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山三义士重修普济寺

桃园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这里说的桃山三义士,是清朝时期我家乡怀柔区桃山村里的三位热心乡贤,他们的名字叫王祯、宋天祥、刘朝宦。王祯是我的太祖,住村南王家胡同,宋天祥住村北宋家胡同,刘朝宦住村西(西北)刘家大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桃山村和普济寺位置。</b>桃山村位于北京市怀柔区庙城镇西南方,与顺义区交界。普济寺位于桃山村中心。村里人称普济寺为大庙。据记载,普济寺始建于明洪武初(1368年),修建于道光十年(1831年),是北京市最早建成的普济寺。桃山普济寺位置很神奇,远处看寺院在低处,很难看见。近处看在高处。有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之感。原因也简单,是因为桃山村在高处,普济寺地势稍低一些,而普济寺前边的广场又相对低一些,所以构成了这幅美妙画卷。</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桃山村是个文化综合性村庄。</b>据记载,桃山村是一个由古镇城演化而成的村庄,蕴有深厚的人文历史。普济寺的建立,又给村中增加无限商机。</p><p class="ql-block"> 村民耕读传家、自强不息,既有读书成才为国效力的,也有经商积累财富的,还有种田为生的,大家勤勉努力和谐相处。</p><p class="ql-block"> 村中经商的人家较多,其种类主要有:开首饰楼的,开茶叶店的,开盆窑的,开铁匠铺的,开粉房的,开油坊的、开裁缝铺的、开药店的、做盐商的,做香料的,做豆腐的…等等,其铺面有的在村里,有的在村外比较繁华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三位义士是经商奇才。</b>他们具有非凡的经营头脑和聪明才智。听长辈讲,我的太祖王祯是开首饰楼的,宋天祥是盐商,刘朝宦是做香料的。</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我的太祖王祯善于把握商机。</b>他聪明好学,善于动脑。当他发现首饰对人来说,既有装饰外表、传递身份、情感、信念寄托等作用,又深受天下女子喜爱时,觉得首饰经营适用人群广泛,市场前景广阔,有了想做首饰生意的想法。</p><p class="ql-block"> 太祖王祯经过认真考察,以客流量大、区域人群稳定和店铺显眼为原则,确立了首饰楼位置。首饰楼开在了九渡河。这是太祖王祯的大智慧。因为这里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有特殊购物人群,有很好的铺面位置。第一,九渡河属怀柔县辖区,在当时怀柔、昌平和延庆县的交汇处,人口流动性大。第二,黄花镇、东宫、黄花城等村都有皇亲国戚,达官显贵居住,因为那一带是守陵人的居住地。第三,铺面位置显眼独特。太祖王祯懂经营善管理,靠把握商机、诚信经营、精心服务、互利双赢和居安思危等方法,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买卖兴隆,财源茂盛。</p> <p class="ql-block">  于是,他继续投资修建王家胡同,还开了武馆和镖局。胡同院落的样式为一进式和二进式四合院,其道路巧妙地构成了一个王字。</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宋天祥义士善于借力。</b>据说他清朝时期是位盐商。他具有垄断特定地区食盐运销经营特权。在村里宋家胡同有很多店铺。他经营有道,在缴税的同时,也可以获得垄断利润。盐是居民生活必需品,他的买卖也非常红火。</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刘朝宦义士智商运气兼备。</b>听说他清朝时做香,生意兴隆。又由于机缘巧合,刘朝宦妻子来自宫中,嫁妆丰厚。他在村里修建了刘家大院,购买了土地,还在城里开了四合香堂。</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道光十年普济寺破败。</b>村中普济寺始建于明洪武初(1368年),原有正殿三间、两厢两廊、三座山门和围墙…时间转瞬来到道光十年(1831年),经过几百年的风雨洗礼,普济寺庙以倒塌,寺院破败。</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众人着急。</b>当时村民、香客和地方官府都很着急,原因有三:一是,村中普济寺是当时方圆百里唯一的一座普济寺,意义重大。