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3.04.07.</p><p class="ql-block">在浦东美术馆看完《卡拉瓦乔》后,又参观了这个展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苏格兰国立美术馆</p><p class="ql-block">超现实主义馆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吉赛尔·普拉西诺斯给超现实主义者们朗读她的诗歌</p><p class="ql-block">由曼·雷拍摄</p><p class="ql-block">1995年加布里埃尔·凯勒迪赠</p><p class="ql-block">现藏于苏格兰国立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16-1929</p><p class="ql-block">从达达到超现实主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马克斯·恩斯特 (1891-1976) </p><p class="ql-block">《塔楼》</p><p class="ql-block">1916年</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德国艺术家马克斯·恩斯特非常早期的一件绘画作品,创作于1916年一战期间。恩斯特先后在西线(与英法联军作战)和东线(与俄国作战)服役。 画面描绘的是一组塔楼,灵感或来自离他驻扎地不远的法国东北部拉昂和苏瓦松的中世纪教堂。这些建筑以立体主义的方式描绘,风格近似于法国立体主义艺术家罗伯特·德劳内在战前数年创作的都市风景画。恩斯特曾与德劳内见过面,与当时的其他德国艺术家一样,十分推崇他的作品。1919到1920年间恩斯特在德国西北部城市科隆开展达达艺术实践,在这幅画中可以看到他当时创作的一系列塔状结构纸上拼贴画的影子。 </p> <p class="ql-block">放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米勒 (1907-1977) </p><p class="ql-block">《马克斯·恩斯特,亚利桑那州, 1946年》 </p><p class="ql-block">黑白照片</p><p class="ql-block">(遗作印制)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米勒的职业生涯和人生经历都堪称精彩。她出生于纽约波基普西,曾是康泰纳仕集团的模特。当时最如日中天的时尚摄影师都为她拍摄过照片, 她便由此开始学习摄影。1929年,她第二次造访巴黎,成为超现实主义艺术家曼·雷的艺术合作者,开启了她的摄影师生涯。此后,她的作品展现出丰富的多面性:超现实主义、时尚摄影、新闻摄影一1940年起,她成为《Vogue》杂志英国版的战地记者。1947年,米勒与英国艺术家、史学家罗兰德·彭罗斯结婚。她后来放弃了摄影,作品直到近年才逐渐崭露于公众视野。 </p><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拍摄于亚利桑那州的塞多纳,1945年,恩斯特和他的第四任妻子、 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多萝西娅·坦宁在这里为自己打造了一个家。自建小屋位于偏远沙漠,生活条件颇为艰苦,但“超现实”的景观和夜晚星空给予了他们灵感。在那里居住的岁月对于两位艺术家来说都是充满创造力的时光。米勒捕捉到了恩斯特沉浸在全新的戏剧化环境中的状态。 </p> <p class="ql-block">放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马克斯·恩斯特 (1891-1976) </p><p class="ql-block">《手拿着帽子,头戴着帽子》</p><p class="ql-block">约1919年,板上油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恩斯特居住在德国西北部城市科隆期间创作的一幅早期绘画。1919年9月, 恩斯特在慕尼黑参观了艺术家保罗·克利的展览。他在现场偶然看到了一些达达期刊,一战期间,这些杂志在他的老友阿尔普的帮助下在苏黎世出版。 恩斯特的热情被点燃了,并在科隆与他人共同创立了一个达达团体。这件作品创作于恩斯特绘画生涯的一个关键时期,他正从表现主义绘画创作中走出来。 (这幅作品的背面是一幅表现主义风格的马与骑手绘画。)那时,恩斯特开始从法国艺术家、“海关税收员”卢梭的“稚拙”风格中汲取灵感,同时引入新的荒诞主义元素,这是达达的典型特点。画中的资产阶级男子在城市公园里挥舞着帽子向女子致意,同时他的头上还戴着另一顶帽子。 </p> <p class="ql-block">放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马克斯·恩斯特 (1891-1976) </p><p class="ql-block">《拿伞的女人》</p><p class="ql-block">约1921年</p><p class="ql-block">纸上水粉、蜡笔和铅笔,裱于卡纸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幅小画散发出的幽闭感让人仿佛窥见女装店试衣间的私密和隐蔽。画中人物被挤压在狭小的空间里,很不舒服。事实上,恩斯特可能先根据服装广告版画一丝不苟地描绘了优雅的手套、鞋子和雨伞,然后才产生了添加人物的灵感。创作这幅作品时他仍在德国科隆,是当地达达团体的领军人物,最擅长利用这类版画进行拼贴创作。在这幅作品中,他甚至在女人衣服上的颜料还未干透时留下了印记,看上去就像锋利的雕刻工具刻出的条纹。 </p> <p class="ql-block">放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马克斯·恩斯特(1891-1976) </p><p class="ql-block">《海洋与太阳》</p><p class="ql-block">1925年</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德国艺术家马克斯·恩斯特的这件作品名为《海洋与太阳》,创作于1925年。 