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故里---小垴,我来了!

志存高远

<p class="ql-block">  ---- 山西省知青作者赵志、五一长假期间游访襄垣古韩镇小垴村侧记:</p> <p class="ql-block">  前些年就有去长治襄垣知青故里的想法,早在2016年长治市红色文化研究会成立之时,会中的襄垣籍张苗老师就邀请过作者去,但因工作忙,没能去成。后来在山西省知青创业文化研究会的成立大会上,又遇见同为理事的戴国庆老师,他的老家就是襄垣戴家庄人氏,他热情地邀请作者去襄垣玩,并说亲自带作者前往,也因有事没有去成。再后来就是三年的疫情,更没有去。今年的五一长假,作者不愿意长途旅游,便选择了近处游:要去一趟小垴。五月二日上午,作者在长治高铁东站坐上连云港~太原南3148次旅客列车,一站便到了襄垣东站。圆了作者十多年前的一个寻访梦!</p> <p class="ql-block">  在前往襄垣的火车上,作者打开手机搜索了一下小垴村的情况:</p><p class="ql-block"> 小垴村:襄垣县古韩镇小垴村距县城约5.5公里,位于浊漳河南岸,全村村民居住在海拨高度870米--960米的黄土丘陵上,海拨最高处为桃后山山顶海拨高1022米,海拨最低处位于桃后山北坡龙骨湾河滩802米,辖区总面积5.6平方公里,约合8400亩,耕地总面积722亩,退耕还林576亩,森林覆盖26%,以针叶林及针、阔混交林为主。</p><p class="ql-block"> 地理:面积 5.6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 所属地区 :襄垣县,耕地面积722亩。</p><p class="ql-block"> 该区域植被保护极为完好,是人们郊游的好去处,靠近浊漳河南岸有一处独特的黄土地貌特征。</p> <p class="ql-block">  下了火车,从襄垣高铁东站走出来,正好遇见一出租司机师傅上前来问作者,作者说要去小垴的知青故里。“啊,这位大哥,那你一定是知青吧,一看就有这种知青情结,不然的话这大五一的,人们都是去人多的地方,肯定不会选择去这里”。作者说:“是的!”随后双方谈好来回的车费后,司机便拉上作者直奔城关镇的小垴村驰去。</p> <p class="ql-block">  从大道往南开出不到百米远,就到了古镇的漳河边。这时司机师傅对我说:“我下去洗一洗毛巾,你也可以拍张照片。”于是,我就留下了以下三幅景片:</p> <p class="ql-block">  再往前一直开,车子上坡下坡,快速地在山中的丘岭地带前行,山路也越来越窄。等走到山半中一十字路口时,有一拦杆拦住了去路,路旁的小房子里传出请下车登记的喊声;作者急忙下车,走到门卫处进行了登记后,护林员大爷给我们放行了栏杆,说前面还有三里路,作者选择先去小垴的知青旧居处参观。</p> <p class="ql-block">  在过了拦杆的路上,司机师傅对作者说:“王家峪是太行山西麓的一个山谷,“峪”本身是个会意字,意思就是山谷。小山村的窑洞汇聚在山谷腹地的山坳里,田地环绕村庄挂在四面高山上。东岭、南岭、北岭、西坡凹、二阶圪梁、老爷岭……所谓二阶圪梁,是两级台阶的山梁。呼哧带喘攀上第一级山梁,高耸入云的第二阶山梁还立在前面,二阶圪梁背后是层峦叠嶂的老爷岭”。</p> <p class="ql-block">  出租车司傅在村西处的大庙前停下。</p> <p class="ql-block">  到啦,作者便向知青旧居处走去。</p> <p class="ql-block">  再往前走,看见大树下有一小女孩在写作业,作者向她问了个路。她用手指着说:“就在这下面!”</p> <p class="ql-block">  此时小垴村的槐花正开盛开!</p> <p class="ql-block">  走了不到五十米远,便来到当年北京知青的住过的旧窑洞前。作者向窑洞躹了一个躬后并说:“当年的北京十六位知青大姐大哥哥们,北和知青小弟来看访您们来啦,赵志向你们学习,向你们致敬!”</p> <p class="ql-block">  作者说完在参观的中间,只见一老汉从最东边的窑洞出来走向前,作者问他,才得知他姓胡,是这六孔窑洞的主人。据他给作者讲:“自从北京娃们走后,那时他便以六百元的价格买下了这一排窑洞,而且居住至今。”作者连忙向他老人家伸出大母指,夸赞他为知青们做了一件大好事。为保护知青古建做出了贡献!</p> <p class="ql-block">  下图为胡大爷居住的当年知青窑洞内。</p> <p class="ql-block">  看罢知青旧居窑洞,我又向胡大爷问起了这个村是怎么来的?只见他停了一下,给我访起了这村落的由来。这个村的祖辈是300年前从河南林县逃荒过来的。先人们刚到这里落脚的时候,满山都是大树、藤蔓、树圪针(灌木丛)和荒草,沟里一年四季溪水奔流。豺狼花豹大白天就来撕扯他们饲养的牛羊,猴子山猪轮番祸害村民的庄稼。先人们伐树砍藤,放火烧山,赶走豺狼花豹,杀死山猪猴子,开路垦田,创建起自己的家园。此后,一代又一代,接茬战天斗地,直到入了农业社,逢上大跃进和三年饥荒,原始森林终于被开垦成了荒山秃岭,山上没了树,沟里断了水,薄地长不出多少粮食,树皮草根也吃净了。