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红旗渠</span></p> <p class="ql-block">红旗渠,位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是一项20世纪60年代由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建造的引水工程。该工程从山西省浊漳河引水至河南省,旨在解决当地长期以来的干旱缺水问题。</p><p class="ql-block">红旗渠的建设始于1960年2月,历时近十年,于1969年7月全面完成。在这期间,20万林县民众克服了重重困难,包括削平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了各种建筑物12408座,共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这些土石如果垒筑成墙,高度可达2米、宽度3米,足以将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6公里,其干渠支渠分布全市乡镇。</p><p class="ql-block">红旗渠的建设结束了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历史,解决了67万人民的基本用水问题,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生产生活条件。该工程不仅是一项水利工程,更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一个典范。红旗渠的建设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这种精神至今仍对人们有着深远的影响。</p><p class="ql-block">此外,红旗渠也成为一个著名的旅游景区,被称为“人工天河”,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学习。景区主要包括分水苑、青年洞、络丝潭等景区,其中分水苑风景区是红旗渠的核心部分,展示了红旗渠的源头和历史。</p> <p class="ql-block">红旗渠纪念馆位于河南省林州市,是为了纪念林县(现林州市)人民为了改变缺水旧面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修造红旗渠这一伟大创举而建立的。</p><p class="ql-block">1975年在红旗渠总干渠枢纽工程分水闸处建立红旗渠纪念亭,2000年扩建,后更名为红旗渠纪念馆,2014年5月1日新馆开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红旗渠青年洞</span></p> <p class="ql-block">青年洞是红旗渠总干渠主要工程之一,位于任村镇卢家拐村西,有“鸡鸣一声闻三省”之说的牛岭山村下方,从鬼斧神工、陡峭如切的小鬼脸上穿过。因参加凿洞的突击队是从全县民工中抽调出来的300名优秀青年,故取名叫“青年洞”</p> <p class="ql-block">青年洞风景区由分水苑风景区驱车上行30公里,豫、晋、冀三省交汇处,素有:鸡鸣闻三省:之说的牛岭山村下方 就是青年洞风景区。这里山高路险,红旗渠悬挂在巍峨雄险的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更使你领略到“人工天河”的无尽诗意,主景“青年洞”靠断壁而凿,从大山之中穿通而过,为你展现出一幅雄壮的画卷,将太行美景“雄、险、奇、秀”凝集于此,极目远眺,尽收眼底,惊诧之余,唯有赞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青年洞是红旗渠总干渠的咽喉工程之一。位于林县任村镇卢家拐村西牛岭山村下方,从地势险恶、石质坚硬的太行山腰穿过。洞长616米,高5米,宽6.2米,纵坡为1/5000,设计流量23秒立米,挖石方19400立米,总投工13万余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该工程动工于1960年2月,当年10月因自然灾害和国家经济因难,上级决定红旗渠停工,农民生产自救,总干渠被迫停工。为早日将漳河水引入林县,建渠干部群众提出“宁愿苦战,不愿苦熬”,并挑选了300名青年组成突击队,背着领导坚持继续施工,当领导来检查时,他们就躲起来,领导走了继续施工。当时每人每天只有六两粮食,为了填饱肚子,就上山挖野菜,下漳捞河草充饥,很多人得了浮肿病,仍坚持战斗在工地,以愚公移山精神,终日挖山不止。他们创造了“连环炮”、“三角炮”“瓦缸窑炮”等爆破方法,使挖山日进O.3米提高到2米多。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奋战,终于1961年7月15日将洞凿通,完成了红旗渠建设的关键工程。</p><p class="ql-block">青年洞位于风景如画的太行山腰,修筑于峭壁之上,飘荡于云雾之间,渠水蜿蜒,颇为壮观。更有江泽民、李先念、郭沫若等领导题词摩崖石刻点缀其间,为山增色,悬挂于山腰的红旗渠,宛如一部回荡于太行峡谷中的交响乐,气势雄浑;堪称“太行一绝”的一线天,幽静深邃;横跨两山之间的步云桥,举步惊鸿;下山滑道,轻松刺激;绝壁栈道,叹为行止;青年洞中,游艇穿行,可尽情体味“天河”荡舟的独特感觉。春来绿树成荫,秋至红叶满山,登高眺望,三省风光尽收眼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在太行山上建成的大型“引漳入林”灌溉工程。林县是个土薄石厚、水源奇缺的贫困山区。“水缺贵如油,十年九不收,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是旧林县的真实写照。</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县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决心,从1957年起,先后建成英雄渠、淇河渠和南谷洞水库弓上水库等水利工程。但由于水源有限,仍不能解决大面积灌溉问题。</p><p class="ql-block">“引漳入林”是林县人民多年的愿望。经过豫晋两省协商同意,后经国家计委委托水利电力部批准,在省、地各级领导和山西省平顺县干部群众的支持下,在各级水利部门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县委、县人委组织数万民工,从1960年2月开始动工,经过十年奋战,先后于1965年4月5日总干渠通水;1966年4月三条干渠同时竣工;1969年7月完成干、支、斗渠配套建设。至此,以红旗渠为主体的灌溉体系基本形成。灌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4万亩。</p><p class="ql-block">红旗渠以浊漳河为源。渠首位于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下。总干渠长70.6公里,渠底宽8米,渠墙高4.3米,纵坡为1/8000,设计加大流量23秒立方米,全部开凿在峰峦迭嶂的太行山腰,工程艰险。