此前一年,诗人、评论家安德烈·布勒东在巴黎成立超现卖主义团体。布勒东和同许的超现实主义者,包括恩斯特,都受到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启发, 其深耕于潜意识领域,井研究各种冲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何在不经意间表现为欲望或行为。他们相信艺术家能够通过布勒东所说的“纯粹的精神自动性"、利用偶然性和非预谋的重复行为进入无意识的世界。恩斯特发现,他可以通过在凹凸不平的表面上“拓印"和“擦刮"来引出无意识图像。此作品中采用了类似的机械动作,用湿颜料画圆圈和线条。由此产生的图像启发恩斯特对太阳及其在海中的倒影进行更深刻的解读:将前者塑造成神一般的真知之眼,又将其暗淡的倒影塑造为漆黑、了无生气的对立面。 </p> <p class="ql-block">放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马克斯·恩斯特 (1891-1976) </p><p class="ql-block">《她保守着秘密》</p><p class="ql-block">1925年</p><p class="ql-block">拓印画(铅笔、蜡笔),纸上铅笔和水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马克斯,恩斯特声称自己是在注意到地板上木纹肌理后开始采用“拓印”技术的。他用一张纸在木头上拓印出看似神秘森林的图案。1926年出版的恩斯特的版画系列《自然历史》中也再现了这幅作品,艺术家使用了各种纹理材料来创作拓片,激发图像灵感。恩斯特在左下方背景处画了一个与中央树叶类似的形状,并在右侧增加了阴影,营造出空间感。这幅画收录于罗兰德·彭罗斯1936年整理的包含15张作品的画册,出售所得用于资助超现实主义出版物。画册中还收录了马格利特、米罗、达利和唐吉的作品。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马克斯-恩斯特 (1891-1976) </p><p class="ql-block">《自然历史》系列,</p><p class="ql-block">1925年</p><p class="ql-block">纸上珂罗版印</p><p class="ql-block">此8幅作品出自马克斯·恩斯特的一组34幅珂罗版画系列。由汉斯-阿尔普作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马克斯·恩斯特 (1891-1976) </p><p class="ql-block">《森林》</p><p class="ql-block">约1928年</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1980年由E.M.多尔贝女士赠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马克斯.恩斯特 (1891-1976) </p><p class="ql-block">《伟大的恋人I》</p><p class="ql-block">1926年</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和黑色蜡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马克斯,恩斯特的这幅重要绘画创作于1926年,同年由巴黎超现实主义团体奠基理论家安德烈,布勒东购得,并选其做为1928年出版的《超现实主义与绘画》一书的例释。作品展现的是一幅令人不安的画面。男人和他抱着的女人都高度抽象化-男人的双眼更像是空间中的球,而女人的胸部则像假眼。 两个人物都呈现为墙上的模糊轮廓。诚然,恩斯特在右侧的轮胎印和左侧的图案中使用了“拓印"、“擦刮"等自动技术,以暗示他们是嵌合体。其中或许还有另一层含义: 1926年,恩斯特和另一位超现实主义艺术家胡安·米罗共同为俄罗斯芭蕾舞团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设计布景,一对苦命的恋人, 注定了悲剧的命运。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马克斯·恩斯特 (1891-1976) </p><p class="ql-block">《马克斯·恩斯特向少女展示他父亲的头》,</p><p class="ql-block">1926年</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幅作品的法文原标题未明确恩斯特向少女展示的头是“他”父亲还是“她”父亲的;尽管作品似乎带有自传性质,但他并未透露少女的身份。这是他的第二任新婚妻子,还是他不幸早逝的妹妹?恩斯特是在暗示与父亲之间的俄狄浦斯关系,还是关乎三个家庭成员的更为复杂的情感关系?弗洛伊德的研究揭示了人际关系与精神症候的共同基础,这一点让恩斯特十分痴迷。 将这一典型悲剧设定在一片充满危险气息的暗黑森林中,空中升起一轮幽灵般的明月,让人想起同样糅合了恐惧和诱惑的德国古代神话中的原始森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库尔特·施维特斯(1887-1948) </p><p class="ql-block">《Mz129顶部红色》,</p><p class="ql-block">1920年</p><p class="ql-block">纸上拼贴</p> <p class="ql-block">放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汉娜·霍克 (1889-1978) </p><p class="ql-block">《来自<民族学博物馆>的典藏》</p><p class="ql-block">1929年</p><p class="ql-block">纸上拼贴和水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达达的影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达达诞生在1916年,缘起于瑞士一家名为“伏尔泰酒馆”的酒吧,随后传播到德国、法国和美国。