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石家庄是我多年想去的地方,特别对西柏坡“三大战役指挥部旧址”的战略位置,更感兴趣。想实地考察古战场与《堪與学》是否同道,从学术的角度来消除人们对堪與(风水)的不同认知。</p><p class="ql-block"> 2024年4月23日受河北广播电视台文旅之声总监侯亚均的邀请,从北京乘高铁到达石家庄已经早上10点半,是亚均开车来接的我,从高铁站出来一路上所见到的城市,给我想象的差别太大了,跟落后的沈阳城市建设差不多,离首都北京只有200多公里的石家庄如此落后,不可思议!</p><p class="ql-block"> 石家庄市地处河北省中南部,东与衡水市接壤,南与邢台市毗连,西与山西省为邻,北与保定市交界,位于首都北京西南方向,距离北京市主城区283千米。</p><p class="ql-block"> 石家庄市域跨太行山地和华北平原两大地貌单元。西部地处太行山中段,面积约占石家庄市总面积的50%。东部为滹沱河冲积平原,辖区内大地构造,属山西地台和渤海凹陷之间的接壤地带,地势东南低西北高,差距大,地貌复杂。西部太行山地,海拔在1000米左右,地势高耸,京广铁路以东为华北平原的一部分。东部平原,按其成因属太行山山前冲洪积平原,海拔一般在30-100米。</p> <p class="ql-block"> 太行山脉,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娲山,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太行山脉整体上位于华北板块的中部,地理位置为北纬34°35′—40°19′,东经110°15′—116°27′,呈北北东—南南西方向延伸,直到山西陵川县南部转为东西走向,全长约500千米,宽约40—50千米。</p><p class="ql-block"> 太行山脉海拔一般为1000—1500米,最高山段为北段与中段,在2000米以上。相对高差200—1500米。太行山脉主峰为小五台山,海拔2882米,最高峰为五台山,海拔3061.1米北端最高峰为小五台山,海拔高2882米;南端高峰为陵川的佛子山、板山,海拔分别为1745米、1791米。</p><p class="ql-block"> 太行山曾作为战略基地,开辟了晋察冀、晋冀鲁豫等根据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太行山人民抵抗日军的进攻,建设根据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 西柏坡位于华北平原和太行山的交汇处,地形特点是三面环山、一面环水,西边靠近太行山,东边面向冀中平原。这个地区呈现马蹄状的山坳,地势险要,既有向阳的位置,又易于防守,适合在危机时刻撤退到山里,同时在条件有利时便于向城市进军。</p><p class="ql-block"> 西柏坡三大战役指挥部旧址,按北方的地理条件,布局居住环境坐北朝南,子山午向与《堪與》(风水)是同理的,午方的岗南水库是吉利之水。</p><p class="ql-block"> 西柏坡陈列展览馆坐西北朝南,乾山巽向也是同理的。贫道考察过全国不同地区,不同战役古战场的指挥部,所在的地理位置都是藏风聚气,通风透气,进可攻退可守的绝佳好位置(风水宝地),这充分的说明《堪與》不是封建迷信是科学的。</p> <p class="ql-block"> 石家庄三雄镇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具体位置在石家庄的北面,并与石家庄市区相连。</p><p class="ql-block"> “三关雄镇':古代正定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明代洪武年间在正定设“真定卫”,作为真定、保定二府驻军的最高军事指挥机构,管辖保定、真定、河间、顺德、大名、广平六府。 真定卫控制着紫荆关、倒马关、龙泉关三大关 及娘子关、井陉关等关隘的“三关雄镇”,是北方兵力很强的一座军事重镇。从西南面屏护着北京城的安全,“京师的南大门”在这时叫响。明正统、隆庆年间重新修缮正定城墙时,就把“三关雄镇”镌刻在了南城门,而与之呼应的把“屏护神京”刻在了北城门上。</p><p class="ql-block"> “镇”:指重要或险要的地方,或在边境驻兵戍守之地。</p><p class="ql-block"> “关”:最早的意思是门栓,后来引申为关隘、关口、要塞之意。</p> <p class="ql-block">九省通衢的含义是:</p><p class="ql-block"> 九省通衢并不是实指通往九个省份,而是对交通上极其便利之地的形象描述。这个词用以形容四通八达之地。</p><p class="ql-block"> 从字面意义上讲,“九”常常被用作虚数词,表示极多;“省”则代表行政区划单位;“通”意味着沟通或交通;“衢”指的是道路、渠道。“九省通衢”因此可以理解为许多省份都能通过此地相互通达的意思。</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一些重要的城市因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而被称为“九省通衢”。例如武汉因地处长江中游,水陆交通便利,可西达巴蜀(四川),东至吴越(江苏浙江)等地,故有此称誉。但请注意这并不特指某个城市或省份,河南、山东、湖北、江南、安徽等地都有此称呼的城市存在。</p> <p class="ql-block"> 从图中就能看出三大战役的指挥部,选择在石家庄的西北乾位,华北平原和太行山的交汇处,三面环山、一面环水,西边靠近太行山,东边面向冀中平原。</p><p class="ql-block"> 这个地区呈现马蹄状的山坳,地势险要,既有向阳的位置,又易于防守,适合在危机时刻撤退到山里,同时在条件有利时便于向城市进军。</p><p class="ql-block"> 石家庄“三关雄镇”,“九省通衢”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毛泽东同志和中共中央在西柏坡领导了全国的土地改革运动,并在这里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为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 西柏坡精神,包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严守纪律、团结一致,谦虚谨慎、实事求是,依靠群众、为民创业,艰苦奋斗、不断革命等内涵,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时期铸就的精神丰碑。</p><p class="ql-block"> “两个务必”思想——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是西柏坡精神的核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面对未来挑战的决心和态度。 </p><p class="ql-block"> 在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关键时刻,毛泽东同志通过“两个务必”的思想,警示全党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强调革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预示着更加艰难的长征。</p><p class="ql-block"> 西柏坡精神不仅是革命时期的宝贵财富,也是新时代共产党人保持政治本色、战胜艰难险阻的重要法宝。它激励着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p><p class="ql-block"> 综上所述,西柏坡在中国革命历史中不仅是一个地理位置,更是一个象征着革命精神、勇气和智慧的地方。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人民为自由和解放所进行的英勇斗争,以及在胜利面前保持清醒头脑的决心和智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