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定制(2)—广州博物馆藏清代中国外销纹章瓷展

昆仑草

<p class="ql-block">展览地点:洛阳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二楼临展厅</p><p class="ql-block">展览时间:2024年3月26日—2024年6月26日</p><p class="ql-block">展览共分四部分,本集收存的是第三、第三部分</p> <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18、19世纪,广州作为对西洋客商唯一开放的东方大港,是纹章瓷定购和出口的基地。纹章瓷因瓷器上绘有欧美个人、家族、社团、公司或城市的纹章而得名。从17世纪末开始,西方人到中国定制纹章瓷的做法渐趋普遍。将欧洲纹章和中国制瓷工艺相结合而产生的纹章瓷,是名副其实的“高级定制”商品,它们的出现引领了欧洲崭新的生活方式和奢美的艺术情趣,并成为尊贵地位和精致生活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近年来,广州博物馆在广州市政府和主管局的指导和支持下,集中有限经费开展中国外销纹章瓷的专项征集工作,至今已收藏逾千件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别定制的纹章瓷,成为国内纹章瓷收藏、研究、展示、宣传的重要阵地。此次我们遴选110件(套)精品,在古都洛阳举办纹章瓷专题展览,向民众展示丰富多彩的纹章瓷装饰艺术、揭示纹章瓷的重要艺术和历史价值,再现18、19世纪中西陶瓷贸易的盛况以及其所带来的对中外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深远影响!</p> <p class="ql-block">第三部分</p><p class="ql-block">身份象征</p><p class="ql-block">纹章瓷的定购者</p><p class="ql-block">纹章瓷定购者的身份随着贸易开展阶段和社会发展变化而有所不同。18世纪初期的定购者无一例外都是在政治、经济或本身与东印度公司相关的人员;从1730年开始,来自欧洲本土贵族和绅士的订单数量大大增加;到了18世纪末,各行业的成功人士、机构社团和公司也加入纹章瓷定购的行列。</p> <p class="ql-block">东印度公司的管理者和雇员</p><p class="ql-block">17世纪欧洲各国在皇室或政府的支持下纷纷成立专门从事亚洲贸易的东印度公司。东印度公司的股东、董事和中高层雇员来自欧洲本土的贵族、富绅和新兴的商人阶层,他们中超过60%的人来自拥有纹章的家族,因此东印度公司职员本身就是纹章瓷的需求者。公司还规定上至船长大班、下至普通船员均可自行购买和携带一定份额的货物上船回国出售,只要向公司缴纳佣金后,获利便归个人所有。纹章瓷不属公司采购的大宗货物,但作为私人贸易商品利润丰厚,因此东印度公司成员为自己或亲属、朋友定制纹章瓷的做法极为普遍。</p> <p class="ql-block">为约翰·罗伯茨(John Roberts)定制,器皿中绘制的是罗伯茨家族的盔饰:山峰上站立的举着旗帜的逾越节羔羊。约翰·罗伯茨定制过多套纹章瓷,此盘1805年定制,他曾在1764年至1808年间担任东印度公司董事、副主席和主席等职务。该纹章盘应是为纪念其退休时正值担任公司董事44周年。</p> <p class="ql-block">东印度公司的成功绝大部分归功于船长和大班们的个人能力。他们出生良好、索养较高,具有出色言语和外交能力,既是从事买卖的商人又是投资者,因而了解富裕阶层的需求。</p><p class="ql-block">定制这套纹章瓷的戈弗雷(Godfrey)家族历史悠久,其家族成员之一彼得-戈弗雷曾担任大班,1728年还担任广州管理会的主任。此盘1725年定制,盘沿的青花牡丹松树纹绘制细腻、色泽青翠。</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广彩花口菱形盘</p><p class="ql-block">大班是关系到东印度公司盈利多寡的关键人物,东印度商船货物的采购和销售全权交由大班负责。在东印度公司担任董事、船长、大班和商人的职业生涯,能使不少人在短短十年间获得巨额财富。这件菱形花口盘由大班弗朗西斯·伍德(Francis Wood) 1760年定制,弗朗西斯1758年在广州任大班,此后陆续在广州逗留近十年后回国,数年后获封准男爵,应当算是名利双收了。</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广彩描金大啤酒杯</p><p class="ql-block">这件啤酒杯是南海公司董事纳撒尼尔·佩斯(NathanielPace) 1740年定制的。