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

徐芳诚

五四运动——1919年青年学生组织的爱国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br> 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以磅礴之力鼓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br>  图为滑田友创作的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第四幅浮雕《五四运动》。<br> 1898年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维新运动失败,1900年又爆发了以农民为主体的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起自山东,迅速发展到直隶、天津、北京,引起帝国主义列强的恐慌。美、英、德、法、俄、意、日、奥八国以保护使馆为名,派军队进抵北京,在使馆区积极备战,多次向义和团挑衅。1900年6月14日下午,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率士兵出外寻衅,看到义和团练拳习武,毫不迟疑地下令开枪,打死团民约20人。<br> 6月19日,八国联军攻占大沽口的消息传到北京,慈禧太后感到权位受到威胁,决定对外宣战,并照会各国驻华使节在24小时内离京赴津。各国公使联名函复总理衙门,请求延期赴津,并要求于次日上午9时答复。6月20日未见复文,克林德前往总理衙门抗议,当行经东单牌楼时,适遇清军神机营章京恩海率队巡街,克林德首先开枪,未中,恩海还击,将其击毙。事后,各国侵略军纷纷以此为借口,对中国进行威胁。清政府已决定对列强宣战,遂令清军和义和团围攻使馆区。<br> 1900年8月中旬,侵略军联军2万余人由天津进犯北京。14日北京失陷。次日晨,慈禧太后携带光绪皇帝及亲信臣仓皇出逃西安。联军入城后,解除了义和团对东交民巷和西什库教堂的围攻,义和团被迫退出北京,转往外地坚持抗击侵略者。慈禧太后在流亡途中,为了向洋人“求饶”,下令清剿义和团,义和团运动随之失败。<br>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被迫与英、美、德、法、俄等11国签订《辛丑条约》。《辛丑条约》巨大的赔款使中国人民更加贫困,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清朝官吏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国家的帮凶;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总之,《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列强对华侵略方式的重要转变——由瓜分到“以华治华”政策,从此清政府成为列强在华代理人,即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为条约签订日为阳历9月7日,所以有“九七国耻”一说。<br>  图为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现场。<br> 《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派醇亲王载沣为头等专使大臣,代表中国政府就克林德被杀一事亲赴德国谢罪致歉,并在克林德被害处建立碑坊,(赛金花提议)为侵略者“涤垢雪侮”,在上面刻着“为国捐躯,令名美誉”等字样,这是中国的奇耻大辱。<br> 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中国成为战胜国之一,1918年11月13日,北京城兴奋的人们将象征耻辱的克林德碑,改名为“公理战胜”碑,由东单迁移至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北京大学天安门搭台演讲数日,蔡元培校长发表了题为《黑暗与光明的消长》的演说。<br> 然而,从1918年11月13日的“公理战胜强权”庆典,到次年1月的巴黎会议,短短两个月时间,当时的中国充分诠释了“自古弱国无外交”的定律,所谓的“公理战胜强权”不过是一个美丽的童话。<br>  图为1918年11月13日,由北京东单迁移至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公理战胜碑坊。<br> 西方思想在晚清尤其是在甲午战争之后大量传入中国并影响年轻一族,而在民国初年这种影响随着《新青年》等刊物的发展以及白话文运动的推动,自由、反抗传统权威等思想,影响了学生以及一般市民。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人权、自由等大旗,从思想、文化领域激发和影响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青年的爱国救国热情,从根本上为五四运动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智力来源。<br> 组织在民国的发展,包括少年中国学会、工学会、新民学会、新潮社、平民教育讲演团、工读互助团等等,为五四运动在全国的开展奠定了组织基础。<br> 中国的科举制度在清末“新政”中,因学习西方及日本学制而改变,于1905年被废除。