这群作家和艺术家最初以特里斯坦,查拉和雨果·波尔为核心,他们身着奇装异服,以诗歌和音乐的形式纵情于滑稽荒诞的表演,意在向观众叫板并让他们感到不适(见本展柜中1920年3月在巴黎某场表演的照片)。他们的目标是社会革命,正如创始人雨果·波尔所说:“我们的酒馆是一种姿态。在此说和唱的每一句话至少说明了一件事: 这个蒙耻的时代并没有真得我们的尊重。 </p><p class="ql-block">达达小组的一些成员,包括安德烈、布勒东、马克斯、恩斯特和保罗,艾吕雅,在上世纪20年代早期脱离了达达运动,成立了超现实主义团体。 与达达主义者一样,超现实主义者也蔑视当时的政局,但他们摒弃了达达主义固有的虚无主义。相反,他们通过探索潜意识和挑战理性思维来寻求政治和个人革命。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米勒 (1907-1977) </p><p class="ql-block">《胡安·米罗,马略卡岛,1970年》</p><p class="ql-block"> 黑白照片</p><p class="ql-block">(遗作印制)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照片记录的是著名加泰罗尼亚画家胡安·米罗在居住地西班牙马略卡岛休息时的情景。1964年米勒曾为米罗拍过另一组照片,记录了当年他的伦敦之行。 期间,米勒陪同米罗参加了伦敦动物园的幕后探访活动,拍摄了艺术家在爬行动物围栏里抱起一条大蟒蛇的照片。 </p><p class="ql-block">米罗出生于巴塞罗那,1920年移居巴黎。他的早期创作将微型画细节与立体派的抽象风格相结合。到巴黎后他放弃了这种风格,开始描绘一个充满奇特昆虫形象的异想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一切仿佛悬浮于空中。这种奇妙的符号语言部分受到艺术家潜意识图像的启发,很快成为超现实主义艺术的一大标志。 </p> <p class="ql-block">放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胡安·米罗 (1893-1983) </p><p class="ql-block">《母性》</p><p class="ql-block">1924年</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胡安·米罗 (1893-1983)</p><p class="ql-block"> 《加泰罗尼亚农民的头像》</p><p class="ql-block">1925年</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胡安·米罗 (1893-1983) </p><p class="ql-block">《画》</p><p class="ql-block">1925年</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和黑色粉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超现实主义团体领袖安德烈·布勒东看来,米罗是“我们之中最具超现实主义精神的”。他相信可以进入无意识的心灵世界,并用艺术为其赋形,以更真实地反映极现实。这是被米罗称为“梦之绘画”系列中的一幅大型抽象作品、这些绘画并非基于任何真实的梦境记忆,而是艺术家在出神状态下在纸屑上的即兴涂鸦。正如他所言:“1925年,我的绘画几乎完全来自幻觉。 那时我每天只吃几个无花果干。(…)饥饿是这些幻觉的主要诱因。我会花很长时间坐在画室里,盯着光秃秃的墙壁,试图捕捉纸上或粗麻布上的那些形状。”布满画面的各种看似尚未完成的符号与人、动物和植物的形状相关, 暗指一种在当前生物特性被明确之前更为原初的世界状态。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胡安米罗 (1893-1983) </p><p class="ql-block">《画》</p><p class="ql-block">1927年</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伊夫·唐吉(19 00-19 55)</p><p class="ql-block"> 《外》,</p><p class="ql-block">1929年</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唐吉是一位自学成才的艺术家,来自法国西北部的布列塔尼,他在海边长大, 故乡有着迷人的地质景观,以及史前古墓和巨石。这些都在他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与很多布列塔尼人一样,他成为了一名商船水手。而在巴黎的公交车上,他从画廊的橱窗里看到形而上画派艺术家乔治,德,基里科的两幅画作,这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他为德,基里科表现存在之奥秘的能力所折服,最终决定自学成为艺术家,并于1925年加入巴黎超现实主义团体。 </p><p class="ql-block">这是唐吉早期的一幅大型油画作品,迷蒙的氛围和类似水下的景观体现出航海经历对他的影响。前景中奇特的结构让人想起史前石碑。然而,左侧巴洛克式的逃遁形象、烟雾缭绕的黑色"云朵”和上方看似天体星座的标志,艺术家都引入了某些异界元素。唐吉对于画面中的这些元素没有做出任何解释; 事实上,艺术家坚信画是无法解释的。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米勒 (1907-1977) </p><p class="ql-block">《雷尼.马格利特,布鲁塞尔,1944年》 </p><p class="ql-block">黑白照片</p><p class="ql-block">(遗作印制)</p> <p class="ql-block">放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雷尼.马格利特 (1898-1967) </p><p class="ql-block">《险恶的天气》</p><p class="ql-block">1929年</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马格利特是一位比利时艺术家,一生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布鲁塞尔。