南海公司1711创立,主要由一些富有的商人组成,此杯的订购者也是伦敦商人之一。</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广彩折枝花卉纹八角长方形盘</p><p class="ql-block">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财富和伦敦市的繁荣密不可分,两者为彼此提供的资金保障和政府支持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并由此产生了新兴的具有一定政治影响力的绅士商人阶层,他们迫切地希望通过彰显个人纹章和购买奢饰品来获得社会对其地位和财富的认同。此盘是伦敦商人佩里格林·特里维斯(Pere- grine Treves)为纪念结婚而在1760年定制的,其子后来也成为孟加拉商人。</p> <p class="ql-block">权贵人士</p><p class="ql-block">皇室、贵族和少数位高权重的人士是最早拥有和使用纹章的人群。权贵人士本身又与东印度公司的远东贸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一点从贵族家庭中的次子大多加入东印度公司贸易便可得到证实。是否拥有纹章成为英国绅士的标尺之一,纹章瓷恰到好处的彰显作用,亦使其成为加官进爵、婚庆纪念等重大场合中必不可少的锦上添花之物。</p> <p class="ql-block">英国贵族的冠冕和头盔</p><p class="ql-block">纹章最主要的作用在于区别身份,尤其是贵族的身份能通过纹章中使用的冠冕、头盔准确地辨识出来。欧洲的爵位制度具有悠久的历史,除爵位等级数量略有出入外,大部分欧洲国家的爵位制度与英国相似。英国的爵位有七个等级,分贵族与平民两类。除王室外,贵族分为五等:公爵、侯爵、伯爵、子爵与男爵,另外还有两种授予平民的封号:准男爵与骑士。</p><p class="ql-block">贵族佩戴的冠冕由金属圆环底座和固定在圆环之上的装饰物组成,其等级可通过顶部固定数目的叶片和珍珠体现,而头盔主要根据各国规定的敞开程度、方向和材质来判断级别。</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广彩花卉纹盘</p><p class="ql-block">”该盘由德·古尔特邦纳(de Courtebonne) 侯爵约1745年定制,整器绘工极为精细,盘沿采用的墨彩边饰出自维也纳杜·帕奇尔瓷厂的设计,这是一种以交织凸起带状纹饰、格子、卷叶等为主要元素组合而成的、间隔重复而又规整的巴洛克式纹样。盘的中部还以“白加白”工艺绘制繁密的卷草花卉作为底纹装饰。纹章顶部展现了侯爵冠冕,即银镀金嵌珠宝圆环底座,上饰4枚草莓叶状金饰片(平面展示仅见3枚)和4颗银球(平面可见2颗)。</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广彩花卉纹盘</p><p class="ql-block">纹章中清晰展现了伯爵冠冕的细节:银镀金嵌珠宝圆环底座,饰8枚草莓叶状金饰片(平面展示仅见4枚)和8颗银球(平面可见5颗)。此盘为斯特灵(Stir- ling) 伯爵威廉·亚历山大(William Alexander)约1770年定制。威廉·亚历山大在纽约出生,后参加美国独立战争,1777年在华盛顿的军队中成为主要将领,在北部地区指挥军队作战。</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广彩小托盘</p><p class="ql-block">纹章上绘制的是公爵佩戴的冠冕。公爵冠冕为银镀金嵌珠宝圆环底座,上饰8枚草莓叶状金饰片,在平面展示中仅见正面的5枚叶片。除极少数军功显赫的统帅,一般只有皇室的至亲(如英王之兄弟、英王之丈夫等)才可获公爵勋衔。这件小托盘是第三任也是最后一任钱多斯公爵詹姆士·布里奇斯(James Brydges)1795年定制。</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青花广彩废水碗</p><p class="ql-block">第二任帕默斯顿(Palmerston)子爵亨利·坦普尔1785年定制。子爵冠冕为:银镀金嵌珠宝圆环底座,上饰16颗紧密排列的珍珠,平面所见为9颗。坦普尔家族在伊丽莎白时代便在爱尔兰定居,家族中出现过多位杰出的政治家。其长子亨利·约翰·坦普尔(Henry John Temple)曾两度任英国首相,是英国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废水碗属茶具配件之一,用来承装茶渣和废水。</p> <p class="ql-block">清乾降青花矾红描金徽章纹浅盘</p><p class="ql-block">英国男爵的冠冕形制为:素面银镀金底座上饰6颗珍珠,平面所见为4颗。