到了民初,高等教育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北京大学,在校长蔡元培的领导下,引进了开放的学风,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李大钊、陈独秀、章士钊、胡适、辜鸿铭(英国文学)、刘师培、鲁迅(周树人,教中国小说史)、钱玄同(教音韵学)、吴梅(教戏曲史)、刘半农(教新文学)等被聘请于北大任教。北大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开放进步的思想和精神,这种思想和精神成为五四运动的重要动力。<br> 中国的工商业虽有所发展,但在西方产品的输入情形下,中国本土工商业的发展仍然有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使欧洲各国无力东顾,中国的工商业获得很大的发展,参与工商业的人口持续增加,民族工业,尤其是轻工业得以巨大发展,城市中的工商阶层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也更显重要,在五四运动中,他们成为声援爱国学生的重要力量。<br> 五四运动的发生,原因很多,作为民众爱国运动爆发在北京,其运动方式有一部分伏根在上海。集会演说,散发传单,通电抗议,罢课罢工,抵制洋货,这些抗议方式在清末民初上海已不止一次被运用。五四运动,实际是此前上海抗议运动的重演、放大和发展。<br>  1914年一战爆发,日本乘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严重损害中国的主权。8月23日,日本借口对德国宣战,攻占青岛和胶济铁路全线,控制了山东省,夺取德国在山东强占的各种权益。1915年1月18日,日本驻华公使当面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企图接手德国在我国的利益,强迫当时总统袁世凯签订条款。条款共分五号二十一条,前四号包括德国在山东权利的移让,南满州及东部内蒙居住、营业及路矿的独占权,汉冶萍公司之改为合办,沿岸港湾、岛屿概不租让与第三国等,其第五号则欲攫取赣鄂、赣浙、赣湘的铁路权、全国警察权、军事权等。5月9日,袁世凯接纳了其中大多数的要求,惟第五号保留。这原本日方要求保密的协定,为新闻界所得知并发布,激起了民族主义的情绪,使中国知识分子及民众对日本以及卖国政府强烈不满,认为这是国耻,同时也引起了不少反日的活动。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日渐增长,在五四运动中进一步发展而发挥作用。<br> 1917年8月14日,北京政府向德国宣战,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参战国”。1918年初,日本向段祺瑞控制下的北京政府提供了大量贷款,并协助组建和装备一支中国参战军,其贷款还被用于国会庞大的贿选开支。同年9月,北京政府与日本交换了关于向日本借款的公文,作为借款的交换条件之一,又交换了中日两国《关于处理山东省各问题换文》,其主要内容为:1、胶济铁路沿线之日本国军队,除济南留一部队外,全部均调集于青岛。2、关于胶济铁路沿线的警备:日军撤走,由日本人指挥的巡警队代替。3、胶济铁路将由中日两国合办经营。在一战中中国对德宣战,与日本同为战胜国,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不仅没有收回,反而被日本扩大了,这一换文日后成为巴黎和会上日本强占山东的借口,被当时舆论视作导致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根源。当时中方复文写了对日本提议“欣然同意”,中方签字人、驻日公使章宗祥因此成为臭名昭著的“卖国贼”之一。<br>  图为章宗祥签字同意的《关于处理山东省各问题换文》文件书影。<br> 1918年一战结束,德国战败。1919年1月18日,一战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北京政府和广州军政府联合组成中国代表团,以战胜国身份参加和会。<br> 中国代表在和会上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中国的军队,取消日本帝国主义与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等不平等条约,归还大战期间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去的山东各项权利等正义要求。但巴黎和会在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下,不顾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不但拒绝中国代表的要求,而且在对德合约上,竟然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全部转让给日本。<br> 此消息传到国内后,北京学生群情激愤,学生、工商业者、教育界和许多爱国团体纷纷通电,斥责日本的无礼行径,并且要求中国政府坚持国家主权。在这种情况下,和会代表提交了关于山东问题的说帖,要求归还中国在山东的德租界和胶济铁路主权,以及要求废除《二十一条》等不合法条件。但结果,北洋政府却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压力,居然准备在《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上签字。最终,英、美、法、日、意等国不顾中国民众呼声,在4月30日还是签订了《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仍然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送日本。