1927至1930年间,他移居巴黎郊外,希望跟超现实主义团体走得更近,因为他对他们的思想十分感兴趣。与恩斯特和米罗不同,他对通过“自动”手法 (如出神、 偶然性、机械化的工作方式等) 来进入潜意识兴趣不大,而更喜欢探索不和谐、 乃至令人不安的梦境世界。他遵循乔治·德·基里科的基本原则,以一板一眼的现实主义风格进行绘画,彰显平淡、“普通”的绘画方式与所绘的非凡之物之间的反差感。 </p><p class="ql-block">《险恶的天气》创作于1929年夏,当时他正住在达利位于西班牙卡达克斯的房子里。作品十分清晰地展现出绘画技巧和绘画主体之间的反差感。海岸、 海洋和空中之物的描绘刻意显得沉闷而平淡,但女性躯干、大号和椅子的组合代替了云朵,诡谲又不失魅惑的现实感令人大感震撼。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雷尼·马格利特 (1898-1967) </p><p class="ql-block">《魔镜》</p><p class="ql-block">1929年</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0——1938</p><p class="ql-block">超现实主义拓展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萨尔瓦多·达利 (1904-1989) </p><p class="ql-block">《鸟》</p><p class="ql-block">1928年</p><p class="ql-block">板上油彩、沙子、卵石和砾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达利的父亲出生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省一个叫卡达克斯的渔村,在当地拥有一幢海滩度假屋。达利很喜欢这片海滩,经常在作品中描绘它-一在这件作品中,他直接在画面里用了沙子。沙砾中浮现出一只死鸟的图案,它的体内还有某个动物。达利或许借鉴了超现实主义领军人物安德烈-布勒东所讲述的一个梦,梦中他和朋友们在大海里游泳。两只受惊的鸟忽然飞起,被游泳的人击中。鸟儿被海浪冲走,但却变成了类似牛或马的动物。蜕变、或变化的主题是许多超现实主义思想的核心。不过,达利在这里指的也可能是“腐烂”的概念,他和他的西班牙朋友们经常就此展开讨论,也在多件作品中涉及这一概念。</p> <p class="ql-block">放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萨尔瓦多·达利 (1904-1989) </p><p class="ql-block">《无题(构图含人物与船)》</p><p class="ql-block">约1938年</p><p class="ql-block">纸上钢笔和墨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萨尔瓦多·达利(1904-1989) </p><p class="ql-block">《无题(构图含苏打水虹吸管)》,</p><p class="ql-block">1937年</p><p class="ql-block">纸上钢笔、墨水和水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萨尔瓦多·达利 (1904-1989) </p><p class="ql-block">《无题》</p><p class="ql-block">1936年</p><p class="ql-block">纸上铅笔</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朵拉·玛尔 (1907-1997)</p><p class="ql-block"> 《乔治·于涅肖像》</p><p class="ql-block">1934年</p><p class="ql-block">明胶银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世纪30年代,朵拉·玛尔在巴黎拥有一家摄影工作室,她与超现实主义团体的合作从1934年一直延续到1939年战争爆发前。她为超现实主义团体的成员拍摄肖像照,其中就包括这张于涅的照片。她与保罗·艾吕雅关系尤为亲近,后者于1935年介绍她与毕加索相识。在接下来的8年中,她一直是毕加索的伴侣,拍摄他创作过程的方方面面,包括毕加索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格尔尼卡》(1937年)的创作过程,纪念在西班牙内战期间毫无防御却遭轰炸的小镇巴斯克。二战后,她定居法国南部,更多地转向绘画创作。 </p> <p class="ql-block">放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乔治·于涅 (1906-1974) </p><p class="ql-block">《艾尔伯图斯·麦格务斯自动机的自动肖像》</p><p class="ql-block">1938年</p><p class="ql-block">纸上墨水</p> <p class="ql-block">放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马克斯·恩斯特与拼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29至1934年间,马克斯,恩斯特创作了三部拼贴小说:《一百个无头</p><p class="ql-block">的女人》、《一个小女孩梦见戴面纱》和 《仁慈的一周》。</p><p class="ql-block">本展柜展示的是(《仁慈的一周》1934年).