盘中绘制的是爱尔兰金(King)家族的金斯伯勒(Kingsborough) 男爵的纹章,该盘是由家族中罗伯特·金约1748年定制的。罗伯特于1740年继承其父亲的爵位成为准男爵,1748年被封为男爵,由此判断此盘的定制时间不会早于1748年。</p> <p class="ql-block">行业成功人士和机构公司</p><p class="ql-block">通过纹章图案明确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的愿望在各个阶层都普遍存在,早在14世纪纹章的使用已经深入各行各业。纹章瓷的定购和使用的群体,从18世纪中叶开始由权贵和富裕阶层向中产阶级扩展。各行业的成功人士如画家、律师、政客,规模较大的公司和社团,零售商和酒店,政府机构等纷纷定制绘有纹章的餐具、宾治(果汁鸡尾酒)酒碗和装饰器具,纹章瓷定制渐趋平民化。</p> <p class="ql-block">清光绪广彩描金开窗花鸟帆船纹盘</p><p class="ql-block">1698年,葡萄牙航海家瓦斯科·达·伽马发现了从欧洲绕非洲好望角通往印度的航海线路。此盘应是1897年为纪念新航海线路发现400周年而定制的纪念盘。盘中部圆形开光内绘制的是两艘葡萄牙的东印度公司商船,顶部绘制的是葡萄牙皇家纹章。</p> <p class="ql-block">描金开窗山水纹款</p><p class="ql-block">约1800定制,定购者阿罗约·德·月泽韦社(Antonia de Azevedo)一生建树和荣誉颇多,是一位成功的科学家、作家、政治家,官至巴西首相,分别在葡萄牙、西班牙和法国三地四次提勋。</p><p class="ql-block">纹章绘制在一个椭圆形的打磨区域内,盾牌内绘制的是四等分纹章,一对坐在云端的小天使伸手将冠冕托在盾牌之上,环绕盾牌的花环下方垂挂的是葡萄牙大十字勋章。</p> <p class="ql-block">清嘉庆广彩椭圆形盘、镂空盘</p><p class="ql-block">这两件椭圆形盘均为1800年定制,设计和用色受英国韦奇伍德瓷厂产品影响,盘沿采用新古典主义风格的树叶状边饰,体现了英国人审美情趣的转变。</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广彩描金花卉纹酱汁斗</p><p class="ql-block">酱汁斗上绘制的是劳埃德集团的纹章,劳埃德集团创立于1688年,是一家银行、保险和金融服务集团。纹章所采用的盔饰是一艘名为“卢廷”号的法国舰艇。</p> <p class="ql-block">第四部分</p><p class="ql-block">异域流芳</p><p class="ql-block">个性化定制的纹章瓷体现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审美差异。从定购数量看,英国和荷兰是纹章瓷的主要消费国,后期加入的美国则占据了19世纪的大部分市场份额。各国纹章使用和绘制风格也不尽相同,造就了中国外销纹章瓷丰富多姿的形式和内涵。纹章瓷的定购成本是东印度公司大宗贸易瓷的5至25倍,高昂的造价也成为除寓意特殊、造工精美外,纹章瓷得以流传于世的重要原因。</p> <p class="ql-block">个性定烧的开拓:荷兰</p><p class="ql-block">荷兰人是针对欧洲市场开拓大规模个性定烧的真正开拓者,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诸多创意和设计被中国瓷匠借鉴和吸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国外销瓷定制的独特模式和风貌。荷兰是仅次于英国之后纹章瓷的第二大消费市场。在荷兰,中国纹章瓷的定购者也多是与中国贸易相关的官员和商人。对绝大部分人而言,兼具实用和展示功能的中国纹章瓷,承载着他们对中国旅途的珍贵记忆。</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广彩描金叶形盘</p><p class="ql-block">叶形碟造型独特、纹饰秀美,为荷兰东印度公司一位大班恩斯特·路易斯·泰明克(Ernst Louis Temminck)1767年定制。泰明克在广州担任大班期间,曾为著名的荷兰商船“盖尔德马尔森”(Geldermalsen)号采购和装载货物。此碟为纪念泰明克与妻子结婚25周年而定制,作为银婚纪念物流传至今。</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广彩描金花卉纹茶碗</p><p class="ql-block">约1760年定制,纹章绘制以墨彩线条加少量描金勾勒为主,通用的贵族冠冕下方绘两盾牌彼此斜靠,因属两个家族的联姻纹章。从右侧盾牌下方的船锚标识物推断,定购者应当为海事相关行业的商人。