二是,普济寺因“普济”二字造福众生的含义吸引众多香客,是香客心中的圣地,香火旺盛。三是,这座普济寺是村中最大的建筑,更是为村里聚人气和聚财气的吉祥建筑,应该受到重点保护。</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三义士出手相助。</b>三义士都是良商、侠商和仁商。他们早已把《易经》里那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铭记在心。在经营中遵循经商之道,诚信为本、以义取利,致富后不忘家乡热土和父老乡亲。他们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着保护和建设家乡的责任。 </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先确定扩建计划。</b>面对普济寺损毁严重的状况,三义士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中。我太祖王祯和宋天祥、刘朝宦三义士放下自己手中的一切事物,迅速汇聚在一起,商议确定普济寺修建之事。并立即开始行动,走访当地名寺,确立扩建计划。</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b>在扩建普济寺计划中,他们结合当地庙宇特色,大胆借鉴、勇敢创新:首先,扩大占地面积,其二,扩建庙宇规模,将三间房扩建成三层大殿,增设后殿耳房和西跨院,其三,修建三座山门、围墙和戏台。其四、保留寺前老槐树,寺中种好吉祥树。其五,对建庙形成的西大坑准备加以维护。</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随后筹资兴建。</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他们开始运作,转借铺号筹措资金,着手扩建普济寺。</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重建后的普济寺焕然一新。</b>其占地面积扩大至2000平米(3亩地),寺内设施增多。原有的三间房变成了三层大殿,后殿两侧增设耳房,增设西跨院。寺内殿宇高耸、雄伟壮观,两厢两廊、围墙山门等焕然一新,鲜艳夺目。更显得神圣庄严。</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三座大殿特点。</b>三座大殿高高矗立在寺中,前出廊后出厦、雕梁画柱,非常漂亮。殿内中间供奉神位,墙壁都是佛像,显得非常神圣。建筑材料柁带柁方,檩带檩嵌,非常有特色。</p><p class="ql-block"> 寺内三层大殿分别是:三义殿、药王殿、三清殿。二层殿两厢有配殿,各殿供奉有神位。京北有三层殿的只有红螺寺和普济寺。故此,桃山亦闻名于北京城。</p><p class="ql-block"><b> 三义殿:</b>供奉刘备、关羽、张飞,两厢关平、周仓等。刘备仁义,关羽忠义,张飞仗义。刘关张桃园三结义。</p><p class="ql-block"><b> 药王殿:</b>供奉孙思邈,两厢供奉送子催子娘娘、护眼娘娘。</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三清殿:</b>供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西跨院布局。</b>普济寺寺内的西跨院是和尚的生活区。院内有上房5间,西厢房3间,还有厨房、库房、柴房、厕所等。环境优雅,生活用具齐全。</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保留和栽种的树木特点。</b>普济寺保留的国槐和新栽种的树木,都有着漂亮的外形和美好的寓意,深受村民和香客喜欢。这些树种的选择,不仅显示了三义士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为普济寺的辉煌增加了神韵。</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寺前国槐</b>傲然挺立,寓意忠诚正直、坚韧奉献、团结一致、吉祥幸福,像忠诚的卫士保护着村民和香客的安全;</p> <p class="ql-block"><b>  前殿右前方的秋子树,</b>寓意紫气东来、保佑平安,它以鲜花飘香和甜美的果实笑迎八方来客,广聚善缘;</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中殿前的柏树</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寓意事业长青、健康长寿,它挺拔高耸,给人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和力量;</span></p> <p class="ql-block"><b>  后殿前的绒花树,</b>寓意荣华富贵阖家欢乐,它因其谐音“荣华”而吸引众多香客,又因其叶日出而开日落而合的神奇,提示香客夫妻和美与家庭团结的重要。