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五一"游柳江古镇,天气多云,"烟雨柳江"只见远山"烟",不见身边"雨"。烟雨不到齐,使"烟雨柳江"多多少少失去了一些独有的诗情画诗。留下些许遗憾,趁天还没完全黑下来,驱车来到下一个目的地,有着"世界桌山,云端瓦屋"之称瓦屋山。</p> <p class="ql-block">瓦屋山入口</p> <p class="ql-block">瓦屋山导览图(此图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夜宿金花桥</p><p class="ql-block"> 金花桥原来是瓦屋山下的一个寨子,九十年代中期因开发瓦屋山景区需要,从现在的瓦屋山景区游客中心附近集中搬迁到此。金花桥离瓦屋山游客中心800米,是离瓦屋山最近的一个游客集散地。我们预定的民宿200元/间,外观看起来很是气派,入驻后感觉条件很一般,不过空调、热水、餐饮等基本服务还是有保障的。人们常说"一分钱一分货",200元入住景区周边也算是不错的选择。安顿下来,趁点餐时间,我把金花桥上上下下逛了一遍,金花桥社区沿进山公路建成一个等腰三角形,不到百户人家,家家都是三到四层的小洋楼,一楼经营餐饮开超市,二楼以上做民宿,节假日、旅游旺季生意火爆,五一假期一房难求。瓦屋山区温度较低,这一点出发前就有心理预期,但是等来到金花桥才发现几乎是所有人都准备不足,走在金花桥街上,天下着小雨,能够明显看到人们口中呼出的白色气流,可见温度应该只有10度左右。瓦屋山顶比金花桥海拔高出1000米以上,温度肯定会更低。为了防寒,我们一行人在一家超市一口气买了六件加绒卫衣,有些人还买了雨衣、鞋套。不过这里的物价还算是良心价,卫衣40元/件,鞋套、雨衣十几元,康师傅红烧牛肉面5元,餐饮消费人均30一40元。吃饭、购物一切办完,8点回民宿,感觉时间还早,匆匆忙忙地把白天游柳江古镇的所见所闻整理成《烟雨柳江,等风等雨等你来》,保存草稿,一夜安眠。清晨醒来,略作修改,发在美篇同城栏目,怀着对瓦屋山景区的无限向往,奔向游客中心。</p> <p class="ql-block">民宿一角</p> <p class="ql-block">金花桥社区(一)</p> <p class="ql-block">金花桥社区(二)</p> <p class="ql-block"> 雾锁瓦屋山</p><p class="ql-block"> 瓦屋山因山顶平坦形似川西瓦屋而得名。是世界第二、亚洲第一大的平面山顶的仙山。关于瓦屋山的历史传说和史料记载上至五帝之首黄帝、嫘祖,延续到东汉、东晋、唐宋元明清各个历史时期,宋代大文豪苏轼、著名的爱国诗人陆续、元代徐澜、清代何绍基都曾登上瓦屋山并留下不朽诗篇。相传瓦屋山是道教的发祥地,道教始祖老子曾在此传道布道,东汉末年张道陵、东晋时期葛洪追寻老子足踪,在些留下碑刻,著作。元末明初著名道士张三丰在瓦屋山苦修并创立了"屋山派"。历史上闻名天下的瓦屋山之所以被冷落,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才开发,近些年才声名大振,据说原因是在明代皇帝朱元璋、<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朱棣屡次派人寻觅道士张三丰及"屋山派"传人都避而不见,被朝廷断其退路,将瓦屋山封禁,直到民国时期,山上道人几乎全部还俗或离开。</span></p> <p class="ql-block">瓦屋山太清宫</p> <p class="ql-block"> 瓦屋山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是留给专家学者慢慢解开吧。和绝大多数游客一样,我被瓦屋山的奇山秀水、奇花异草、壮丽的自然景观和独有的野生动植物吸引而来。瓦屋山最高海拔在3000米左右,主要景点集中在2千米以上高海拔山上。因天气下雨,我先乘缆车上到半山平台后开始徒步登山,不到十分钟就有些后悔了。雨天的瓦屋山雾气弥漫,停下脚步,只能蒙蒙蒙笼笼看到几十米远的树梢和远处厚厚的白雾。脚下的台阶越上越徒,在湿滑的台阶上行走非常困难,聚精会神还会出现打滑现象,此时此刻更别想分神来欣赏身边的美景了。在细雨浓雾的笼罩下,走走停停,一小时左右,终于来到第二级平台,这个平台是高层缆车的一个停靠点,我豪不犹豫地坐上缆车到达瓦屋山顶。</p> <p class="ql-block">进入景区</p> <p class="ql-block">徒步登山</p> <p class="ql-block"> 瓦屋山顶形似瓦屋,相对平坦呈四方形,周围悬崖绝壁,山体似方桌,因此瓦屋山也称最美桌山。在瓦屋山顶徒步轻松愉快。一条5公里左右的环形路没有台阶、没有上下坡,游客可徒步也可以乘坐观光车。冲着山上很多很多的自然景观,大多数游客都会花上两三小时在山顶徒步。我用两个多小时绕行一圈,天雨雾浓,景区推荐的西眺贡嘎雪山、云崖幻影、东望雅女湖、远眺峨嵋山、佛光普照..…等奇特景观都无缘看到。但是细雨浓雾笼罩的瓦屋山也是一番别样的风景。高山杜鹃花在蒙笼的细雨中更显色彩鲜艳夺目。高山湖泊鸳鸯湖水天相接、水波不兴,神秘莫测。最最难忘的是生长于晚白垩纪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世界罕见的面积达11平方公里的冷杉林,古木参天,刺透浓雾,巍然屹立,更显神秘静谧。冷杉源源不断芬发的森林富氧离子使人神清气爽,呼吸顺畅。冷杉不断释放芬多精,可净化空气,杀灭病原菌。雨雾中漫步"最美桌山"天台云道,赏杜鹃花,享富氧浴,品冷杉情,展精气神。匆匆忙忙游完瓦屋山,虽有浓雾锁山,但任觉得不虚此行,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记住了高山杜鹃花真容</p> <p class="ql-block">高山杜鹃与冷杉不离不弃,相生相伴到永久。</p> <p class="ql-block">天台云道,冷杉参天,刺透浓雾,剑指苍穹。</p> <p class="ql-block">鸳鸯湖水天相接水波不兴。</p> <p class="ql-block">走近冷杉树,感受到岁月留下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鸽子树珙桐</p> <p class="ql-block">偶遇一只珍稀野生小熊猫在竹林觅食。</p> <p class="ql-block"> 二0二四年五月三日于成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