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恩一滴

Zqh

<p class="ql-block">人体到底的有哪些本能系统?</p><p class="ql-block">一、“自塑自我”本能系统 </p><p class="ql-block">二、“自我修复”本能系统</p><p class="ql-block">三、“自我更新”本能系统 </p><p class="ql-block">四、“自我复制”本能系统</p><p class="ql-block">五、个性传递本能系统 </p><p class="ql-block">六、应变本能系统</p><p class="ql-block">七、共生性本能系统</p><p class="ql-block">八、排异本能系统</p><p class="ql-block">九、自主调节系统 </p><p class="ql-block">十、生命本能信息系统</p><p class="ql-block">十一、意念能</p> <p class="ql-block">一、“自塑自我”本能系统</p><p class="ql-block">我们说过生命能必须附入生命物质才能显示生命的存在。而生命物质是生命能系统摄取外界物质分解变化来塑制的自我依附物。宇宙之间一切的生命都有这个“自塑本能系统”。人的“自塑”本能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很复杂的本能系统。我们看人向外界摄取的物质是很复杂的。植物的根叶花实,动物的筋骨皮肉,禽类、鱼类、介类、菌类……几百种吃的东西。要分解、转化、合成自己再排出废物,要多少个程序才能完成这么大的复杂工程?而且哪一天,哪一个时间,摄入哪一种物质,摄入多少,都没有一定的时间和种类,因为分解、转化、合成不同种类的物质,要分泌不同种类的化学物质,分泌多少,转化、合成多少,都要一定的量,而摄入的物质却没有一定的类别,也没有一定的数量,是完全不定的。而且机体活动的多少,需要的多少,也完全是不定的量。那么这系统的活动程序,则极为复杂。而且,自塑的形体有骨、膜、髓、筋,皮、毛、肤、发,心、肝、脾、肺、肾、肠胃、经络、血液、津、精……一切不同组织,不同结构,不同的物质,要用的构筑材料有几百种、几千种,直至今天不知道多少。仅仅是一个“自塑”本能便如此庞大复杂,更何况生命本能又在不断地更新自己。此外,生命本能中有一个生存本能系统。我们说生命能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这巨大的复杂的生命能系统自己塑造了自己复杂的形体,形体涵入了生命能,而生命能附入了自塑的形体。这是中医的生命观,即所谓“阴涵阳附”。</p><p class="ql-block">什么是生命?“阴涵阳附”。什么是“阴涵阳附”?生命能系统的“自塑本能”便是“阴涵阳附”。</p> <p class="ql-block">二、“自我修复”本能系统</p><p class="ql-block">我们看到了生命的“自塑本能”,从中我们看到生命能系统有自我修复的本能。用我熟知的道理来说自我修复本能:一个建筑团队有自己制造建筑材料的能力,又用自己制造的材料建筑了一幢大楼,这个建筑团队一定有修复这个建筑物的能力。自塑与修复有一差别——自塑是从无到有的过程;修复是已经存在而破损的复原,所以我们要分开来讲。自我修复本能系统,会把我们身体形质在受到伤损后修复起来。比如,我们被刀枪器物伤害了皮肉筋骨,乃至内脏器官组织伤害都可以修复。这包括器物伤损与溃疡愈合修复。这是生命本能的自我修复系统。比如胃肠及其他溃疡的愈合,肺结核、肺脓肿、肝脓肿之类的疾病,生命本能都是可以修复的。比如糖尿病的溃疡不愈合或其他慢性功能性疾病造成的溃疡不愈合,都是这个自我修复本能系统的本能障碍。只要提升自我修复本能,自可痊愈。如果不了解生命科学是做不到这一方面治疗的。本能系统医学体系对这个问题,能做的是顺应本能,为修复系统排除障碍。比如修复机体组织需要“修复材料”,这并不是我为病人提供高蛋白、高营养食饮。因为本能系统不是用鸡蛋、牛羊肉去修复,是用生命本能系统自己制造的材料去修复自我。我们应该先注意到营养物的分解、转化、合成、利用的能力如何,运输这些“修复材料”的通路如何等等。本能是不可能改变的,因为它是自然形成的“道”。“道”是永远不可能改变的自然规律。障碍是可以发生也可以排除的。我说的人体修复材料都是生命物质。饮食摄入的任何物质都是非生命物质。修复自体是用生命物来修复,不是非生命物。因此我们第一应关心人体制造生命物质的那个生化程序。