</p><p class="ql-block"> 普济寺正前方设有三道山门。山门前有戏台一座,普济寺彰善碑一块。</p><p class="ql-block"> 普济寺三道门走法:上香人东门进西门出,中间门走三尚(和尚皇尚杆尚)。</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三义士的义举被认可和传颂。</b>三义士的修庙义举被雕刻在《普济寺彰善碑》上。这块碑矗立在寺庙前,香客未进庙就可先看到此碑。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香客的增多,三义士的名字传遍四方。现在,普济寺功德碑碑文存放在北京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三义士后代传承奉献精神。</b>他们虽然职业广泛,但他们大都崇拜并继承了先辈做事公平正义的道德观和价值准则,爱国、爱民、爱家、爱亲人。</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我太祖王祯的后人中,</b>前有,他的两个儿子(人称七爷王廷福、人称八爷王廷相)从小习武,练得一身好本事。在清光绪年间,他们和村民杨令(杨殿君的爷爷)一起组织义和团保卫村庄。</p> <p class="ql-block">  后有,他的第五代孙:我的父亲王学三,作为解放后第一任民兵连长和治保主任,在建设和保卫家乡中,荣获北京市公安局的表彰(奖状)。</p><p class="ql-block"> 在村民中印象深刻的王家人还有:抗击日寇的中国军人,解放后成长起来的专家学者、村干部、教师、专业技术人员等…</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义士刘朝宦后人中,</b>在村里有两位众口称赞的能人:一是刘在田,一是刘玉林。</p><p class="ql-block"> 据说刘在田是位武状元。后听从派遣去守卫边关,保卫国家安全…据传,他用的那把大刀有120斤重,可见他是位智勇双全和力大无穷的勇猛战将。</p><p class="ql-block"> 刘玉林,9岁参加革命,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22岁英勇就义。他是怀柔地区第一位共产党员,是北京籍中共党员烈士第一人,是北京籍早期党的领导干部。他在北京革命史上享有重要地位、作用和影响。</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义士宋天祥的后人宋保伶</b>,曾任八路军某部连长。解放战争中,他在解放四海的战斗中光荣牺牲。他的墓碑,至今还保留在延庆县的四海镇。</p><p class="ql-block"> 据查,四海曾为四海县。1946年10月,根据当时对敌斗争需要和战争形势的发展,为在山区建立后方根据地,遂设四海县。四海县1947年1月建立,1951年8月撤县。期间分为前四海县和后四海县。四海县撤销后,划入延庆县为9区,后经区-乡-公社-乡-镇等变化和辖区扩大,现为延庆四海镇。</p><p class="ql-block"> 三义士后代,就是这样一类积极进取、勤奋敬业、乐于奉献、爱国爱家的人,他们把大爱传向四方。</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普济寺还有几个美好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第一个是普济寺经常高僧云集。</b></p><p class="ql-block"> 听村里老人讲,过去的庙宇寺院大都是出家人的驿站。桃山普济寺香火旺、名声大,常有来寺留宿的游僧和行脚僧,来者居住少则两三日,多则十天半月。寺内和尚最多时达30多个。</p><p class="ql-block"> 来寺留宿和尚中,大多是有名气和权利的方丈或主持,经常大手笔留下香火钱,也留下不少好的知识经验。</p><p class="ql-block"> 普济寺常住和尚3人,有厨师,村民刘敏志曾在寺内为和尚做过饭。</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第二个是普济寺有个美妙的传说。就是普济寺(简称大庙)和老槐树、西大坑相伴而生、联系紧密。