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奶的拉磨驴

云海

<p class="ql-block">  村里的驼奶奶,年龄不算大,辈分最高,我称她为曾祖母。她五十多岁就慢慢开始驼背,不到六十岁腰驼成了弓形,像黄豆芽弯近九十度,村里人都习惯称她为驼奶奶。她的家住在村中间,放学的时候都从她的门前经过。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没有院墙,人们的一举一动都能看得真真切切,我们总是看到驼奶奶一个人背着双手拉磨。正常人推磨都是把磨棍放在肚子上,驼奶奶因驼背严重,只能把双手背到身后,用双手拉着磨棍,像牲口一样用力。每当村里人从门口经过,看到这一幕,都很不是滋味,连我们这些年龄尚小的孩子也感到心酸。</p> <p class="ql-block">  晚年的驼奶奶</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 听村里老人讲,驼奶奶不是当地人,娘家在南阳。小时候被当地的土匪抢了去,几经辗转来到我们村做童养媳。驼爷爷家里很穷,快三十了才娶了驼奶奶,驼奶奶嫁过来就跟着受苦。解放前,家乡灾荒连年,民不聊生。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更加重了人民的苦难,驼爷爷经常四处乞讨。因讨饭起早赶路,踩上了日军埋设的地雷,被炸得血肉横飞,当场丧命。驼奶奶和自己一岁大的儿子相依为命,艰难度日。解放了,驼奶奶分到了土地和财产,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她拼命干活,指望把儿子养大,过上富裕的好日子。但天不遂人愿,儿子偏偏得了小儿麻痹。我十岁那年,他已经十八岁,长成了大人,可他家里地里的重活都不能干,只能做一些轻微的劳动。在这个时候,驼奶奶的背也越来越驼,五十几岁腰就弯的直不起来了。那时候没有打面机,吃面全靠人去推。正常人推磨还会头晕,对于腰弯近九十度的驼奶奶简直成了大难题。每次磨上几升粮食,都得像牲口一样艰难的拉磨,自己又拉又箩,连个帮手也没有。一场磨下来,都是大汗淋漓,气喘吁吁。有时邻居帮帮她,但终究不是个长法。</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六七十年代,农民推石磨磨面的情形。</span></p> <p class="ql-block"> 好心的大娘大婶都劝她买头小毛驴拉磨,驼奶奶也动过这个念头。可买一头毛驴得卖几十斤小麦,荒春上口粮那么紧,卖掉几十斤粮食如割她身上的肉,她怎么也舍不得。有时累急了,横下一条心卖麦子买驴。她掀开盛麦子的缸,里边有半缸麦,她的手在麦子上边拨拉来拨拉去,抓一把放到鼻子上闻一闻。然后又把麦子丢了进去,拍拍手,盖上了缸盖子,心里又开始打起了退堂鼓。儿子可怜母亲,他偷偷叫来了姑父。姑父二话没说,从缸里装了五升小麦,背着上了集,用麦换了一头小毛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卖五升粮食,买回了一头拉磨驴。</span></p> <p class="ql-block">  小毛驴大大减轻了驼奶奶的拉磨之苦,有时还能帮忙拉车干些地里活。驼奶奶眉头舒展了,她把小毛驴当成了自家的宝贝。为了使小毛驴肯吃又省料,她把饲草剁得又细又匀。夏季,抽空就给毛驴割青草,掺青草喂养能改善毛驴胃口,又能节约饲料。有一次,小毛驴因吃了剩草寒着了胃,她扛上抓钩,上河边、沟沿给小毛驴挖茅根草。茅根草能和胃袪寒,消毒散结,改善食欲。高粱即将成熟的时候,她冒着暑热打高粱叶晒干,给毛驴存放青储饲料,以备冬天喂养。她心疼毛驴,有时把自己的稀饭省给它喝。过年的时候,她还给小毛驴盛一碗饺子和一盆热乎乎的饺子汤,作为对它一年辛苦的慰劳。炎热的夏天,蚊蝇把驴腿叮破了,发炎不止,她用头发棉油等点着熬成药液,给毛驴敷伤口并包扎起来。拉磨的时候,毛驴出汗了,让它站下来歇一会。毛驴疲惫了,她还会在一旁为它撘把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小毛驴吃剩草寒着了胃,驼奶奶上河边、沟沿用抓钩挖茅根草,给小毛驴开胃口。</span></p> <p class="ql-block"> 拉磨驴成了驼奶奶的心尖子,爱它如命。可是对待有困难的乡亲,却非常慷慨大方。一次,炳显哥患了脑中风,炳显嫂在医院陪护,一连半月没回家。三个孩子把家里的面吃完了,几个剩馍也啃光了。驼奶奶知道情况后,牵着自己的毛驴套上磨,帮他家孩子磨了五升粮食,亲自看磨箩面。磨完卸套后,她牵驴到院子里打了个滚,拴在了树上。然后下手和面,给孩子们做了一锅热腾腾的面条。在医院里的炳显嫂得知情况,感动得热泪盈眶。</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驼奶奶牵来自家的拉磨驴,为炳显家孩子磨面。</span></p> <p class="ql-block"> 一天后半夜,成功叔发高烧,脑袋滚烫,病情危急。那时农村交通极为落后,更别说救护车。如不及时送医,恐有生命危险。驼奶奶被村里的喧嚷声惊醒,她披衣起床跑去探问究竟。得知原委后,迅即牵出毛驴套上了自家的驴车,赶到了成功叔家里。正在大家焦急万分的时候,送来了及时雨,两个年轻人赶着驴车飞奔县医院。经过紧急抢救,成功叔脱离危险,转危为安。主治医师激动地说,多亏你们送来及时,如果再延误一小时,后果将不堪设想。原来,成功叔三人去南阳给生产队买黄牛,几天路上奔波,吃不好睡不好,操心急慌上了火。成功叔上嘴唇三角区处,长了一个白不老,又痒又疼,时不时不由自主的用手挠。造成细菌感染,高烧不退,转成了败血症。多亏驼奶奶及时送驴车,争取了时间,保住了成功叔生命。驼奶奶的毛驴和驴车,还成了村里人的代步工具。多年来,村里人赶集上店,买东卖西,老人走个亲戚,时常提供方便。过年的时候,驼奶奶的毛驴,还忙着给乡亲们磨绿豆糊糊炸丸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驼奶奶套上自家的驴车,连夜送成功叔去县城医院。</span></p> <p class="ql-block"> 七十年代末,驼奶奶与世长辞,全村人都处在无比悲痛中。她虽是一位平凡瘦弱躬背的弱女子,却有着一颗坚强、勤劳、善良、博爱的心,她永远是晚辈们做人的榜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