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示范课

小龙女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龙俊华老师:在2024年春凤凰县送教下乡活动中,您执教示范课《荷叶圆圆》。特发此状,以资鼓励。”桌上放着县教体局发的荣誉证书,前段时间上示范课的经历涌上心头,久久难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起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19年9月,我离开了站了22年的语文课堂。到现在,已经5年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按照学校工作计划,4月12日要到新场小学开展“送教下乡”的活动,教科室要我上一堂童话示范课,理由还让我不好拒绝:一是送教下乡党员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我这个党支部书记,肯定要一马当先。二是高级教师每个学期要上一堂示范课或是讲座,这次送教下乡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不能错过。三是平时评课讲的头头是道,自己上课应该很精彩。四是我是县里第二、第三届语文学科带头人,还有3年国培培训师的经历,更有“一师一优课”部级优课的高光时刻,大家很期待能听到这么优秀老师的课。五是学校是省“童话引路”基地校,作为基地校的校长,要为这项工作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这么几顶高帽子一戴,我脑壳还是很清醒的,能够重回语文课堂,我的内心充满了期待,可是想到已经5年没上语文课,多少还是有些发怵。那些曾经自我感觉辉煌的时刻,都已经翻篇了,要想上好一堂课,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教科室的工作,应该鼎力支持,上就是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选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忙碌而慌乱的准备阶段从选课开始。光是选课题就让我脑瓜痛,因本次的主题是“童话引路”,所以我重点看的是一二年级下册的童话课文,本次送教的韩蔓琳老师上二年级,为了避免跟她同一个年级,我就选择一年级。后来,又徘徊在《荷叶圆圆》和《要下雨了》这两篇课文中。《荷叶圆圆》是一篇轻松活泼的童话散文,通过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的几段话语,展示了夏天池塘的美丽,最适合培养想象能力和说话训练。《要下雨了》是一篇有趣的科普童话,通过小白兔与燕子、小鱼和蚂蚁的对话,讲了下雨前这些小动物的活动特点及发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三段对话的表达方式也基本相似,适合进行分角色朗读和语言训练。由于不了解新场一年级学生学情,怕课文太长了时间不够,我最后还是选择了篇幅较短的《荷叶圆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备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接下来,就是备课了。网上现成的资源有很多,但我更喜欢自己先跟课文搞好关系。我熟悉课文的方法就是读,读,读,再读,读是语文老师的不二法宝。然后再根据课后的作业,想想上课的重难点和要达成的目标。接着就是自己写初稿后再看看名师课堂是怎样设计的,与自己的设计对比,根据需要增补一些流程和删除一些不必要的。我发现,备课的过程就是不断做加法,再不断做减法的过程。一开始,总想着要讲很多的内容,要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丰富课堂形式,怕自己的课堂不够精彩,但是在磨课和课堂实践中,会发现想展示的东西太多,而课堂时间就只有那么多,可能会导致蜻蜓点水、一笔带过、泛泛而谈。这一次,原本有安排了整篇课文的演绎,但是考虑到时间和一些其他因素,最后还是放弃了演一演这个环节。​就这样加加减减,缝缝补补,忍痛割爱,第一稿的教案出炉了。因为准备要试教,所以我也做了PPT。希沃白板5真是老师的好帮手,里面有太多精美的现成PPT,虽然不能直接拿来就用,但是能借鉴的太多了,根本不用我做,只要把需要的课件部分做一个整合就可以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试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教科室对送教下乡的课要求的很严,组织精兵强将用两天的时间(4月7日—8日)进行听课,如果上课不理想,就要进行第二次试教,第二次还是达不到要求,就明年再送。是驴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就知道了。课堂是检验好课的最好场所,课设计的好不好,试教就够了。在教科室听课之前,我一共进行了四次试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第一次试教是在4月6日,那天是周六,学生放假了,我用的是无生试教。这次试教的目的是熟悉教学设计,整堂课走下来,发现毛病可真不少,过渡不自然,时间设计不合理,我马上修改后再试,感觉顺多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4月7日,周日,学生上课了,我利用午读的时间到438班进行第二次试教,班主任吴老师和语文黄老师是我的忠实听众兼指导,坐在教室听课。