</b></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听父亲讲,普济寺、西大坑、老槐树出现的大体顺序是挖坑、盖庙、栽树。就是说盖庙需要用土,就在旁边(庙的西南)挖坑取土,随着施工的深入进展,用土量逐渐增多,坑就越挖越大,最后,在庙建成的同时,旁边就有了个大坑,人们称之为西大坑。庙盖好后,又在前方种上了一棵国槐,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槐树逐渐长成了老槐树。这样,就形成了大庙、西大坑老槐树的绝美风景。</p><p class="ql-block"> 大庙、老槐树、西大坑三者和谐相处,很像亲密的小伙伴。普济寺香客云集人气旺盛,老槐树绿荫如盖笑迎来客,西大坑聚水安民生物养眼…它们恪尽职守,互为增色,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常常构成一幅幅独具特色的美丽画卷,供人们欣赏。</p><p class="ql-block"> 据说早年间,桃山村地域特殊,由昌平、顺义、怀柔三个县管辖。曾有老槐树钟声一响,三个县都知道的说法。</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第三个是普济寺前每年有一美景:四月初一庙会。</b></p><p class="ql-block"> 随着普济寺的扩大,香客越来越多。庙会规模越来越大,场内项目逐渐增多。 组织者很忙碌,头几天,就开始进行筹备:设置摊位、搭棚,还要考虑道路疏通和庙会安全因素。准备赶庙会的人,头几天也都做好了逛庙会的心理准备。</p><p class="ql-block"> 在四月初一这天,十里八乡的人从四面八方涌来,开心赶庙会。当场,有手艺人卖艺的、有买卖人卖东西的,有游人买东西的,还有看热闹的…庙会上商品吃的、穿的、用的、看的、玩的,应有尽有,人员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人员如织,熙熙攘攘,游人争相选购,热闹非凡。 </p><p class="ql-block"> 庙会也给村里聚集了人气和财气。由此,村里人气更旺,财源更广。这里,成了村里聚集人气和财源的吉祥地。</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普济寺重建后的繁华,毁于日本侵华战争。</b>村志记载:普济寺清宣统元年尚有住庙和尚三人,种地20余亩。日本侵华后,和尚出走。普济寺由本村农民刘玉和(绰号巡警)负责看庙,他于1953年去世。</p><p class="ql-block"> 普济寺解放后为小学校,我在这里上完小学。很幸运,我的教室一直在大殿。我喜欢高大明亮的教室,宽阔的操场,更喜欢学校门前的像忠诚卫士的老槐树。它春天长出绿叶,夏天绿荫如盖,秋天浑身是宝,冬天不惧风雪。老槐树太老了,树身有洞。我常和同学一起钻树洞,和伙伴一起在老槐树下玩顶棋。后来,小学校移至村北。随着村里建设项目的实施,普济寺内建筑被拆除,西南方的大坑填埋后建成市场。</p><p class="ql-block"> 现在,只有庙前的那颗老槐树还坚守在那里,守护着桃山人的安全。这棵古槐为洪武初年所植,树龄656年,六大主根裸露,主干已中空百余年,但依然绿树成荫,属区级古树名木。人称“普济古槐”,亦称“桃山槐”。</p> <p class="ql-block">  后记:这是一个被刻在普济寺彰善碑上的真实故事。我的太祖王祯和宋天祥、刘朝宦三义士的奉献精神让我敬佩。尽管年代久远,资料难寻,但想到王家后人的责任,还是欣然动笔。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得以完稿。我想以此文记录美好、传承三义士精神。在这里,特别感谢杨殿君和王广路、文小娟三位亲友的鼓励和支持。</p><p class="ql-block">注:</p><p class="ql-block"> 1、三义士照片为人物描述。</p><p class="ql-block"> 2、首饰楼和普济寺图为根据提供资料制作。</p><p class="ql-block"> 3、老槐树照片有资料图拼接而成的、也有实地拍摄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作 者:桃园</p><p class="ql-block">编 辑:桃园</p><p class="ql-block">审 核:杨殿君 王广路</p><p class="ql-block">资料来源:王广路 杨殿君</p><p class="ql-block">照 片:王广路 文小娟 桃园</p>

普济寺

义士

老槐树

王祯

香客

桃山

大坑

四海

宋天祥

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