毛主席号召全国农业学大寨,又掀起了再造山河的热潮,那时才正是村里最红火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  过了一会儿,作者告别了胡大爷,又向村中的知青驿站走去,并进入大门开始了参观。</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几排窑洞都是该村新修建的,他们为了打造红色旅游,精心打造了知青驿站这一品牌。凡是来比游玩的人们可以住在这宽廠明亮的窑洞内,窑里有床,有桌椅,有衣柜,有洗手间,还有被子,并且还有娱乐间,餐厅等等。如有知青们来此游玩,就可以生火做饭,生活用品一应俱全。说实话,这种创意还真的不错,如今城市里工作节奏快了,如能邀三五好友,来此体验一下当年知青生活,放慢生活节奏,小住片刻,放松心情,这里还真得算称得上是个世外桃园呢!</p><p class="ql-block"> 作者在这里为小垴村点个赞!他们的做法是超前的,他们振兴乡村的理念是正确的,他们应是全县、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农村学习心榜样!</p> <p class="ql-block">  作者坐在窑里的床边先感知体验一下:</p> <p class="ql-block">  从知青旧驿站出来,作者又乘车返到登记处,又往北开,不到一千多米,便到了小垴村大队部,也是知青故里的所在地,作者下车后便认真地参观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襄垣县八庄公社小垴大队 </p><p class="ql-block">北京知青到此插队(16人)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张淑华 宁志强 蔡风霞</p><p class="ql-block"> 蒋亢祖 冯秀荣 刘立荣 </p><p class="ql-block"> 张之勤 刘显耀 刘瑞林 </p><p class="ql-block"> 韩 玲 姚成英 王廷国 </p><p class="ql-block"> 孙果清 张金立 于桂荣 </p><p class="ql-block"> 宋玉霞</p> <p class="ql-block">  (下图为北京知青蒋亢祖,参加工作以后重返小垴村故地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  作者一边参观着,脑海里不时闪现出如下联想:小垴,今天我终于来了,来到了你这个景色美到极致的山乡,在激情荡漾的那个年代,这里曾经住过16位北京知识青年。小垴,这个景致美不胜收的地方,曾经留下了一代人难以忘怀的记忆;知青旧居,这一排六孔窑洞,现在仍然述说着当年知青们的辉煌!</p><p class="ql-block"> 五十年前,满怀激情的作者,也与你们16位一样,怀揣着对革命的无限憧憬与向往,积极投身到长治县北和这个最需要自己的地方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和缎练。岁月如歌,知青精神永在!</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多么勇敢,当时年纪那么小,便离开熟悉的城市,离开自己的家园,还有最亲的爹娘;我们是多么坚强,想尽一切办法都要来到小垴与北和这俩个最为艰苦的地方。作为一名北和知青,一名太行知青,一名山西省知青,我与你们有着同样的感受和理想。你们在此生活战斗了几年后,虽然都又返城了,但知青青春永在,知青万岁……</p> <p class="ql-block">  在参观间隙,作者站在知青故里前,又问起了当地的这个司机师傅:“师傅,你每天开车哩,也对当地特别了解,如今没有了人民公社和生产队,村民们怎样种地?”只见这师傅用着正宗的襄垣话说道:“现在农民可不像当年只有土里刨食一条路,种不种地,都是自家做主,因地制宜。山里耕种条件差的村退耕还林;平川一带耕地、播种、收庄稼都雇用农业机械了,也更讲究科学种田。一是普遍采用良种;二是改变传统耕作习惯,以前伺弄土地只会下笨功夫,强调犁三遍、锄三遍,虽然听说过免耕法,但没人敢用,现在普遍用上了免耕法;三是施化肥讲究科学配方,施有机肥,主要依靠秸秆还田:机器一边收割,一边脱粒,一边把秸秆粉碎就势翻盖到土壤下。产量远远超过四、五十年前的襄垣那个年代。所以种粮的人要在农机劳务市场挑选最合适的公司,只要签好合同,准备好应时的农资,周转好钱款,就尽可以放心去经营其它的致富营生”。</p> <p class="ql-block">  参观中,作者还为以下二人点大赞:一是不忘初心 、回报家乡的王志优。</p><p class="ql-block"> 王志优,小垴南坪人,现任襄矿集团副总,水碾沟煤矿矿长,走出小垴,不忘家乡,几十年来,一直在尽个人最大努力为村里解决就业问题,先后把小垴村40余人介绍进煤矿上班,40余人的背后就是40余户家庭,在小垴村人心中,王志优就是恩人和亲人。</p> <p class="ql-block">二是见义勇为敢于担当的王志生:</p><p class="ql-block"> 2013年秋季的一天下午,王志生与儿子割完大豆后回家,路过邻居街门时发现一陌生人神色可疑,于是上前问询,陌生人立即发暗号给在邻居家里偷东西的窃贼准备逃走,王志生与儿子一同上前拦截,四人发生混战,在打斗中,窃贼用镰刀把王志生鼻子、胳膊、手臂等部位划伤,但王志生父子并没有胆怯害怕,而是不畏强敌,坚决应战,后虽放风人骑摩托逃走,但擒获了窃贼并扭送至公安派出所,在检察院提起公诉时还主动出庭作证,不仅保护了邻居的财产安全,而且还传递了见义勇为的正能量,展示了正直担当的优秀品质,是小脑村人心目中的正真好人。