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八日,徐霞客乘船前往祁阳途中,突然发病,呻吟不已。当晚客舟泊于石坝里,第二天,天蒙蒙亮就起锚开航。行驶了五十多里,到达祁阳县城。船停在码头,徐霞客却病重得起不来。<div>初九日上午,徐霞客心想,浯溪胜景不可不登陆一游!休息了一晚,病情也稍有缓和。而船夫因等客而不开船。于是,徐霞客竭力支撑着病体起身上岸。沿着江边集市往南走,五里,渡过湘江向东走过去,便到了浯溪碑林。上图是祁阳县城与湘江地图截屏。</div> 上图是祁阳县城与浯溪碑林地图截屏。 2023年11月27日下午三点,我们驾车到达祁阳浯溪碑林,高大而雄伟的景区门楼向东而立,东边就是浯溪南路。这是我第二次来浯溪碑林,上次的时间是2013年3月19日,相隔了十年多,感觉没有什么变化,毕竟是刻在石头上的文字。 1988年,国务院公布浯溪摩崖石刻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徐霞客游记》载:“浯溪由东而西入于湘,其流甚细。溪北三崖并峙,西临湘江,而中崖最高,颜鲁公(颜正卿)所书《中兴颂》高镌崖壁。”<div>唐代杰出散文家、诗人元结,于代宗广德元年(763年)被任命为道州刺史。永泰元年(765年)罢任。次年,再任道州刺史。大历二年(767年)二月,元结从潭州(今长沙)都督府返道州,舟经祁阳阻水,泊舟登岸暂寓。于是便爱江边幽胜,遂将一条无名小溪命名为“浯溪”,意在“此溪吾独有”,并撰《浯溪铭》,浯溪得名从此始。元结又将“浯溪东北廿余丈”之“怪石”命名“峿台”,并撰《峿台铭》;还在溪口“高六十余尺”的巨石上“筑一亭,命名“吾亭”,撰《吾亭铭》。返任后,将此“三铭”请篆书名家季康、瞿令问、袁滋分别用玉箸篆、悬针篆、钟鼎篆书写,后刻于浯溪崖壁上。从此浯溪才有了“三吾”之名。上图为明代镌刻的“浯溪”二字。<br></div> <div>唐朝大历六年(771年)元结从书箱中找出十年前率兵镇守九江抗击史思明叛军时写下的,充满浩然正气的《大唐中兴颂》旧稿,补充定稿,派专人赴临川,请好友颜真卿大笔书写成幅,并于当年六月刻石于浯溪摩崖之上。<br></div>上图楼阁为浯溪“三绝堂”。元结撰稿、颜真卿所书《大唐中兴颂》就刻在“三绝堂”内的崖壁上。 这就是被楼阁遮蔽在里面的摩崖石刻《大唐中兴颂》。《大唐中兴颂》碑高3.2米,宽3.3米,全幅面积10.56平方米。书从左起,21行,每行20空,除去空格,共332字。每字直径约15公分。颜真卿书写《中兴碑》时63岁,笔法成熟,下笔激越高昂,气势磅礴,字字刚正雄伟,气度恢宏,字里行间充满刚毅之气。故《大唐中兴碑》为鲁公生平得意之笔。清乾隆见到拓片,便视为“天球拱璧”。因文奇、字奇、石奇,世称“摩崖三绝”,后人为了保护这块摩崖石刻,自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年)至今,已经六次修建“三绝堂”。<div><br></div> 这是颜真卿所书《大唐中兴颂碑》局部。 颜真卿书《中兴颂》碑刻于浯溪之后的1200余年来,历代文人墨客纷纷前来吟诗作赋,运笔抒怀,磨碑刻石,使浯溪满山皆字,无石不诗。宋神宗熙宁八年(1104年),著名书法家黄庭坚自鄂州赴宜州谪所,风雨中经过浯溪,“三日徘徊崖次”。之后,在《中兴碑》右侧 ,题七言长诗《书摩崖碑后有序》,其运笔圆劲苍老,古茂清遒,“深得兰亭风韵”,自称“佳诗妙墨”。上图为黄庭坚碑刻。 <p class="ql-block">清同治元年(1862年),著名书法家何绍基游浯溪,步黄庭坚诗韵,作《题摩崖中兴颂碑诗并跋》,刊于黄庭坚诗碑右侧,行楷,颜体,后世推为“颜后第一”。上图为何绍基碑刻。</p> 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著名书法家、金石学家吴大澂出任抚湘使者,以巡游之机游浯溪,读《中兴颂》,有感而发,和山谷(山谷,黄庭坚字)诗韵作长诗,刻于何绍基碑之右侧。碑为楷体,书法秀劲。至此,颜、米、黄、何、吴等书法宗师的真迹宝卷,一字排开,成为浯溪的一道亮丽风景。加上其他大家的翰墨,仅《中兴碑》左右120平方米的摩崖,就有名刻95方,使之成为书法精品的荟萃之地,群星璀璨,举世无双。上图为吴大澂碑刻。 <p class="ql-block">《徐霞客游记》载:“颜鲁公(颜真卿)所书《中兴颂》高镌崖壁,其侧则石镜嵌焉。石长二尺,阔尺五,一面光黑如漆,以水喷之,近而崖边亭石,远而隔江村树,历历俱照彻其间。不知从何处来,从何时置,此岂亦元次山(元结)所遗,遂与颜书媲胜耶!