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红妆

马胤

结婚,可以说是中国人一辈子最为重要的一件事,因为绝大多数人一辈子就一次。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人的生活水平也是越来越好,然而现在的很多年轻人直呼“娶不起”。不但要有房有车,还有丈母娘提出的高额彩礼,为彩礼最终没结成婚的事时而有发生。 不过在古代,浙江人却直呼“嫁不起”。过去一直有流传着这么一种说法:“有钱人嫁女儿,没钱人送女儿,穷人卖女儿”,厚嫁之风给浙江老百姓带来沉重的负担,这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十里红妆”,嫁妆丰厚,庞大的送嫁队伍延绵数十里,所以古代嫁个女儿可比现在娶个老婆难多了。 古代浙江人结婚的流程和现在差别不是太大,只是会多几个环节,大致有:议婚,下定,送日子,备嫁妆,迎亲,拜堂,吃酒席,闹洞房等流程,而十里红妆讲的就是备嫁妆的流程。在古代能抬上十里红妆的也大多是富贵人家的小姐出嫁,如今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然,十里红妆的嫁妆还远不止这些。我是浙江人,记得我小时候,还能看到传统的结婚仪式。那时交通工具还不是很发达,这嫁妆都是需要人抬着或是挑着走,嫁妆越多,队伍就越长,也体现了娘家富贵程度。 <p class="ql-block">在整个十里红妆队伍中最重要的肯定是新娘子坐的大花桥,其作品差不多是现代人用的婚车,只是这个桥子只供新娘一人坐。事实上在中国古代对于轿子有着严格的等级区分,普通人不能随便坐。然而在浙江婚嫁时常会出现八抬大桥,这在当时属于“僭越”,按正常是要拉去砍头的。那么为何浙江人出嫁可以坐呢,这一切还得从宋朝时一个故事说起。</p> 在象山当地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北宋时期金兵攻取都城开封,皇帝及大部分皇族被抓,只有康王赵构南逃。赵构一路逃,金兵一路追,当他逃到今天的宁波象山有个叫黄避岙的地方,已无退路时得到了当地一位村姑的救助,才得以生还。后来赵构当上了南宋的皇帝,为了报恩他要迎娶这位村姑。 然而赵构最终还是未能找到村姑,于是就颁布圣旨“浙东女子尽封王”,出嫁时可享半副銮驾、半副凤仪的特殊待遇,这习俗一直沿用千年。那个让赵构得救的村子,象山人称为:皇帝躲避在山岙里,也就是“黄避岙”。 除了十里红妆,在浙东沿海一带还有一个奇特的婚嫁习俗:小姑代拜堂,公鸡入洞房。由于过去渔民的渔船都是无动力船,遇到风暴不能准时回港那是很正常的事,这也使得许多出海的新郎无法赶上良辰吉日,于是就有了这个习俗。由小姑子抱着公鸡与新娘拜堂,最后在公鸡脖子上系上红绳,领着新娘进洞房。这只鸡就被一直关在新婚房内,每日喂食,等真正的新郎赶回来,才将鸡放出。这个习俗从另一个侧面讲述了渔民生活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