要用自主性调节使一个生化系统程序正常运行。第二是生命物质的输送是不是通畅。这就是我们对修复自体的根据。方剂便是生白生化汤,生白阳和汤。</p> <p class="ql-block">三、“自我更新”本能系统</p><p class="ql-block">“自我更新本能”与“自塑本能”是并列的生命能系统。因为自塑系统在建筑自体所用的材料,都是生命物质。生命物质之所以是生命物是它自身有升降出入的运动本能。比如人体的细胞是要摄入营养,也要排出废物,它也有生、长、壮、老、死的生命过程。用这类生命物质建塑的人体是许许多多的细胞,那么细胞的生命就是人体的生命,细胞的死亡也是人体的死亡。人体生命如果要生存100年,细胞的生命只能存活一个月,那么100年中身体细胞要更新1200次。如果没有自我更新系统,生命是暂短的,或者说不可能有完整的自塑过程。“自我更新本能系统”,是生命历程自始至终的“阴阳互根”活动。“阴阳互根”与“阴涵阳附”是中医对生命的最根本的认识。在“自塑本能系统”中我们阐述了什么是“阴涵阳附”。“阴涵阳附”只是生命的发生,而“阴阳互根”则是生命的存在。“阴阳互根”是什么?“阴”是发生于“阳”的物质;而“阳”又是发生于“阴”物质的动能。“阴”与“阳”就是这样互为发生的根本,这样不断循环互生的过程成为生命的过程。而“自我更新本能系统”是生命本能合成了有生命的物质,塑造了自己的形体;而形涵入生命能,发生了生命。生命能不断地合成生命物质去更新那些衰老的、残伤的生命物质。也就是用新合成的有活力的生命物不断地把衰老、损伤的生命物替换下,循环往复地你生了我、我又生你的过程,这就是生命过程。“自我更新本能系统”是生命存在的“能”系统,自我更新本能系统不断地更新着生命物质,生命物又不断地发生着生命能,这就是生命存在过程。如果“自我更新本能”衰退,便是生命的衰老。我们都看得见老年人齿摇发落,皮糙肉萎,目昏耳聩……这是我们从外观上察觉到的“自我更新本能”的衰退。但是我们也看得见年逾八十、九十,甚至百岁的老人,耳聪目明,身强体健,肤润肉丰,神清气足,思维敏捷,精力充沛,这是“自我更新本能系统”没有进入衰退。“自我更新本能系统”是自然寿命长短的根据。人生的长寿之道就是保养“自我更新本能”的健运。自我更新系统使生命不断地延续,去旧生新。</p> <p class="ql-block">四、“自我复制”本能系统</p><p class="ql-block">宇宙之间一切生命,都是生命能与生命物质的相互涵附而发生。生命既已发生,就必须生存下去,这是自我更新本能系统的运行。宇宙间的生命从远古到今天,不知经过多少亿万年代,我们得见它们,都是因为生命的“自我复制”才能使生命嗣续地永恒存在下去。没有“自我复制”生命只有一代便会绝种。生命的自塑、生命的更新、生命的复制,这是生命生存的全过程。每一个过程都是本能活动的结果。</p><p class="ql-block">生命本能系统,千万不要把它看成是机械性的活动,唯有生命本能的活动是有感情的,特别是高级生命动物的人。如果我说本能系统是有感情的“能”,可能不太容易理解。其实是每个人都可以看到自己本能活动的感情内容。比如,在人的自塑本能、更新本能活动中,非生命物被摄入合成生命物质的程序中,要不断地摄入,也就是要三餐饮食。如果一天不摄入会怎么样?饥饿!两天不饮食又怎么样?非常饥饿!这会不会发生感情活动:饥饿!苦啊!寻找食物!三天没饮食,食欲升高到极点,这个时间的食欲看到什么东西都是可以吃的。大家都会知道杨靖宇将军牺牲后我们的敌人在杨将军的胃里看到的是什么?草,和一些不能吃的东西。这时的杨将军是什么感情?当人饥饿的时候会不会有感情活动?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知道:本能活动中会有感情活动的。如人在饥饿的时候没有感情活动,就不会去寻觅食物。如果饥饿时发生很强的感情变化,不仅是寻觅食物,而且对正常认为不能吃的东西,产生了很强的食欲;把青草、树叶吃到嘴里还真感到甘甜清香!这就是本能的感情。而且,这种感情变化越强烈,越说明本能系统的健运。</p><p class="ql-block">在“自我复制本能系统”的活动中带有很重要的感情成份。比如一个生命能系统复制出来(精子),必须与生命物质(卵子)相遇才能发生相互涵附,成为复制的新生命。二者怎么能相遇呢?我们知道生命能与生命物有自然地合一性。而合一性又是什么呢?是相互吸引。生命的相互吸引是什么?是感情。成熟的男人与女人在感情上有相互吸引的本</p><p class="ql-block">能。从生命意义上看这是本能。这个生命本能活动,绝不是什么道德、伦理、宗教的说教所能消灭的,压制它、扭曲它可以。