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三年流落巴山道

平湖秋月

<p class="ql-block">  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陆游已经在山东过了四年的赋闲生活,没有了俸禄作为保障,陆游一家的生活窘迫得一连数月靠喝粥来度日。为了生计,陆游反复上书朝廷,希望得到一个官职。这一年的年底,陆游接到了朝报,获任夔州通判。这是一个正八品的官职。能够重新为官,陆游的内心却充满了犹疑。</p><p class="ql-block"> 陆游到了夔州,任的是一个散官,没多少事可做。而且,当时的夔州非常偏远,远离政治,远离文化。当年杜甫就是流落到夔州三峡口,“白头吟望苦低垂”。陆游从山阴到夔州,万里入蜀,非常艰辛,他有一首诗形容自己“残年走巴峡,辛苦为斗米”。其实那时他并不老,只有46岁。</p><p class="ql-block"> 前途未卜,忧虑重重。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闰五月,陆游怀着万般惆怅的心情,带着一家老小踏上了万里入蜀的旅程。从山阴到夔州,陆游沿长江逆流而上,横跨七省市,一路上走走停停。途中,陆游将每天的见闻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总称为《入蜀记》,这是中国第一篇长篇游记,极具史料和文化价值。</p><p class="ql-block"> 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10月,经过长达半年的跋涉,陆游和家人终于到达夔州任所。在孤城落日、清冷闭塞的环境中,陆游感觉自己像是被放逐、遗弃。他在一首诗中写到:</p><p class="ql-block"> 三年流落巴山道,</p><p class="ql-block"> 破尽青衫尘满帽。</p><p class="ql-block"> 官场受挫,报国无门。在夔州任期将满时,陆游无奈之下只好写信给当时的左丞相虞允文,请求援手。虞允文对陆游的境况非常同情,推荐他到四川宣抚使王炎麾下任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