在巴黎和会中中国政府的外交失败,直接引发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最终爆发了五四运动。<br>  图为中国参与欧洲和会全权委员肖像。<br> 1919年5月1日,北京大学的一些学生获悉巴黎和会拒绝中国要求的消息。当天,学生代表就在北大西斋饭厅召开紧急会议,决定1919年5月3日在北大法科大礼堂举行全体学生临时大会。<br> 1919年5月3日晚,北京大学学生举行大会,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现北京师范大学)、法政专门、高等工业等学校也有代表参加。学生代表发言,情绪激昂,号召大家奋起救国。最后定出四条办法,其中就有第二日齐集天安门示威的计划。这四条办法是:一、联合各界一致力争;二、通电巴黎专使,坚持不在合约上签字;三、通电各省于1919年5月7日国耻纪念举行游行示威运动;四、5月4日上午,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与北京大学、中国大学等13校代表,在法政专门学校开会决议,为反对帝国主义列强在巴黎和会上损害中国主权以及北洋军阀政府的卖国政策,下午在天安门前举行集会和游行示威。<br> 1919年5月4日下午,北京13所高校的3000多名爱国学生冲破军警阻挠,齐集天安门。<br>  图为1919年5月4日,学生队伍向天安门汇集。<br>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北京师范大学前身)学生最早到达天安门广场,打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宁肯玉碎,勿为瓦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要求北洋政府惩处交通总长曹汝霖、币制局总裁陆宗舆、驻日公使章宗祥。天安门前金水桥南边高悬一面大白旗写着一副对联引人注目:“卖国求荣,早知曹瞒遗种碑无字;倾心媚外,不期章惇余孽死有头。” 游行示威的学生手持白旗,散发油印的《北京学生界宣言》,群众环集如堵。警察兵士尽力将看热闹的人往后赶阻,不让他们与学生大队接近。 游行示威队伍走到东交民巷使馆区时,受到军警阻挠,于是转向赵家楼胡同曹汝霖的住宅。 曹宅大门紧闭,门砸不开。此时曹汝霖仓猝躲进一小房箱子间(档案中记载是屋后浴室),章宗祥由仆人引到地下锅炉房躲藏。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部学生匡互生首先破窗进入曹宅,而后打开大门,学生蜂拥而入,到处寻找曹汝霖。曹躲在箱子间内甚至可以听到学生与其妾的谈话。未找到曹汝霖,匡互生将屋内易燃物品点燃。章宗祥从锅炉房中跑出,被学生发现,将他痛打一顿。随后,警察总监率大批人马赶到,逮捕了32名学生。这就是“火烧赵家楼”事件。<br>  图为北京市档案馆留存的“五四”档案:被学生捣毁的曹汝霖住宅。<br> 火烧赵家楼使五四事件变成五四运动,赵家楼的烈火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五四运动受到广泛关注,各界人士给予关注和支持,抗议逮捕学生。北洋军阀政府颁布严禁抗议公告,大总统徐世昌下令镇压。<br> 但是,学生团体和社会团体纷纷支持学生。5月5日,北京学生总罢课,并通电全国,各地学生纷纷罢课响应。1919年5月7日,长沙各学校学生举行“五七”国耻纪念游行,游行队伍被张敬尧派的军警强行解散。5月7日,上海学生、工人、市民2万余人在南市公共体育场举行国民大会,强烈要求废除密约,外争国权,内除国贼。会后,全市工人、店员积极开展抵制日货运动,各行各业纷起拒售、拒购、拒用日货,报纸拒登日货广告。5月11日,上海成立学生联合会。5月14日,天津学生联合会成立。广州,南京,杭州,武汉,济南的学生和工人也给予支持。5月中旬,北京学生联合会派邓中夏到湖南联络,向毛泽东、何叔衡等介绍北京学生运动情况,并商讨恢复和改组湖南学生联合会问题。5月19日,北京各校学生同时宣告罢课,并向各省的省议会、教育会、工会、商会、农会、学校、报馆发出罢课宣言。天津、上海、南京、杭州、重庆、南昌、武汉、长沙、厦门、济南、开封、太原等地学生,在北京各校学生罢课以后,先后宣告罢课,支持北京学生的斗争。<br> 6月,北京大学学生创办的《五七日刊》和学生组织宣传,学生抗议不断遭到镇压。<br>  图为北京财政商业学校学生在街头演讲。<br> 6月3日,北京数以千计的学生分赴全市各主要街道,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北洋军阀政府派出军警进行镇压,逮捕170多人。学校附近驻扎着大批军警,戒备森严。湖南长沙的第一师范、湘雅医学校、商业专门学校等二十个学校学生举行总罢课。<br>  图为军警拘捕演讲学生。<br> 6月4日,军警又逮捕学生800余人,拘押在北河沿、马神庙等北大校舍。<br>  图为被关押在北大法科教室里的学生们。<br> 北洋军阀政府的逮捕行动震惊全国,其结果却与北洋军阀政府预料的完全相反,不仅未能把学生爱国运动镇压下去,反而激怒全国民众,引发了新一轮的大规模抗议活动。<br> 五四运动一开始在北京表现为学生运动,6月份在上海则表现为市民运动,工人、商人都被卷了进去。“三罢”(罢课、罢市、罢工)之中,罢课影响固然不小,但罢工、罢市作用更大。毛主席说过,五四运动,开始只是觉悟的、先进的学生参加,发展到“六三”时,在上海已经不只是学生,而且有广大的工人、商界参加,后来,汉口、长沙、长江流域、珠江流域都卷进这个潮流里去了。<br> 北洋军阀政府大逮捕的消息激起上海各界人民的极大愤慨,各校学生纷纷上街宣传,开始罢课。6月5日起,全市商界开始罢市,工人奋起罢工,声援学生,形成上海第一次的“三罢”斗争。