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声。”单看这首诗的字眼就能醉人,就更别说身在其中。在匆匆的脚步下一天走完三分之一的西湖,还是有看不够,看不尽,看不透的感觉。湖光山色,鸟语花香,暖风熏得游人醉, 昨天游历了白堤,今天意犹未尽继续在暖风中陶醉。意欲留住春天将她们尽收眼底。 “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这时候真正读懂诗人“千万”的急迫心情。</p><p class="ql-block"> 昨日还是晴空万里,今天却阴翳的很,看来想看雷峰夕照是要泡汤了。</p><p class="ql-block"> 雷峰塔许仙和白娘子的传说人人皆知,为此慕名而来的应该是有百分之九十九。一九二四年因年久失修倒塌,到二零零年重建,新塔建在原址上,基本按原塔重建,塔高八层,依山临湖,蔚然大观。每当夕阳西下,晚霞仿佛镀着塔身,如佛光普照,美其名曰“雷峰夕照”林和静写到“夕照全村见,秋涛隔岸闻”所处的地理位置优越,堪称“一景看九景,九景看一景”。</p><p class="ql-block"> 电梯直上七层,失去了登塔的乐趣,感觉近观,不如在西湖的各个角度看壮观,“十里画船归欲尽,鱼唱菱歌,别是湖中景。”雷峰塔应该是被西湖衬托出来的美。和传说给人们带来的神秘之美。</p> <p class="ql-block"> 雷峰塔对面的净慈寺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与灵隐寺,昭庆寺,圣因寺并称“西湖四大丛林”想起杜牧的一首诗里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的寺庙的确很多。 </p><p class="ql-block"> 南屏山在杭州西湖南岸、玉皇山北,九曜山东。主峰高百米,林木繁茂,石壁如屏,北麓山脚下是净慈寺,南屏晚钟指的是寺里钟楼傍晚的钟声,因钟声洪亮,清越悠扬而寺后南屏山多空穴,所以晚钟敲响时,钟声穿穴回荡,传播山谷,声传大半个杭城。</p><p class="ql-block"> 北宋画家张择端曾经画过《南屏晚钟图》。尽管此图远不如他的《清明上河图》那么蜚声画坛,但却被记载于明人《天水冰山录》中,足见其名声久远。</p> <p class="ql-block"> 净慈寺里有一个济公别院,传说里面的一口井就是要筹建被火烧的庙时,济公从此井运木头的那口井。济公的乐善好施令人敬佩,虽然别院都是近年修建的,也值得来拜上一拜。</p> <p class="ql-block"> 从净慈寺出来,走几百米穿过林荫小道,远远看见在江南一代才能看见的呈尖尖的三角形的杉树,高高低低的杉树整齐的排列,绿的透明的枝叶在蓝天的衬托下,宛如一个个穿着绿色纱裙的少女,亭亭玉立的站在清亮旖旎的水边。此时的雷峰塔被绿树环绕倒影在波光粼粼的西湖里。那画面美的令人窒息,我停下脚步,看着杉树前那条浮在水面的长桥,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传说在眼前跳跃。桥尽头的夕影亭应是他们的流连忘返,缠缠绵绵之处。</p><p class="ql-block"> 长桥公园,位于浙江省杭州西湖的东南角,南山路长桥旁。</p><p class="ql-block">长桥是西湖三大情人桥之一,“长桥不长,断桥不断,孤山不孤”被称为“西湖三绝”。</p><p class="ql-block"> 作为三大情人桥之一,如今长桥公园也成为了众多新人的婚纱取景地。日落时分,阳光自青山一角斜射,湖面、婚纱、面庞都笼罩在一片模糊的玫瑰色之中,此时漫步在西湖边,你会同时见证爱情美好和人间美丽。</p> <p class="ql-block"> 看了长桥,梁祝读书的书院,“万松书院”怎么能不看,走了半个小时左右的路程,来到凤凰山北松岭上,“万松书院”始建于弘治十一年是影响最广的文人汇集之地。明代的王阳明,清代的袁枚、温庭筠等都在此讲学。书院是二零零一年修复的,建筑面积一千两百平方米,主体建筑包括仰圣门、明道堂、大成殿、毓秀阁等。书院内嘉花茂树,修篁奇石,交布其间,周围苍松掩映,小溪潺潺,遥可望雷峰夕照、宝石流霞,近可听松涛泉流、虫鸟和韵。院内尚有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于子三墓、杭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万松书院遗址、小九华山石刻等文物古迹,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氛围浓郁。曾是浙江最高学府。</p><p class="ql-block"> 虽然有众多知名人士在此,但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也是书院最博眼球的。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小提琴协奏曲更让中外人士家喻户晓。</p> <p class="ql-block"> 西湖的美怎么也看不够,写不完。十大景点的“柳浪闻莺”要不是再次返回杭州这次就错过了观赏的机会。本来从长桥公园出来,往前走就是柳浪闻莺,因为去了万松书院就错过了。很庆幸回头重游西湖,才让我一饱眼福。柳浪闻莺应该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景点。</p><p class="ql-block"> 看到柳浪闻莺四个字不由得想到“丝丝杨柳莺声近”“柳莺犹对夕阳鸣”“千里莺啼绿映红”而带着无限愁绪的“枯柳莺啼遣庾愁”更是寄予柳莺无限的柔情和百转愁肠。</p><p class="ql-block"> 走进柳浪闻莺,比其它地方都高大的杨柳覆盖了整个园林,满目翠绿,你的整个心立刻安静了下来,黄莺在柳枝上轻快的雀跃,而“叽叽,啾啾”的歌声不但没有打破这宁静的气氛,反而更觉寂静。被清晨的大雨洗的一尘不染的园林让你的鼻息通透舒畅。</p> <p class="ql-block"> 柳浪闻莺—南宋时为帝王御花园,称聚景园,清代恢复柳浪闻莺旧景。现为柳浪闻莺公园,地处西湖东南隅湖岸,占地约二十一公顷。园林布局开朗、清新、雅丽、朴实。柳丛衬托着紫楠、雪松、广玉兰及碧桃、海棠、月季等异木名花。是欣赏西子浓妆淡抹的观景佳地,临水眺望,视野开阔,空气清新,令人心旷神怡。大片绿茵茵的草地,中间一弯碧水,小桥边的垂柳延伸进水中。这里的亭楼只是衬托,是为了更好观赏柳莺而服务的处所。在此为她写一首七律:</p><p class="ql-block"> 七律 柳浪闻莺</p><p class="ql-block"> 静等春风吹绿浪,闻莺馆里叫黄莺。 </p><p class="ql-block"> 桥边垂柳水中长,陌上弦声天空鸣。</p><p class="ql-block"> 过雨草坪连翠岸,落红溪涧接香程。</p><p class="ql-block"> 年来犹未识芳菲,夜晚寻诗满室明。</p> <p class="ql-block"> 西湖的景色在春天,可夏天的曲院荷风、秋天的平湖秋月、冬天的断桥残雪、孤山赏梅一样都不想错过,希望每年都能来一次看不一样风景。</p>