我们也不妨在动物身上观察一下,禽类、家畜、野兽,有没有雄性与雌性争斗咬杀的?没有,它们都是相互吸引。大家看过少数民族的斗马吗?两匹雄马相遇,旁边如果有一匹马小姐,两匹雄马便争斗起来,必有一胜一败方休。如果没有马小姐,两匹雄马也未必争斗。这是为什么呢?这是生命为种族的永恒存在而有的本能。这种本能的活动,就是“性”活动,首先是求偶的感情。中华民族的先民早便知道这个意义,所以,一部《诗经》开篇第一章便是“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不是相互吸引在求偶吗?</p><p class="ql-block">人,首先是动物。在动物世界一是争食,二是争偶。一切的争斗、咬杀都是为了这两件事:一是生命存在,一是生命永恒。人,自从有了文化,离开了动物。人在性本能方面,有了道德、伦理、宗教等等约束,有了规范,这是为了社会的平安,因此也出了抑制生命本能的反应。我们看到寺院中僧人群体,与皇宫中后妃帝王群体,平均寿命是最短的。这是为什么?一个群体是高蛋白高能量的膳食生活;一个群体是低脂肪的素食生活。二者生活不同,平均寿命都很短。看来不关饮食,而是另一个原因:性抑制。性抑制为什么会短寿呢?我本人临床观察,性压抑,产生烦恼、思虑,这种感情刺激会发生分泌障碍。这就导致了内部环境的变化,久而久之便是疾病。如果长期处在这种精神状态下,即使治疗得当,也是扬汤止沸。怎么办?应该是釜底抽薪,具体问题具体解决。</p><p class="ql-block">有朋友问我:“你知道现在的离婚率有多高吗?百分之五十以上!你怎么看这问题?”我说:“好!该离就离,离了就好!”朋友说:“你怎么这样看呀!”我说:“七十年前,离婚是一件很少见的事。但因为婚姻压抑而生病死亡的很多。而现在正好是把以前的死亡率变成了离婚率,你说是好事坏事?”社会解放了妇女,妇女人性的自我解放,为什么不是好事情?从生命本能看,也就是从“自我复制本能”看两性,有很大的感情成份是属于本能系统的部份。</p><p class="ql-block">由此,我们必须知道生命本能的内涵之中有感情的活动。感情的活动本身也是生命本能的一部分,如果没有感情活动,生命本能便是残缺的能系统。我们不能把非生命能与生命能等同看待。生命本能因为是生命,生命不能没感情。我看植物也是有感情的。植物在自我复制的本能活动中,会用各种炫丽的色彩妆扮出花朵,分泌出香甜的花蜜引诱招揽昆虫来作媒,帮它们两性相交。无论动物植物,无论丰富简单,感情都发生于饮食与性或者说来于生存与复制本能。</p> <p class="ql-block">五、 个性传递本能系统</p><p class="ql-block">个性传递本能,也是我们认识生命的一项重要内容。宇宙万物之所以是万物,就是因为物种都有自己的个性。正是因为千千万万不同的个性,万物之间才能有相互依赖而生存的条件,才能有相互制约而均势的结构和相互变化的依据。以至于六十亿人没有两个相同的面孔,万顷森林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正是因为万物万象,才有五彩缤纷的天地、七彩流动的云霞、万紫千红的春天!</p><p class="ql-block">如果万物不是万象而是一象,必然会因失去</p><p class="ql-block">依赖而灭绝。比如,牛羊依赖草而生存。没有了草,便没有了牛,也没有了羊,凡依赖草而生存的动物都因为没有草而灭绝。没有了食草动物,又会有食肉动物的灭绝。有的失去依赖而死亡绝种,有的失去制约而膨胀,膨胀的生物又会因缺乏生存所需依赖的条件而导致另一种受制约的生物灭绝。于是,一个繁华的世界便陷入了死亡的大劫难。</p><p class="ql-block">宇宙万物万象,是大自然不知多少万亿年间生物与生物磨合出来的生存结构,人是不可以干预的。如果在大自然中,有一个物种因人为而灭绝,结果是可怕的。如果是自然选择,并不可怕,自然必会有另一种生物来补充这个空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六、应变本能系统</p><p class="ql-block">应变本能系统是生命自我保护的本能。应变性本能有改变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我们常见的是人在风雨寒暑、春夏秋冬季节气候改变时,人体改变自己适应自然气候变化的能力。比如,突然遇到寒冷环境,人体会立即皮肤收缩,毛孔汗腺收紧以防体温散失,同时使肌组织发生颤抖提高代谢以产生体温,以防御寒冷。如果遇到温度升高的环境,人体又会开放皮肤毛孔,汗腺分泌汗液,把体内温度放散出来,以调节自体的温度。