438班的孩子们素质真好,能说会道,学习习惯超级棒。第一次接触这个新课,生字词都认识,但是我却发现自己的设计上有很大的缺陷。第一、二环节是边上课文边完成课后第一、第二题,还叫学生动嘴说,动手写,这两个环节下来,二十分钟就过去了。后面的课文上的很赶,匆匆忙忙的。课后,黄老师也跟我说了这个问题,改成让学生说就是了,不在课堂写。另外,黄老师还跟我提醒,描写小动物的那几个动作“躺、立、蹲、游”一定要重点说,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准。我觉得黄老师指点的特别到位,虚心接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当天下午,就是紧张的修改教案和课件了。第三次试教是在4月8日第一节课,我跑到428班再试一次。这个班的小朋友学习习惯非常好,课堂纪律相当好,不像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但是回答问题又非常积极,也答的非常有灵性,真是活而不乱的一个班级。这个班的课上下来,我发现教学设计问题不大,所提的问题贴近学生实际,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课堂很活跃。但是时间分配还是不合理,存在前松后紧的情况,前面不紧凑,后面又很赶。我把教案认真再看了一遍,把每个环节大概需要多久时间也预估了,这样在下一次上课就要避免出现这种情况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4月8日上午十一点钟,是学生安排我试教的时间,也是我第四次试教。我用437班的孩子上课。这个班的孩子和我一样,是第一次到学校录播室上课,也是第一次和我上课,课前,我介绍了自己,也一起分析“聪”这个字,让学生明白怎样做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说了几个上课纪律的约定后,我们就开始上课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个班的孩子,优秀地出乎我的意料。经过三次试教,我对教学流程和时间的把控还是心里有数,就是脑壳随时都在转个不停,因为要对萌娃们率真可爱的问话及时回答,也要及时把跑偏的孩子拉回课堂。课后,孩子们围在我的讲台上,不断地分享上课的收获。老师们也跟我反馈,我点评学生反应快速机智,语言非常有亲和力,幽默风趣,语文素养很扎实,孩子们超级喜欢,非常符合上低年级的课。负责照相的老师说我上课的表情太丰富了,刚想​抢拍这一张,下一个表情又来了。我上课的时候也没注意太多,看到最多的是孩子们天真的笑脸和听课老师时不时的会心一下,大家都说,这么开心的课堂,真的太有趣了!大家对我的评价,我记在心里,我知道,这一切的准备,都是为了把最好的课送给新场小学的孩子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送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十年磨一剑,一朝试锋芒。4月12日上午七点半,我们踏上了送教下乡的路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八点半,我就和一年级的小朋友见面了。这群孩子热情地跟我打招呼,我跟他们说话的时候,都是乖乖地坐,认真地听,实在是讨人喜欢哦。没见到他们之前,我还担心课堂组织有点难度,见到之后,已经把心放到肚子里面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上课的过程中,这群聪明的孩子更是让我夸赞不停。我们一起通过看、读、说、想、演,学生始终沉浸在轻松活泼的散文诗里,感受着充满童趣的夏天,触摸着生机勃勃的荷叶,体味着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的快乐心情!尤其是想象的环节,孩子们丰富的想象让我叹为观止,这个题目是池塘里还来了谁?他们会怎么说?会把荷叶当作什么?有的孩子说:“小蚂蚁来了,把荷叶当成运动场,站在荷叶上散步。”还有的说:“小鸟来了,把荷叶当成休息室,飞累就在荷叶上休息。”“小朋友来了,把荷叶当成凉伞,聚在头上遮阳。”……你看,说的多好呀!这么好的素质,一度让我觉得这不是农村的孩子,是我们学校的孩子。这跟语文老师平时的教学是分不开了,该班的王老师真优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讲的入情入境,孩子们学的津津有味,不知不觉,一节课就结束了!下课后,孩子们纷纷给画的画送给我,有的上面还写着:“谢谢龙老师”:有点画的就是荷叶,还告诉我:“龙老师,我把自己喜欢的荷叶送给你!”还有个孩子问我:“龙老师,你明天还给我们上课吗?”看来是有点舍不得我了。评课的时候,老师们对这堂课也是连声说好,我知道,那是老师们过奖了。一堂课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只要一课一得,扎扎实实抓好每一堂课,这才是最好的教学,这也是我们送教下乡的意义所在。而我,也在这一次的示范课,再一次出发,再一次学习,再一次收获,再一次成长!</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试教

老师

荷叶

上课

课堂

送教

孩子

课文

示范课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