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微信朋友圈中刷到一则,上饶市和铅山县联合主办的“笪继良”杯诗歌散大奖赛征文活动,查阅笪继良个人资料后,不禁让人肃然起敬,感触颇深。他与我所熟知、了解的余干乡贤,处于同一历史时期星空下的胡舜胤,如此的神似。“修身齐家平国治天下”传统儒家思想和理念,早已成他们的身上内化于心,外化为形的精神坐标。在当今大力提倡反腐倡廉的今日,不啻是一出警省和鞭策活教材。</p><p class="ql-block"> 大明王朝的万历年间,人们熟知三十年不上朝的神宗皇帝朱翊钧,在位48年,一半多的时间不上朝,但是对于国家大事还是挺上心,透过一定的方式去控制大明朝局。一天在紫禁城皇批阅刚刚呈送的考成表,政绩民望名列前茅的浙江桐乡县令引起了他的注意,他不满意胡昌陈这个名字,感觉与他的道德学问不配,御笔一挥,为他改名为“舜胤”。舜胤这个名字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和象征意义。“舜”指的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贤君舜帝,象征着仁义和智慧。而“胤”则表示后代繁衍,寓意着繁荣和发展。这个名字不仅体现了对舜帝美德的继承希望,也寓意着希望后代能够继承和发扬这些美德,实现繁荣发展。</p><p class="ql-block"> 胡舜胤(1556一1622),余干县城西门口胡家人,初名昌陈,字明祚,号元毓,他聪慧过人,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写的文章雄浑博大,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55岁时中进士。俗语说的好,五十老明经,三十少进士。一语道破明经易考,进士难得。封建帝制时代,是件让家族和属地都倍感荣耀的喜讯。当时翰林刘宏远看了他的试卷后由衷称赞,江南才子选昌陈。</p><p class="ql-block"> 胡舜胤起初到浙江桐乡县任县令,兢兢业业,唯恐有丝毫失误,他认为,县令的好坏,关系到百姓的冷暖与安危。他雷厉风行,革除钱粮(税收)和诉讼方面的积弊,他断案详究事实,铁面无私,从不收人贿赂,时称“冰心铁耳”者,一片冰心在玉壶之谓也:“铁耳”者,不偏听偏信,秉公执法也。</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当地社会名流金之鼎,以丰盛礼物相送,这位金绅士怕胡县令不收,知其爱书,说“内有茅鹿门先生文集”。茅鹿门先生,即明代散文家、藏书家茅坤。胡舜胤勉强收下匣装文集,其余礼物全部退了回去,他回到衙里打开一看,见匣中藏有黄金四十两,还有金之鼎亲笔信一封,信中说“请为应判死型的罪犯陈简宽刑”。胡舜胤大怒,立即升堂,掷贿金于地说:“人贵相爱以德,岂可相辱以金耶?”他认为遭到奇耻下辱,一连十余天,都寝食不安。每逢过节,他总要装病闭门谢客,怕的是富人送钱送礼。</p><p class="ql-block"> 胡舜胤来桐乡县后,看到本县粮政人员,仼意加大木斛,损害农民利益,于是给上面写了个奏折,特为本县铸了两只标准铁解,一只存入督粮道,一只存放县治,此后收粮人员不得任意增减木斛容量,保障了百姓利益。他还在县衙的堂后辟出一块菜地,公务之余,栽种瓜果蔬菜,躬身其中,百姓们看在眼里,也记在心上,与百姓们心无藩蓠。为官常与公心处之,事自理,民自服。绝非沽名钓誉而示廉,政绩民望自然很好。</p><p class="ql-block"> 胡舜胤在桐乡任职期满,适逢县令考核,才有了这一幕。并将他升调大理寺评事、寺正,后又升为刑部郎中、礼部郎中。置身于五品朝官之列。</p><p class="ql-block"> 天启二年(1622年)胡舜胤去世,墓葬今峡山合港村狮子山下绣球岭,次年,朝廷为旌表刑部郎中、礼部郎中胡舜胤,在他故里余干县西街建“龙章宠锡坊”一座。在这位靠太监辅佐,即位之后不理朝政,被世人诟病的“木匠皇帝”的明熹宗朱由校朝政混乱的年代,实属来之不易。牌坊坊高5米,宽5.7米,大青石结构。横跨街道,共有6柱。正梁上刻“大明万历庚戌科进士胡舜胤刑部郎中礼部郎中为官清廉”,小横梁上刻有“龙章宠锡”四个大字,“天启三月敕建”六个小字。仿木构,有脊、吻、斗拱,通体是质地坚硬的青石杨成,用料宏大厚实。坊中柱石座上前后各置石狮一对,神态逼真,威猛传神。其它侧柱有卷云抱鼓石夹足。六根柱子和六道梁上还刻有许多鸟兽及传说故事,如女娲补天、嫦娥奔月、大禹治水、周武讨纣、子牙封神等,雕刻精细,栩栩如生。</p><p class="ql-block"> 牌坊是中华特色建筑文化之一。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封建牌坊的等级制度主要分四个等级,按级别由低到高依次是敕建、圣旨、恩荣、御制。敕建这个级别最低,某官绅或土民,事迹突出,荣耀乡里,足需旌表。由地方官或者士绅呈报中央,皇上准行,口头批准,即为敕建。二、圣旨同样是由地方呈报中央,皇上准行,有圣旨书面批准,资金自筹。三、恩荣这个不需要地方下级呈报,而由皇上对有功臣民主动提出立牌坊旌表,取皇恩浩荡,荣及乡里之意。但是皇上出名不出钱,银子亦需自筹。四、御制最高级别,顾名思义,皇上制作生产,皇上出钱,就是从国库中支银子,名副其实的“御制”。因为这个级别最高,而且要皇上掏腰包,所以“御制”牌坊并不多见。</p><p class="ql-block"> 据载,万历以后凡来余干任县令者,先要举成拜牌坊之礼。平时经过石坊,文官要下轿,武官要下马。倘若不然,被人向朝廷举报,轻则革职,重则充军。民国19年(1930年),胡姓合族又重修龙章宠锡牌坊。后因石梁裂缝,于1959年折除。也有说毁于十年动乱时期,总之,六脚牌坊最终也难于逃脱“破四旧”运动的历史厄运。</p><p class="ql-block"> 被后人顶礼膜拜尊为圣贤之人,必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作参照,饱读诗书的胡舜胤著有《春秋解》《祟雅堂集》遗世。明代史书记载了胡舜胤的不少廉洁事迹。曾诞生了茅盾、丰之恺、木心等我们近代最耳熟能详的人物桐乡市,礼仪之地的人民仍感其德政,为其铸造铜像,每逢年节祭祀至今。</p><p class="ql-block"> 生的其名,死得其所。一个人活着的时候,得到应该得到的名声,即使人死了,名气也将为天下人传诵。这是恒古不变的真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