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坑院

华氏度

陕州地坑院,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汴乡北营村。 作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民居样式,地坑院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是全国乃至世界唯一的地下古民居建筑,被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是中国特有的四大古民居建筑之一。 “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入户不见门,闻声不见人”便是它的真实写照。 2005年,陕州地坑院被河南省文物局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被授予国家AAAA级景区, 2022年9月,入选河南省第一批7个优秀农耕文化遗产。 地坑院在当地被称为“天井院”“地阴坑”“地窑”,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已有约4000多年的历史。 地坑院建设兴盛时期在20世纪50—80年代,那时的情景,这里的人们还历历在目。 那时自然经济比较落后,但社会相对稳定,在当时人口政策的形响下,人口自然增长率急剧攀升,农村家庭子女平均在五个左右。 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在七八十年代逐渐进入婚龄,居所需求随之增大,农民手中没钱,而修建地坑院只要人手多,没钱也能很快完成,并且最多可住4—5户人家。这种一举几得解决住所问题的方式,成了这里农民的首选。 在当时,一个千人的村庄每年审批7—8座地坑院是很正常的,现在所看到的地坑院大多数都是那时候建造的,从某种彻变上说,地坑院也是时代的产物。 现在地坑院开放成了旅游景点,陈列着这些当年建造地坑院和制造家居的工具,从中可以体会到什么叫做“穷则思变”。 当年这一带最为吃香的职业当属木匠、泥瓦匠,陈列的工具很好地作了说明。 这是一户普通的人家。面积并不太大,炕连着灶台,几件简单的家具。<div> 地坑窑院建造十分巧妙,颇具匠心,窑院卧于大地之中,具有防震功能。整个窑院为方形,站在院中间看天空,天似穹窿,体现出方圆之美。</div> 地坑窑院虽系农家小院,但受历史传统文化影响,建造还是十分讲究的。其间既包含有科学的成份,但也有不少的封建迷信色彩。在黄土地上的风土民俗中,建造地坑窑院称为方院子,是一种关系到家庭兴衰、子孙繁衍的大事。因此,动土之前要请风水先生相宅,定座向、量大小,下线定桩、择吉日破土。 凡宅后有山梁大塬的,谓之“靠山厚”,俗称“背靠金山面朝南,祖祖辈辈出大官(吃不完)”;宅后临沟无依无托者,谓之“背山空”,俗语称“背无依靠,财神不到(瞧)”,多忌讳。 破土之日,行奠基礼,燃放鞭炮,宅主焚香叩拜土地神(爷),迎吉神,此俗源于古人对土地的崇拜。随之在基址中央和四角各挖三锨,谓之“破土”,破土之后,即可动土(工),这就有了“破土动工”之说。 地坑院的建造受传统文化八卦的影响,村民修建窑院前必请阴阳先生察看,根据宅基地的地势、面积,围绕阴阳鱼的八个方位,按易经八卦决定修建那种形式的院落。 依据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四个不同的方位朝向和地坑院主窑洞所处方位,窑院分别被称作东震宅、西兑宅、南离宅、北坎宅。其中,东震宅被认为是最好的朝向。 一户院内砌着一溜七星连灶,这种灶头已很少见了,可以节省柴禾。 这一户被布置成了婚房,简朴中透着喜庆。 最普通的生活,也是最踏实的生活。 大力挖出的地窑,节俭的室内布置格局,简单的家具,代替糊墙纸的画,精心剪贴的窗花,无不体现出中国农民勤劳、简朴的生活理念和“过日子”的大智慧。 通往地面的斜坡道被设计成一个"7"字形拐弯,这样可以防止风沙直灌院内 这条斜坡道可向两边分别进入两家相邻的院子。 自国家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村居住从地下走向地上,已是大势所趋,加之地坑院占面积大,占用土地多,一般一座院占地1—1.5 亩,是农户宅基地的3-5 倍。 最晚的院子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建造的,之后村民们多是在新批宅基地上造房或是在地坑院窑顶造房,没有人再挖建地坑院,“穴居”地坑院的人已日见稀少,废弃的窑院或填没,或塌陷,难觅往日风貌。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许多村子本着“退宅还耕”的要求,开始填埋地坑院,使地坑院这一民俗建筑逐渐减少。 黄河孕育了华夏文明,而地坑院则是黄河两岸先民们繁衍生息的温床。 这种窑洞式民居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厚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一定社会历史阶段,人们的生活状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民俗信仰等。 正值槐树开花的暮春季节,地面上随风散发着阵阵甜甜的槐花芬芳。 还有这 泡桐花也倾情怒放,送来片片清香。<div> 时代进步了,生活变样了。地坑院成了历史,留下这几座“活化石”向后来的人们讲述当年。</div> 地坑院<div>生计艰辛智慧古</div><div>地平线下掏穴居</div><div>窗纸剪出心气劲</div><div>槐花阵阵野芳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