这是对环境温度的应变本能。我们对生命的应变本能——改变自我以适应环境的生存能力在微观世界中的观察特别能证实这个性质。比如,生活在北京的人迁居西藏高原,海拔提</p><p class="ql-block">高四千公尺,最初有缺氧的高原反应。但生活过两年以后,北京人适应了高原气候环境,我们对这位北京人做一次血常规检查,结果血色素由原来的130g/L升到200g/L。这是微观世界中我们看到应变本能改变自我适应环境的生存能力。应变性本能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会改变自我适应外环境,也有改变自我适应内环境的能力。四百年前,我国“天花”病流行。中医利用应变本能,把“天花”患者痘疮脱落的疮痂,干燥研制成粉末,让健康儿童搐入鼻内,进入呼吸道,使病毒在人体内引起人体的应变性反应,改变了自己,与病毒磨合成和谐共处。这个方法在一百年后被英国医生琴纳学走,改为牛痘接种。四百年后的今天,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在世界绝迹。以后,用痘毒引起的应变反应,开创了病毒接种预防病毒性传染病的方法。</p><p class="ql-block">应变性本能反应在临床上有一个常见的普通现象,就是服用或注射化学药和生物药产生的抗药性。什么是抗药性呢?为什么会产生</p><p class="ql-block">抗药性呢?</p><p class="ql-block">这是个很有意义的问题!</p><p class="ql-block">西方医学的大师们不能解释这个问题,当然也不可克服这个问题。这是西方医学的缺陷,或者说错误更正确些。</p><p class="ql-block">什么是抗药性?就是人体对这些药产生抗拒、不接受。为什么抗拒呢?人体本能知道,这些药对它是外来的伤害,于是便产生了应变反应:改变自己以适应有害物的伤害。人体本能产生对抗化学药物的物质,于是化学药、生物药的药理作用越来越低。这个医生便越来越提高加大用量,最后生命本能的极限败在大量的化学药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应呢?这涉及到医学上的一个根本</p><p class="ql-block">问题。简单地说,你这个医学是怎么对待生命的?你如果是尊重生命,顺应生命的本能规律、自然规律去帮助、利导生命本能,永远也不会发生抗药性。如果你违悖着生命本能规律,你去改造、干预它,取代它,怎么会不对抗呢?生命能系统有改变自我适应环境的能力。比如:生命本能排汗,从汗腺通路排出有毒异物,于是提高体温,经营发汗。这个医生见发热,于是用物理降温、用化学药降体温,体温降低了,排异本能反应被镇压了。你说能不发生对抗吗?生命本能在对抗伤害它的药物!如果你生物药进入人体内去抗毒、制菌,生命本能同时受到抑制,能不对抗吗?为什么中医中药数千年使用到今天没有一个是对抗的呢?因为中医用</p><p class="ql-block">药是以顺应生命本能趋向,因势利导的思维方法,所以永不对抗,永不产生抗药力。</p><p class="ql-block">“应变性本能”的内容极为丰富。它的改变自我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处处可见。上世纪初,剃头的师父因常年站立工作,用锋利的剃刀在人头皮飞动,只落头发不伤皮肤,须站得稳,十数年之后生成两只大脚。木工师父因手推大刨床,力量发于双手,十数年后生成两只大手。善于思考的学者,因常年常日的思维,都有一个发达的大脑。武术家常年锻炼拳击功夫,都有抗击打的能力,拳脚都有超人的力度!身体筋肉的坚实,动作反应的神速准确,都是长期在特定的环境中自我改变适应环境的本能变化。这个现象我们还可以在国内国际夺标的运动员们身上看得见。无一不是应变性本能活动的结果。</p><p class="ql-block">应变性本能,动物有,植物也有。越是高级动物,应变性本能越完善,生存能力越强,寿命也越长。</p><p class="ql-block">应变性本能在医学上的意义:一是可以预防疾病;二是可以培养人的特别能力或某种能力,如运动员及太空宇航人员,或适应某种特殊环境的能力;三,化学药物对人不良后果的改变或改变对激素的依赖等等。</p><p class="ql-block">我想,人类对自身本能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一定会让生命越来越完美,后来的智者哲人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七、 共生性本能系统</p><p class="ql-block">什么是共生性本能?