</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墨彩描金茶杯、托碟</p><p class="ql-block">约1780年定制。荷兰市场定购的纹章瓷绘制的风格,因受社会发展轨迹及定购者所属阶层不同,加上纹章使用的规则差异等综合因素影响,与英国地区定制的产品风格有明显的差异。像此茶碗中绘制的纹章图样,即采用小冠冕加上花体姓名缩写字母的形式,更受荷兰市场欢迎,此类纹章瓷餐具往往是为了庆祝结婚而定制的。</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广彩镂空雕椭圆托盘</p><p class="ql-block">这件荷兰市场约1785年定制的椭圆形镂空盘应是镂空果篮的底座。定购者范·伊申加(Van idsinga)在巴达维亚出生,是荷兰格罗宁根当地的知名人士。</p><p class="ql-block">盘沿镂空的器皿大多用于盛装甜点和水果。此类镂空器皿尽管烧制难度极高,仍在1780年至1825年间的外销瓷产品中较为风行。19世纪后逐渐停产,其主要原因在于高昂的制作成本。</p> <p class="ql-block">广彩描金花卉纹盘</p><p class="ql-block">约1740年定制,餐盘的纹样绘制方式较为罕见。绘有男女双方姓名押花字母的圆形质牌被置于两座方尖塔之间,尖项通身饰葡萄藤蔓,其顶部绘制贵族冠冕,盘沿处绘折枝花卉。此盘充分体现了荷兰纹章瓷定购者更为自由,大胆和个性化的审美取向。</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墨彩描金餐盘</p><p class="ql-block">荷兰地区的纹章构图较为直观,盾牌上常绘制单一图案,纹章的组成部分通常也只有单个盾牌,头盔和盔饰、盾牌几乎不采用并置或等分的形式,也极少采用家族箴言。</p><p class="ql-block">此餐盘约1740年为纪念婚姻而定制的,盘中部绘一花坛,花坛正上方绘定购者纹章,纹章图案中贵族冠星之下,两个相连的圆形盾牌内分别是男女双方姓名的押花字母,盘沿密布着以精细线条绘制的花卉、果实和橡树叶,整盘以墨彩描金绘制,绘工精细考究。</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广彩描金小碟</p><p class="ql-block">荷兰大班雅各布·阿克斯消特(Jacob Akerloot) 1745年定制,他曾在1742至1748年到过广州,这件深腹圆碟胎体致密洁白,纹饰工整简练,位于盘心的纹章绘制醒目,荷兰地区纹章使用较为自由,只要不盗用他人纹章即可。不少商人家庭尽管不是责族,,也能拥有自己的效章。此类纹章被称作“市民纹章”。</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广彩描金汤盘</p><p class="ql-block">荷兰大班埃索·德·文特(Eyso de Wendt)约1750年定制。此汤盘中部的纹章绘制精美,盘沿采用的卷草贝壳纹边饰源自欧洲的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的装饰纹样,1745至1755年间极为流行,除纹章瓷外也在普通外销瓷中大量出现。德·文特家族中有两兄弟加入荷兰东印度公司前往巴达维亚担任大班,1755年埃索·德·文特还担任英国在广州大班委员会的委员。</p> <p class="ql-block">纹章瓷定购大户:英国</p><p class="ql-block">纹章瓷在英国的风行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光洁美丽的瓷质茶具是既能保证茶叶芳香又具有东方情调的神来之物、加官进爵时少不了纹章瓷餐具恰到好处地彰显和提示、有财力的家族联姻时会定制甚至提前预定纹章瓷以示纪念、即便是英国皇室成员也对远道而来的中国瓷器趋之若骛……中国纹章瓷以平均每个星期生产两套的速度抵达英伦三岛,成就了十八世纪英国活色生香的精致生活。</p> <p class="ql-block">沃克(Walker)家族和萨默斯(Somers)家族定制的纹章瓷</p> <p class="ql-block">清雍正青花广彩描金花卉纹蜜饯碟</p><p class="ql-block">这件蜜饯碟为英国南海公司董事休奇·雷蒙德(Hugh Raymond)定制,此类心形小碟属整套蜜饯碟中的一件,用于盛装蜜饯和糖果,从形状上可判断应由八个完全相同的小碟围绕位于中心的八角碟摆放,形成一个圆形的组合式套碟。组合式蜜饯套碟在18 世纪30年代较为流行,可见五彩、铁红描金和中国伊万里三种风格。</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广彩描金花卉纹啤酒杯</p><p class="ql-block">英属殖民地苏拉特(印度西部渚巷市)副总督丹尼尔·西顿(Daniel Seton)约1780年定制。