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随风(八) <p class="ql-block">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鞋柜跑进了我们家,还霸占了我家一面墙。</p><p class="ql-block">新鞋子,旧鞋子,满满的两柜子,春夏秋冬,四季不同,总嫌鞋子不够穿,使劲的买、买、买……</p> <p class="ql-block">高一那年的冬天,刚下晚自习,我以前的初中数学兼化学老师黄华生老师带着两个身材高挑、时尚洋气的大学女同学到女生宿舍看我。</p><p class="ql-block">“这冷的天,就盖一床毯子,她家里人也不说送床被子来……”</p><p class="ql-block">“这伢好有味呀!还穿着手工布鞋呢!”两个大姐姐年龄约摸三十岁左右,一个圆脸,一个瓜子脸,操着一口地地道道的武汉口音,你一言我一语的,像看稀有动物一样,一会儿看我床上的被子,一会儿又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打趣我脚上土不啦叽的布鞋。</p><p class="ql-block">他们要走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借住在县一中的咸宁师范的大学生们——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天之骄子,黄老师是他们的班长,带着她俩来辞行的。</p><p class="ql-block">城里人不知道农村孩子的艰苦情有可原。见她俩盯着我的鞋子看,我告诉她俩说:“这双鞋是母亲在我入学前点灯熬油亲手缝制出来的呢!”</p><p class="ql-block">“等一下,我去趟宿舍。”话音刚落,几分钟的时间,圆脸大姐姐拧着一个提包过来了,拿出一本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递给我,又从提包里拿出两双用报纸包着的半新不旧的高跟凉鞋:“穿过的,不是很新,送给你留个纪念。”</p><p class="ql-block">我光着脚丫子,绿、白两双凉鞋都试了试,脚后跟还露着三分之一的空缺呢,看我滑稽搞笑的样子,两个大姐姐十分讶异。</p><p class="ql-block">“谢谢姐姐!我先留着,等脚长大了再穿啊!”这不是两双普通的凉鞋,这是希望之光。</p><p class="ql-block">我深知:黄老师的良苦用心,只要努力,我定能穿上和城里人一样漂亮的鞋子。</p> <p class="ql-block">星期天的傍晚,担任初一(三)班班主任的我,帮母亲收割完晚稻,正打算穿着脱在家门口的布鞋赶去五六里外的学校辅导学生晚自习,却发现鞋子湿漉漉的,全是泥水,着急忙慌的,看见旁边有一双父亲的破旧拖鞋。</p><p class="ql-block">管他呢!只要不硌脚,穿上就往学校跑。黑灯瞎火的,走到半路,鞋后跟像拖着一坨泥巴,“嗒、嗒、嗒……”地响,一只拖鞋底断掉了半截,嘿嘿,掉底子了。</p><p class="ql-block">一路小跑,避开同事,悄悄跑到宿舍换上了一双备用鞋,我还在担心父亲着急找鞋呢!这一回,一向节俭的父亲该买一双新鞋了。</p><p class="ql-block">深以为然,人生路上,要想稳步前进,把握三点:1.坚持;2.不怕掉底子;3.坚持不怕掉底子。</p><p class="ql-block">关键时刻,断底鞋派上了大用场,有鞋总比没鞋好。</p> <p class="ql-block">1994年,终于涨工资了。我一时兴起,花了58元买了一双黑色的高跟皮靴。女人就是要对自己好一点!</p><p class="ql-block">全球变暖,我却发现自己的扛冻能力越来越差。以前冬天,一条毯子一个冬,一双布鞋步如风,穿皮靴——想都不敢想。</p><p class="ql-block">穿着皮靴走在水泥路上,发出的声音是振奋的,那天早上上班,当同事们都过来行注目礼的时候,那感觉是:我心飞扬!</p><p class="ql-block">大家“啧啧啧”都夸我的皮靴美观大方,质量优良。“花了我小半个月工资呢!”我无不自豪的告诉大家鞋子的价格。</p><p class="ql-block">“才58块钱,能买到什么鬼的好东西?”站在一旁的前副区长彭仕华同志看都没看我一眼,冷不丁地甩过来一句经典台词。</p><p class="ql-block">德高望重,父亲一样的彭副区长平时一脸的严肃,从来不喜欢品头论足。适时朝我日益膨胀的虚荣心泼了一瓢凉水。一百多块钱一个月,我叫你得瑟!</p> <p class="ql-block">“新鞋子还没有缝好以前,先别忙着把旧鞋子脱;旧鞋子还没有穿破以前,先别忙着把新鞋子穿上……”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首经典老歌《新鞋子,旧鞋子》一直在耳边回响。</p><p class="ql-block">(文中人物为化名。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的辛勤付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