上午,日商内外棉三、四、五厂约6000工人首先揭开罢工的序幕。下午,日商浦东日华纱厂和杨树浦上海纱厂2万余工人继起响应。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印刷所工人也于同日举行停工。6月6日,上海各界联合会成立,反对开课、开市,并且联合其他地区,告知上海罢工主张。<br> 6日罢工队伍迅速扩大。华商、法商、英商电车公司,求新、锐利机器厂,祥生铁厂以及丝厂、烟厂、造纸厂等各业职工相继罢工。《大陆报》报道:“迄今为止尚未组织起来的上海工人也罢工了。在码头工人写给总商会的信上说,他们至少要罢工三天,要让北京知道连工人也不答应北京政府的举动。信上要求与总商会合作,并希望,他们与工人的领袖在上海举行一次联席会议。”7日,沪宁、沪杭甬铁路总机厂、别发印书房、兴发荣机器造船厂等厂。8日,日商内外棉七、八、九厂及沪西小沙渡内外棉各厂职工,先后举行罢工。9日、10日,罢工运动冲破租界和华界当局的种种戒备、戒严,进入高潮。英美烟厂、江南造船所、英商耶松老船坞、瑞镕机器造船厂、日商公兴铁厂、章华造纸厂、上海电气公司、美商慎昌洋行、亚细亚美孚油栈、荧昌火柴第一、二厂、华昌盒片厂、大有榨油厂、英美电话公司等企业职工,以及全市汽车行职工、码头工人、清洁工人、油漆工、水木工等纷纷罢工。铜铁机器业工人举行万人罢工并示威游行;5000多名海员于9日冲破重重阻力,投入罢工行列,历时4昼夜,中外海轮全部停航。从6月5日到11日,上海共约11万工人和7万余店员投入罢工罢市,成为全市“三罢”斗争的主力军,显示了上海工人阶级的威力。这次大罢工爆发于6月5日,而起因是6月3日北京军阀政府逮捕大批学生,因此史称六三大罢工。<br> 上海的“三罢”斗争,特别是六三大罢工,在南京、杭州、厦门、芜湖、天津、济南、武汉等全国22个省150多个城市引起强烈反响,工人罢工和酝酿罢工不断发生。京汉铁路长辛店工人,京奉铁路工人及九江工人都举行罢工和示威游行。自此起,运动的主力也由北京转向了上海。<br> 六三大罢工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性质的政治大罢工。各地工人,提出反帝爱国政治要求的同时,抵抗了帝国主义和军阀的镇压,抵制了向资产阶级的动摇、妥协的倾向。这些都反映了中国工人阶级的觉醒。六三大罢工第一次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在革命斗争中的强大力量,表明它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br> 面对“三罢”斗争,特别是六三大罢工,上海反动当局感到十分震恐。淞沪护军使会同沪海道尹联名急电北京政府,报告危情,请求免去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3人职务。迫于上海和全国人民团结一致的抗争,北京军阀政府终于释放全部被捕学生,发布准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样3人职务的命令,总统徐世昌提出辞职。6月12日,上海的“三罢”斗争胜利结束。<br> 至此,“五四”运动已发展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军、包括城市小资产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范围的革命运动。运动中心由北京移到上海。<br> “六三”大罢工,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后崭新的战斗姿态及其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的先锋作用和领导力量。<br> 6月12日以后,工人相继复工,学生停止罢课。<br> 6月23日,由阮真主编的《南京学生联合会日刊》创刊,发行所设在门帘桥省教育分会事务所内。张闻天、沈泽民(茅盾之弟)为编辑科科员,是该报的主要撰稿人之一。该刊及时报道南京、江苏及全国学生反帝爱国运动的情况;围绕如何“改良社会”这一中心问题,抨击日本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政府,批判旧制度、旧道德、旧思想、旧习惯,宣传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并介绍各种新思潮。<br> 6月28日,中国代表没有出席巴黎和会的签字仪式,没有在和约上签字。这场运动就此结束。<br>  图为愤怒的民众。<br> 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美国倡议的华盛顿会议召开。1922年2月4日,中国和日本在华盛顿签订了《中日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其附约。条约规定:日本将德国旧租借地交还中国,中国将该地全部开为商埠;原驻青岛、胶济铁路及其支线的日军应立即撤退;青岛海关归还中国;胶济铁路及其支线归还中国等。附约中规定了对日本人和外国侨民的许多特殊权利,但是中国通过该条约收回了山东半岛主权和胶济铁路权益。<br> 1924年5月4日,北京《晨报副镌》第3版刊出赵国钧作词、萧友梅作曲的纪念五四运动五周年的《“五四”纪念爱国歌》:“五四,五四!爱国的血和泪,洒遍亚东大陆地!雄鸡一唱天下白,同声击贼贼胆悸!爱国俱同心,壮哉此日!壮哉五四!五四,五四!自由的血和泪,洒遍亚东大陆地!为民众而争正义,军拼刀枪都不顾,精神冠古今,壮哉此日!壮哉五四!五四,五四!真理的血和泪!洒遍亚东大陆地!扫荡千古群魔毒,文化革新应运起,光大我国史,壮哉此日!壮哉五四!五四,五四!和平的血和泪,洒遍亚东大陆地!