丹尼尔·西顿16岁时随其表兄来到孟买担任低级职员,1768年转到苏拉特任职,1800年荣升为苏拉特副总督,三年后逝世并葬在当地。</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广彩描金花卉纹委角盘</p><p class="ql-block">英属殖民地苏拉特(印度西部渚巷市)副总督丹尼尔·西顿(Daniel Seton)约1780年定制。丹尼尔·西顿16岁时随其表兄来到孟买担任低级职员,1768年转到苏拉特任职,1800年荣升为苏拉特副总督,三年后逝世并葬在当地。</p> <p class="ql-block">清嘉庆广彩绿彩描金花卉纹圆盘</p><p class="ql-block">英国罗森(Rawson)家族1820年定制。采用绿釉费茨休纹样,较为罕见。此纹样绘制先用墨色线条勾勒后再填绿彩,与精细的墨色底纹相比,后填的绿彩略显粗糙。盘中心绘罗森家族盔饰:黑色竖起的鹰首,口弦金色圆环。该家族建立的罗森公司是英国在广州开展贸易的七家公司之一。</p> <p class="ql-block">清康熙五彩风凰牡丹纹大盘</p><p class="ql-block">1715年马德拉斯总督爱德华·哈里森(EdwardHarrison)定制。盘沿绘五彩凤凰花卉纹,盘心绘制的是爱德华·哈里森与其妻弗朗西斯·布雷结婚的纹章。针对英国市场的五彩纹章瓷1715出现,随着粉彩技术的应用,在1730年后逐渐停产。因烧制时间前后不过30年,五彩纹章瓷存世数量不多。</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广彩描金花卉茶叶罐</p><p class="ql-block">1775年萨尔(Salle)家族定制。茶叶罐小巧别致,桃状盖钮,盖和肩部边缘绘波浪形细纹,器身中部盾牌内绘押花字母“J.E.S”,外围绘一圈竹枝花卉纹。竹枝纹在纹章瓷中的流行时间约在1750至1780年间。这种模仿欧洲银器的匾方形、圆溜肩、小直圆口的茶叶罐造型18世纪后期出现,逐渐取代前期流行的卵形或梨形小罐。</p> <p class="ql-block">清康熙青花广彩方形茶壶、咖啡杯、托碟</p><p class="ql-block">沃克(Walker)家族1712年定制的纹章瓷体现了18世纪初纹章瓷的特点:纹章融入整体纹饰中,器型也较前代更为简单。器沿的欧式卷叶纹中四个圆形开光内绘制了沃克家族的盔饰:从云层中升起的太阳。</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广彩描金八角形盘</p><p class="ql-block">克尔(Ker)家族约1790年定制,这是英国市场定制的纹饰最为独特的纹章瓷之一,其最大特点在于器沿边饰内分别绘制了亚洲、非洲、美洲和欧洲四大洲的风景。纹章绘制也较为特别,在中部圆形开光内绘制的是沉思的希望女神斜靠在椭圆形的盾牌上,盾牌上绘制的正是定购者的纹章,大椭圆形盾牌内绘制的小盾牌则是女方的纹章。</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广彩小圆盘</p><p class="ql-block">小圆盘1755年定制,镶在盒内,盒为木质带黄色衬底和玻璃面板,圆盘下方的象牙质说明牌内写道:“来自奥尔德曼·威廉·贝克福德的收藏,1763年和1770年伦敦市长,大英帝国二等高级勋位爵士阿尔杰农·都铎·克雷格赠送”。阿尔杰农爵士是一位英国军官,著名收藏家、纹章学家和作家,1925年曾出版《十八世纪的纹章瓷》,获大英帝国二等高级勋位。</p> <p class="ql-block">迎头赶上的北欧市场:瑞典</p><p class="ql-block">斯堪的纳维亚地区与中国的直接交往起步较晚,直到18 世纪,“中国的吸引力”才引起瑞典人的关注。1731年经过近百年筹建历程的瑞典东印度公司成立后,直接把目光投向了中国。瓷器是公司商船上运输的最为重要的商品之一,绝大部分被拍卖或重新转运至欧洲其他国家。瑞典人更偏好厚重实用的日用瓷,纹章瓷及特殊定制的产品数量不多。瑞典纹章承袭了德国日耳曼民族的传统,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对纹章的描述仅使用普通瑞典词汇,而不像欧洲其他国家使用专门的混合术语。</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广彩咖啡具</p><p class="ql-block">由带盖咖啡壶一件,带把咖啡杯三件和托碟三件组成。壶身呈圆筒状,壶盖钮呈桃形,盖沿设两散气小孔,塑花的流与把手是直角。圆筒状咖啡壶源自17世纪晚期法国银器造型,18世纪末逐渐风行。配合这种壶形的把手多为横直的枪柄式,且柄较粗大,便于把持也适合欧洲人手形。壶腹和杯腹绘纹章图案,盾牌内绘左右两组字母组合,四周以植物环绕,盾牌上方为象征瑞典贵族的冠冕。