该作品由182幅拼贴画组成,是恩斯特在意大利度假三周期间突发奇想完成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马克斯·恩斯特 (1891-1976) </p><p class="ql-block">《无题(<仁慈的一周>未发表的拼贴画)》</p><p class="ql-block">1934年</p><p class="ql-block">两幅卡纸版画拼贴</p> <p class="ql-block">放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安德烈·布勒东 (1896-1966) </p><p class="ql-block">《资产阶级社会的衰落》</p><p class="ql-block">约1935-1940年</p><p class="ql-block">纸上拼贴</p> <p class="ql-block">放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安德烈·布勒东 (1896-1966) </p><p class="ql-block">杰奎琳·兰巴 (1910-1993) </p><p class="ql-block">伊夫·唐吉 (1900-1955) </p><p class="ql-block">《精致的尸体》</p><p class="ql-block">1938年</p><p class="ql-block">纸上拼贴</p> <p class="ql-block">放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身着潜水服和头盔的达利,与艾吕雅夫妇、E.L.T·梅森斯、 戴安娜·布林顿·李、鲁珀特·李在伦敦国际超现实主义展合影 </p><p class="ql-block">1936年</p><p class="ql-block">1994年在国家遗产纪念基金和英国艺术基金协助下购得 (作为彭罗斯档案馆的一部分) ,现藏于苏格兰国立现代艺术档案馆。</p> <p class="ql-block">放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萨尔瓦多·达利 (1904-1989)、</p><p class="ql-block">爱德华·詹姆撕 (1907-1984) </p><p class="ql-block">《龙虾电话》</p><p class="ql-block">1938年</p><p class="ql-block">彩绘石膏、老式拨盘电话</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龙虾电话》是超现实主义艺术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是典型的“辅助现成品”(或达利所说的“具有象征性的物品”): 一件日常之物, 即一部电话,以特定方式对其进行改变,赋予其全新的意义。1938年初,达利曾展出过这件作品的另一个版本,其中用到了一只真的龙虾。同年7月,当时他与英国赞助人爱德华·詹姆斯相聚,一时兴起决定为詹姆斯的住宅制作真的能使用的龙虾电话。詹姆斯委托他制作了11个石膏龙虾 (7只白色,4只红色), 每一只龙虾都能完全贴合电话听筒。</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侧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汉斯·贝尔默 (1902-1975) </p><p class="ql-block">《无题》</p><p class="ql-block">约1935-1936年</p><p class="ql-block">黑纸上墨水和拼贴</p> <p class="ql-block">放大</p> <p class="ql-block">局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汉斯·贝尔默 (1902-1975) </p><p class="ql-block">《玩偶》</p><p class="ql-block">1933-1935年</p><p class="ql-block">明胶银印</p> <p class="ql-block">放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雷尼·马格利特 (1898-1967) </p><p class="ql-block">《笨拙者》</p><p class="ql-block">1935年</p><p class="ql-block">纸上水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雷尼·马格利特 (1898-1967) </p><p class="ql-block">《黑旗》</p><p class="ql-block">1937年</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伊夫·唐吉 (1900-1955) </p><p class="ql-block">《过剩的丝带》</p><p class="ql-block">1932年</p><p class="ql-block">木板油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幅小画刊印在重要的超现实主义期刊《为革命服务的超现实主义》 的最后一期。此后多年,这幅画便一直被视为唐吉创作的转折点。至此,除了梦境股的氛围或水下景观,唐吉的创作转向一种舞台式布景,其中充满各种小型的非人类形象,它们的形态各不相同,但每一个都具有独特的雕塑感。 它们在前景中一字排开,投下长长的影子,好比舞台上的演员。唐吉或许受到1930年摩洛哥之行的影响,在那里他看到了沙漠以及阿特拉斯山脉独特的岩石景观。此外,在巴黎与阿尔贝托·贾科梅蒂和让·阿尔普的密切接触以及他们的新雕塑作品或许也对他产生了影响。唐吉甚至在这一时期开始尝试雕塑创作。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马克斯·恩斯特 (1891-1976) </p><p class="ql-block">《生活乐趣》</p><p class="ql-block">1936年</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初看之下,画面中葱郁的绿叶与植物茎部开出的白花洋溢着田园牧歌气息。 远处,一名女子与一头大型动物和谐相处。但凑近一看,绿植丛中暗藏着不少看起来十分凶狠的昆虫和动物,个个牙齿锋利,战斗似乎一触即发。作品标题或许是对马蒂斯名画的某种反讽,在那幅同名画作中,人们沉溺于感官世界的俗趣,彼此融洽谐乐。但在恩斯特的画作中,远处隐约的和谐似乎马上要被一场生死大战粉碎。