</p><p class="ql-block">总干渠从分水岭分为三条干渠,第一干渠向西南,经姚村镇、城郊乡到合涧镇与英雄渠汇合,长39.7公里,渠底宽6.5米,渠墙高3.5米,纵坡1/5000,设计加大流量14秒立方米,灌溉面积35.2万亩;第二干渠向东南,经姚村镇、河顺镇到横水镇马店村,全长47.6公里,渠底宽3.5米,渠墙高2.5米,纵坡1/2000,设计加大流量7.7秒立方米。灌溉面积11.6万亩;第三干渠向东到东岗乡东芦寨村,全长10.9公里,渠底宽2.5米,渠墙高2.2米,纵坡 1/3000,设计加大流量3.3秒立方米,灌溉面积4.6万亩。</p><p class="ql-block">红旗渠灌区共有干渠、分干渠10条,总长304.1公里;支渠51条,总长524.1公里;斗渠290条,总长697.3公里;农渠4281条,总长2488公里;沿渠兴建小型一、二类水库48座,塘堰346座,共有兴利库容2381万立方米,各种建筑物12408座,其中凿通隧洞211个,总长53.7公里,架渡槽151个,总长12.5公里,还建了水电站和提水站。红旗渠工程总投工5611万个,共完成土石砌方2225万立方米。总投资1250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4625万元,占37%,社队投资7878万元,占63%。</p><p class="ql-block">红旗渠建成后,基本上改变了林县干旱缺水的面貌,有力地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山区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林州是红旗渠的故乡,是红旗渠精神的发祥地、位于太行山东麓,晋、冀、豫三省交界处。1994年元月撤县设市,全市总面积2046平方公里,总人口100万。</p><p class="ql-block">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林州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以二十世纪60年代修建红旗渠、80年代发展建筑业、90年代以来大力发展工商业为标志,谱写了“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创业三部曲,并孕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成为激励全市上下干事创业的强大精神动力,促进了林州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长足发展。林州已逐步发展成为建筑之乡、旅游胜地和投资创业的热土。200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58.4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0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04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突破100亿元,连续22年位居河南省各县(市)之首。林州先后获得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化模范市、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市)、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市、全国村镇建设先进市、全国广播电视先进市等荣誉称号,并被确定为国家星火技术密集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全省综合改革试点县(市)。胡锦涛、江泽民、温家宝、曾庆红、李长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林州,对红旗渠精神予以充分肯定,对林州的发展寄予了厚望。</p><p class="ql-block">林州投资环境优越。工业基础雄厚,初步形成了以冶金、机械铸造、建材、轻工纺织、医药化工、农副产品加工六大产业为主的工业体系。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32种。交通便利,新河、安林、合嘴三条省级干线公路贯穿全境,东距107国道和京珠高速公路50公里,安(阳)林(州)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之中,京广铁路支线安林铁路直达林州腹地。供电、供气、供水、供热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p><p class="ql-block">林州风景名胜众多,现已形成以红旗渠和太行大峡谷为龙头、以黄华神苑、天平山、洪谷山、龙凤山、万泉湖、五龙洞为侧冀的景区格局。红旗渠的红色旅游与太行大峡谷绿色生态旅游“红”“绿”交辉,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红旗渠、林虑山景区,以其“雄、奇、险、绝”令中外游客流连忘返。红旗渠景区被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区。林虑山乃“北雄风光最胜处”,群峰秀拔,峭壁险峻,林木葱郁,飞瀑流泉、景观奇物,为世所称,内有天然公园“王相岩”,有高达346米的亚洲第一高瀑,以及三九严寒桃花怒绽、三伏酷暑寒水结冰、千古之谜猪叫石等神奇的自然景观。被国际航联誉为“亚洲第一、世界一流”的林虑山国际滑翔革基地,吸引着中外滑翔健儿竞相来此大展雄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红旗渠精神的内涵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是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形成的。红旗渠动工于1960年,勤劳勇敢的30万林州人民苦战10个春秋,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p><p class="ql-block">2021年9月,党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红旗渠精神被纳入。</p> <p class="ql-block">我有幸赴河南林州市,实地学习红旗渠精神,接受红旗渠精神教育。站在被称为人间奇迹的红旗渠边,看着绵绵流淌的渠水,想到当时的林县干部群众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不畏艰险、团结合作、无私奉献,穿越太行山悬崖绝壁,开凿红旗渠的情景,内心深处受到强烈冲击、获得强大力量。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的毅力和决心,让人震惊、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可以说,这次红旗渠之行,是一次终身难忘的震撼心灵、启迪思想、增强党性的学习体验,更是一次朝圣之旅。 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通过听讲解、观实物,亲身体验红旗渠的壮观,感受红旗渠精神的伟大,一次次心灵被震撼,一次次被深深感动,收获颇深,启发较大,思想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