“</p><p class="ql-block">浯溪石镜,宋代已盛传于世,历代都有咏镜石的诗,民间还流传许多有关镜石的传说故事,使得平民百姓“纵然不识吴钩字,也为摩挲石镜来。”我两次游览浯溪碑林,却未注意到这块石镜。只是在崖壁上看到一块越南使者作的《题石镜诗》:</p><p class="ql-block">补天渡海实多端,争是山头作大观。</p><p class="ql-block">洞偕余辉光可鉴,花楷积彩秀堪餐。</p><p class="ql-block">月将地影装春轴,水引银章摆素纨。</p><p class="ql-block">莫谓无心偏殉客,也曾经照古人还。</p> 这是刻在崖壁高处的一个怪字,大字直径2.7米,深17厘米,被称为“镇妖夬符“,据说,是宋代都官员外郎柳应辰的“心记符”,又叫“柳押符”。原是《易经》64卦的“夬”卦,有意“决裂”,即有以刚决柔,以正压邪之意。传说甲寅岁,柳应辰泊舟浯溪,夜有妖登舟作孽,柳急书“夬”符于魔掌,顿时电闪雷鸣,妖不见了。次早“夬”符出现在崖壁,柳公便刻石以镇之,附诗曰:“浯溪石在大江边,心记闲将此处镌,向后有人来屈指,四千六百甲寅年。”意思说此符能万古长存,从此浯溪妖魔绝迹,游人览胜平安。 在三座小峰的西北边面,有一处小山,小山南面有两块悬空的巨石。唐代元结利用巨石侧边刻有二铭,一边刻《浯溪铭》,为唐代书法家季康所书玉箸篆;一边刻《吾庼铭》,为唐代宰相袁滋所书钟鼎篆。宋代黄庭坚评价:“滋,唐相也,他处未尝见篆文,此独有之,可贵也。” 这是元结所撰《浯溪铭》。 这是元结所撰《吾庼铭》。 这是清代刻在崖壁上的巨幅大字“圣寿万年”和一个“画”字。 这是建在浯溪最高处的“峿台亭”,称为“峿台晴旭”。 <p class="ql-block">旁边的岩石上有个圆洞,像瓦钵,称为“窊尊夜月”。“峿台晴旭”与“窊尊夜月”两景连在一起,都在浯溪峰顶。元结《峿台铭》有“登临长望,无远不尽”,“借助此台,一纵心目”。在此晴天可观日出,晴夜可赏皓月,举杯可对饮,临风可放歌,悬崖上的“窊尊”可容斗酒,传说为元结所凿。后世留下“酒妖盗尊”“吕仙劈妖”的神话传说。</p> 这是“宝篆亭”,亭旁立有一块石碑,上刻清代抚湘使者吴大澄撰,并以篆体书写的《峿台铭》,读其铭词,可见其博大胸怀:园林之美,富豪之所私有;山川之胜,天下公之;公者千古,私者一时;大贤已往,民有去思,思其居处,思其文辞;次山私之,谁曰不宜。读过这篇铭词,觉得可与《大唐中兴颂》媲美。 这是吴大澄《峿台铭》碑,护栏上挂的是《峿台铭》篆体条幅,游客看了一目了然。 这是浯溪碑林内的一座小山,满山皆刻,目不暇接。 <p class="ql-block">这是众多摩崖石刻中的一块奇怪石刻,题为《石冢铭并序》,那是将石刻凿下来的石头碎屑筑墓祭祀。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浯溪以唐中兴颂为名,后起之游者,辄争相题焉,然石有时泐,前者剥,后者削。文固以石存,石则以文而厄矣。甲辰春与张道人游溪上,见崖辟为镌字者,凿落寻丈,残琅塞磴,不胜怆然。命童子卮酒拾瘗溪畔,聚沙成冢,张道人为文吊之。从这块石刻可以看出,当时浯溪石刻之盛,非同一般。时至今日,浯溪仍是全国规模最大的露天碑林。</p> 这是浯溪,原本是山间一条无名小涧,经唐代诗人元结起名“浯溪”,便成为祁阳一景,并名闻中外。 这是景区内的元结与颜真卿雕像,两位杰出人物,曾经都是抗击“安史之乱”的领军人物。后来,他们一起开创了浯溪碑林,更创造了一段佳话。<div><br></div> 《徐霞客游记》载:“宋陈衍云:‘元氏始命之意,因水以为浯溪,因山以为峿山,作室以为吾亭,三吾之称,我所自也。制字从水、从山、从广,我所命也。三者之目,皆自吾焉,我所擅而有也。’崖前有亭,下临湘水,崖巅石巉簇,如芙蓉丛萼。......时余病怯行(因病而走不动)卧崖边石上,待舟至。又行二十里,过媳妇塘,江北岸有石娉婷立岩端,矫首作西望状。其下有鱼曰竹鱼,小而甚肥,八九月重一二斤,他处所无也。时余卧病舱中,与媳妇觌面而过。又十里,泊舟滴水崖(今滴水村)而后知之,矫首东望,已隔江云几曲矣。滴水崖在江南岸,危岩亘空,江流寂然,荒村无几,不知舟人何以泊此?上图是湘江与滴水村地图截屏,从图上看,那段湘流拐了一个大弯,犹如黄河第一弯。 这是滴水村村民委员会办公楼。 如今滴水村保存了一条青石板铺的古街,已被列为永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计划开发为旅游景点。 这是“滴水渡口凉亭”,位于湘江边。我们去得较早,江面上大雾弥漫,一点看不清湘江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