</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广彩折枝花卉纹咖啡壶</p><p class="ql-block">中国外销瓷中咖啡壶最早的造型是圆锥形,这种仿自英国利兹地区陶瓷产品的壶形在18世纪末非常流行,通常配置斜柄和穹顶形盖。这件瑞典市场约1780年定制的咖啡壶,圆锥体壶身,颀长弯曲流,流与把手呈直角,圆形穹顶式壶盖、盖钮、盖沿与壶口描金,壶身绘描金折枝花卉,正腹部绘瑞典家族纹章。</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广彩描金大奶油罐</p><p class="ql-block">1740年定制,壶腹正面绘制阿伯克隆比(Abercromby)家族纹章,头盔为瑞典式而盾牌则为苏格兰式,这正体现了瑞典东印度公司与苏格兰地区的紧密联系。</p><p class="ql-block">该器可能通过瑞典东印度公司商船“斯德哥尔摩”号的大班亚瑟·阿伯克隆比定制,亚瑟曾于1742年将两套纹章瓷茶具带回哥德堡。纹章中采用的正面开放式的头盔显示,主人应为准男爵或骑士,但亚瑟本人并非贵族,极有可能这套茶具是为其亲属定制的</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广彩花卉圆盘</p><p class="ql-block">口沿饰四组间隔分布的铁红描金折枝花卉和盘曲成圈状的金龙,盘心绘霍普肯(Hopken)家族的纹章:盾面上方为瑞典男爵佩戴的冠冕,盾面四周以越橘果枝和云杉枝环绕。1631年,霍普肯家族从德国不来梅移民至瑞典,家族的后裔丹尼尔·尼古拉斯·霍普肯于1719年被封为男爵,这件纹章盘于1739年在中国订制。</p> <p class="ql-block">瑞典格里尔(Grill) 家族财力雄厚,是瑞典东印度公司的重要家族之一。1731至1766年间,先后有四位成员担任东印度公司的董事。意大利语中的“grillo”是“蚱蜢”的意思,格里尔家族便将口衔蚱蜢的鹤纹作为家族的纹章使用。格里尔家族移居瑞典后一直未能获封贵族,因此他们使用的并不是真正意义的纹章而是“类纹章”。格里尔家族在1740至1780年间定制了至少八套纹章瓷,采用了十余种装饰纹样,其中一些纹样还出自顶尖设计师之手。</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青花徽章花卉纹瓷盘</p><p class="ql-block">瑞典格里尔(Grill) 家族财力雄厚,是瑞典东印度公司的重要家族之一。1731至1766年间,先后有四位成员担任东印度公司的董事,意大利语中的“grillo”是“蚱蜢”的意思,格里尔家族便将口衔蚱蜢的鹤纹作为家族的纹章使用。格里尔家族移居瑞典后一直未能获封贵族,因此他们使用的并不是真正意义的纹章而是“类纹章”。格里尔家族在1740至1780年间定制了至少八套纹章瓷,采用了十余种装饰纹样,其中一些纹样还出自顶尖设计师之手。</p> <p class="ql-block">广彩蓝彩描金冰酒桶</p><p class="ql-block">冰酒桶为瑞典沃森(Wirsén) 家族1812至1815年间定制套装餐具中的一件。冰酒桶是18世纪初伴随法国奢华饮食方式出现的一种全新器型。这种双耳圆筒内放置冰块,将酒瓶至于冰面之上,直至瓶内的酒完全冷却后饮用。18世纪30年代开始,法国圣克卢(Saint Cloud)瓷厂开始大量生产造型和纹饰各异的冰酒桶,英国、维也纳等地瓷厂也纷纷仿效。</p> <p class="ql-block">1910年,瑞典实业家、收藏家詹姆斯·凯乐(James Keiller)与夫人到中国广州等地游览,并定制了多套餐具。各器型中部绘花瓶、铜钱、蝠鼠、宝剑、卷轴等吉祥纹饰,口沿绘红、蓝、绿彩菱形纹。在一圆形寿字挂件上,绘上定购者家族的纹章及箴言,“Fortiter et Celeriter”(意为“果断和敏捷”)。大部分器底用中、外文书款“宣统年宝兴造,Alice och James Keiller Canton 1910”(爱丽丝和詹姆斯·凯乐,广州1910年)。</p> <p class="ql-block">这套餐具由瑞典实业家、收藏家詹姆斯·凯乐(James Keiller)1910年在广州定制,总数多达110余件,各器型中部绘花瓶、铜钱、蝠鼠、宝剑、卷轴等吉祥纹饰,口沿绘红、蓝、绿彩萎形纹。在一圆形寿字挂件上,绘上定购者家族的纹章及箴言,“Fortiteret Celeriter”(意为“果断和敏捷”)。</p><p class="ql-block">大部分器底用中、外文书款“宣统年宝兴造,Alice och James Keiller Canton 1910”(爱丽丝和詹姆斯·凯乐,广州1910年)。1910年凯乐夫妇到中国广州等地游览,并定制了多套餐具。这套餐具中有部分器底标注的时间为1913年,可能是时隔三年后再次定制的同款餐具。凯乐曾在1905至1907年间组织了著名瑞典沉船“哥德堡”号的打捞工作。