恩斯特当时住在法国,但他毕竟是德国人,深知自己的祖国已被纳粹统治了3年之久。纳粹信奉的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适者生存思想,而不是普遍的社会和谐。恩斯特在画中所描绘的让人感受到了某种不祥的预兆,战争和暴力即将吞噬德国和欧洲大部分地区。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米勒 (1907-1977) </p><p class="ql-block">《保罗·德尔沃,布鲁塞尔,1944年》 </p><p class="ql-block">黑白照片</p><p class="ql-block">(遗作印制)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完成前线报道任务后,米勒继续留在欧洲记录战后的各种事件。她的报道发表在英国版和美国版的《Vogue》杂志上。1944年11月,她在布鲁塞尔待了几天,发现自己“最钟爱的比利时现代画家们身体十分健康"。这张照片中的超现实艺术家保罗德尔沃站在他的巨幅画作《红色小镇》(1943-1944年) 后方。米勒观察到,“最近几个月的占领和入侵行为促使他画了囚犯和骷髅的形象。" </p> <p class="ql-block">放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托伊恩 (1902-1980) </p><p class="ql-block">《森林的消息》</p><p class="ql-block">1936年</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托伊恩是捷克超现实主义团体的创始人和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森林的消息》 是托伊恩创作的尺幅最大、最重要的作品。画面中是一只巨大的蓝鸟,浓郁绚烂的颜料层层厚涂,与背后的神秘森林相映成趣。自然力量对人类世界的影响是托伊恩创作中反复出现的主题,苍凉却富有梦境色彩的景观中,有女孩、 女性形象碎片(如这幅画中) 以及鸟儿等。她们仿佛都来自梦中(也可能是噩梦),暗示一种强烈的焦灼感,但托伊恩一贯不对自己的作品做出任何诠释。 1923年春,坐在咖啡厅的艺术家决定不再使用自己的本名,而以一个不分性别的名字代替,最后决定使用托伊恩这个名字。很难说这个新名字是源自法国大革命时期对“公民”(Citoyen)称呼的缩写,还是源自捷克语“是他” 这句短语,也可能兼而有之。但从名字的选择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艺术家希望让名字不再受性别限制的强烈愿望。 </p> <p class="ql-block">放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爱德华·贝尔德 (1904-1949) </p><p class="ql-block">《维纳斯的诞生》</p><p class="ql-block">1934年</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特里斯特拉姆·希里尔 (1905-1983) </p><p class="ql-block">《架线塔》</p><p class="ql-block">1933年</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保罗.纳什 (1889-1946)</p><p class="ql-block"> 《象征》</p><p class="ql-block">约1929-1930年[背面:风景中的树(未完成),约1927-928年]</p><p class="ql-block"> 布面油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罗兰德·彭罗斯爵士 (1900-1984) </p><p class="ql-block">《无题》</p><p class="ql-block">1937年</p><p class="ql-block">卡纸上拼贴、水粉和铅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罗兰德,彭罗斯最早期用明信片拼贴创作而成的作品之一。这些新颖的拼贴作品是他对超现实主义艺术最重要的贡献。立体派和超现实主义艺术家都大量使用拼贴手法,但重复使用同一图像却是一大创新。艺术家雷尼·马格利特对这些作品尤其推崇,他曾在《伦敦公报》中写道:“罗兰德·彭罗斯想用全新的方式来阐述(色彩)问题: 直到现在……色彩只是被用来创造物体形象,别无他用。但是,如果我们尝试用物体的形象来创造色彩,那又会怎么样呢?……此事影响深远。这意味着色彩和形式之间存在着功能互依性: 有时是色彩承载形式,有时是形式承载色彩。”除了拼贴,彭罗斯在这幅作品中还用到了“拓印”手法,将纸张放在木头上,用铅笔涂擦以提取其纹理。彭罗斯是马克斯·恩斯特的密友,他正是跟恩斯特学习的此技法。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阿尔贝托·贾科梅蒂 (1901-1966) </p><p class="ql-block">《被割喉的女人》</p><p class="ql-block">1932年</p><p class="ql-block">青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贾科梅蒂最具感染力也最令人心神不宁的雕塑之一。女人的形象看似奄奄一息——她的身形像一只危险的昆虫,比如蝎子、螳螂或蜘蛛。右腿在腰部下方曲起,形成极具攻击性的尖刺胸肋。随着她的喘息,长长的喉咙上可以看到一道小切口,我们越看越觉得这具雕塑变得越意味不明。拱起的身体可以看做是一个陷阱——机关已启动,一旦触发就会砰然关闭。这或许意指雌螳螂在交配时会吃掉雄螳螂的头。与展览中其他贾科梅蒂的雕塑一样,作品中可以旋转的种荚在诱导观众与其动。这种可能性增加了观者的焦虑: 我们随时可能落入陷阱。