强权打破光明现,老大古国见新气,国魂兮不死,壮哉此日!壮哉五四!”<br> 在5月4日北京青年会国民音乐大会上,作者“亲自指挥歌唱”。这首《“五四”纪念爱国歌》是我国第一首直接歌颂五四爱国运动的艺术歌曲,也是中国最早讴歌这场伟大运动的著名歌曲,音调昂扬明快、节奏铿锵有力,富有进行曲结构单纯首尾呼应、音乐形象鲜明集中、手法简朴、具有通俗性的特点。这首歌散发出五四时期朝气蓬勃的时代气息,壮怀激越,豪情万丈,五四青年的形象在歌声中活脱的展现出来了。<br> 1928年5月,南京成立了“首都各界反日运动委员会”,痛陈国力衰微,经济绝交乃是阻止日军侵略的惟一方法,号召对日进行经济战。一场声势浩大的抵制日货运动,在当时执政党的大力推动下,激荡全国。违反抵制日货者甚至被剥夺一定的公民权。这种经济绝交成为另一种形式的悲壮抗战。<br>  图为《“五四”纪念爱国歌》。<br> 由于五四运动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它具有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br> 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表面的感性认识阶段,这典型地表现为义和团等笼统的排外主义的斗争上。第二阶段才进到理性的认识阶段,即看出了帝国主义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并看出了帝国主义联合中国买办阶级和封建阶级以压榨中国人民大众的实质,这种认识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才开始的。在这场运动中,提出了“改造抢到世界,不认秘密外交,实行民族自决”和“另起炉灶,组织新政府”这样的口号。这表明,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上了。<div> 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如果说,辛亥革命的根本弱点之一,是没有广泛地动员和组织群众,那么,五四运动本身就是一场群众性的革命运动。中国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参加到运动中。(注意:此时还没有农民阶级!只有部分农民群众参加了)<br> 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br> 第四,五四运动是由学生先发起,由工人扩大的坚决的反帝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br> 第五,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br>  五四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反对封建主义和反对帝国主义这两大使命结合起来,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它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br></div> 五四运动从形式上是中国学生的爱国运动,但从整个社会背景社会发展来说,它的影响远远不止于此,除了波及中国思想文化、政治发展方向、社会经济潮流、教育,亦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对现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社会亦有着不可低估之影响。<br> 五四运动使苏俄在中国播下无产阶级暴力革命的种子,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国民党的改组便充分显示出当时布尔什维克革命是当时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唯一出路。<br> 五四运动以后,工人罢工和政治斗争依然不断,1920年五一,北京学生联合会散发《五一历史》传单,使马克思主义,共产党理论传入工人阶层,为共产党诞生创造了群众基础。在中国共产党党史上写下了重要篇章.<br> 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史一般将其定义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注意这里的“封建”一词是泛化的封建观),并以此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作了准备。中国大陆一直存在纪念五四运动的活动,尤其在党活动中被视为重要纪念,各级党组织、共青团组织、学校、机关都对其形式非常重视,每年都有大型的纪念活动。<br>  综上所述,五四运动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第一,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群众爱国运动。它的斗争对象直指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政府,表现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是史上前所未有的。