无论是生理活动还是病理活动,都不可能没有共生性本能活动。从最简单的生理活动说,我们吃个烧饼,一口咬下来,在嘴咀嚼,舌头搅动,唾液分泌,味蕾兴奋,不断地用芝麻香、麦粉香、肉末香刺激食欲。嘴的开合,牙齿的嚼咀,唾液腺的分泌,舌的搅动配合默契,共同完成吃烧饼活动。多少器官、组织共同活动?这其中缺少了哪一个也吃不成烧饼,别的食物也吃不成。这是一个极简单的共生性活动。</p><p class="ql-block">隆冬时节,我们看见一个老人衣服单薄、双臂抱肩、蹲蜷地上、面色青白、全身发抖、牙齿相碰……我们知道这个人很寒冷,于是我们把大衣脱下给老人穿上。尽管寒风依然在吹,老人却面色泛红,颤抖停止了。从这</p><p class="ql-block">个现象中我们看到了什么?看到人遇到寒冷,皮肤收缩以保存体温,肌组织颤抖以提高体温,血压升高以向身体周围血管提高供血。皮肤收缩、汗腺关闭、肌肉抖动、血压升高、增加供血等等活动同时发生,共同御寒。皮肤、汗腺、血管、血压、循环……多器官组织的协同运动是为什么?为御寒。这个多器官、组织的协同活动便是共生性本能。</p><p class="ql-block">酷暑中,赤日烁金、火云流焰,渴欲饮水、汗流浃背、头汗如淋、气出如喘……这些现象也是共生性本能系统的杰作。当外界气温升高,体内产生的热量不能用温差散出时,本能系统必然要调节体温以适应外界环境,于是便提高血压、扩张外周血管、开张汗腺</p><p class="ql-block">、加速排汗,以发散体温,喘气呼出也是肺利用呼吸散热,这是一个多器官组织的协调活动,这同样是共生性本能系统的应变性反应,也都是共生性本能的活动。</p><p class="ql-block">这是生命活动中的共生性,我们再看看病理性活动中的共生性。</p><p class="ql-block">我们不慎吃进有毒的食物,毒物入胃立即引起呕吐;如果胃中有毒物进入肠道又引起下痢、腹痛或发热。这个现象的本质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我们的生存本能系统中有排异本能,每当有毒物入胃入肠都会引起排异的反应,在排异反应中有共生性本能的活动。比如呕吐反应:胃在强力收缩的同时,膈肌发生剧烈收缩,而食道却为这个活动发生自下而上的张弛传递运动,于是胃中的食物立即涌出,毒物吐净,呕吐立止。毒物进入肠中,则肠腺分泌加强,蠕动加剧,直肠则发生自上而下的张弛传递,使大便喷射性地排出,在排便时也有膈肌收缩活动。这多器官组织不同的运动,有序地协调,共同完成一次排便,这就是共生性运动。</p><p class="ql-block">对这个共生性运动的认识,在临床中有极重要的意义。比如:在流行性感冒中,病人高烧,体温在39-40℃或以上,全身寒战,头疼、身疼、骨节疼、气喘……这是因为什么?这个现象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个感染后的排异反应。因为全身肌组织颤抖是在提高体温,为排汗提供条件;脉搏浮浅而脉率快,这是循环系统为排汗而对周围血管大量</p><p class="ql-block">供血,这为排汗提供了两项必须的条件。只要排出汗来,将病理物排出体外,即病愈。但是,汗不出,这个排异反应就越强烈。因体温过高而喘气,中医在共生性本能系统活动中看到:汗腺不分泌汗液,汗孔不开张,没有参与共生性活动,所以出现这个现象。</p><p class="ql-block">中医因为有了对共生性本能的认识,就制订了用麻黄汤治疗的方药。麻黄的作用是促进汗腺分泌,开张汗孔发汗,并促进泌尿利小便,桂枝通血脉,杏仁发汗定喘,甘草为和缓药。喝下麻黄汤便排汗。一排汗,病毒及病理物排出体外,病即愈。病愈是排异反应的结束。在排异反应中是共生性活动。</p><p class="ql-block">再举一个慢性病例,肿瘤。无论发生在任何</p><p class="ql-block">部位,无论发生了几个,也无论是息肉、囊肿、脂肪瘤、肌瘤、腺体瘤……其原因都是排异系统发生障碍。排异系统会发生什么障碍呢?我们知道,人体排异通路是大便、小便、排汗,全身任何一个孔窍都有腺体,有腺体便有分泌,有分泌便有排出异物的机制。</p><p class="ql-block">全身任何器官组织间的异物(主要指生命代谢过程中的废弃物)都必须经由这些孔窍排出。分泌系统(全身所有内分泌与外分泌)、循环系统的职能,是把各种生化酶运输到各个需要的组织中去,同时把各组织细胞间的废物运出,再由代谢系统排出体外。