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阿尔贝托·贾科梅蒂 (1901-1966) </p><p class="ql-block">《被制喉的女人》</p><p class="ql-block">约1932年</p><p class="ql-block">纸上钢笔和墨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萨尔瓦多·达利 (1904-1989) </p><p class="ql-block">《痛苦的信号》</p><p class="ql-block">约1932-1936年</p><p class="ql-block">木板油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0年加入巴黎超现实主义团体前,达利已经是一位享有国际声誉又富有争议的艺术家。与大多数超现实主义者不同,达利没有通过“自动”或偶发的实践手法来进入潜意识。他会细致地思考画面细节,落笔精谨细腻。他进入潜意识的途径是有意识地误读现实,通过严肃认真地对待偏执妄想,来颠覆人们对世界的常规认知——他称之为偏执狂批判手法。他的画面中有些部分可以从两个或多个角度去看,这是艺术家刻意为之。在这幅画中,女人的头发也可以看成是一张长着蒜头鼻的老年男人的脸。当我们只看到女人的时候, 这个场景是典型的男人的幻梦;而当女人变成老人,这种幻想瞬间被打破了。</p> <p class="ql-block">放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伊夫·唐吉 (1900-1955) </p><p class="ql-block">《再不重来》</p><p class="ql-block">1939年</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9年至20世纪晚期</p><p class="ql-block">流亡期和战后的超现实主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利奥诺拉·卡林顿 (1917-2011) </p><p class="ql-block">《马克斯·恩斯特肖像》</p><p class="ql-block">约1939年</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p> <p class="ql-block">放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多萝西娅·坦宁 (1910-2012) </p><p class="ql-block">《七种鬼魅险境》</p><p class="ql-block">1950年</p><p class="ql-block">6幅石版画原作,1幅复制印刷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多萝西娅、坦宁在棋桌旁</p><p class="ql-block">1989年</p> <p class="ql-block">《原始座椅》,1982年</p><p class="ql-block">布料、软垫木椅、羊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多萝西娅·坦宁 (1910-2012) </p><p class="ql-block">《生活画》</p><p class="ql-block">1954年</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米勒 (1907-1977) </p><p class="ql-block">《约瑟夫·康奈尔, 纽约,1933年》 </p><p class="ql-block">黑白照片</p><p class="ql-block">(遗作印制) </p> <p class="ql-block">放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约瑟夫·康奈尔 (1903-1972) </p><p class="ql-block">《无酒(鸟箱)》</p><p class="ql-block">约1948年</p><p class="ql-block">玻璃面木箱,带电灯,内置综合媒材组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约瑟夫·康奈尔从未上过艺术学校,也从未去过欧洲,在纽约法拉盛的家中过着平静的生活。事实上,他是超现实主义领袖安德烈·布勒东最为欣赏的未经训练、未受圈内影响的艺术家的典型代表。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未从自己的所见所闻中获取灵感。他接受能力很强,深知如何发挥他的内在天赋。1931年, 他在纽约一家画廊看了马克斯·恩斯特的拼贴画展,之后就开始创作自己的拼贴画和集合艺术作品,并于次年展出。他看到了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们制作的建构物体,这些物体开启了情感和记忆的新世界。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 他开始创作“影子盒”结构,里面装满了他从纽约书店和旧货商店淘来的物件。 每一件物品都是精挑细选,唤起具有其个人独特风格的梦境世界。虽然康奈尔参加了超现实主义艺术展览,但他始终处于超现实主义运动的边缘位置,并否认自己是超现实主义者。 </p> <p class="ql-block">放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雷尼.马格利特 (1898-1967) </p><p class="ql-block">《世纪传奇》</p><p class="ql-block">1950年</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马格利特职业生涯中期创作的一幅重要作品(是4个版本中尺寸最大的一幅)。战后,他继续创造各种视觉谜题。他以传统的幻想方式来描绘这些图像,让不可能的梦中图像显得无比真实。在这幅画中,他以尺幅和材质作为游戏的对象,用石头“做”一把看起来十分普通的椅子。画面中我们看到了一把巨大的椅子,就像一座石碑;而另一把似乎为正常尺寸,叠放在这把巨型椅子上面。面对这幅画,我们不禁被两个方向所吸引: 双眼所见应当是可信的: 但同时,理性思维又告诉我们,所见是不真实的。