</p> <p class="ql-block">  作者参观完知青故里,又从前院绕过,走上了后面的山丘上。这时已是中午时分,只见山上有一喷泉正在喷着水,周围有三、四个帐篷,帐篷里有许多年青人在做野外烧烤。</p> <p class="ql-block">  作者又返回知青故里前的前边,见路的南边也有几拔前来参观的人群,也在欢用午餐。这里没有饭店,作者让司机开车往回返。</p> <p class="ql-block">  游访完小垴村,司机师傅原路又把作者送回到襄垣东站,在旅客候车大厅买了点吃的,后又等了一个多小时候,作者乘坐上太原南~郑州的3353次旅客列车胜利返回,结束了这一次的红色之旅。</p> <p class="ql-block">  在返回长治的列车上,作者回想当天的参观情景,大脑里闪现出如下感想:当年太行山区村村扭着老百姓战天斗地学大寨,多少次抓农村基层干部的反面典型,大会批、小会斗,五花大绑挂牌游乡,发狠心要粮食亩产“达纲要、过黄河、跨长江”,上面逼迫着村干部表态:“同是一个天,同是一个地,同是一个太阳照,同是毛泽东思想来领导,大寨办得到,你们为什么办不到?”但依然无法摆脱贫困,无法解决人们的饥饱,无法改变与贫困伴生的文化上的蒙昧和民俗的落后。总设计师主持改革开放,政策一变,岂止老百姓的生活开辟出了新天地,人们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也迅速地走向了新时代。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率领下,全国人民的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已的手中;在世界“粮荒”威胁全球的今天,中国不但粮食价格稳定,而且储备充裕。新闻联播说我国连续多年粮食丰收,去年超过多少万亿斤。中国的粮食储备库存水平比世界平均水平多一倍。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养活自己,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依靠自己解决吃饭问题,就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更值得思考的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已经大量流入城市经商务工,村里只剩下一些老人和留守妇女种田,因为退耕还林,还减少了耕地,生产的粮食却比青壮年劳动力都捆在农村“学大寨”的年代还要多,这奇迹究竟是怎样发生的?不是这次到襄垣小垴村来看个明白,在自己家中恐怕是做梦都想不出来的。今天不虚此行……</p><p class="ql-block"> 最后口占五言小诗一首如下:</p> <p class="ql-block"> 五一到知青故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 / 赵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五一到襄垣,知青故里游。</p><p class="ql-block"> 槐花遍地开,旗高蓝天头。</p><p class="ql-block"> 黄土奇岭秀,崖畔漳水流。</p><p class="ql-block"> 小垴景色美,来此更风流。</p> <p class="ql-block">作者筒介:</p><p class="ql-block"> 赵志,网名志存高远;郑州铁路局太焦铁路人。1974年4月至1976年7月曾在山西省长治县北呈公社北和大队插队;现为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会员;长治市作家协会会员;长治市红色文化研究会成员;太行文化旅游促进会顾问;山西省知青文化创业研究会理事;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员;鲁迅高研班成员;中华作家网终身签约作家;中华作家联盟终身院士;中外文学艺术文学院终生院士;曾获第二届长江文学奖暨中华“孝亲杯”全国文学大赛十大作品;华夏杯第二届“相约七夕”全国爱情诗华夏精英奖;《世界爱情诗刊》金奖;新诗收入中国《最美爱情诗经》第二部、《百家诗选》、《中国诗歌百佳精英作家》等;“李白杯”2021全国诗人节奖章;第三届长江文学奖暨2021年中国百年魅力诗歌大赛银奖;六大微刋2021年度十大文学人物;2022年十大年度桂冠精英;2023年四月炎黄杯中外文学艺术精英赛金奖;2023年7月全国第十届“母亲杯”大赛一等奖;2023年12月新获“第二届中国文化传承与发展高峰论坛西湖新浪潮诗会现场诗会奖章”,新获“2023陶渊明杯中国文学艺术大赛当代诗歌散文一等奖”。主要著作有《晋城北车站志》、《春华秋实》、《远去的荷塘》、《太行拾贝》、《我在北和当农民》、《我的铁路情结》等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