</p> <p class="ql-block">清宣统广彩餐具一套</p><p class="ql-block">这套餐具由瑞典实业家、收藏家詹姆斯·凯乐(James Keiller)1910年在广州定制,总数多达110余件,各器型中部绘花瓶、铜钱、蝠鼠、宝剑、卷轴等吉祥纹饰,口沿绘红、蓝、绿彩菱形纹。在一圆形寿字挂件上,绘上定购者家族的纹章及箴言,"Fortiter et Celeriter"(意为“果断和敏捷”)。</p><p class="ql-block">大部分器底用中、外文书款“宣统年宝兴造,Alice och James Keiller Canton 1910"(爱丽丝和詹姆斯·凯乐,广州1910年)。1910年凯乐夫妇到中国广州等地游览,并定制了多套餐具。这套餐具中有部分器底标注的时间为1913年,可能是时隔三年后再次定制的同款餐具。凯乐曾在1905至1907年间组织了著名瑞典沉船“哥德堡”号的打捞工作。</p> <p class="ql-block">这套餐具由瑞典实业家、收藏家詹姆斯·凯乐(James Keiller)1910年在广州定制,总数多达110余件,各器型中部绘花瓶、铜钱、蝠鼠、宝剑、卷轴等吉祥纹饰,口沿绘红、蓝、绿彩萎形纹。在一圆形寿字挂件上,绘上定购者家族的纹章及箴言,“Fortiteret Celeriter”(意为“果断和敏捷”)。</p><p class="ql-block">大部分器底用中、外文书款“宣统年宝兴造,Alice och James Keiller Canton 1910”(爱丽丝和詹姆斯·凯乐,广州1910年)。1910年凯乐夫妇到中国广州等地游览,并定制了多套餐具。这套餐具中有部分器底标注的时间为1913年,可能是时隔三年后再次定制的同款餐具。凯乐曾在1905至1907年间组织了著名瑞典沉船“哥德堡”号的打捞工作。</p> <p class="ql-block">气象万千的新兴国度:美国</p><p class="ql-block">为美国市场生产的纹章瓷具有鲜明的个性,尤其是豪迈自由的气象对瓷器的审美取向带来不小的影响。由于美洲纹章学发展缓慢,很少美国本土家族合法拥有纹章。针对大多数无纹章的美国客户,一些通用的纹章图案,如对鸽、蓝底金边斗篷覆盖的盾形图案等,加上个性化的押花字母组合,在外销瓷中应运而生。因无本土瓷器生产行业,美国市场对中国外销瓷的需求一直延续至19世纪末。</p> <p class="ql-block">美国弗吉尼亚州劳登县纹章</p><p class="ql-block">美国本土纹章大多借用当地风物,人物形象在纹章设计中占有较大比重。弗吉尼亚州劳登县的纹章便采用了18世纪弗吉尼亚绅士和南北战争中骑兵部队的军官形象作为护像。</p> <p class="ql-block">清同治广彩描金开窗花鸟人物纹甜点盘</p><p class="ql-block">采用“玫瑰团花纹”(Rose Medallion)装饰风格,这种专供外销的式样1820 年左右兴起,1880年达到顶峰。纹饰的总体布局是中心的圆形开窗四周均匀分布四到六个开窗,中心开窗内绘纹章,而四周开窗则交替出现花鸟蝴蝶和室内人物场景。此盘为纽约法官、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法官塞缪尔·布拉奇福德(Blatchford) 1865年订制。</p> <p class="ql-block">清嘉庆青花描金牛油盅</p><p class="ql-block">1800年订制,器型小巧别致,器身和托盘中部描绘通用纹章,蓝底镶金色流苏的貂皮斗篷覆盖一烫斗形盾牌,盾牌内绘敞口花盆,插满花卉。这种蓝底金边斗篷覆盖的类纹章图案是中国瓷厂供给外商的通用图案,烫斗形盾牌内的图案可以随意更换成代表订购者姓名的押花字母组合或各式花卉等。</p> <p class="ql-block">清花隆广彩蓝釉描金徽章纹碟</p><p class="ql-block">蓝底金星的宽边装饰带具有明显的美国市场风格,在18世纪90年代年随着美国加入中国瓷器贸易而出现,这种边饰及其变种纹饰直到1800年后仍然风行。从圆碟中绘制的猎鹰盔饰及盔饰下方的押花字母“F.S.”推断,此碟极有可能为斯特拉顿家族(Stratton)定制。</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广彩麻色纹茶碗和托碟</p><p class="ql-block">1795年美国卡罗尔(Carroll)家族订制,保存极为完好,釉面光滑莹亮。卡罗尔家族名人辈出,其中一位成员查尔斯·卡罗尔参与签署了美国独立宣言,并成为最后辞世的签署人。他早年在法国接受教育,1765年回到美国,1776年担任国会代表。其表兄约翰·卡罗尔1790年成为主教,在1800年2月华盛顿的葬礼中朗读颂词,1808年成为美国史上第一位天主教主教。</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广彩描金大啤酒杯</p><p class="ql-block">杯口绘深蓝色带状边饰,蓝底上均匀分布金色小星图案。