它充分发动了群众,工、商、学联合起来,农民也有部分参加了,实际上揭开了全民族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第二,五四运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中国人民进一步认识到帝国主义侵略的本质和军阀统治的黑暗,同时进一步提高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决心和觉悟;促进了全国人民对改造中国的问题的反思和探索,也促进了新思潮的蓬勃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第三,五四运动既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又开创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从此,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民众的力量得到了广泛的发动等,这些不仅使五四运动本身具有新民民主义革命的基本内涵,还直接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阶级上、思想上和干部上的条件。<br> 1939年3月18日,中国陕甘宁边区的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常委会决议,将每年的5月4日定为“中国青年节”。<br> 毛主席在1939年4月下旬,写《五四运动》一文。<br> 1939年5月4日,毛主席出席延安青年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大会,并发表题为《青年运动的方向》的讲演,说明中国革命的对象、革命的主体、革命的性质、革命的目的,使用了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意义相同的“人民民主革命”的概念。<br> 毛主席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人民队伍中,有由中国知识青年们和学生青年们组成的一支军队。这支军队是相当的大,在目前就有几百万。这支几百万人的军队,是反帝反封建的一个方面军,而且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军。但是光靠这个方面军是不能打胜敌人的,因为它还不是主力军。主力军是工农大众。只有动员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工农大众,才能战胜帝国主义,才能战胜封建主义。<br> 毛主席总结了中国革命与青年运动的经验教训,指出了中国青年运动的正确方向,号召“全国知识青年和学生青年一定要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儿,和他们变成一体才能形成一支强有力的军队。”<br> 《青年运动的方向》在党的历史上首次从根本上明确了中国青年运动的方向,是中国民主革命时期以及后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青年运动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在青年运动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影响。今天重温这部光辉文献,对进一步弘扬五四爱国精神和指导青年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br> 1939年5月4日,中国陕甘宁边区规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br>  图为1939年6月1日毛主席在抗大成立三周年庆典上讲话。<br>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5月4日被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定为青年节。 在1952年召开的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上,为表彰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所做的贡献,决定将北京的“公理战胜”碑坊改为“保卫和平”碑坊。 2019年4月30日,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五四运动时,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爱国青年挺身而出,全国民众奋起抗争,誓言‘’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br> 习总书记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方向,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br>  习总书记号召:“青年朋友们!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有决心为青年跑出一个好成绩,也期待现在的青年一代将来跑出更好的成绩。衷心希望新时代中国青年积极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br><br>注:大部分图文来源于新华网、共产党员网、360百科、360图片、华声论坛等网络。歌曲《五四纪念爱国歌》由赵国钧作歌,萧友梅作曲。<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