在排异系统活动中,必须有这些功能系统共同的、自主的、和谐的、有序的良好关系。</p><p class="ql-block">如有一个系统的职能器官组织不协调,便会发生障碍。</p><p class="ql-block">我们在肿瘤临床中,不论恶性、良性,一律采用自主性排异法治疗,一律着眼于本能系统的共生性活动,对不协调的系统、组织、器官,则使其恢复共生性关系。共生性关系恢复,便是本能系统的恢复。体内的肿物便会在内分泌生化酶的作用下溶解,时时在溶解。循环系统对内分泌组织充分供血,内分泌组织充分分泌。循环系统把生化酶带给肿瘤组织,再把溶解掉的异物带到外分泌腺泌出,再由代谢系统排出体外。这期间,肿物的发生、肿物的排出,任何一个环节都是依靠多系统、多器官组织的共生性活动实现的。如果我们不认识共生性本能,便不会认</p><p class="ql-block">识排异系统,当然也不知道肿物的成因,也不知道肿物的治疗方法。</p> <p class="ql-block">中医养生16字箴言,坚持做好6件事, 享受健康生活!</p><p class="ql-block">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p><p class="ql-block">从衣食住行到日常起居,皆应讲究“节制”和“节奏”。</p><p class="ql-block">暴饮暴食不健康,有营养的食物吃的过多,同样也不符合养生之道。吃出来的疾病日益增多,就是在不断的提醒我们,饮食一定要反璞归真,回归健康。</p><p class="ql-block">“常”是什么?常其实就是“节奏”,是一种处于变化中韵律。有常,就是说人应该有固定的起居和生活规律。</p><p class="ql-block">调和饮食</p><p class="ql-block">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p><p class="ql-block">—— 《素问·藏气法时论》</p><p class="ql-block">食能以时,身必无灾。</p><p class="ql-block">——《吕氏春秋·尽数》</p><p class="ql-block">合理饮食可以调养精气,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寿。饮食不仅要“五谷为养,五果为助,无蓄为益,五菜为充”,更要重视五味调和,否则,会因营养失衡、功能失调而致病。</p><p class="ql-block">做人、说话要留有余地,吃饭也要留有余地。数千年前,《黄帝内经》就警告人们:饮食不节百病生。《道经》也认为:“耳耽淫声,目好美色,口贪滋味,则五脏摇动而不定,血气流荡而不安,精神飞驰而不守。正气既散,淫邪之气乘此生疾。”这就是说,人体得病的原因根源在于贪恋声、色、味。日积月累,体也就产生了疾病。</p><p class="ql-block">动静相宜</p><p class="ql-block">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p><p class="ql-block">——《吕氏春秋·尽数》</p><p class="ql-block">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p><p class="ql-block">——元·罗天益《卫生宝鉴》</p><p class="ql-block">古人认为“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成”。适度运动不仅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还可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有机体的适应能力。人若贪图安逸,运动不足,或是劳累过度,则容易引起“劳伤”,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p><p class="ql-block">但同时,动中又应有静。静神养生在传统养生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医认为保持心理平衡,神气清静,可以保养天真元气,安和五脏。如情绪过度,则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以至身心失调,诱发种种疾患。