数字化技术手段,生动地展现张璁的传奇一生。</p> <p class="ql-block"> 张璁(1475—1539),字秉用,号罗峰,卒谥文忠,封太师。汉族,温州永嘉三都(今龙湾区)人。因避讳,由明世宗赐名孚敬,字茂恭。明代嘉靖重臣,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位居内阁首辅六年,备极宠荣。少好经学,博学多才,47岁登进士。刚明果敢,不避嫌怨,整顿吏治,改革宦权,清廉奉公,反腐肃贪,有“讲仁爱、重民本、禁贪风、倡革新、尚和合”的精神。著有《敕谕录》《谕对录》《礼记章句》《大礼要略》《罗山奏疏》《罗山文集》《钦明大狱录》等。</p> <p class="ql-block">  中午,在瑞达大酒店天津包厢聚餐。群友们一边品尝王锷、张立朴、朱婵娟三位群友珍藏多年的五粮液、泸州老窖和法国、澳大利亚进口的葡萄酒以及永强海鲜,一边尽情地畅谈近年的生活轶事,不时还频频地相互敬酒,互祝晚年有质量的快乐生活!朱婵娟老师提议,家住永强的陈宝迪、陈志远、王健浩和周青加筹备组三位等7位群友,赠送大家一个软糯甜香的永强松糕。群主回家品尝后感言:“亲们,在永强十多年,只知永强馄饨,不知永强松糕,今日一尝,大有相见恨晚之感。用料精良,糯软香甜,美味爽口,不禁赞曰:好吃好吃!幸得筹备组老师考虑周全,使我们品尝绝不亚于馄饨的永强松糕,总算有个弥补的机会,否则,在永强十多年真是白待了!”聚餐后,永强筹备组全体人员集体留影。</p> <p class="ql-block">  下午3时许,群友们依依惜别,相约下半年再聚,带着永强中学60周年校庆纪念册《芙蓉花开》和永强松糕安全回家,专车将11位群友送回城区家里。</p><p class="ql-block"> 第九次群友雅聚承蒙筹备组王锷、张立朴、朱婵娟三位老师和永强片全体群友,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细致关爱,热情服务,使活动顺利愉快安全地举行。王健浩老师开车到轻轨站头接送远道前来的余孝善老师并取送遗在车上的衣物,深表谢忱!也非常感谢永强中学校长张延赐、副校长韩邦新、章蓉莲和张璁纪念馆馆长张纯辉、龙湾区职教集团学校副校徐国和等热情的接待,尤其是韩邦新副校长具体安排专车接送,确保了安全。</p> <p class="ql-block">  背景音乐《龙湾 美丽的家乡》是张立虎群友提供,是他最新创作的杰作,曾被选入国际比赛,旋律优美,情景交融。他将龙湾区文广旅体局、区文化馆出品的原创歌曲,转换成mp3格式,便于用在美篇里,亦在此深表谢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撰 稿:张永坝</p><p class="ql-block">摄 影:郑金寿 翁莲芬 张少波 </p><p class="ql-block"> 朱维亮 张永坝</p><p class="ql-block"> 少量图片选自网络 </p><p class="ql-block">配 乐:《龙湾 美丽的家乡》</p><p class="ql-block"> 张洪国 作词 </p><p class="ql-block"> 张立虎 作曲</p><p class="ql-block"> 史小琪 演唱</p><p class="ql-block">制 作:张永坝</p><p class="ql-block"> 2024.05.0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