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萨尔瓦多·达利 (1904-19 89) </p><p class="ql-block">《拉斐尔式的破碎头像》</p><p class="ql-block">1951年</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达利发展出“偏执狂批判法”来重新诠释现实,他就开始在自己的绘画中引入双重或多重图像。战后时期,对核战争的恐惧弥漫全球,达利对核物理开启的关于世界如何构造的新视角非常着迷。世界并非固态,也非不可渗透,而是比原子更小、不断运动中的粒子所构成。这推动了达利对多重意象的运用,他画了许多基于核爆炸意象的作品,这幅作品便是其中之一。终其一生,达利都是拉斐尔等古典艺术大师的忠实信徒,这幅画中的圣母头像,与罗马万神殿的内部结构融为一体,两者都是闻名退迩、亘古不变的文化象征。圣母头像爆炸成旋风般的细小碎片,这些碎片由达利痴迷的另一个素材构成: 犀牛角——因其以对数螺旋的方式生长,被视为神圣的起源之物。达利以此联想独角兽和贞洁,实现与圣母玛利亚形象的互文。 </p> <p class="ql-block">放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克劳德·卡恩肖像</p><p class="ql-block">(穿格子上衣在镜中的倒影),</p><p class="ql-block">1927年</p><p class="ql-block">泽西遗产收藏惠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米勒 (1907-1977) </p><p class="ql-block">《罗兰德·彭罗斯,伦敦,1949年》 </p><p class="ql-block">黑白照片</p><p class="ql-block">(遗作印制) </p> <p class="ql-block">放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罗兰德·彭罗斯爵士 (1900-1984) </p><p class="ql-block">《我的窗户看着斜向一边》</p><p class="ql-block">1939年</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米勒(1907-1977) </p><p class="ql-block">《享利·摩尔,伦敦,1943年》</p><p class="ql-block"> 照白照片</p><p class="ql-block">(遗作印制)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亨利·摩尔是二战期间官方的战争艺术家。在伦敦大轰炸结束两年后,米勒拍摄了这幅霍尔本地铁站的场景,重现了摩尔在德国空袭期间在伦敦地铁写生的情景。这是为吉尔·克雷吉导演和编剧的一部关于官方战争艺术家的电影纪录片而制作的场景,1940年8月摩尔曾在贝尔赛斯公园地铁站防空洞避难,他根据对此地的记忆绘制了一系列素描。 </p><p class="ql-block">摩尔出生于约克郡,被誉为20世纪英国最伟大的雕塑家之一。1921年,他获得伦教皇家艺术学院奖学金,并在那里结识了同为雕塑家的芭芭拉·赫普沃斯。 他的早期作品采用雕刻手法,充分考虑雕刻材料的特殊形状和质地。他摒弃了古典美的观念,崇尚生命力,古代雕塑和当时已然发展的欧洲前卫雕塑, 如让·阿尔普的作品,都对他影响颇深。摩尔坚定地秉承社会主义原则,相信自己的作品应为所有人欣赏。 </p> <p class="ql-block">放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马里恩.艾登斯 (1898-1995) </p><p class="ql-block">《战后》</p><p class="ql-block">1946年</p><p class="ql-block">板上油画</p> <p class="ql-block">放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伊迪丝·瑞明顿 (1902-1986) </p><p class="ql-block">《诱饵》</p><p class="ql-block">1948年</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瑞明顿1902年出生于英国菜斯特。她是一位鲜为人知的艺术家,1937年开始与英国超现实主义团体一起参加展览。通过自动书写和绘画实践,瑞明顿的作品不仅具有超现实色彩,而且深入探索生活在饱经战火的英国所产生的心理影响。在近40年的创作生涯中,瑞明顿创作过充满诗意的散文、神秘莫测的绘画和拼贴摄影,其作品尺幅普遍较小。晚年,瑞明顿逐渐转向摄影创作。 虽然她一生的艺术作品产量并不高,但她的技术十分精湛,作品画面洋溢着摄人心魄之美。瑞明顿对蜕变和再生等自然过程十分感兴趣,在作品中探索死亡、衰败、再生等主题。 </p> <p class="ql-block">放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约翰·彭伯顿 (1908-1960) </p><p class="ql-block">《自轰炸以来》</p><p class="ql-block">约1948年</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p> <p class="ql-block">放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利·学尔 (1898-1986) </p><p class="ql-block">《头盔》</p><p class="ql-block">1939-1940年</p><p class="ql-block">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阿尔贝托·贾科梅蒂(1901-1966) </p><p class="ql-block">《要丢弃的不愉快物体》</p><p class="ql-block"> 1931年</p><p class="ql-block">木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换个角度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