杯身中部的“类纹章”,以彩色花带环绕,内绘金字母组合“J.N.”,字母上方是一对彼此对望的鸽子。对鸽作为一种通用的纹章盔饰图案在美国地区大受欢迎,一些身份显赫的人士也选用此图案。</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青花花卉广彩汤窝、托盘</p><p class="ql-block">汤窝是用来盛放汤或炖制菜肴的餐具,宽口、深腹,有固定把手和浅穹顶式盖并有盖钮,大多数情况下还配备托盘。汤窝18世纪中期在中国外销瓷中出现。这件1785年定制的汤窝,以青花菲茨休纹样作装饰,釉色莹润,造型大气却完好无损,连极易散失的托碟亦能保存至今实为难得。</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广彩描金茶碗、托碟</p><p class="ql-block">1749年定制,内绘荷兰迪斯彻(Discher)家族纹章,纹章四周环绕荷兰语铭文,意为“纪念1749年在巴达维亚担任船员和乘务员领班的迪斯彻”。迪斯彻1746年至1770年间多次被荷兰东印度公司聘用。纹章椭圆形盾牌内采用的寓意物为鹈鹕,这是一种现实与幻想参半的图记,在纹章中鹈鹕常用喙啄破自己的胸膛,以鲜血喂养幼鸟。这类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形象常出现在宗教纹章中。</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广彩描金纹盘</p><p class="ql-block">1750年订制,绘俄国叶卡捷琳娜大帝的父母联姻纹章。叶卡捷琳娜大帝与彼得大帝齐名,政绩卓越,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俄罗斯帝国。其父被封为公爵,封地为德国的安哈尔特-采尔勃斯特公国。纹章的绘制体现了德国地区纹章的鲜明特点,如多个头盔和盔饰的使用、盔饰重复盾牌的色调和纹饰等。</p> <p class="ql-block">清雍正广彩描金墨彩开窗花蝶纹盘</p><p class="ql-block">盘口沿以繁密的墨彩卷草花卉纹作地,四个开窗内绘红彩描金折枝花卉蝴蝶纹。这件英国布雷思韦特家族(Braithwaite)1733年定制的大盘真正体现了私人定制产品的个性与魅力。该家族中的约翰·布雷思韦特曾担任皇家非洲公司的董事,其女嫁给了植物学家罗伯特·桑顿,女婿所在桑顿家族随后也仿效女方家族,定制了边饰完全一样的餐具。除这两个联姻家族外,并未发现其他家族采用这种墨彩描绘的独特边饰。</p> <p class="ql-block">清嘉庆青花描金山水楼阀徽章纹瓷盖窝</p><p class="ql-block">这种扁平状的盖窝主要用于盛装蔬菜浓汤。浓汤在欧洲一直是普通百姓的重要食物。尤其在寒冷的季节里,浓汤的效果更胜于酒或茶。汤窝在中国外销瓷中出现的时间较晚,18世纪中期方才出现,一般宽口、深腹,有固定把手、带盖并饰有盖钮,大多数情况下还配备托盘。</p> <p class="ql-block">这件茶壶是英国斯塔福德都杰维斯(Jervis)家族约1765年定制的,其家族纹章展现的是六等分形式。等分式纹章是一种供后辈使用的“第二级”纹章,常见的有四等分、六等分的形式,通过纹章可以分辨出该家族中的多位女性长辈分别来自斯温芬(Swinfen)家族、沃德(Ward)家族、英庇(lmpey)家族、韦德(Wade)家族。</p> <p class="ql-block">结语</p><p class="ql-block">纹章瓷产在中国,行销世界,是中西方世界交流融合的产物。瑰丽多姿的纹章瓷装饰艺术,体现了个性化瓷器定烧的艰辛历程和跌宕起伏的远洋贸易故事,纹章瓷贸易对中西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产生了深远影响!</p><p class="ql-block">纹章以其特有的装饰效果和鲜明的标识功能仍广泛存在于当代社会,尤其是纹章学中严谨科学的用色和构图规则及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对当代设计、考古和历史研究等领域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岁月流逝,纹章和纹章瓷焕发出新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3c5r3le"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 18px;">广州定制(1)—广州博物馆藏清代中国外销纹章瓷展</a></p><p class="ql-block">文中所有图片,均由作者本人拍于展咯现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