</p><p class="ql-block">进补养生</p><p class="ql-block">善服药者,不如善保养。</p><p class="ql-block">——《永乐大典》</p><p class="ql-block">养生以不伤为本。</p><p class="ql-block">——《仙经》</p><p class="ql-block">日常生活中,规律的饮食起居如果被暂时打破,常会产生一些病症,如伤于饮食则生湿、热、痰浊,情绪失调会致体内阴阳、气血失调,劳累过度会损伤脾气......可通过饮食调理等方式“进补”,祛积聚之毒,调理阴阳、补益脏腑、滋养精血。 进补既要辨证,又要适量,还应顺应四时规律。当然,进补只是一种补救的方式,还是应该养成“食饮有节,起居有常”的习惯。</p><p class="ql-block">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p><p class="ql-block">人是自然的产物,当然要遵循自然界的规律。</p><p class="ql-block">古代的先贤们教给我们,效法天地阴阳变化,并根据它来调整、平衡自身的阴阳。人体真气的运行与天地的运行变化息息相关,使自己的炼养合乎天地运行的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来调整饮食和作息,不过度劳累,做到让身体与精神都合乎自然大化。</p><p class="ql-block">顺时养生</p><p class="ql-block">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p><p class="ql-block">——《灵枢·本神篇》</p><p class="ql-block">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在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p><p class="ql-block">——《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p><p class="ql-block">天有春、夏、秋、冬四季变化,地有生、长、收、藏万物规律,人体亦不例外。人的阴阳气血、五脏六腑的运行应与四时相适应,以顺应自然规律,不可反其道而行之。否则,逆春气易伤肝,逆夏气易伤心,逆秋气易伤肺,逆冬气易伤肾。因此,古人十分注重顺时养生法则,因时制宜调节自己的生活行为,有助于健体防病。</p><p class="ql-block">调养精气</p><p class="ql-block">养之和之,静以待时,谨守其气,无使倾移,其形乃彰,生气以长。</p><p class="ql-block">——《素问·五常镇政论》</p><p class="ql-block">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p><p class="ql-block">——《理虚元鉴·心肾论》</p><p class="ql-block">精和气是生命的物质起源和能量来源,赋予人体后表现为生命活力——神。精、气、神可以说是人身的三宝。</p><p class="ql-block">古人认为,精气神是人体中的精华部分,保养精、气、神是健身、抗衰老的主要原则,精气养生法主张通过慎起居、顺四时、戒过劳、防过逸、调饮食、和五味、调七情、省言语、习吐纳等一系列措施来调养元气、祛病延年。</p><p class="ql-block">修身养性</p><p class="ql-block">正气存内,邪不可干。</p><p class="ql-block">——《素问·遗篇刺法论》</p><p class="ql-block">治身养性谨务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p><p class="ql-block">——晋·葛洪《抱朴子》</p><p class="ql-block">中医养生之道,说到底是一个修炼自己、驾驭自己的过程。如果人没有过分的欲望,不贪图虚荣,则正气自在、真气从之。孙思邈说过:“心诚意正思虑除,顺理修身去烦恼。”追求健康长寿者首先应从修身养性做起,平日应多说好话、多行善事,排除各种妄念,可使自己心胸开阔、情绪安定,身体康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